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具身观: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9
1
作者 罗川兰 李建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6年第8期28-34,共7页
根据具身认知,人的思维和身体是不能分离的,在学习过程中身体运动会促进学习;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学习与具身相关。在具身认知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如在动态视频中加入手势或动作、创建3D虚拟环境、使用体感交互技术等,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文... 根据具身认知,人的思维和身体是不能分离的,在学习过程中身体运动会促进学习;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学习与具身相关。在具身认知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如在动态视频中加入手势或动作、创建3D虚拟环境、使用体感交互技术等,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文章认为,学习应该基于所学知识的具体情境之中,个人应与环境建立联系,努力将技术应用于教学,并将虚拟的学习空间与现实世界有机结合起来,以提供一个供学习者参与实践的个性化的高互动学习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身观 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身观与心证——《庄子》“忠恕之道”发微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燕强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忠恕是孔子的一贯之道,在儒家的经典诠释史上,通常是强调其道德层面的意涵。章太炎别出新解,一是称忠恕之道是求知的方法论,内含归纳与演绎的逻辑学原理;二是说庄子继承孔子的忠恕之道,其中包含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双重义谛。就德性的... 忠恕是孔子的一贯之道,在儒家的经典诠释史上,通常是强调其道德层面的意涵。章太炎别出新解,一是称忠恕之道是求知的方法论,内含归纳与演绎的逻辑学原理;二是说庄子继承孔子的忠恕之道,其中包含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双重义谛。就德性的层面言,相对于儒家的尽己、推己说,庄子主张“才全而德不形”,反对将道德形显发用出来;就知识的层面说,忠指身观,恕指心证,前者是验事以成理,后者是据理以事量,犹如逻辑学中归纳与演绎的方法。透过对庄子忠恕之道的阐发,不仅丰富了忠恕的意涵——忠恕因而成了解读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认识论的重要概念,还可由此观照孔子与庄子、儒家与道家之间的思想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忠恕 身观 心证 才全而德不形
下载PDF
基于情绪产生离身观和具身观的时距知觉情绪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华站 张丽 李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1-499,共9页
时距知觉情绪效应指个体时距知觉因情绪影响而相对扭曲的现象。这一效应基于研究者所持“情绪观”的差异而被从不同视角进行理论解释。情绪离身观主张情绪产生基于对情绪刺激本身维度的加工。离身观下的时距知觉情绪效应可以用单一唤醒... 时距知觉情绪效应指个体时距知觉因情绪影响而相对扭曲的现象。这一效应基于研究者所持“情绪观”的差异而被从不同视角进行理论解释。情绪离身观主张情绪产生基于对情绪刺激本身维度的加工。离身观下的时距知觉情绪效应可以用单一唤醒机制、单一注意机制、单一工作记忆衰减机制、唤醒和注意共同受唤醒度调节机制以及唤醒、注意及工作记忆受目标时间长度动态调节机制等进行解释,情绪具身观主张情绪产生是身体和情绪信息共同参与的结果。具身观下时距知觉情绪效应可以用具身化调节内部时钟速率、内感受性强度以及神经能量高低等机制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应注意:其一,基于离身情绪观需要首先明确“唤醒”、“注意”在具体研究的含义,操纵并观测“唤醒”和“注意”等变量主效应及其他变量(机体或环境变量)的调节效应。同时,厘清时距知觉情绪效应的判定标准,并为情绪刺激时距知觉分段综合假说提供佐证;其二,基于具身情绪观需要首先澄清内感受性强度、神经能量在具体研究中的内涵,然后,厘清时距知觉情绪效应产生机制的因果链,并为情绪刺激具身化调节时距知觉假说提供佐证。其三,需要在解释时距知觉情绪效应之前首先确立应该持何种情绪观的前提条件,然后再探索何种因素在该效应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时距知觉 情绪 情绪 时距知觉情绪效应
下载PDF
智能时代教育场域的技术焦虑与认知误区——基于梅洛-庞蒂具身认知观的当下省察 被引量:7
4
作者 袁磊 刘沃奇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生态和教学秩序,由此也引发了教育场域下史无前例的“技术焦虑”。通过追根溯源对“技术焦虑”的成因加以解析,发现其中的大部分焦虑情绪都是由教育主体的认知误区导致的,而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生态和教学秩序,由此也引发了教育场域下史无前例的“技术焦虑”。通过追根溯源对“技术焦虑”的成因加以解析,发现其中的大部分焦虑情绪都是由教育主体的认知误区导致的,而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具身认知观”为梳理这一认知误区提供了极好的理论依据。“具身认知观”在人类的自我认知上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并对传统认知观的外在逻辑主义立场采取质疑态度,进而将人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本质区别一一呈现出来,从根本上对智能时代教育场域下的“技术焦虑”做出认知矫正,并依此寻求纾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焦虑 认知 认知误区 技术重塑教育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观对语言理解的新诠释——心理模拟:语言理解的一种手段 被引量:46
5
作者 官群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52-1256,共5页
