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文学艾滋叙事中的身体表征
1
作者 张堂会 《文化研究》 2020年第3期125-139,共15页
身体与文学紧密相连,在当代文学艾滋叙事中尤为突出。当代文学艾滋叙事中的身体面对公共医学话语的宣判,不仅展现出真实肉身的一面,而且还表征着疾病隐喻所带来的污名。艾滋叙事用语言书写身体与世界的关系,描摹烙在艾滋病患者身体上政... 身体与文学紧密相连,在当代文学艾滋叙事中尤为突出。当代文学艾滋叙事中的身体面对公共医学话语的宣判,不仅展现出真实肉身的一面,而且还表征着疾病隐喻所带来的污名。艾滋叙事用语言书写身体与世界的关系,描摹烙在艾滋病患者身体上政治的、伦理的、文化的印痕,表达身体内在的隐秘冲动,全面立体地展示艾滋病患者情欲迷狂与自我放逐的身体。无论禁锢的身体,还是报复的身体,都源于艾滋病患者的自我镜像。艾滋叙事通过对身体的诗学观照,建构出鲜活深邃的文学身体,让身体抵达人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疾病叙事 身体表征 自我镜像
下载PDF
身体表征的分离:二分解释模型及其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平贤洁 陈巍 张静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8-504,共7页
身体表征是一种内部结构,它具有追踪身体状态并对其进行编码的功能。这种结构可以对身体进行错误的表征,并可以从身体中分离出来。来自海豹肢症与躯体失认症等方面的病例,证实部分身体畸形与脑损伤患者的身体表征存在分离;来自橡胶手错... 身体表征是一种内部结构,它具有追踪身体状态并对其进行编码的功能。这种结构可以对身体进行错误的表征,并可以从身体中分离出来。来自海豹肢症与躯体失认症等方面的病例,证实部分身体畸形与脑损伤患者的身体表征存在分离;来自橡胶手错觉与全身错觉的实验证据,验证了健康个体身体表征分离的事实。基于上述证据,以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为二分维度的模型解释了身体表征的分离。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神经心理学实验和虚拟现实技术着手,对身体表征的分离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表征 二分模型 身体图式 身体意象 身体错觉
下载PDF
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发型——政治与文化权力剧场中的女性身体表征
3
作者 石芳 《法国研究》 2014年第1期31-37,共7页
在法国旧制度后期的奢侈时尚消费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一向是中心角色。高耸的塔式发型,是她的典型形象之一。在法国宫廷这座"权力剧场"中,玛丽-安托瓦内特以高耸、新奇甚至政治化的时尚发型增加其公共曝光率并谋求权力实... 在法国旧制度后期的奢侈时尚消费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一向是中心角色。高耸的塔式发型,是她的典型形象之一。在法国宫廷这座"权力剧场"中,玛丽-安托瓦内特以高耸、新奇甚至政治化的时尚发型增加其公共曝光率并谋求权力实践。然而,这种孕育于十八世纪的消费革命、有悖于法国王权传统"表征"的表演方式,不符合启蒙运动影响下的公众预期。激烈的政治与文化竞争就在她的身体表征上展开,充满了抨击与嘲讽。印象管理的崩溃,造成玛丽-安托瓦内特最终成为时尚的牺牲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安托瓦内特 塔式发型 身体表征
下载PDF
《爱的发明》中的男性身体表征
4
作者 洪文慧 《文化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斯托帕德的剧作《爱的发明》再现了诗人/学者豪斯曼的情感历程,同时展现了19世纪末英国的性别秩序。剧作中的男性身体表征为分析豪斯曼的性别身份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分析发现,豪斯曼通过发掘古典文献对英雄人物的身体表征来构建... 斯托帕德的剧作《爱的发明》再现了诗人/学者豪斯曼的情感历程,同时展现了19世纪末英国的性别秩序。剧作中的男性身体表征为分析豪斯曼的性别身份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分析发现,豪斯曼通过发掘古典文献对英雄人物的身体表征来构建英雄同性恋男性气质,通过叙写同性恋者的身体遭遇对帝国性别秩序提出抗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的发明》 身体表征 英雄同性恋男性气质 帝国性别秩序
下载PDF
使用橡胶手错觉及其变式研究身体表征
5
作者 瞿珏 麻珂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4期864-873,共10页
身体表征涉及到人们表征和认知自己身体。橡胶手错觉是研究身体表征的经典范式:通过操控感官信息,使人们以为一只橡胶手是自己的真实手,也就是通过引起身体错觉来改变并研究身体表征。研究者操纵不同的条件、场景、以及使用该范式的变式... 身体表征涉及到人们表征和认知自己身体。橡胶手错觉是研究身体表征的经典范式:通过操控感官信息,使人们以为一只橡胶手是自己的真实手,也就是通过引起身体错觉来改变并研究身体表征。研究者操纵不同的条件、场景、以及使用该范式的变式,研究了该错觉的影响因素和身体表征的认知机制。未来研究在更加深入的研究身体表征的认知机制之外,或可开发应用更具生态效度的范式,并且在医学领域中尝试应用于患者的认知治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手错觉 身体表征 身体拥有感 施动感 多感觉匹配整合
