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研究的国际前沿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
作者 申亮 万学丽 《体育科学研究》 2024年第5期56-64,共9页
为深入了解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研究的国际前沿进展,采用系统性文献回顾和内容分析法对2000—2022年期间发表的与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相关的英文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对我国的研究启示。研究发现:国际上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在2011以... 为深入了解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研究的国际前沿进展,采用系统性文献回顾和内容分析法对2000—2022年期间发表的与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相关的英文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对我国的研究启示。研究发现:国际上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在2011以后的发文量逐步增加,研究热点集中在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的影响因素、体育教师教育与职前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形成、不同职业类别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以及特殊经历、观念与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形成;国际上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研究采用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的启示:调整和优化体育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重视教育实习、职前和在职培训在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作用;综合采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结合,开展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专业身份认同 职业身份认同
下载PDF
困境与希望: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
2
作者 梁志远 安涛 +1 位作者 武俊学 汪颖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信息科技作为独立科目列为国家课程,建设高质量信息科技教师队伍对课程实施有重要意义,而高水平身份认同对提升信息科技教师幸福感、归属感与职业认同感有重要促进作用。研究以经验研究方法为主,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辅之以访... 信息科技作为独立科目列为国家课程,建设高质量信息科技教师队伍对课程实施有重要意义,而高水平身份认同对提升信息科技教师幸福感、归属感与职业认同感有重要促进作用。研究以经验研究方法为主,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辅之以访谈研究作为补充,对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政策是影响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学校组织管理为次要因素,教师的个人与职业特征对教师身份认同影响较小。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陷入了教师队伍中“科班”教师占比较低、高学历信息科技教师物质与情感需求难以满足、学校无法满足信息科技教师的竞赛资源需求的困境。学校课程建设、考核评价与课程政策可以助力提升信息科技教师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课程 身份认同 教师身份认同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身份认同、衰老焦虑与性别平等:当代西方文化老年学关键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后亮 吴丹妮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20世纪末以来,西方的老年学研究广泛吸收人文学科研究成果,从单纯的生物医学研究转向更为多元的文化研究,形成了人文老年学、文化老年学等具有明显跨学科特征的分支学科。文化老年学积极借鉴文化研究理论,将年龄置于同阶级、性别、种族... 20世纪末以来,西方的老年学研究广泛吸收人文学科研究成果,从单纯的生物医学研究转向更为多元的文化研究,形成了人文老年学、文化老年学等具有明显跨学科特征的分支学科。文化老年学积极借鉴文化研究理论,将年龄置于同阶级、性别、种族等相似的范畴中进行审视,试图揭示老年所暗含的文化建构属性。在传统观念中,老年一直以来被赋予脆弱、固执、无用、落后等负面刻板形象,对老年的恐惧、抵制和歧视成了常见的社会现象。事实上,人生从童年到老年的各阶段划分,并非一个自然形成的概念,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文化研究视角切入,对围绕老年概念的身份认同、衰老焦虑及性别权力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可以揭示文化在塑造老年经验和身份过程中的重要性,有力地解构附着在老年人身上的负面话语,并为国内老年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研究 文化老年学 身份认同 衰老焦虑 性别平等
下载PDF
经典的生成与东北作家群的文化身份认同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1,共7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群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群落,他们是受“五四”精神指引的启蒙知识分子,是孤独悲壮的流亡者,是不在地的东北叙事者,他们在进入左翼阵营之后为爱国主义的代名词,但又在融入抗战文学的话语洪流之后表现出主体身份...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群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群落,他们是受“五四”精神指引的启蒙知识分子,是孤独悲壮的流亡者,是不在地的东北叙事者,他们在进入左翼阵营之后为爱国主义的代名词,但又在融入抗战文学的话语洪流之后表现出主体身份认同的差异性。东北作家、流亡文人、左翼先锋、启蒙知识分子等多重身份使东北作家群成为文学史上一个极具身份标识性的作家群体,而其作品经典性的生成也正是基于这种主体文化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因此,从主体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揭示东北作家群与其他文化主体之间的内在差异性,可以为我们重新厘定和审视东北作家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文化身份认同 经典化
