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偶像的社会力量建构与潜在隐患以身体空间为视角
1
作者 彭书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0-100,共11页
为了探究虚拟偶像的社会力量建构与潜在隐患,采用身体空间为研究视角,并借助空间和身体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从技术、资本和粉丝三重建构力量出发展开对虚拟偶像这个流动可变空间的研究。发现作为身体空间的虚拟偶像肉体上的缺失将导致... 为了探究虚拟偶像的社会力量建构与潜在隐患,采用身体空间为研究视角,并借助空间和身体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从技术、资本和粉丝三重建构力量出发展开对虚拟偶像这个流动可变空间的研究。发现作为身体空间的虚拟偶像肉体上的缺失将导致其与真人的情感连接成迷思;沦为商品的虚拟偶像加速了资本逐利下的同质化生产;虚拟偶像与粉丝的情感连接成骗局,粉丝劳动力成为免费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粉丝文化
下载PDF
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表面肌电图及步行中身体质心空间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瑾 曹明娟 阚文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表面肌电图及步行中身体质心空间轨迹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针灸组和运动组,每组48例。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运动组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组采用针灸联...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表面肌电图及步行中身体质心空间轨迹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针灸组和运动组,每组48例。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运动组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组采用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比较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RMS)、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 iEMG)]、步行中身体质心空间轨迹参数[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和身体质心(center of mass, COM)差值(COP-COM)]及Fugl-Meyer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 FMA)、Bre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 FAC)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分。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腹直肌和竖脊肌RMS、iEMG高于针灸组和运动组(P<0.05),针灸组高于运动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水平面内向外方向COP-COM低于针灸组和运动组,矢状面上前后方向COP-COM及FMA、BBS、FAC评分高于针灸组和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水平面内向外方向COP-COM低于运动组,矢状面上前后方向COP-COM及FMA、BBS、FAC评分高于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BI分级优于针灸组和运动组(P<0.05),针灸组和运动组B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表面肌电图及步行中身体质心空间轨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 脑梗死 中风后遗症 表面肌电图 体质心间轨迹
下载PDF
身体空间的书写——以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为例
3
作者 孙俊瑶 张涛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被誉为“寓言式奇幻文学大师”的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先锋意义,他的作品童话寓言色彩浓厚,哲理深刻,开创了身体与空间相结合的新创作方向。本文选取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分成两半的子爵... 被誉为“寓言式奇幻文学大师”的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先锋意义,他的作品童话寓言色彩浓厚,哲理深刻,开创了身体与空间相结合的新创作方向。本文选取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分成两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骑士》《树上的男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梅洛·庞蒂的身体空间的理论,分析三部作品中不同的身体裂变空间,以及人类逐渐异化历程,探讨卡尔维诺具有现代意义的身体空间观,以及空间裂变背后潜在的权力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维诺 《我们的祖先》 裂变
下载PDF
越境、性别与空间:芥川龙之介《母亲》中的都市空间与女性身体
4
作者 周倩 《南大日本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05-120,共16页
芥川龙之介以中国为舞台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母亲》,通过身体与空间的交叠叙事,以女主人公的精神活动为叙事载体,借由不同的空间表征描述了跟随丈夫移居异乡的主人公在经历丧子之痛后,所陷入的主体身份的割裂与不安。小说中所展现的都... 芥川龙之介以中国为舞台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母亲》,通过身体与空间的交叠叙事,以女主人公的精神活动为叙事载体,借由不同的空间表征描述了跟随丈夫移居异乡的主人公在经历丧子之痛后,所陷入的主体身份的割裂与不安。小说中所展现的都市空间,既是故事铺陈的具体场景,亦是主人公身份认同危机的外在隐喻。本文借助空间视角考察《母亲》中空间建构与身体书写间互为指涉的叙事关系,解读在性别空间与父权家长制的双重制约下,主人公探索重构自我主体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母亲》 中国 都市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三种空间呈现
