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人礼禁”与“身国同构”——《管子》身体政治论研究
1
作者 杨滢桐 刘耘华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7,17,共8页
《管子》的身体政治论以“身国同构”为基础,以天人感应为背景,以圣人身体为枢纽,以“圣人礼禁”为主要手段。“圣人礼禁”包括圣人祭祀祖先神明及宇宙的行为和具体政令。通过修炼,圣人将身体空间进行扩展以嵌入宇宙从而获得神圣性。在... 《管子》的身体政治论以“身国同构”为基础,以天人感应为背景,以圣人身体为枢纽,以“圣人礼禁”为主要手段。“圣人礼禁”包括圣人祭祀祖先神明及宇宙的行为和具体政令。通过修炼,圣人将身体空间进行扩展以嵌入宇宙从而获得神圣性。在此基础上,礼禁要求圣人增加身体在空间位置、外在形态等方面与宇宙的类同以获得更多政治权威。圣人建筑作为圣人身体空间的转喻也分享并累积了政治权威,所以礼禁要求圣人同时摹写宇宙与圣人建筑,获得权威的圣人身体成为政治摹写的对象。《管子》从身体思想衍生出政治理论并制定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回返地加强了圣人身体的权威。在这一过程中圣人身体表现为兼具躯体康健完备、精神自由通达与政治权威,展示了身体与宇宙互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禁 身国同构 身体政治 《管子》
下载PDF
论“十七年”时期电影明星生成机制与身体政治——以上官云珠入选“22大明星”为中心
2
作者 戢海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5,I0005,共7页
“十七年”时期,“22大明星”在政治实践、明星表演、观众参与等多重机制的作用下诞生,这些机制复杂而多面,暗合着不同程度的悖论。上官云珠通过对自己银幕内外的身体规训,完成了对这些悖论的意识形态缝合,最终得以成为代表新中国文艺... “十七年”时期,“22大明星”在政治实践、明星表演、观众参与等多重机制的作用下诞生,这些机制复杂而多面,暗合着不同程度的悖论。上官云珠通过对自己银幕内外的身体规训,完成了对这些悖论的意识形态缝合,最终得以成为代表新中国文艺工作者形象的“22大明星”中的一员。以上官云珠入选“22大明星”为中心,可一窥“十七年”时期电影文化的特殊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明星 上官云珠 “22大明星” “十七年”电影 身体政治
下载PDF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身体政治初探
3
作者 马媛媛 朱家慧 《当代音乐》 2024年第3期155-158,共4页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是以独特的演出空间设计体现史诗的“情”与“景”,并融合了大型的音乐舞蹈史诗、影视语言、戏剧语言为观众形成了一个多媒体和全景式观赏空间。在现代性背景之下,艺术领域的身体问题日益凸显,向来居于叙事、...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是以独特的演出空间设计体现史诗的“情”与“景”,并融合了大型的音乐舞蹈史诗、影视语言、戏剧语言为观众形成了一个多媒体和全景式观赏空间。在现代性背景之下,艺术领域的身体问题日益凸显,向来居于叙事、抒情与展演中心的身体,开始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对社会政治文化进行审美修辞,完成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伟大征程》不是演员在国家意志和导演意图实施中被动呈现的结果,也并不全是国家规训下的身体表述,而是国家-参与者的共同创造。本文着眼于《伟大征程》,从中探究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审美政策下,身体政治视域下舞蹈的不同表达,对于舞蹈艺术更好地去贴近文艺政策和塑造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情景史诗 《伟大征程》 身体政治
下载PDF
东德难民和20世纪50年代东德政治现状研究——基于布迪厄身体政治学中的象征性权力
4
作者 王嘉丰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期39-42,68,共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东西德发展差距增大,造就了20世纪50年代严重的东德难民外逃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东德政府的担忧。“人”是国际关系领域极易被忽略的因素,但在这场危机中,难民这一特殊人群成为了导火索。借助布迪厄关于身体政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东西德发展差距增大,造就了20世纪50年代严重的东德难民外逃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东德政府的担忧。“人”是国际关系领域极易被忽略的因素,但在这场危机中,难民这一特殊人群成为了导火索。借助布迪厄关于身体政治的理论来解读难民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的象征性权力,将东德难民的“逃离”与统一社会党减弱的权力结合在一起分析,证明象征性权力虽体现出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力量,但这种力量若控制不好,影响巨大,不仅对东德的政局造成动荡,甚至影响到冷战时期美苏的竞争。象征性权力是维护一个国家、民族稳定的重要因素,不容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德难民 柏林危机 身体政治 象征权力
下载PDF
身体政治与符号载体:日本导演押井守动画电影中的女性身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余志为 王聪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5期42-51,共10页
作为日本极具个人风格的“作者型”导演,押井守的动画电影呈现了独特的女性身体。女性身体不仅作为押井守动画电影中极为重要的符号载体被展示和指认,同时也始终处在父权律法的管辖和宰制之中。符号化的女性身体成为父权话语实践的另类... 作为日本极具个人风格的“作者型”导演,押井守的动画电影呈现了独特的女性身体。女性身体不仅作为押井守动画电影中极为重要的符号载体被展示和指认,同时也始终处在父权律法的管辖和宰制之中。符号化的女性身体成为父权话语实践的另类伪装,从而使得电影中的女性们难以真正逃离父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押井守 动画电影 女性主义 身体 身体政治