下载PDF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自我身份认同及其建构
5
作者 刘玉萍 徐学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3-60,共8页
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强力推动和数字化转型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职业教育及其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需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增强社会认同。通过对已获得较好职业成长的中高职毕业生群体进行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发现,技能型人才建构自身的职业身份... 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强力推动和数字化转型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职业教育及其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需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增强社会认同。通过对已获得较好职业成长的中高职毕业生群体进行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发现,技能型人才建构自身的职业身份是促进其技能不断精进和提升的核心要素之一,这取决于职业教育有用、有效、有趣、有为和有盼五个维度,需要职业教育协同技术、制度、文化和组织的力量,形成对应的支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人才 身份认同 人才培养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家—企—国视野下中国当代产业工人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
6
作者 孙芳芳 周琪 《当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5期78-86,共9页
产业工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产业工人的身份认同能够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通过对我国中部某省的制造企业工人进行个案研究发现,产业工人身份认同的变迁历程可划分为身份类化、身份挣扎、身份顺从和身份认同四个阶段。该个... 产业工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产业工人的身份认同能够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通过对我国中部某省的制造企业工人进行个案研究发现,产业工人身份认同的变迁历程可划分为身份类化、身份挣扎、身份顺从和身份认同四个阶段。该个案研究表明,产业工人身份认同受到家—企—国的结构性因素影响:家庭背景是产业工人身份认同形成的基础之一,它通过记忆再现和传承引导、情感支持与价值观教育影响产业工人身份认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配套机制薄弱影响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空间,国有企业改革致使产业工人身份迷失,从而影响其身份认同;国家通过政策和法律为个体提供了身份认同的宏观背景,产业工人经历国有企业改制时期身份认同的“稳定与边缘”,以及国有企业改制后的身份认同的“无奈与重塑”。未来可从家庭、企业、国家三个层面协同构建适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同盟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工人 身份认同 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 制造强国
下载PDF
江南的自我:旗营文化空间与三多的身份认同
7
作者 多洛肯 张炅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9,共11页
1650年,杭州城西落成八旗驻防营地,此举将杭州城市空间一分为二,旗人与民人则处于半隔离的社会生活状态。但在杭州旗营建设、毁灭和重建的三个阶段之间,双方始终保持着不同程度的文化交流。随着文化涵化过程的深入、驻防政策的改变及城... 1650年,杭州城西落成八旗驻防营地,此举将杭州城市空间一分为二,旗人与民人则处于半隔离的社会生活状态。但在杭州旗营建设、毁灭和重建的三个阶段之间,双方始终保持着不同程度的文化交流。随着文化涵化过程的深入、驻防政策的改变及城市创伤记忆的驱动,杭州旗人逐渐发生地方化转化,显现出江南地区的身份认同,并形成了修史编志的自觉意识。正是在此背景下,杭州蒙古旗人三多立志于旗营掌故的整理,并对江南旗人的身份建构展开了思考。三多通过其组诗《柳营谣》,以文学的方式将杭州旗营的历史片段重构为一方文武兼备的文化空间,这不仅是对杭州旗营文化溯源的一次尝试,也体现了其在多元文化的浑融中,凭借特殊的旗人身份和普遍的江南文化所产生的独特的自我意识。值得注意的是,考察三多出任库伦办事大臣前后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三多仍抱持着以“江南”为中心的文化视角审视蒙地风物,呈现出明显的“他者化”的文学叙事,这说明空间转移和文化记忆让三多最根本的身份认同意识回归到了“江南”,可谓近代中国民族交融和文化互动的典型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多 杭州旗营 文化空间 《柳营谣》 身份认同 旗人 江南
下载PDF
仪式传播·生活展演·身份认同:数字时代孕期女性的媒介化赋权实践研究
8
作者 刘娜 王玥敏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2,共11页