5
作者 陈万洋 周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40-144,共5页
空间理论作为跨学科的理论视角,能为科幻电影带来新的创作思考。以列斐伏尔“空间的三元性辩证法”分析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在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中得到视听空间、身体空间、文化空间三种对应的空间指称。在视听空间上,画面空间实现内... 空间理论作为跨学科的理论视角,能为科幻电影带来新的创作思考。以列斐伏尔“空间的三元性辩证法”分析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在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中得到视听空间、身体空间、文化空间三种对应的空间指称。在视听空间上,画面空间实现内涵拓展,声音空间实现情感共鸣,后期空间实现思维越阡;在身体空间上,阐述了身体与意识的分离、身体与机器的矛盾、身体共同体与生命政治的探索;在文化空间上,呈现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文化景观,想象力消费与共同体美学的文化叙事,影院梦与科幻梦的文化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三元性辩证法 视听 文化
下载PDF
数字家庭影院: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重构的观众身体空间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国伟 薛永增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4-78,共5页
本文从电影媒介形式与电影技术的互动发展关系视角切入,描述了电影技术系统在电影的故事叙述、视听符号至交互空间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中,为实现其基本功能而发生的变革。这样的一种技术系统变革,使得电影从经由叙事创造观众的沉浸性幻觉,... 本文从电影媒介形式与电影技术的互动发展关系视角切入,描述了电影技术系统在电影的故事叙述、视听符号至交互空间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中,为实现其基本功能而发生的变革。这样的一种技术系统变革,使得电影从经由叙事创造观众的沉浸性幻觉,转向了制作各种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相关的环境信息符号,构造出一个具有物理性的信息空间,从而使得观众的身体沉浸于这样一个徘徊在虚拟和现实的新型空间——数字家庭影院之中,继而使得数字家庭影院作为观众的身体空间,形成一种幻觉化、空间化的社会交流与生存方式。这样的一种社会交流与生存方式,正在逐步展示出电影原始的本质特性——艺术化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幻觉
下载PDF
民国《良友》画报封面与女性身体空间的现代性建构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果中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9-142,共4页
封面是报刊的解释透镜。《良友》画报封面刊登女性身体图像,建构了上海都市文化的摩登与时尚、现代性的生活空间,从而引出了大众传播媒介与女性身体空间建构及媒介与社会想像性营建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 《良友》画报 封面 女性 现代性
下载PDF
空间、身体与性别话语:《山河故人》多重叙事空间表述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晓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3,共3页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借用汾阳典型的地理景观和典型人物的情感变迁,折射现实中国一代人的命运截面,以25年的时间跨度展现中国社会底层家庭几代人之间扭曲的关系,更深一层地挖掘当代中国人内心的欲望、执着与守望。本文拟选取《山河故...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借用汾阳典型的地理景观和典型人物的情感变迁,折射现实中国一代人的命运截面,以25年的时间跨度展现中国社会底层家庭几代人之间扭曲的关系,更深一层地挖掘当代中国人内心的欲望、执着与守望。本文拟选取《山河故人》的典型影像作为研究对象,用文本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城市空间、身体空间和性别权力空间等几个语义相贯通的方面,来诠释和思考影像叙事空间的多重释义与真实所指,从而重新解读时代更迭下普通人的情感疏离、身份错位与怀乡愁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河故人》 城市 性别
下载PDF
空间认知的四个维度:以身体空间研究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董运生 昂翁绒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57,169,共8页
身体是个体存在的物质载体,脱离身体的个体是不存在的。身体处于环境之中,寓于空间之内,身体研究中不乏空间概念与相关意义。本文以身体空间研究为例,结合身体空间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法,分别从二元性、多元性、异质性和复合性四个... 身体是个体存在的物质载体,脱离身体的个体是不存在的。身体处于环境之中,寓于空间之内,身体研究中不乏空间概念与相关意义。本文以身体空间研究为例,结合身体空间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法,分别从二元性、多元性、异质性和复合性四个维度出发进行理论梳理和观点考察。二元性体现了身体空间的对立与辩证,多元性体现了身体空间的扩展与再生,异质性体现了身体空间的对立与反抗,复合性体现了身体空间的嵌入与整合。以上四个维度之间相互独立又不失关联,通过这些维度把握空间性质,进而形成理论框架去理解和认识其他空间,探索空间形成路径,希望能为空间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性 异质性 复合性
下载PDF
身体作为科学实验场所的空间意义与伦理诘难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敏 夏绍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6-22,146,共8页
