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接受面口部躯体伤害性信息的calbindinD-28k神经元向孤束核的投射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文领 张文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9-323,T065,共6页
为探讨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的 calbindin D-2 8k神经元是否接受并传递面口部躯体伤害性信息到孤束核 ,本研究应用荧光金逆行束路追踪结合 FOS和 calbindin D-2 8k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了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 calbindin D-2 8k和... 为探讨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的 calbindin D-2 8k神经元是否接受并传递面口部躯体伤害性信息到孤束核 ,本研究应用荧光金逆行束路追踪结合 FOS和 calbindin D-2 8k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了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 calbindin D-2 8k和FOS双重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向孤束核的投射。向右侧孤束核内注射荧光金并向右侧上、下唇皮下注射福尔马林 ,发现荧光金逆标细胞和 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注射侧的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背侧边缘旁核和三叉旁核 ;大量的 calbindinD-2 8k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双侧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此处的大部分荧光金逆标细胞 (约 74.4% )呈 calbindin D-2 8k免疫反应阳性。在此二者的双重阳性细胞中 ,又有一部分 (约 41.0 % )为同时呈 FOS免疫反应阳性的三重阳性神经元。结果提示 ,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接受面口部躯体伤害性信息的 calbindin D-2 8k神经元可直接投射至孤束核 ,calbindin 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三叉神经脊束 间质核 面口部 躯体伤害性信息 CALBINDIN D-28k神经元 孤束核 投射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1607例妇女躯体伤害发生情况描述和防治需求浅析
2
作者 韩煊 赵广英 +2 位作者 李丽梅 洪琦 刘筱娴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 了解妇女躯体钝性伤害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提出防治措施. 方法 2011年11月25日-2012年3月1日对深圳市1 607名16岁以上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93份存在妇女躯体钝性伤害事件的问卷信息. 结果 妇女躯体伤害发生率为7.72%,钝性躯体伤... 目的 了解妇女躯体钝性伤害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提出防治措施. 方法 2011年11月25日-2012年3月1日对深圳市1 607名16岁以上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93份存在妇女躯体钝性伤害事件的问卷信息. 结果 妇女躯体伤害发生率为7.72%,钝性躯体伤害发生率最多为5.97%.41.94%妇女躯体钝性伤害的施暴者是伴侣,年发生频率2~5次最多达64.52%;施暴者人数为1人最多77.42%;施暴场所以共同住处最多达61.29%;对妇女带来的主要后果为情绪问题达64.52%;妇女最常采用的处理是告知他人96.77%;妇女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惩治施暴者达79.57%.结论 妇女躯体伤害重点防止对象为伴侣,法律、社会支持和环境改善,有助于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保健 躯体伤害 防治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冰洁 吴国连 +3 位作者 贾雅雅 魏晓娟 张晋晋 王惠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其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幼儿园中3~6岁全部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共969例,其中男504例,女465...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其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幼儿园中3~6岁全部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共969例,其中男504例,女465例。研究工具为自编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结果躯体伤害恐惧阳性检出75例(7.73%),其中男性33例(6.5%),女性42例(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1,P>0.05);躯体伤害恐惧得分女性(7.15±4.89)显著高于男性(6.50±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28)。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剖宫产(OR=2.063,95%CI:1.128~3.772,P=0.019)、母亲焦虑得分(OR=1.074,95%CI:1.024~1.125,P=0.003)是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危险因素,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的语言认知因子得分(OR=0.912,95%CI:0.873~0.952,P<0.001)、社会生活能力总分(OR=0.961,95%CI:0.936~0.988,P=0.00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躯体伤害恐惧在学龄前儿童较常见,与母亲焦虑、家庭养育环境及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有关。因此,早期进行家庭养育干预可以防止幼儿躯体伤害恐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躯体伤害恐惧 家庭养育环境 社会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脑不同结构对猫丘脑后核群中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4
作者 滕国玺 《医学研究杂志》 1991年第8期28-29,共2页
近十几年来丘脑后核群(简称PO)在痛觉感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室自1979年以来工作证明,PO中除有文献报道的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外也存有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对此神经元放电特性及电刺激躯体感觉神经对其影响开展了研究。在... 近十几年来丘脑后核群(简称PO)在痛觉感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室自1979年以来工作证明,PO中除有文献报道的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外也存有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对此神经元放电特性及电刺激躯体感觉神经对其影响开展了研究。在此工作基础上为了阐明脑中与镇痛有关的核团对PO内脏痛伤害感受神经元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针刺抑制内脏痛的机制,开展了本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后核群 伤害感受 内脏痛 细胞外记录 躯体感觉 核团 内脏大神经 躯体伤害 电刺激 电生理
