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间文学记录整理者的身份流动及身份认同 被引量:1
1
作者 斯钦巴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第6期22-33,共12页
记录整理者是民间文学传播链上的重要一环,他们集接受者、传播者、学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在记录整理活动进行的不同阶段,他们的多重身份之间不断发生流动,这是客观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而他们的身份认同则是主观的,主要受其记录整... 记录整理者是民间文学传播链上的重要一环,他们集接受者、传播者、学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在记录整理活动进行的不同阶段,他们的多重身份之间不断发生流动,这是客观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而他们的身份认同则是主观的,主要受其记录整理目的、语言能力、学术训练以及对传统的熟悉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身份认同,产生不同属性的记录整理文本。以蒙古族民间文学记录整理的历史实践为例,分析记录整理者身份的认同,反思既往从民间文学记录整理方法论角度认识和评价不同属性记录整理本的做法,可以为辨别数百年来民间文学记录整理实践中产生的各类文本的属性,为正确认识和评价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新的视角、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整理者 身份流动 身份认同 记录整理文本 属性辨别
下载PDF
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悦 穆雷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0,共5页
笔者以双性同体翻译研究和社会性别身份流动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这一概念,对以往翻译研究中译者身份的静态判断提出了质疑。文章以《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的中译本为例,论述了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的含义,提出了出现流动... 笔者以双性同体翻译研究和社会性别身份流动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这一概念,对以往翻译研究中译者身份的静态判断提出了质疑。文章以《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的中译本为例,论述了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的含义,提出了出现流动性的条件,并指出这一研究视角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译者性别身份流动 女性文学翻译 双性同体
下载PDF
从译者的双性视角看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以《飘》三个汉译本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余珺 欧冰睿 +1 位作者 文宁 席思宇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1-96,共6页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中国译者还不能够自觉地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译者在翻译中都存在着被性别因素影响的可能性。从译者的双性视角出发,以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飘》为例,对比分析三种不同译本中...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中国译者还不能够自觉地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译者在翻译中都存在着被性别因素影响的可能性。从译者的双性视角出发,以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飘》为例,对比分析三种不同译本中译者性别身份的体现和隐藏,考察译者的性别意识对翻译实践的影响。结果表明:译者可以表现出双性视角,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自觉的性别意识会使翻译中的性别处理方式缺乏系统性;在翻译中体现性别身份流动性,要求译者全面系统地站在不同性别角色的角度进行翻译,更好地实现译者性别身份的交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双性同体 译者性别身份流动 《飘》
下载PDF
露丝·杨的美中双重身份操演——论《接骨师之女》的身份流动性
4
作者 张春梅 王艳萍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4期59-66,共8页
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的女主人公露丝·杨是典型的“ABC”,在美国化的道路上,她首先操演美国人的身份,抛弃自己的华人文化和身份,结果遭遇种族歧视,成为西方社会的边缘人、他者,陷入文化身份寻求的危机。为了走出... 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的女主人公露丝·杨是典型的“ABC”,在美国化的道路上,她首先操演美国人的身份,抛弃自己的华人文化和身份,结果遭遇种族歧视,成为西方社会的边缘人、他者,陷入文化身份寻求的危机。为了走出人生低谷,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同时,露丝转而寻根华裔文化,对自己的华裔身份进行操演,从而达成融合,重建美中双重文化身份。运用朱迪斯·巴特勒的身份操演理论分析《接骨师之女》,能清楚地看到,主人公露丝·杨从抛弃华人文化身份到建构美中双重文化身份的过程是社会建构下的族裔身份操演,它解构了身份的本质主义,体现了文化身份的流动性,有助于增进族裔和多元文化的大融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族裔身份 身份操演 身份流动
下载PDF
都市女性白领的职场发展与身份流动——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晓兰 唐有财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4-169,共6页
作为一种配置性资源,职业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行动起点。个人奋斗、代际传承或婚姻庇护,是都市女性白领职业获得的可能方式;职场竞争与工作投入、职业晋升与业余充电,是她们身份正当化中的职业坚守和职业维持;而她们始终存在基于... 作为一种配置性资源,职业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行动起点。个人奋斗、代际传承或婚姻庇护,是都市女性白领职业获得的可能方式;职场竞争与工作投入、职业晋升与业余充电,是她们身份正当化中的职业坚守和职业维持;而她们始终存在基于身份比较的职业流动,则使她们的身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职业流动的方向与可能,职业流动的风险与约束,形塑了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流动和再生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女性白领 职场发展 职业流动 身份流动 身份建构