传统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是“无地方性”(placelessness)的,是真理的表征体系,因而是“去身体化”的。然而,科学总是在一定的地点与空间中进行的,无论作为观察主体还是实验客体,身体都是科学研究所依赖的重要场所与空间,身体是形成科学... 传统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是“无地方性”(placelessness)的,是真理的表征体系,因而是“去身体化”的。然而,科学总是在一定的地点与空间中进行的,无论作为观察主体还是实验客体,身体都是科学研究所依赖的重要场所与空间,身体是形成科学知识不可或缺的空间性要素。身体空间亦携带了社会空间的意含,与知识、权力密切交织。身体观的变迁在引起科学观巨大变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引发伦理诘难。科学概念的背后,隐含着身体沉默的力量。世界以具身性方式得以概念化,而理性的条件则无法完全“去身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实验 权力 伦理困境
下载PDF
游荡、找寻、认同:娄烨电影的身体空间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超 古若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63-65,共3页
第六代导演以特立独行的影像风格,展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凸显了对作为个体的自我命运的反观和书写,并借由个体命运的书写实现对当下中国现实的烛照。娄烨同样以作者化的影像书写游弋于中国文化断代的焦灼与迷茫中,他用"不撒谎的摄... 第六代导演以特立独行的影像风格,展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凸显了对作为个体的自我命运的反观和书写,并借由个体命运的书写实现对当下中国现实的烛照。娄烨同样以作者化的影像书写游弋于中国文化断代的焦灼与迷茫中,他用"不撒谎的摄影机"完成了对中国现实社会图景的描摹,并以显著的身体空间意识完成了对中国现实的深入反思,由游荡的身体空间到找寻的身体空间,再到认同的身体空间,从三个向度上递进式地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烨 游荡 找寻 认同
下载PDF
从身体空间争取看达洛卫夫人“他者”身份的自我突破尝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碧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5-29,共5页
布朗肖的空间生存论指出,文学空间是一种生存体验的深度空间,是抵达人之生存深度的体验空间。他的观点与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优先权的生存存在论原则不谋而合。由于空间构筑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之生存存在的场域,那么... 布朗肖的空间生存论指出,文学空间是一种生存体验的深度空间,是抵达人之生存深度的体验空间。他的观点与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优先权的生存存在论原则不谋而合。由于空间构筑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之生存存在的场域,那么个人对于自身存在空间的选择对其实质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一位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女性,伍尔夫深深体味到了父权制的社会机制对女性的轻视和压制,因此她试图通过达洛卫夫人生存空间的自主选择为女性开辟一条突围"他者"身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洛卫夫人 他者 突围
下载PDF
流动的身份: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疾病身体空间叙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桂玉 崔山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7期107-110,共4页
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在其散文、随笔、诗歌和自传中构建了疾病身体空间叙事。她从“新美斯媞莎”混血意识出发,用疾病身体空间叙事来凸显文化混杂语境下的审美表达和女性文学经验,以疾病这一流动的物质为载体来呈现奇卡纳群体文化身份、... 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在其散文、随笔、诗歌和自传中构建了疾病身体空间叙事。她从“新美斯媞莎”混血意识出发,用疾病身体空间叙事来凸显文化混杂语境下的审美表达和女性文学经验,以疾病这一流动的物质为载体来呈现奇卡纳群体文化身份、族裔身份和阶级身份的流动,反映了奇卡纳群体由疾病身体体验衍生出的后现代新身份政治诉求,即主张边缘文化、混血意识和流动身份,扩展了奇卡纳女性主义身份政治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卡纳 份流动 疾病间叙事
下载PDF
《灿烂千阳》的身体空间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喜波 张婉鹤 《理论观察》 201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灿烂千阳》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二部作品。小说以阿富汗战乱,塔利班掌权为背景,描写了两个女人在战火,男权,旧家族体制的三座大山之下苦苦挣扎,心中却仍旧充满希望和爱的故事。本文以小说中的主人公玛丽雅姆为... 《灿烂千阳》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二部作品。小说以阿富汗战乱,塔利班掌权为背景,描写了两个女人在战火,男权,旧家族体制的三座大山之下苦苦挣扎,心中却仍旧充满希望和爱的故事。本文以小说中的主人公玛丽雅姆为研究对象,运用列斐伏尔的身体空间理论来阐释玛丽雅姆身体空间经受的禁锢和压迫。从中也影射出当今阿富汗女人举步维艰的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富汗 列斐伏尔
下载PDF
身体-空间:建筑学与人类学关联性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坤 《建筑创作》 2020年第2期82-85,共4页
身体是建筑学和人类学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现象学中甚至占有本体论的地位。本文从身体-空间角度出发,对建筑学与人类学的关联性进行思考,初步探讨了身体-空间与人类-自然的一元化和身体-空间的原点、结构、要素和边界等问题;借鉴相关理论... 身体是建筑学和人类学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现象学中甚至占有本体论的地位。本文从身体-空间角度出发,对建筑学与人类学的关联性进行思考,初步探讨了身体-空间与人类-自然的一元化和身体-空间的原点、结构、要素和边界等问题;借鉴相关理论,简要概括了身体-空间的生物/物质的、社会/政治的、文化/技术的、几何/建筑的、知觉/审美的五个基本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 体-间结构 体-间属性 建筑学与人类学关联性
下载PDF
