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出山进城”:国营晋林机械厂职工身份与认同之变迁
1
作者
李靖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6-23,30,共9页
国营晋林机械厂是一个典型的三线建设工厂,这种典型性表现在它内部的生活样态及其职工的代际关系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它开始了“出山进城”的进程。由于其具有三线建设工厂的典型性,因而在其二次搬迁过程中,职工...
国营晋林机械厂是一个典型的三线建设工厂,这种典型性表现在它内部的生活样态及其职工的代际关系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它开始了“出山进城”的进程。由于其具有三线建设工厂的典型性,因而在其二次搬迁过程中,职工对待搬迁的态度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由于其内部职工存在着代际差异,不同代际对于二次搬迁的不同态度也在这一过程中展露无遗。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出现是晋林厂作为一个典型的三线建设工厂数十年来与其周边社会所形成的共生关系被打破后的必然结果,职工不得不去直面这种变化,这也是广大三线工厂在二次搬迁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晋林厂
二次搬迁
身份与认同
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日用家当》解读
被引量:
15
2
作者
姚晓东
李寒冰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沃克运用象征主义的视角,敏感的嗅觉触摸到了非裔黑人在寻根文化、伤痛文化与现代白人文明的冲击与涤荡中的苦痛挣扎和文化身份认同,构拟出一幅在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面前迷惘和抗争的画面,体现出作者难以释怀的黑人情结和沉重的沃...
沃克运用象征主义的视角,敏感的嗅觉触摸到了非裔黑人在寻根文化、伤痛文化与现代白人文明的冲击与涤荡中的苦痛挣扎和文化身份认同,构拟出一幅在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面前迷惘和抗争的画面,体现出作者难以释怀的黑人情结和沉重的沃克焦虑,这也是作者自我意识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意象
文化冲突
身份与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空间”中的身份构建与认同——以电影《绿皮书》为例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晓萱
王平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4期78-80,共3页
电影《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从困惑、模拟到协商的建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后殖民主义视角,运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对电影《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的身份建构过程进行探讨,得出寻求...
电影《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从困惑、模拟到协商的建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后殖民主义视角,运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对电影《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的身份建构过程进行探讨,得出寻求身份认同的可靠途径和方法。经分析得出,种族主义与文化霸权下的二元对立导致其双重身份与意识的割裂,是其身份迷惘,找不到归属感的根本原因。因此,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第三空间"理论,通过种族协商与身份杂糅为消解身份危机、建构身份认同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
身份
构建
与认同
《绿皮书》
第三空间
混杂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回授: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被引量:
4
4
作者
高贺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3,I0003,共8页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音乐文化回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源于局外人“他者的凝视”,并结合历史语境及民族身份/认同等多重因素的作用,最终被文化当事人所认可、接受;同时,其又与文化的传播、“在地化”等产生微妙而广泛的联系。本文...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音乐文化回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源于局外人“他者的凝视”,并结合历史语境及民族身份/认同等多重因素的作用,最终被文化当事人所认可、接受;同时,其又与文化的传播、“在地化”等产生微妙而广泛的联系。本文将从国内、外民族音乐田野实践的几个具体案例出发,讨论音乐的文化回授现象、路径、方式及与文化回授相关的理论梳理与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回授
田野诱导
他者凝视
身份与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性工作场所的身份认同与阶层生产——以某高校食堂为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谢瑜莺
吴启焰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6,共7页
本文在劳动过程理论和女性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上,对学校食堂进行研究,分析两种类型女工在工作场所的分工等级与认同机制。首先,劳动过程理论的意义在于解析了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制造服从的员工和稳固的分工等级关系;但是本文...