下载PDF
生命规训、身体反抗与工厂制度——《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政治哲学阐释
6
作者 解丽霞 王众威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16,共7页
工厂制度是资产阶级维护生产秩序的权力装置。身体作为一种能动的物质实在,是工厂制度的承载物和驱动力。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青年恩格斯从身体视角对工厂制度进行了深度剖析。工厂制度的全部就是关于在空间中规训工人身体所呈现... 工厂制度是资产阶级维护生产秩序的权力装置。身体作为一种能动的物质实在,是工厂制度的承载物和驱动力。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青年恩格斯从身体视角对工厂制度进行了深度剖析。工厂制度的全部就是关于在空间中规训工人身体所呈现的种种身体“景观”。工厂制度通过技术赋权、时间掌控、空间封锁和纪律威慑,使工人身体在劳动场域和生活场域呈现出工具化和节奏化倾向,陷入了“苦难窟”,时刻处于“监视”之中。工厂制度的全方位规训,促使工人身体发生转向,塑造了完整意义上的革命化身体。身体的革命化催生着工人的身体反抗。工人在对身体的体认与社会的“沟通”中实现了身体认同建构,在身体反抗意识觉醒中回归了身体主体性,在身体反抗行动的在场中推动着身体走向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工厂制度 身体政治 身体规训 身体反抗
下载PDF
发辫与国家权力——基于身体政治学视角的清史解读
7
作者 王祉茹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4期2040-2048,共9页
“发辫之所由来,由于满洲之入中原……发辫之消除,亦与满洲而俱尽。”从清初满洲征服者颁布“薙发令”,到清中弘历治下引发政治清洗的“割辫案”,再到清末以剪辫为标志的反清革命,整个清代“以发辫始”,又“以发辫终”。通过梳理发辫中... “发辫之所由来,由于满洲之入中原……发辫之消除,亦与满洲而俱尽。”从清初满洲征服者颁布“薙发令”,到清中弘历治下引发政治清洗的“割辫案”,再到清末以剪辫为标志的反清革命,整个清代“以发辫始”,又“以发辫终”。通过梳理发辫中蕴含的历史逻辑、揭示发辫的不同层次内涵,可以解释身体政治化、符号化进程中复杂的权力运作。发辫向来是高度政治化的,一直受权力管制,且权力的作用路径不只是强制的、否定的、外来的,更是自发的、肯定的、内生的。通过规训和管制身体,国家权力巩固了其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辫 权力 身体政治 政治符号
下载PDF
论《地下铁道》中的身体政治
8
作者 王诗彤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24期50-53,共4页
当代非裔美国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是一部极具幻想色彩的逃亡小说,其中呈现了大量对于黑人身体特征的书写。《地下铁道》中的身体书写不仅真实呈现了蓄奴制度下美国黑人苦难生活的实景,反映了北美种族不平等的真实历... 当代非裔美国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是一部极具幻想色彩的逃亡小说,其中呈现了大量对于黑人身体特征的书写。《地下铁道》中的身体书写不仅真实呈现了蓄奴制度下美国黑人苦难生活的实景,反映了北美种族不平等的真实历史及其对当代美国社会现实的影响,更通过主人公科拉的抗争事迹完成对黑人身体主体性重建的探讨,对人类反对种族压迫构建平等自由的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道》 身体政治 创伤记忆 主体重建
下载PDF
政治身体和身体政治——身体-国家话语的两条路径
9
作者 王晓雄 杨妤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0-76,共7页
西方的身体-国家话语研究包含两条路径,分别是政治身体话语研究和身体政治话语研究。政治身体话语即以个人的身体构想国家,将国家想象成一个有机的身体。身体政治话语是指以国家的身体构想个体,用国家、政治的逻辑系统来约束、塑造个人... 西方的身体-国家话语研究包含两条路径,分别是政治身体话语研究和身体政治话语研究。政治身体话语即以个人的身体构想国家,将国家想象成一个有机的身体。身体政治话语是指以国家的身体构想个体,用国家、政治的逻辑系统来约束、塑造个人的身体。这两种话语体现了个人身体和政治身体的相互映射,有助于人们在话语层面理解国家认同的生产和个体生存空间的再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身体 身体政治 身体-国家话语
下载PDF
呈现·转向·意义:电影《夺冠》的身体政治探究
10
作者 史祎璇 《声屏世界》 2023年第9期38-40,共3页
身体是影像的重要因素,其具象化的建构离不开对社会语境的观照。《夺冠》主要以中国女排队员们的身体为载体,让大众对女排的成长轨迹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多维度展现了女排精神和国家记忆。文章从身体维度探讨《夺冠》,可以明晰中国女排的... 身体是影像的重要因素,其具象化的建构离不开对社会语境的观照。《夺冠》主要以中国女排队员们的身体为载体,让大众对女排的成长轨迹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多维度展现了女排精神和国家记忆。文章从身体维度探讨《夺冠》,可以明晰中国女排的发展变迁和中国社会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冠》 体育电影 身体政治 女排精神
下载PDF
数字空间生产的身体规训、生成逻辑与回归路径
11
作者 纪光欣 王英明 《理论导刊》 2024年第7期88-94,共7页
数字空间生产由经济场域转向一整套重构虚拟世界规则和权力体系的政治场域,并将全球秩序、意识形态转化为数字资本操控的内在向度,其本质是一种数字化的身体政治操控。具体表征为劳动及生活行为过程的“泰勒主义”生产程序、数字资本对... 数字空间生产由经济场域转向一整套重构虚拟世界规则和权力体系的政治场域,并将全球秩序、意识形态转化为数字资本操控的内在向度,其本质是一种数字化的身体政治操控。具体表征为劳动及生活行为过程的“泰勒主义”生产程序、数字资本对个体的政治价值规训、“概念”的持续性覆盖对记忆的“再生产”以及数字空间结构所造成的身体“差序格局”。数字空间生产的政治规训无非是蒙太奇架构、“技术透明性”两种不当的空间结构运用方式,以此隐蔽地将特定政治价值灌输到个体的记忆和知识结构中。因此,有必要唤醒个体“逆算法”意识,从角色回归、情境回归和情感回归三重维度构建个体价值,以重塑符合社会公众期许、具备正义属性的数字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空间 生产政治 身体政治 “概念”与“执行”