原文传递
流动的身份: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疾病身体空间叙事 被引量:1
6
作者 戴桂玉 崔山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7期107-110,共4页
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在其散文、随笔、诗歌和自传中构建了疾病身体空间叙事。她从“新美斯媞莎”混血意识出发,用疾病身体空间叙事来凸显文化混杂语境下的审美表达和女性文学经验,以疾病这一流动的物质为载体来呈现奇卡纳群体文化身份、... 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在其散文、随笔、诗歌和自传中构建了疾病身体空间叙事。她从“新美斯媞莎”混血意识出发,用疾病身体空间叙事来凸显文化混杂语境下的审美表达和女性文学经验,以疾病这一流动的物质为载体来呈现奇卡纳群体文化身份、族裔身份和阶级身份的流动,反映了奇卡纳群体由疾病身体体验衍生出的后现代新身份政治诉求,即主张边缘文化、混血意识和流动身份,扩展了奇卡纳女性主义身份政治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卡纳 身份流动 疾病身体空间叙事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自我价值与身份建构——论任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
7
作者 魏琴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8-101,共4页
当代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被认为是新一代华裔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着意刻画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物的身份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主人公自我的体现,即对中国传统价值的认同和对美国梦的不... 当代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被认为是新一代华裔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着意刻画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物的身份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主人公自我的体现,即对中国传统价值的认同和对美国梦的不同理解与追求方式,来探讨自我与美国梦对人物流动身份的影响,同时关注了作品开放式结局的寓意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美国梦 流动身份
下载PDF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机会的差异分解 被引量:3
8
作者 贾婧 柯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57-61,共5页
文章基于2016年和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分别采用B-O分解、JMP分解与2SLS相结合的方法,对随迁子女和留守子女、农村—城镇迁移子女和城镇—城镇迁移子女间教育机会的差异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分解研究,解决了由于变量内生... 文章基于2016年和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分别采用B-O分解、JMP分解与2SLS相结合的方法,对随迁子女和留守子女、农村—城镇迁移子女和城镇—城镇迁移子女间教育机会的差异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分解研究,解决了由于变量内生性造成的估计偏误问题,全面考察了不同组别间的教育机会差异及变动特征。结果显示,不论是静态分解还是动态分解,上述两组间的教育机会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绝大部分差异均能被显著地解释;与教育回报相比,教育资源投入对教育获得差异的作用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子女教育机会 差异分解 流动身份 迁移类型
下载PDF
论高校图书馆的声音——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为背景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涛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第7期310-313,共4页
高校的行政化是我国"官本位"文化传统积淀的必然倾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高校图书馆的行政化更为严重,已成为自身正常运转的主要障碍。根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研究高校图书馆目前普遍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问题和身份管理问... 高校的行政化是我国"官本位"文化传统积淀的必然倾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高校图书馆的行政化更为严重,已成为自身正常运转的主要障碍。根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研究高校图书馆目前普遍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问题和身份管理问题,倡导图书馆的声音多元化,调动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与集中 身份流动 基层之声 多元化 改革
下载PDF
寻求流动身份——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典型的美国佬》
10
作者 魏琴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探讨了小说中体现的身份寻求问题及新一代移民在多元文化下的文化认同及体现,指出我者与他者在人物中的体现。同时,对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裔及其他族裔身份问题...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探讨了小说中体现的身份寻求问题及新一代移民在多元文化下的文化认同及体现,指出我者与他者在人物中的体现。同时,对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裔及其他族裔身份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身份 后殖民视角 文化 《典型的美国佬》