本文在劳动过程理论和女性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上,对学校食堂进行研究,分析两种类型女工在工作场所的分工等级与认同机制。首先,劳动过程理论的意义在于解析了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制造服从的员工和稳固的分工等级关系;但是本文研究表明,当部分女工没有被完全纳入生产的中心环节时,她们进入工作场所之前的性别身份就起到了重要的预设作用。籍此,本文试图推动社会—空间作用双层机制研究,尝试推动微观空间尺度内自我身份在劳动过程中认定与生产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
生产政治
文化暴力
身份与认同
原文传递
离散文学与身份认同问题——以白先勇小说为例
6
作者
安璐
《明日风尚》
2016年第24期304-305,共2页
在反映移民生活的离散文学中,作家们都会探讨移民的文化身份与认同问题。白先勇创作的《纽约客》等小说作品,作为华语离散文学的代表。同样也提出了很多关于身份认同问题的困惑。因此,本文以白先勇的离散文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斯图亚特...
在反映移民生活的离散文学中,作家们都会探讨移民的文化身份与认同问题。白先勇创作的《纽约客》等小说作品,作为华语离散文学的代表。同样也提出了很多关于身份认同问题的困惑。因此,本文以白先勇的离散文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身份理论并结合新批评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探讨离散文学中所表现出的身份认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离散文学
霍尔
文化
身份与认同
原文传递
冲突法存在理据的建构主义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彭思彬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145,共12页
传统冲突法理论在"冲突法为何存在"问题上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仍存在视阈度狭隘、时空普适度不够及理论工具受限等不足,有待弥合。建构主义理论指向的"多元行为体互动构建而成的国际社会"为冲突法"协调多元主体...
传统冲突法理论在"冲突法为何存在"问题上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仍存在视阈度狭隘、时空普适度不够及理论工具受限等不足,有待弥合。建构主义理论指向的"多元行为体互动构建而成的国际社会"为冲突法"协调多元主体利益"提供了功能场域;其"国家行为体中心论"及"规范的建构作用"为理解"回家去趋势"的客观性提供新的理路;该理论对"文化身份"的阐发解释了为何在已有实体规则存在的领域仍可能有冲突法规范的存在,从而展现了冲突法维护法律文化的独特本质。在建构主义视域下,冲突法是交融"协调多元利益和维护文化身份"二者功能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法
存在理据
建构主义
多元利益协调
文化
身份与认同
原文传递
题名
“出山进城”:国营晋林机械厂职工身份与认同之变迁
1
作者
李靖
机构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6-23,30,共9页
文摘
国营晋林机械厂是一个典型的三线建设工厂,这种典型性表现在它内部的生活样态及其职工的代际关系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它开始了“出山进城”的进程。由于其具有三线建设工厂的典型性,因而在其二次搬迁过程中,职工对待搬迁的态度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由于其内部职工存在着代际差异,不同代际对于二次搬迁的不同态度也在这一过程中展露无遗。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出现是晋林厂作为一个典型的三线建设工厂数十年来与其周边社会所形成的共生关系被打破后的必然结果,职工不得不去直面这种变化,这也是广大三线工厂在二次搬迁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三线建设
晋林厂
二次搬迁
身份与认同
变迁
Keywords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the Jinlin factory
second relocation
the identity
change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日用家当》解读
被引量:
15
2
作者
姚晓东
李寒冰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防卫科技学院外语与旅游系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文摘
沃克运用象征主义的视角,敏感的嗅觉触摸到了非裔黑人在寻根文化、伤痛文化与现代白人文明的冲击与涤荡中的苦痛挣扎和文化身份认同,构拟出一幅在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面前迷惘和抗争的画面,体现出作者难以释怀的黑人情结和沉重的沃克焦虑,这也是作者自我意识的彰显。
关键词
象征意象
文化冲突
身份与认同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空间”中的身份构建与认同——以电影《绿皮书》为例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晓萱
王平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4期78-80,共3页
基金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省级课题“华语大片的英语字幕翻译策略及技巧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1910435053.