下载PDF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身体书写与民族性建构
12
作者 曹韵竹 《外文研究》 2024年第1期70-77,108,共9页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乔伊斯的个人经验为蓝本,再现了19世纪末英帝国殖民地爱尔兰的民族困境。小说中大量的身体书写从隐喻层面和具身层面描绘了民族与个体在权力话语下的失语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乔伊斯对爱尔兰民族性建构的思考。...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乔伊斯的个人经验为蓝本,再现了19世纪末英帝国殖民地爱尔兰的民族困境。小说中大量的身体书写从隐喻层面和具身层面描绘了民族与个体在权力话语下的失语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乔伊斯对爱尔兰民族性建构的思考。孕妇身体是多重父权话语下爱尔兰他者形象的隐喻,民族个体的身体也在帝国主义、天主教与激进民族主义等话语的规训下失去主体性。乔伊斯在该小说中呈现的身体写作美学表明,建构“身体-主体”是重获爱尔兰民族独立性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 身体隐喻 身体政治 身体写作 民族性 詹姆斯·乔伊斯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下载PDF
异化与解放——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作家身体话语言说脉络
13
作者 陈诗雯 沈妉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身体话语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异化批判的重要方式,依循尼采式思路和社会实践路径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身心和谐的追求,同时针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的言说空场,从政治、性别、日常生活、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填补,调和了建构... 身体话语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异化批判的重要方式,依循尼采式思路和社会实践路径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身心和谐的追求,同时针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的言说空场,从政治、性别、日常生活、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填补,调和了建构主义和本质主义两大传统之间的分歧。但如何在当今突破西方马克思主义身体批判未达底部的局限性,以彻底保存其身体话语的批判性也成为一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话语 身体政治
下载PDF
人之再造:土改运动中的身体政治——基于川西北地区的考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一楠 陶利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运动给川西北乡村社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中国共产党传递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身体政治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凭借身体之伤的展现与诠释,中国共产党以"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的方式让农民...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运动给川西北乡村社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中国共产党传递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身体政治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凭借身体之伤的展现与诠释,中国共产党以"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的方式让农民认识到了苦难的根源。对地主身体的规训、惩罚昭示了新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也凸显了农民强烈的复仇意识,政治对身体的分类操控加速了乡村社会的整合及认知模式的更迭。革命视域下的身体被赋予了不同以往的象征意义,生理感知、审美取向、身体归属、形象表达等都与阶级政治密切相关。土改运动是身体的革命,同时它也塑造了革命的身体,身体与革命两者交织互动,共同书写了中国乡村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川西北地区 土地改革 身体政治 乡村社会 政治动员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剪发与革命:苏区革命妇女的身体政治史研究——以妇女独立团剃光头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3,共6页