原文传递
跨国教育流动中的刻板印象与身份建构——以在美中国留学生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煦丹 陈晓亮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4,共7页
伴随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社会中的体验和经历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在美中国留学生与美国本土社会及国内社会的互动,及互动对其塑造社会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美国社会的刻板印象一方面阻... 伴随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社会中的体验和经历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在美中国留学生与美国本土社会及国内社会的互动,及互动对其塑造社会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美国社会的刻板印象一方面阻碍了该群体的深度融入,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自我规训”,使该群体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此外,在教育流动的过程中,留学生增强了其国家认同,中国人身份和留学生身份处于共生共荣的关系。然而,来自“群体内”的刻板印象增加了留学生群体社会认同建构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在“人一人”和“人一地”的互动不断发展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流动 身份认同 刻板印象 跨国迁移 中国留学生
原文传递
D·J·卡卢索:流动的身份
12
作者 魏萍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从2002年执导处女作《沙顿海》(The Salton Sea)开始,好莱坞年轻导演D·J·卡卢索的电影作品一直贯穿着一个相对统一的主题:身份问题(Identity)。几乎他的每一部电影作品中,主人公都在努力找寻、重建自我的身份。这种主题设置... 从2002年执导处女作《沙顿海》(The Salton Sea)开始,好莱坞年轻导演D·J·卡卢索的电影作品一直贯穿着一个相对统一的主题:身份问题(Identity)。几乎他的每一部电影作品中,主人公都在努力找寻、重建自我的身份。这种主题设置融合各种电影类型和现代媒介元素,用满富精神张力的角色驱动故事进展,让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在体验电影丰富"情感内核"的同时;又参与到电影的叙事建构中,获得自我社会身份的认同。可以说,像其作品中的年轻主人公一样,在自我个体记忆的还乡之旅中,借着"身份"叙事,不断游走于好莱坞的工业体系、社会公共空间及私人的情感世界中,不停探索、构建他的电影世界和作者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身份 作者风格
原文传递
扎根互动活性的社交舆情:生存特征与扩散机制
13
作者 汤天甜 应春茜 《现代视听》 2020年第2期44-47,共4页
媒体技术的不断更迭带来了交往空间的转向,网络空间为网民随时进入互动场域表达意见、传递态度、寻求共识提供了权限。互动的即时性与公共性引发了众声喧哗,搅动了舆情的生态环境,扩展了舆情的聚合方式,生成了以交往为本质属性的社交舆... 媒体技术的不断更迭带来了交往空间的转向,网络空间为网民随时进入互动场域表达意见、传递态度、寻求共识提供了权限。互动的即时性与公共性引发了众声喧哗,搅动了舆情的生态环境,扩展了舆情的聚合方式,生成了以交往为本质属性的社交舆情。作为社交主体,网民的地位被提高并影响着社交舆情的构成与传播逻辑;网民的趣缘分化、关注点下沉与弱关系网,使社交舆情呈现出圈层化、去中心化、弱联系性的特点;网民不同的社会心理也影响着社交舆情的扩散机制,使之遵循着个体内水平的意见感知、人际水平的情绪感染与群体水平的行动展演的衍生逻辑。因此,网民在每一阶段的互动与心理状态既是社交舆情的生发机理,又是社交舆情扩散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舆情 液态社会 流动身份 意见感知
下载PDF
论《郊区佛爷》中人物的身份表演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晓霞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4,共8页
英国当代亚裔作家哈尼夫·库雷西的处女作《郊区佛爷》中处处弥漫着身份的表演。身份表演成为一种策略,小说主人公借以建构新的身份,从而消解遭遇到的种族歧视和身份危机:叙事者克里姆从一个内心空虚、困惑的无业二代移民变为伦敦... 英国当代亚裔作家哈尼夫·库雷西的处女作《郊区佛爷》中处处弥漫着身份的表演。身份表演成为一种策略,小说主人公借以建构新的身份,从而消解遭遇到的种族歧视和身份危机:叙事者克里姆从一个内心空虚、困惑的无业二代移民变为伦敦演艺界成功的演员,他的父亲哈龙被郊区白人尊为精神导师"佛爷",跻身上流社会,而白人查理从郊区到城市、从伦敦到纽约也依靠身份表演成功转型为摇滚英雄,名利双收。通过对身份表演成功故事的叙述,库雷西暗合巴特勒的"表演"理论,反讽了本质的种族身份观,强调种族身份是一种流动的、表演的文化和政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雷西 《郊区佛爷》 身份表演” 流动身份
原文传递
美国亚裔身份的操演性:黄哲伦《黄面孔》之新的解读
15
作者 张秋梅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9,共8页
亚裔剧作家黄哲伦的半自传体戏剧《黄面孔》以作者本人和父亲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旨在通过戏剧人物的身份政治和身份流变表达族群间平等和谐的愿望。本文通过族群操演性的理论概念来分析剧中亚裔身份的生成与流变,揭示亚裔标签的荒谬性以... 亚裔剧作家黄哲伦的半自传体戏剧《黄面孔》以作者本人和父亲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旨在通过戏剧人物的身份政治和身份流变表达族群间平等和谐的愿望。本文通过族群操演性的理论概念来分析剧中亚裔身份的生成与流变,揭示亚裔标签的荒谬性以及亚裔身份的流动性与身份的断裂,并探讨作者在侗族大歌中寻找到的多元文化之间和谐共生的终极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面孔》 族群操演性 亚裔身份流动 身份断裂
原文传递
农民与高士--寻找宋画中的农隐形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泽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3,共7页
本文结合两宋时代环境,追索农隐形象从生成到衰弱的脉络,通过图像学和文献调查法,对宋画中的人物身份进行再次诠释,旨在提供一种解读宋画中人物身份的新视角,一窥宋人如何将对真实自我的诉求付诸图画上。
关键词 农隐 农民 文人 混合形象 身份流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