文摘
电影《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从困惑、模拟到协商的建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后殖民主义视角,运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对电影《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的身份建构过程进行探讨,得出寻求身份认同的可靠途径和方法。经分析得出,种族主义与文化霸权下的二元对立导致其双重身份与意识的割裂,是其身份迷惘,找不到归属感的根本原因。因此,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第三空间"理论,通过种族协商与身份杂糅为消解身份危机、建构身份认同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黑人
身份
构建
与认同
《绿皮书》
第三空间
混杂性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回授: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被引量:
4
4
作者
高贺杰
机构
西安音乐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3,I0003,共8页
文摘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音乐文化回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源于局外人“他者的凝视”,并结合历史语境及民族身份/认同等多重因素的作用,最终被文化当事人所认可、接受;同时,其又与文化的传播、“在地化”等产生微妙而广泛的联系。本文将从国内、外民族音乐田野实践的几个具体案例出发,讨论音乐的文化回授现象、路径、方式及与文化回授相关的理论梳理与辨析。
关键词
文化回授
田野诱导
他者凝视
身份与认同
Keywords
cultural feedback
field inducement
gaze of the other
identity and acknowledgement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J605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性工作场所的身份认同与阶层生产——以某高校食堂为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谢瑜莺
吴启焰
机构
乌特勒支大学地理科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出处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671155
41271176)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5BGERLKF06)
文摘
本文在劳动过程理论和女性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上,对学校食堂进行研究,分析两种类型女工在工作场所的分工等级与认同机制。首先,劳动过程理论的意义在于解析了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制造服从的员工和稳固的分工等级关系;但是本文研究表明,当部分女工没有被完全纳入生产的中心环节时,她们进入工作场所之前的性别身份就起到了重要的预设作用。籍此,本文试图推动社会—空间作用双层机制研究,尝试推动微观空间尺度内自我身份在劳动过程中认定与生产的理论建构。
关键词
工作场所
生产政治
文化暴力
身份与认同
Keywords
workplace
production politics
cultural hegemony
identity and consent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离散文学与身份认同问题——以白先勇小说为例
6
作者
安璐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
出处
《明日风尚》
2016年第24期304-305,共2页
文摘
在反映移民生活的离散文学中,作家们都会探讨移民的文化身份与认同问题。白先勇创作的《纽约客》等小说作品,作为华语离散文学的代表。同样也提出了很多关于身份认同问题的困惑。因此,本文以白先勇的离散文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身份理论并结合新批评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探讨离散文学中所表现出的身份认同问题。
关键词
白先勇
离散文学
霍尔
文化
身份与认同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冲突法存在理据的建构主义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彭思彬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出处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145,共12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B类课题<国际私法视域下国际法法理学具象研究>(JBS14035)
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际私法视域下国际法法理学具象研究>(2013XZYJS199)
文摘
传统冲突法理论在"冲突法为何存在"问题上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仍存在视阈度狭隘、时空普适度不够及理论工具受限等不足,有待弥合。建构主义理论指向的"多元行为体互动构建而成的国际社会"为冲突法"协调多元主体利益"提供了功能场域;其"国家行为体中心论"及"规范的建构作用"为理解"回家去趋势"的客观性提供新的理路;该理论对"文化身份"的阐发解释了为何在已有实体规则存在的领域仍可能有冲突法规范的存在,从而展现了冲突法维护法律文化的独特本质。在建构主义视域下,冲突法是交融"协调多元利益和维护文化身份"二者功能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冲突法
存在理据
建构主义
多元利益协调
文化
身份与认同
Keywords
conflict law
raison d'etre constructivism
multiple interest coordination
cultural identity
分类号
DF97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出山进城”:国营晋林机械厂职工身份与认同之变迁
李靖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日用家当》解读
姚晓东
李寒冰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第三空间”中的身份构建与认同——以电影《绿皮书》为例
王晓萱
王平
《戏剧之家》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化回授: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高贺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女性工作场所的身份认同与阶层生产——以某高校食堂为例
谢瑜莺
吴启焰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原文传递
6
离散文学与身份认同问题——以白先勇小说为例
安璐
《明日风尚》
2016
0
原文传递
7
冲突法存在理据的建构主义分析
彭思彬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