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兰·昆德拉流亡书写下的身份认同模式
1
作者 李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8-81,共4页
流亡状态下的个体把追寻自我的认同作为生命的本能,但认同的过程必然有其复杂性,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就呈现出个人核心的单向认同、价值核心的双向认同和双重身份的去核心认同三种身份认同模式,这些认同模式象征性地反映出米兰&#... 流亡状态下的个体把追寻自我的认同作为生命的本能,但认同的过程必然有其复杂性,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就呈现出个人核心的单向认同、价值核心的双向认同和双重身份的去核心认同三种身份认同模式,这些认同模式象征性地反映出米兰·昆德拉对现代性社会下的时代和个人身份的认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流亡书写 身份认同模式
下载PDF
从回归到重构——《黎明之屋》与《典仪》主人公印第安文化身份认同模式之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邱蓓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5年第2期25-28,共4页
莫马蒂的小说《黎明之屋》(1968)和西尔科的小说《典仪》(1977)都反映了当代印第安人普遍关注的身份问题。《黎明之屋》的主人公埃贝尔在坚守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印第安本真传统,最终获得了文化身份认同;而《典仪》的主人公塔尤则... 莫马蒂的小说《黎明之屋》(1968)和西尔科的小说《典仪》(1977)都反映了当代印第安人普遍关注的身份问题。《黎明之屋》的主人公埃贝尔在坚守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印第安本真传统,最终获得了文化身份认同;而《典仪》的主人公塔尤则是在文化妥协与杂糅中实现了印第安身份的重构。两部小说主人公身份认同历程的异同展现了10年间印第安文化身份探求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明之屋》 《典仪》 身份认同模式 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