下载PDF
伤害定义及分类 被引量:2
5
《疾病控制杂志》 2007年第3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躯体伤害 精神伤害 伤害流行病学 定义
下载PDF
焦点解决缓和技巧培训减少精神科病人保护性约束使用的效果 被引量:13
6
作者 夏志春 叶君荣 +1 位作者 肖爱祥 杨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248-4251,共4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缓和技巧培训减少精神科病人临床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效果。[方法]在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选取12个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个病区,对照组病区护士接受常规培训,观察组病区护士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接受12周焦点...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缓和技巧培训减少精神科病人临床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效果。[方法]在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选取12个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个病区,对照组病区护士接受常规培训,观察组病区护士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接受12周焦点解决缓和技巧培训方案。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保护性约束使用情况及躯体伤害暴力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区干预后6个月保护性约束使用率和造成躯体伤害暴力事件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区。[结论]对精神科护士实施焦点解决缓和技巧培训可以减少保护性约束的使用和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 护士 焦点解决模式 缓和技巧 保护性约束 躯体伤害 暴力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分离性焦虑与家庭养育环境和社会生活能力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惠梅 吴国连 +3 位作者 石秋霞 白丽霞 任红坚 魏晓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136-1139,共4页
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是儿童期常见的情绪问题之一。与其他焦虑相比,该病的发病年龄较早,3~5岁儿童发生率最高[1]。分离性焦虑是指当儿童与依恋对象分离或者离开熟悉的环境时,产生的与其发育水平不相称的压力,表现出不现实... 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是儿童期常见的情绪问题之一。与其他焦虑相比,该病的发病年龄较早,3~5岁儿童发生率最高[1]。分离性焦虑是指当儿童与依恋对象分离或者离开熟悉的环境时,产生的与其发育水平不相称的压力,表现出不现实的担心和过度的焦虑,这种焦虑在严重程度上超出了正常分离时的情绪反应,明显干扰了儿童的日常功能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性焦虑 社会生活能力 情绪问题 发育水平 情绪反应 生长发育 ANXIETY 躯体伤害 发病年龄 广泛性焦虑
下载PDF
PTSD与法医临床学
8
作者 陈广华 王长玉 王菲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S1期51-53,共3页
1 PTSD 简介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正引起医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广泛重视。在法医学中,它又常出现在一些特殊的精神刺激案件中,根据病理心理的理论,PTSD
关键词 PTSD 神经症 创伤后 法医学 躯体伤害 受害人 家庭暴力 精神伤害 创伤事件 赔偿
下载PDF
缰核影响针刺镇痛的机制(摘要)
9
作者 王绍 唐毓环 +2 位作者 刘敏芝 刘国君 刘伟民 《医学研究杂志》 1990年第2期31-32,共2页
我们过去发现,缰核可接受痛刺激传入冲动和针刺传入冲动的影响而改变其自身的放电频率,因而推测它在针刺镇痛中可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课题在于证明缰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并着重探讨其作用机制。1.缰核不仅接受躯体伤害性刺激的传入冲... 我们过去发现,缰核可接受痛刺激传入冲动和针刺传入冲动的影响而改变其自身的放电频率,因而推测它在针刺镇痛中可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课题在于证明缰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并着重探讨其作用机制。1.缰核不仅接受躯体伤害性刺激的传入冲动,现已证明它也可以接受内脏伤害性传入冲动的影响,而且是经由丘脑髓纹进入缰核。即电刺激内脏大神经能引起缰核痛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缰核 丘脑髓纹 神经元放电 躯体伤害性刺激 放电频率 内脏大神经 痛敏 作用机制 电刺激
下载PDF
他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关于家庭暴力影响儿童成长的个案分析
10
作者 恽广岚 《青少年研究》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虐待儿童的暴力行为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的躯体伤害,即殴打孩子、强迫长时间劳动、不让吃饭或不让睡觉等;另一类指没有明显的躯体伤害,但通过家长的言语、行为等造成儿童心理上的伤害,笔者称之为“冷暴力”。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两类... 虐待儿童的暴力行为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的躯体伤害,即殴打孩子、强迫长时间劳动、不让吃饭或不让睡觉等;另一类指没有明显的躯体伤害,但通过家长的言语、行为等造成儿童心理上的伤害,笔者称之为“冷暴力”。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两类暴力行为造成的伤害都是不可估量的,某种程度上,后者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当这种伤害造成后,作为父母,只有给孩子理解和自由,给孩子鼓励,采取适合孩子的、孩子愿意接受的爱的方式,孩子才愿意回家,孩子的心灵才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躯体伤害 冷暴力
下载PDF
儿童害怕不一定就是坏事
11
作者 金星明 《父母必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40-40,共1页
儿童在健康成长中,常出现害怕的现象,一提起害怕,家长立即认为是孩子的弱点,其实不然。从行为学角度来看,害怕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用逃避性行为表现自己内在的心理状况。所谓逃避性行为即说话、面部表情的改变,医学上还可以通过心... 儿童在健康成长中,常出现害怕的现象,一提起害怕,家长立即认为是孩子的弱点,其实不然。从行为学角度来看,害怕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用逃避性行为表现自己内在的心理状况。所谓逃避性行为即说话、面部表情的改变,医学上还可以通过心电图的测试反映心率的变化。儿童的害怕从出生不久就可以出现,例如刚生下几天的婴儿听到大的响声出现惊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吓反应 行为学 面部表情 躯体伤害 行为治疗 儿童成长 初生牛犊 系统脱敏 危险情境 出生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