数字时代聚集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孕期女性在以孕期记录、日常打卡与互动分享等生活展演为内容的仪式传播中促成新的身份认同。基于孕期女性的媒介化赋权实践,扎根社交媒体平台的田野调查,发现孕期女性不同于其孕前的仪式传播与生活展演。... 数字时代聚集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孕期女性在以孕期记录、日常打卡与互动分享等生活展演为内容的仪式传播中促成新的身份认同。基于孕期女性的媒介化赋权实践,扎根社交媒体平台的田野调查,发现孕期女性不同于其孕前的仪式传播与生活展演。从空间视角分析孕期女性如何在个体空间与平台空间中穿梭跨越,凭借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可以深度梳理孕期女性在社交媒体中的媒介使用记录。研究发现:孕期女性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日常生活展演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积极与他人互动以完成仪式传播的建构,并借此促成孕期女性共同体的建立,完成孕期女性对当下新身份的认同。媒介化的传播、展演与认同,不仅形成彼此勾连彼此影响的赋权逻辑,而且对其进行学理分析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学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女性 仪式传播 生活展演 身份认同 赋权
下载PDF
脑机接口的传播学审视:人机合体与身份认同
9
作者 张品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0,共10页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正在引发人类传播的深刻变化,数字生命逐步生成,人机融合不断演进,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一场传播革命正在到来。面对脑机接口引发的传播问题,传统理论所定义的主体与客体、人与机...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正在引发人类传播的深刻变化,数字生命逐步生成,人机融合不断演进,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一场传播革命正在到来。面对脑机接口引发的传播问题,传统理论所定义的主体与客体、人与机器、传播者与受众等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机器正在重塑人的传播身份。如何应用身份认同等相关理论与方法,更新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目标,探索人机合体中人的主体地位与身份,讨论人机传播相关问题,已成为传播学研究与传播实践发展的重大课题。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脑机接口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传播新问题与挑战,以引导人机合体传播的正确进路,避免在人机共融共生中传播主体的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人机合体 身份认同 传播变革
下载PDF
新媒介技术环境下新闻从业者职业身份认同的挑战与应对
10
作者 牛静 毕璐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0,共8页
新媒介技术环境下,新闻从业者职业身份认同面临着种种问题与挑战。社交媒体出现后,公共与私人的界限被打破,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身份与个人身份界限模糊,他们被迫重新思考用何种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表现自己的身份,如何以专业或个人的方式展... 新媒介技术环境下,新闻从业者职业身份认同面临着种种问题与挑战。社交媒体出现后,公共与私人的界限被打破,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身份与个人身份界限模糊,他们被迫重新思考用何种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表现自己的身份,如何以专业或个人的方式展现自己。与此同时,媒体组织的管理更为专业化,新闻从业者被视为特殊的“雇员”,处于从属的、有组织的“组织员工”与“专业人员”的双重身份中,他们需要在媒体组织的结构性约束中工作,时常面对组织惯例与职业原则之间的冲突。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新闻生产模式,新闻从业者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职业身份。面对这些问题,新闻从业者需要继续维持新闻专业理念,强化专业意识,同时积极寻求群体心理认同,强化情感归属,利用新技术提升其工作的专业性等,以此来重塑职业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从业者 职业身份认同 身份冲突 专业主义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教师身份认同:内涵、危机与应对
11
作者 张家军 王美潔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2,共10页
教师的身份认同包括角色认同、职业认同和专业认同三个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场域的广泛拓展,人工智能的类人性与高度智能化等特征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智能时代,教师的传统角色权威被削弱,其职业地位面临着... 教师的身份认同包括角色认同、职业认同和专业认同三个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场域的广泛拓展,人工智能的类人性与高度智能化等特征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智能时代,教师的传统角色权威被削弱,其职业地位面临着被替代的威胁,师者独特的专业技能优势也受到打压,人工智能的冲击动摇了教师的身份认同。为化解上述危机,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教师应当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定位,不断强化其角色意义;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坚定职业自信心;大力提升专业素养,在人机协同的实践中强化专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身份认同 教师认同 认同危机 应对路径
下载PDF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
12
作者 李婧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2,共6页