具身认知观(Embodied Cognition)试图对心-身-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给予系统的理论说明,主张:"认知是一种高度具身的、情景化的活动"(Micheal L.Anderson,2004);认知是从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依赖于某种类型的经验。... 具身认知观(Embodied Cognition)试图对心-身-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给予系统的理论说明,主张:"认知是一种高度具身的、情景化的活动"(Micheal L.Anderson,2004);认知是从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依赖于某种类型的经验。从具身认知观来看,心理模拟是语言理解的一种手段,通过再入情景(re-situating)来实现。本文根据上述逻辑考察了词、句、语篇不同信息加工层面的实验研究进展,证实了人们在语言加工过程中感知、肌肉运动以及其他的经验印痕被激活,支持了语言理解是运动感觉以及其他相关经验的心理模拟过程。这种语言理解的心理模拟需要人们再入情景,与已有的听读说写的语言经验发生共鸣,从而为语言理解提供了新的诠释,丰富和发展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再入情景 语言理解 心理模拟 预发声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观的身体样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斌 高申春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共5页
面对身体与心灵的二元论困境,具身认知观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身体,并致力于将身体改造为一种具有超越能力的新的身体。但是,当根据一条纵向线索将具身认知观划分为温和的具身认知观和激进的具身认知观之后,上述新的身体在纵向上就... 面对身体与心灵的二元论困境,具身认知观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身体,并致力于将身体改造为一种具有超越能力的新的身体。但是,当根据一条纵向线索将具身认知观划分为温和的具身认知观和激进的具身认知观之后,上述新的身体在纵向上就呈现为两种身体样态。而且,通过对这两种身体样态的批判性反思,最终可以发现,具身认知观当前所实现出来的身体,与其说超越了二元论,不如说在二元论的思考框架下最大程度地强化了传统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样态 温和的具认知 激进的具认知 人类认知
下载PDF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身心灵全人健康观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春鹰 孙雪鹏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0-21,共2页
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着眼于天人之际的身心性命之学。儒家思想从十六字心传到孔子的修"仁"、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所涉及的一些生活理念、价值观及身心调节方式等都为身心灵全人健康观的确立提供了... 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着眼于天人之际的身心性命之学。儒家思想从十六字心传到孔子的修"仁"、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所涉及的一些生活理念、价值观及身心调节方式等都为身心灵全人健康观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思想 心灵健康
下载PDF
《庄子》的具身知识观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8
作者 燕燕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5-19,共5页
《庄子》以手的动感形式揭示出体性的知识或称为体知。如果知识是身体的形式,那么,教育以及教育学就必须基于身体内在的运作原理来进行。教育的科学性就体现在它是身体规范的科学性在教育领域里的实现,以及是对知识具身最有效实现的建... 《庄子》以手的动感形式揭示出体性的知识或称为体知。如果知识是身体的形式,那么,教育以及教育学就必须基于身体内在的运作原理来进行。教育的科学性就体现在它是身体规范的科学性在教育领域里的实现,以及是对知识具身最有效实现的建议。基于体知的教育既含括实证又通约人文,既关乎人类的技术文明又反思人类的历史命运,它是身体主体之体现的教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知识 现代教育 体知 教育学
下载PDF
具身情绪观,情绪研究的新范式
9
作者 赵惠雅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10期378-378,共1页
具身认知现有大量的理论假说和研究证明,将此理论应用于情绪的研究,可以为研究情绪提供新的研究范式,解决情绪非身及心的两难境地,帮助摆脱传统的情绪研究范式。情绪的外周理论和面部反馈假说也都证明了情绪是具身的。情绪具身观强... 具身认知现有大量的理论假说和研究证明,将此理论应用于情绪的研究,可以为研究情绪提供新的研究范式,解决情绪非身及心的两难境地,帮助摆脱传统的情绪研究范式。情绪的外周理论和面部反馈假说也都证明了情绪是具身的。情绪具身观强调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身体反映为先的。相关的行为和脑机制研究均支持了情绪加工的具身性。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观点,情绪具身观为情绪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观 情绪 情绪加工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观视域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尚建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6年第11期25-27,共3页
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存在忽视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这不符合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具身认知观所揭示的人类认知机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学生习得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形成科学精神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故实验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 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存在忽视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这不符合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具身认知观所揭示的人类认知机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学生习得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形成科学精神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故实验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分组实验优先原则、真实实验情境优先原则和学生生活体验素材优先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上清洞真智慧觀身大戒文》産生年代新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靜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0年第4期105-109,共5页