下载PDF
从“小鲜肉”现象看男性身体的表征与物化 被引量:4
6
作者 詹俊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47-52,共6页
当代中国社会以男性身体为审美对象的"小鲜肉"现象表明,随着男性身体逐渐失去其超验属性,表征成为认知男性身体的重要途径。表征导致男性身体的物化,使之变成以色相标记自身交换价值的肉体。不过,在男性身体物化的反拨作用下... 当代中国社会以男性身体为审美对象的"小鲜肉"现象表明,随着男性身体逐渐失去其超验属性,表征成为认知男性身体的重要途径。表征导致男性身体的物化,使之变成以色相标记自身交换价值的肉体。不过,在男性身体物化的反拨作用下,男性身体的表征变成了一个颠覆自身的伪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鲜肉”现象 男性身体 身体表征 身体物化
下载PDF
身体表征:从美到极端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宪 《中华书画家》 2020年第2期106-109,共4页
时间:2019年10月地点:南京师范大学古典艺术与美的身体艺术史中人体美的支配性和优先性,用一个专门的术语来概括,就是所谓的"主因"。古典艺术的身体表现以美为主因,美成为古典艺术最为凸显的美学范畴。文学中有大量对男女美... 时间:2019年10月地点:南京师范大学古典艺术与美的身体艺术史中人体美的支配性和优先性,用一个专门的术语来概括,就是所谓的"主因"。古典艺术的身体表现以美为主因,美成为古典艺术最为凸显的美学范畴。文学中有大量对男女美的身体的描绘,如《诗经·卫风》,以富有想象性的语言描绘了女性的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颈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螓首蛾眉 古典艺术 卫风 肤如凝脂 语言描绘 美学范畴 支配性 身体表征
原文传递
身体表征的现代中国发明:以刘海粟“模特儿事件”为核心
8
作者 朱国华 《中国文学年鉴》 2020年第1期1021-1023,共3页
刘海粟“模特儿事件”作为一种表征,实际上是以“裸体”概念表达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相互融合过程中的艰难。民国时,无论对刘海粟表达支持抑或否定,实质上都没有真正理解“裸体”所对应的西方文化的本质,不同的态度仅仅是源自于... 刘海粟“模特儿事件”作为一种表征,实际上是以“裸体”概念表达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相互融合过程中的艰难。民国时,无论对刘海粟表达支持抑或否定,实质上都没有真正理解“裸体”所对应的西方文化的本质,不同的态度仅仅是源自于中西不同文化立场的盲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粟 概念表达 模特儿 裸体 身体表征 相互融合 事件
原文传递
我观故我在?——从橡胶手错觉对自我身体所有权的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爱保 朱婧 +4 位作者 夏瑞雪 李世峰 徐科朋 张荣华 蔡美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8-1332,共5页
橡胶手错觉是一种能将非自我的肢体感知为自我的肢体的反应。继发现橡胶手错觉现象后,研究者通过操纵自变量以及观测不同的因变量,得到了大量新的研究结果。橡胶手错觉的出现与强度受到时间、空间和手姿势的影响,其产生机制为单纯的多... 橡胶手错觉是一种能将非自我的肢体感知为自我的肢体的反应。继发现橡胶手错觉现象后,研究者通过操纵自变量以及观测不同的因变量,得到了大量新的研究结果。橡胶手错觉的出现与强度受到时间、空间和手姿势的影响,其产生机制为单纯的多感觉整合或多感觉整合与身体表征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研究侧重于被试取样、研究策略以及医学领域中患者的认知神经康复和截肢病人的假肢控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触觉 本体感觉 橡胶手错觉 多感觉整合 身体表征
下载PDF
对话心智与身体:具身认知的内感受研究转向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静 陈巍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具身认知观念强调心智是根植于身体的,身体经验会对认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心智与身体的对话是如何进行的?"、"身体通过何种渠道如何影响心智?"等问题仍一直困扰着具身认知的支持者。传统的具身认知研究遭遇可... 具身认知观念强调心智是根植于身体的,身体经验会对认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心智与身体的对话是如何进行的?"、"身体通过何种渠道如何影响心智?"等问题仍一直困扰着具身认知的支持者。传统的具身认知研究遭遇可重复性危机,身体状态改变影响高级认知的结论受到质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感受与身体表征、具身情绪以及社会认知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内感受很有可能在身体加工和高级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感受 具身认知 身体表征 多感官整合
下载PDF
论啦啦操运动中的身体呈现
11
作者 李志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第4期221-222,共2页