“空间-身体-事件”语境下建筑系馆的空间意义——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馆BK City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磊磊 朱峰极 敬莉萍 《新建筑》 2021年第2期68-73,共6页
建筑系馆作为建筑学教育实际启蒙的场所空间,在当代学科发展背景下日趋多元。文章追溯时空线索,描摹建筑系馆的演进轮廓,讨论各时期典例空间理念,引发对系馆空间"当代性"的再思考。研究将身体的"体验与感知"作为空... 建筑系馆作为建筑学教育实际启蒙的场所空间,在当代学科发展背景下日趋多元。文章追溯时空线索,描摹建筑系馆的演进轮廓,讨论各时期典例空间理念,引发对系馆空间"当代性"的再思考。研究将身体的"体验与感知"作为空间和事件的交互媒介,建构"空间-身体-事件"的关联性分析方法;并通过对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馆BK City的样本详析,从空间存在、身体感知、事件现象三个维度探讨建筑系馆的空间意义、学科意义及其未来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体-事件” 建筑教育 体感知 间事件 间意义
下载PDF
“康德的空间问题”与解答——空间“先天感性形式”源于身体的宽窄直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文兴吾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第2期126-134,共9页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人类的全部认识过程都是从空间和时间这两种先天直观形式开始的。康德的空间观"哥白尼革命",实质上是用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绝对"来替代神学意义上的绝对。他不再根据上帝的某种...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人类的全部认识过程都是从空间和时间这两种先天直观形式开始的。康德的空间观"哥白尼革命",实质上是用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绝对"来替代神学意义上的绝对。他不再根据上帝的某种属性,也不再根据我们面对的世界及其中的各种事物的秩序来构想空间,而是把空间构想为人类与世界及诸事物打交道的方式本身。随着科学的发展,康德的空间观"哥白尼革命"演变为"康德的空间问题":既然空间概念不是从外界事物或人的实践活动中抽象出来的,那么,人的空间观念及其空间概念来自什么?缘何只有从人的立场才能谈到空间、广延的存在物?20世纪40年代以来,海德格尔对空间概念的生存论解构,梅洛-庞蒂的现象空间学说,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基本阐明了空间观念的身体本源论思想,为"康德的空间问题"的有效解决奠定了基础。一经把"空间的身体本源论"贯彻下去,追问怎样从"人的身体实践活动空间"抽象出欧几里得几何空间,我们发现,长期以来被人们看作是关于空间属性的"宽窄"意识,本身却是决定几何空间存在的"根据";空间作为康德所谓的"先天直观形式"不再是"不可知的",它根源于身体的"宽窄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间观念 实践辩证法 间的体本源论 宽窄直观
下载PDF
林芙美子小说《浮云》中“身体与空间”的隐喻
18
作者 李东军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2年第4期19-30,共12页
林芙美子的小说《浮云》采用女性身体书写与空间叙事策略,狂野大胆的性爱描写是作者对爱欲与激情的“肉体化”肯定,暗合法国西马哲学家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与身体理论;造成小说悲剧结局的原因是女主人公意识到自己也是侵略战争的“罪人”... 林芙美子的小说《浮云》采用女性身体书写与空间叙事策略,狂野大胆的性爱描写是作者对爱欲与激情的“肉体化”肯定,暗合法国西马哲学家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与身体理论;造成小说悲剧结局的原因是女主人公意识到自己也是侵略战争的“罪人”,“毁灭”之后才有“重生”。这是女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也是作者本人的文学隐喻,表达了积极虚无主义思想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芙美子 救赎 隐喻
下载PDF
微时代的“具身化”新变与身体空间论建构
19
作者 王亚芹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1年第2期142-154,256,共14页
微时代的文化与其说是在关注审美活动,不如说是关注具身本身。微文化改变了人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人类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社会人变成了人机合一的"后人类"。微文化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譬如技术超... 微时代的文化与其说是在关注审美活动,不如说是关注具身本身。微文化改变了人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人类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社会人变成了人机合一的"后人类"。微文化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譬如技术超负荷导致的身体机能退化与"价值碎形"、主体身份的模糊以及德道衡量标准的变异等,"具身化"存在方式逐渐走向人机分裂的"非具身化",身心合一再次面临被"异化"的危险。我们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路径是建构一种新的身体空间理论,让智能具体化和情景化,让身体由单纯的"本能主义"或"机器主义"上升为"具身交往主义",这种立足于身体本身的建构将比信仰精神更具有颠覆乾坤的本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间论 后人类伦理 交互主体
下载PDF
基于身体空间的建筑公共性概念及其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聪 李立 《华中建筑》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鉴于公共性理念与建筑实践的错位现象,该文尝试从私密性出发,重新完善建筑公共性的概念,即空间共享状态下建筑空间对身体空间的边界调解。只有形成完备的人际边界调节机制,空间中的交往才能顺利发生。作为基本的领地划分手段,家具介入... 鉴于公共性理念与建筑实践的错位现象,该文尝试从私密性出发,重新完善建筑公共性的概念,即空间共享状态下建筑空间对身体空间的边界调解。只有形成完备的人际边界调节机制,空间中的交往才能顺利发生。作为基本的领地划分手段,家具介入、界面变化与房间划分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建筑空间公共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交往 领地化 间公共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