本文根据道教科仪所用的两首颂诗,探讨了上清派重要戒律《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产生年代的下限,认为不迟於南朝宋末陆修静卒年,即元徽五年(477)。
关键词 上清洞真智慧大戒文 产生年代 智慧颂 明灯颂
下载PDF
六朝道教上清经系中的戒律思想——基于《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的研究
12
作者 张晓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22-28,共7页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是上清经系经典中重要的戒律,它是在吸收前代道教戒律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当时流行的佛教戒律的借鉴以及对具体社会生活实践的适应,而创造出的上清经系独特的戒律思想。《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的戒律思...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是上清经系经典中重要的戒律,它是在吸收前代道教戒律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当时流行的佛教戒律的借鉴以及对具体社会生活实践的适应,而创造出的上清经系独特的戒律思想。《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的戒律思想与当时上清经系的修道思想和科仪思想是互相联系的。其戒律、观身、智慧、灯仪等观念之间互相配合,共同填补了上清经系的理论不足。对《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的研究可以促进对六朝上清经系思想研究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清洞真智慧大戒文》 上清 戒律 灯仪 元始天王
下载PDF
社会具身认知观视角下的时间概念表征研究
13
作者 高乐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8期240-241,共2页
时间概念普遍存在于人类认知系统和语言中,人们倾向于利用空间经验来表征抽象的时间概念,但这种空间-时间联系却呈现出不同社会文化差异性。Barsalou(2003)提出社会具身观(social embodiment)这一概念,认为社会认知是以感知、运动、内... 时间概念普遍存在于人类认知系统和语言中,人们倾向于利用空间经验来表征抽象的时间概念,但这种空间-时间联系却呈现出不同社会文化差异性。Barsalou(2003)提出社会具身观(social embodiment)这一概念,认为社会认知是以感知、运动、内省等人类的身体经验为基础的。利用社会具身观探讨时间概念表征的跨文化相似性以及差异性具有一定的意义。该文首先简述社会具身观的观点,进一步探讨空间概念表征时间概念的现象,认为人们在基于身体经验上,会对空间范畴内的运动事件会进行模拟,从而产生相应的模拟装置。通过内省,相应的模拟装置会模拟出时间概念的情景,形成了时间-空间联系。当人们表述时间概念时,时间概念激活部分模拟装置,已建立的时间-空间概念联系引起空间概念的激活,将来自空间的概念推向时间概念,从而形成时间概念的空间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社会认知 时间概念表征 空间
下载PDF
具身情绪观视角下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研究
14
作者 许亚静 《特立研究》 2021年第4期18-22,共5页
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个体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情绪管理教育能够引导幼儿形成正向、积极的态度,养成乐观的性格。目前,幼儿园情绪管理教育中存在缺失具身理念、忽视情绪共鸣及忽视情绪与身体、环境之间... 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个体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情绪管理教育能够引导幼儿形成正向、积极的态度,养成乐观的性格。目前,幼儿园情绪管理教育中存在缺失具身理念、忽视情绪共鸣及忽视情绪与身体、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等问题。在具身情绪观引导下,教师及家长要重视幼儿的身体价值,实现情绪管理教育由离身教育向具身教育转变;关注情绪共鸣的作用,提升幼儿情绪管理的有效性与具身性;建构良性的互动情境,把握幼儿情绪管理的延展性与动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幼儿 情绪管理
下载PDF
谢灵运诗中的身体意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明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7-131,共5页
谢灵运不少描写山水的诗歌,向被称作山水诗;因为在他的这些诗歌中,山水成为了审美的主要对象。然而,除了山水之外,谢灵运对自己身体的描述,也是其诗审美的重要对象。尤其他喜欢在山水之间流连,其诗除了写山水景色之外,也涉及作者行旅与... 谢灵运不少描写山水的诗歌,向被称作山水诗;因为在他的这些诗歌中,山水成为了审美的主要对象。然而,除了山水之外,谢灵运对自己身体的描述,也是其诗审美的重要对象。尤其他喜欢在山水之间流连,其诗除了写山水景色之外,也涉及作者行旅与游览的姿态和动作。甚至在有些诗作中,谢灵运对自己寓目身观的行姿描写,比对山水自然的描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山水诗 寓目身观 体意识 诗歌
下载PDF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春鹰 尹静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0期42-43,共2页