近代中国妇女投身革命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妇女身体政治化的过程。妇女的革命与妇女自身的解放、民族的解放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属于个体的身体被不断建构和社会化。革命妇女剪发乃至剃光头,表明妇女解放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一种互相认同... 近代中国妇女投身革命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妇女身体政治化的过程。妇女的革命与妇女自身的解放、民族的解放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属于个体的身体被不断建构和社会化。革命妇女剪发乃至剃光头,表明妇女解放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一种互相认同或紧张的微妙关系。在战争年代,妇女的身体与革命之间具有某种张力,一方面革命将妇女的身体带入更为宏大的社会场域;另一方面革命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消解了妇女的性别意识,让妇女在参与革命的过程中忽略或暂时放弃了自身的性别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身体政治 妇女独立团 剪发 光头
下载PDF
“身体政治”与女性农民工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90,共7页
南京安德门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制度性因素实际上无视女性农民工的公民权利,致使她们在劳务市场这一制度性空间里遭受各种歧视与侵犯。但女性农民工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与政府治理术里不公平的部分和男权主义宰制... 南京安德门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制度性因素实际上无视女性农民工的公民权利,致使她们在劳务市场这一制度性空间里遭受各种歧视与侵犯。但女性农民工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与政府治理术里不公平的部分和男权主义宰制下的"身体政治"进行周旋与反抗。她们成为"身体的政治"之典型场所的同时,又进一步转变成"政治的身体"之积极行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农民工 制度性因素 身体政治 抗争 户籍制度
下载PDF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文化中的身体政治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大志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4,共6页
近代以来,身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的社会使命,在各种政治因素的干预下,身体始终处于意义的不断生成之中,在体育上的投射就是身体政治性对体育文化的塑造。身体运动作为体育的载体,身体的可变性使得体育的价值与意义具有可塑性。... 近代以来,身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的社会使命,在各种政治因素的干预下,身体始终处于意义的不断生成之中,在体育上的投射就是身体政治性对体育文化的塑造。身体运动作为体育的载体,身体的可变性使得体育的价值与意义具有可塑性。纵观中国近代体育史,身体政治使得体育文化呈现出以洗刷东亚病夫为底色、促进革命生产为手段,实现全民健身为目的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而形成不同时期的体育实践方式,最终影响人们不同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政治 体育文化 全民健身 健康权
下载PDF
主体意识、女性神话与身体政治——近期美国女性电视剧的文化读解 被引量:7
18
作者 路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近期美国女性剧以一种绚丽的影像话语包装激进的女性主义话语,在文本内容上,它主要在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粉碎女性神话与身体政治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了一个彰显性别政治的女性话语空间。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主体 他者 女性神话 身体政治
下载PDF
以民为本,身国同治——《西升经》的身体政治观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5,共8页
《西升经》的身体政治观,是对《道德经》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直接继承了早期道教《太平经》与《老子河上公注》的相关思想。《西升经》将其修炼生命以达长生的一套生命原理扩充于政治运作,认为国家如果按照修道之人治身养生的原则治理,就... 《西升经》的身体政治观,是对《道德经》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直接继承了早期道教《太平经》与《老子河上公注》的相关思想。《西升经》将其修炼生命以达长生的一套生命原理扩充于政治运作,认为国家如果按照修道之人治身养生的原则治理,就可以长治久安,天下太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升经》 以民为本 身国同治 身体政治
下载PDF
鬼魂形象与身体铭刻政治:论莫里森《蒙爱的人》中复活的鬼魂形象 被引量:11
20
作者 唐红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9-126,共8页
《蒙爱的人》是莫里森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复活的鬼魂形象———“蒙爱的人”。本文认为,作品中复活的鬼魂形象具有多重身份,通过表现她的多重身份,以及她在多重身份中的游走,莫里森不仅以这一形象的具体性再现了个... 《蒙爱的人》是莫里森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复活的鬼魂形象———“蒙爱的人”。本文认为,作品中复活的鬼魂形象具有多重身份,通过表现她的多重身份,以及她在多重身份中的游走,莫里森不仅以这一形象的具体性再现了个体对历史的鲜活体验,而且以其身份的多义性成功地唤起了非洲裔美国人的久远记忆与精神创伤,在重新书写美国黑人历史的同时,也为美国黑人身份认同提供了积极的、可供分享的精神资源。在复活的鬼魂形象身上,莫里森体现了其对身体铭刻、形象再现之政治性的敏锐认识,并充分展示了其创造、运用文学形象的高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活的鬼魂形象 多重身份精神创伤 身体铭刻政治 身份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