啦啦操是一项体育艺术类项目,运动中对人们的"身体"给予了强烈的关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影像观察法等,剖析啦啦操运动中建构并凸显身体的技术手段及方法,揭示运动中的身体表征及身体表达的哲学意蕴。结论:(1... 啦啦操是一项体育艺术类项目,运动中对人们的"身体"给予了强烈的关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影像观察法等,剖析啦啦操运动中建构并凸显身体的技术手段及方法,揭示运动中的身体表征及身体表达的哲学意蕴。结论:(1)啦啦操运动中对身体及自我意识的强烈凸显与表达,充分彰显了身体的本体性与主体性价值;(2)身体呈现是个体身心统一美与生命展开的表现形式与外化手段;(3)啦啦操运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优势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啦啦操运动 身体表征 凸显 身体审美 自我意识
下载PDF
第一人称视角全身错觉中的身体拥有感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丽萍 麻珂 陈红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1年第2期133-144,共12页
文章首先回顾了身体拥有感的错觉研究范式,强调了第一人称视角全身错觉的整体性优势,介绍了该错觉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认知神经机制。文章重点综述了该错觉的应用,指出诱发第一人称视角的全身错觉可以改变人们的身体认知,进而影... 文章首先回顾了身体拥有感的错觉研究范式,强调了第一人称视角全身错觉的整体性优势,介绍了该错觉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认知神经机制。文章重点综述了该错觉的应用,指出诱发第一人称视角的全身错觉可以改变人们的身体认知,进而影响相关的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以及行为表现。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从扩大被试群体、深入研究认知神经机制,以及拓宽实验范式的应用领域和进行长时的认知干预尝试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表征 身体拥有感 全身错觉 第一人称视角 橡胶手错觉
下载PDF
身体危机的消解——体育作为人类本源性生活方式的阐释
13
作者 黄美蓉 张佳佳 房纹萱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4,共12页
从身体学的视角,运用逻辑分析法阐释身体危机的内涵、具体表现及现实后果,深描这一背景下“体育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的价值,为体育生活方式成为身体危机消解的唯有门径,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为体育生活方式的践行找到新原点和立足点,阐释... 从身体学的视角,运用逻辑分析法阐释身体危机的内涵、具体表现及现实后果,深描这一背景下“体育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的价值,为体育生活方式成为身体危机消解的唯有门径,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为体育生活方式的践行找到新原点和立足点,阐释体育生活方式构建之人类发展的意义。研究认为:身体“缺场”危机直击社会心理恐慌,身体“认同”危机表现为身体节律失衡指涉理性压抑本能,身体“符号”危机是效用主义关涉道德秩序失范,身体“本体”危机是“我”与身体的割裂。体育成为生活方式重新整合身体与生活的关系:体育的身体在场,舒缓过激的情绪;体育的身体认同,感知生存的意义;体育的身体释放,转载野蛮的本性;体育的自然本位黏合身体与精神。体育规范生活秩序,体育重振生活信心,体育拯救完整人性,体育聚集生活力量,促进健康、文明、觉醒、积极生活方式形成。“体育生活方式”是对潜伏在中国礼仪之邦背面隐藏的一种野蛮的文明化转移,实现身体功能、身体欲望、身体规则的现代性转移,培养身体素养,激发感性身体,告诉人们文明的边界和底线在哪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生活方式 身体危机表征 身体危机认知 身体危机消解 身体功能 身体素养
原文传递
进食障碍患者的体象障碍:概念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翼翔 陈珏 肖泽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7-212,共6页
进食障碍患者的体象障碍概念自被提出以来一直是精神病学界研究与争论的焦点。在临床进食障碍患者中开展的实验研究使人们对体象障碍的成分、机制及其在疾病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促进了相关理论的演变及概念的更新。该... 进食障碍患者的体象障碍概念自被提出以来一直是精神病学界研究与争论的焦点。在临床进食障碍患者中开展的实验研究使人们对体象障碍的成分、机制及其在疾病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促进了相关理论的演变及概念的更新。该文对进食障碍患者体象障碍的有关理论与实验研究进行回顾,并对该领域主要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食障碍 体象障碍 身体意象 身体图式 身体表征
下载PDF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志厚 侯栎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7,共5页