任何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都要以人为本,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的引导,师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将身心灵全人健康观念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在现有的素质教育... 任何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都要以人为本,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的引导,师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将身心灵全人健康观念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在现有的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以更高的层次看待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宽广和容纳的心,激发自身的潜能,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实现超越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全人健康 心理健康师资培养
下载PDF
论罗兰兹的融合心灵观
17
作者 蒙锡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89,共6页
心灵范围在哪里?是存在于身体之内的一种实体、一种器官或是一种功能,还是可以超越身体而存在的,甚至可以延展到环境之中?目前,对该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尚存诸多争论。马克·罗兰兹为了解决这些争端,基于笛卡尔式认知科学向非笛卡尔... 心灵范围在哪里?是存在于身体之内的一种实体、一种器官或是一种功能,还是可以超越身体而存在的,甚至可以延展到环境之中?目前,对该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尚存诸多争论。马克·罗兰兹为了解决这些争端,基于笛卡尔式认知科学向非笛卡尔式认知科学的转换,试图跨越涉身心灵观和延展心灵观的鸿沟,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提出了融合心灵观的新观点,主张身体和环境的操作过程可以看作人的认知过程。但该观点遭到反对者的批评。为了给融合心灵观辩护,罗兰兹提出认知判断标准及条件来回应反对者对该理论的批评,并宣称用"整合"观念以及人格与次人格层次的认知过程的区分来解决认知膨胀问题。对罗兰兹的融合心灵观及认知的判断标准进行深入分析论证,探讨学界对该问题的质疑以及罗兰兹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罗兰兹 心灵 外延心灵 融合心灵 认知判断标准
下载PDF
唯识学对五法三身的安立——以三部唯识论著为中心
18
作者 熊文文 《船山学刊》 2020年第3期92-100,共9页
《摄大乘论》将佛身开显为法身、受用身和变化身,指出四智能现受用、变化二身,大圆镜智能现受用身,成所作智能现变化身,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亦能现起佛身,但没有明言具体能现何种佛身。《佛地经论》不仅提出五法摄三身的佛身思想,还用两... 《摄大乘论》将佛身开显为法身、受用身和变化身,指出四智能现受用、变化二身,大圆镜智能现受用身,成所作智能现变化身,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亦能现起佛身,但没有明言具体能现何种佛身。《佛地经论》不仅提出五法摄三身的佛身思想,还用两种佛身观进一步细化五法与三身相互摄持的关系。这两种佛身观是《成唯识论》佛身思想的渊薮,但《成唯识论》对五法与三身的相摄关系有更细致的分化:在第二种佛身观中,将四智及其所摄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和变化身统归于假名有,唯有清净真如及其所摄自性身为真实有,从而开显出更为周密的身智关系。这种佛身观比另一种佛身观的内容更丰富,在理论构架上更加清晰,而且对法相的破除也更彻底,有助于唯识学佛身观的深层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学 身观 五法 实色 化色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语言身-脑-形三维模式初探——以获取事件及其构式为例
19
作者 张时倩 王俭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按照具身认知的语言观,语言义形关系应该是“身(感知运动系统)-脑(经验知识网络)-形(语言表达系统)”的三维互动关系。通过对语言“身-脑-形”三维模式进行理论初探,以获取事件及其构式为例,用“认知事件框架”来表述大脑经验知识网络... 按照具身认知的语言观,语言义形关系应该是“身(感知运动系统)-脑(经验知识网络)-形(语言表达系统)”的三维互动关系。通过对语言“身-脑-形”三维模式进行理论初探,以获取事件及其构式为例,用“认知事件框架”来表述大脑经验知识网络的内容,以身(感知运动)和形(语言表达)围绕脑的动态连通关系来阐释构式的识解机制,并自建英语获取动词和构式语料库,经语料定量分析,来验证语言“身-脑-形”三维模式在阐释语言系统的认知操作过程和使用分布倾向中的有效性。同时,基于理论研究和语料库方法,对比分析了语言“身-脑-形”三维模式与“认知事件框架”模式的异同,以期对语言义形关系研究以及具身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 经验知识 感知运动 语言表达 认知事件框架 获取事件 语料定量分析
下载PDF
手语加工过程中象似性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20
作者 郭雯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期314-320,共7页
手语是听障人群日常交流的语言,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象似性被定义为心理储存的概念表征和语音表征之间的结构化映射,不同学者对手语加工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诸多研究。文章根据前有研究结果分析手语加工过程中象似性效应的理论解释,包... 手语是听障人群日常交流的语言,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象似性被定义为心理储存的概念表征和语音表征之间的结构化映射,不同学者对手语加工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诸多研究。文章根据前有研究结果分析手语加工过程中象似性效应的理论解释,包含具身认知观、结构映射假说以及认知资源竞争假说三个视角。此外,文章梳理前有文献中的结果争议发现任务涉及语义与语音形式之间的映射可能是象似性效应在实验范式中出现的必要条件。未来研究可以从象似性效应的边界条件、手语象似性对聋人非语言认知的影响以及象似性在真实学习情境的应用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似性 手语 认知 结构映射假说 认知资源竞争假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