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2011年荣获布克奖,历史记忆是其小说的重要主题。巴恩斯通过多样的艺术形式深刻展现了历史记忆对型塑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在其小说中,个体的记忆困惑与遗忘导致了身份认同危机,而记忆重拾则参... 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2011年荣获布克奖,历史记忆是其小说的重要主题。巴恩斯通过多样的艺术形式深刻展现了历史记忆对型塑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在其小说中,个体的记忆困惑与遗忘导致了身份认同危机,而记忆重拾则参与了身份认同的建构,此外国家也运用历史记忆型塑国民的国家认同,而超国家政治共同体则同样借用历史记忆维护其成员的认同感,巩固其政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利安·巴恩斯 历史记忆 身份认同
下载PDF
非遗传承、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的多重博弈——基于豫西北沟村古杏林扬高戏剧团的演出调查
13
作者 高彩荣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向着纵深推进,非遗传承逐渐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扬高戏在传承实践中就出现了传承人身份认同的缺位与错位、非遗再建构诉求不一、非遗群体内部观念冲突与碰撞等问题,呈现出地方政府...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向着纵深推进,非遗传承逐渐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扬高戏在传承实践中就出现了传承人身份认同的缺位与错位、非遗再建构诉求不一、非遗群体内部观念冲突与碰撞等问题,呈现出地方政府、传承人、传承群体间多重博弈的困局。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地方政府应强化“主导”角色,以乡土的生活逻辑理解非遗传承群体,并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宣传以及协调等外围优势,助力传承群体发展。传承群体应有“主人翁”意识,加强内部间的沟通和交流。只有通过平等的协商与对话,各归其位形成恰当之局,才能使非遗保护工作良性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高戏 非遗传承 文化建构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浅析华兹华斯和雪莱诗歌中的景观书写与身份认同——以《丁登寺》和《致云雀》为例
14
作者 逯阳 韩欣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也是英国的湖畔诗人和桂冠诗人。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作为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有着“天才预言家”的称号。以《丁登寺》和《...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也是英国的湖畔诗人和桂冠诗人。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作为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有着“天才预言家”的称号。以《丁登寺》和《致云雀》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论述了两位诗人诗歌中的景观书写与身份认同,指出了两人同处时代困境,于自然景观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并吟唱预言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雪莱 自然景观 景观书写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论新历史主义视域下大女主商战剧的叙事话语转变与身份认同
15
作者 陈琰 高智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大女主商战剧是一种以女性为主角,展现现代商业体系中利益冲突的电视剧杂糅类型。这一类型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出现,当前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特定时期价值观重新审视,大女主商战剧存在叙事话语的转变、对传... 大女主商战剧是一种以女性为主角,展现现代商业体系中利益冲突的电视剧杂糅类型。这一类型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出现,当前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特定时期价值观重新审视,大女主商战剧存在叙事话语的转变、对传统剧情模式进行突破,强调现代性与历史感的文本联结,其背后体现出的是新时代女性力量的崛起和性别主体意识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女主 商战剧 新历史主义 叙事话语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偶遇者》中朱莉的身份认同困境及自我追寻
16
作者 张碧竹 王艳文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2期10-12,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偶遇者》中主人公朱莉在南非殖民主义背景下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和自我追寻。朱莉努力追求个体身份和自我价值,同时在服从与反抗男性社会习俗之间进行内心斗争,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她面对着身份认同的困惑和挑战,在... 本文深入探讨了《偶遇者》中主人公朱莉在南非殖民主义背景下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和自我追寻。朱莉努力追求个体身份和自我价值,同时在服从与反抗男性社会习俗之间进行内心斗争,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她面对着身份认同的困惑和挑战,在与不同文化背景他人相遇交流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独特而复杂的身份。朱莉通过逐步认知自我的过程来建构个体身份,并试图找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身份认同重要方面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危机 身份认同 《偶遇者》 身份建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身份认同视角下马来西亚华人的汉语传承
17