知识可视化是一种有效促进知识学习、整理、创造和传播的技术或工具。大脑的可塑性、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左右脑的交流互动功能以及多通道知觉理论等都可以用来解释知识可视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知识可视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 知识可视化是一种有效促进知识学习、整理、创造和传播的技术或工具。大脑的可塑性、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左右脑的交流互动功能以及多通道知觉理论等都可以用来解释知识可视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知识可视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知识可视化的优势作用的同时,也应注意做到:尝试多类型表征形式,防止“习惯性大脑”形成;结合“言语、文字、身体”表征,避免对图解形式过度依赖;融通思维与情感,促成知识向能力、素养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可视化 认知神经科学 多类型表征 “言语、文字、身体表征 思维与情感 左右脑交流 多通道知觉
下载PDF
身体的审美反思及其审美之道建构
16
作者 杨向荣 《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7期58-60,共3页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体,身体是个体的物质性基础。然而,身体又是错综复杂的,身体意象有着丰富的社会意义与审美意义。身体不仅仅具有自然形态,同时也是象征、符号和修辞等各种话语的表征。本文基于艺术与日常生活两个维度,探讨作为...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体,身体是个体的物质性基础。然而,身体又是错综复杂的,身体意象有着丰富的社会意义与审美意义。身体不仅仅具有自然形态,同时也是象征、符号和修辞等各种话语的表征。本文基于艺术与日常生活两个维度,探讨作为审美对象的身体表征,进而结合当下消费社会的具体情境,讨论作为资本生产与偶像生产的身体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意象 审美反思 身体表征 具体情境 审美对象 审美意义 自然形态
原文传递
让“可持续”被看见——深圳国际低碳城·2023公共艺术展
17
作者 邹羽涵 许露琪 +1 位作者 李小芳 《艺术与设计》 2023年第11期68-79,共12页
古人通过观察和体会气候变化对人类身体表征、社会生产活动以及动植物生存的影响,来理解自我以及世界运行的规律,并称之为“气”。在追求和谐的东方哲学里,人与自然从未被剥离开来,总在寻求一种更好的共存方式。
关键词 东方哲学 社会生产活动 深圳国际低碳城 人与自然 身体表征 气候变化 追求和谐 理解自我
原文传递
城市空间“场景”中的青年媒介想象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亚 董小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7,132,共6页
城市空间在与身体的结合中被建构为"场景",身体在"场景"中被观视。这两个过程被统合在镜头之眼与媒介漫游者的城市观看里。对城市空间的场景建构,以及将身体呈现于这些场景,强烈地表达了青年参与城市生活、拥有完... 城市空间在与身体的结合中被建构为"场景",身体在"场景"中被观视。这两个过程被统合在镜头之眼与媒介漫游者的城市观看里。对城市空间的场景建构,以及将身体呈现于这些场景,强烈地表达了青年参与城市生活、拥有完整身份的迫切渴望。与此同时,城市空间"场景"化,让青年在解构传统的"中心-边缘"城市结构时,却又陷入商业消费主义浪潮里,由此揭示出其解构空间秩序却又遵从商业秩序的复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表征 场景建构 融入城市 媒介想象 商业收编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生命之美
19
作者 董超 《中国美学研究》 2017年第2期28-37,共10页
作为中国古典舞的'舞魂'1,身韵系统完善了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形'和文化体系'质'的结合,在外在形态的审美追求和内在精神的情志陶冶两方面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化与生发。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意识、'转... 作为中国古典舞的'舞魂'1,身韵系统完善了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形'和文化体系'质'的结合,在外在形态的审美追求和内在精神的情志陶冶两方面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化与生发。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意识、'转似回波'的'圆'与'行云流水'的'线'的审美范式,将身韵的生命之美灌注生发于肌体,以生命的躯体驾驭,使身韵成为中国人体审美文化的身体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韵 生命之美 中国舞蹈美学 文化身体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