作者 王东林 徐左 +1 位作者 彭亚轩 张瑾熙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基于身份认同理论,马来西亚华人坚持汉语文化传承有生存、文化、政治三个动因。从生存动因维度看,有利于马来西亚华人在特定职场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为新兴业态提供人才支持,赓续语言教育,拓展生存空间。从文化动因维度看,有利于强化马... 基于身份认同理论,马来西亚华人坚持汉语文化传承有生存、文化、政治三个动因。从生存动因维度看,有利于马来西亚华人在特定职场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为新兴业态提供人才支持,赓续语言教育,拓展生存空间。从文化动因维度看,有利于强化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意识,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维系中华特色文化。从政治动因维度看,汉语是政治表达的有力工具,政治因素对汉语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马来西亚华人汉语传承的动因,共同推动了马来西亚华人汉语传承工作的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人 汉语传承 身份认同 动因
下载PDF
复杂全球化场景中的个人身份认同离散与国家认同塑造
18
作者 于春洋 刘鸿鑫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期15-25,共11页
当今时代的全球化日益显露其复杂化特征。复杂全球化在让国家职能削弱、个体身份破碎的同时,也让囿于现代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个体身份认同面临困境,发生纵向迁移和横向离散。其中,社会实体组织与网络虚拟社群是在横向上与民族国家争夺... 当今时代的全球化日益显露其复杂化特征。复杂全球化在让国家职能削弱、个体身份破碎的同时,也让囿于现代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个体身份认同面临困境,发生纵向迁移和横向离散。其中,社会实体组织与网络虚拟社群是在横向上与民族国家争夺社会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行为主体,它们的存在使得个体身份的横向离散成为事实。这一事实既让社会个体面临“难以抉择”的身份认同困境,也造成现代民族国家普遍面临国家认同危机。基于此,可以通过国家主义导向的文化建设来重塑社会个体的国家认同。首先,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深入开展舆论斗争,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其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国家主流价值观有机地引入社会各组织、各网络群体中,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增强各组织群体成员对国家全方面多角度的认同;最后,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唤起全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对于国家的认同,强化高水平的国家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重要价值,形成重塑社会个体国家认同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身份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意识形态 网络虚拟社群 社会实体组织
下载PDF
偏差与归一:青年自我身份认同的话语修辞——基于“内卷”网络流行语的幻想主题分析
19
作者 荣婷 左川冀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168,共11页
网络流行语的表征背后潜藏着诠释主体身份的深层次话语博弈与权力交锋,镜像呈现青年的自我身份认同及其嬗变。以新浪微博关于“内卷”话题的评论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幻想主题分析法”分析修辞社群规模和社群差异,总结青年在微博内卷... 网络流行语的表征背后潜藏着诠释主体身份的深层次话语博弈与权力交锋,镜像呈现青年的自我身份认同及其嬗变。以新浪微博关于“内卷”话题的评论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幻想主题分析法”分析修辞社群规模和社群差异,总结青年在微博内卷话语中共享的身份认同幻想。研究发现,在“内卷”的修辞话语中形成了随大流者、激流勇退者、躺平者与弄潮者四大身份幻想类型,链接和汇聚成“时代风口过后的负重前行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两大修辞视野。两大修辞视野及其修辞社群的差异,映射出青年身份“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强烈偏差,建构起“抗拒性身份认同”。但抗拒的喧嚣是青年颠覆性叙事产生的表象,背后的奋斗精神与建设性愿景才是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流行语 抗拒性身份认同 幻想主题分析 自我身份认同 话语修辞
下载PDF
“入站”与“出站”:教育实习情境中师范生身份认同建构研究
20
作者 马洁 王厚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共6页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他们对教师的身份认同直接决定着未来的职业选择。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师范生建构教师身份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基于5名师范生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身...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他们对教师的身份认同直接决定着未来的职业选择。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师范生建构教师身份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基于5名师范生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身份认同,三种身份认同资源对于师范生身份认同的建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关系资源是构建身份认同最重要的因素。基于此,建议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以形成物质资源支持、优化关系资源以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强化实践反思以建构积极观念资源等方式,促进教育实习情境中师范生的身份认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资源 教育实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