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谈“登轼而望之”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海权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95-96,共2页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一语如何解释,近年来聚讼纷纭。《古代散文选》上册注:“轼,车前的横木。人立在轼后,可以把手靠在轼上。轼较高,登轼可以望远。”①这条注释可以说代表了传统的看法,即认为“轼”是名词,在句中作...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一语如何解释,近年来聚讼纷纭。《古代散文选》上册注:“轼,车前的横木。人立在轼后,可以把手靠在轼上。轼较高,登轼可以望远。”①这条注释可以说代表了传统的看法,即认为“轼”是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登”的宾语。但前几年有人著文反驳,说“轼”仅是“手握的一根木棍,不可以站脚”,这“轼”是名词用如动词,是“凭轼”的意思,而原句的标点错了,应改为“登,轼而望之”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横木 动词 左传 古代散文 名词 宾语 标点 上册 看法 吕氏春秋
下载PDF
《诗经》词语札记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兴伟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52,13,共4页
《诗经》词语札记陈兴伟以望复关。《卫风·氓》:“乘彼垣,以望复关。”复关之解,最为纷坛。有的解为地名,有的解为人名,细加玩索,均有未安。从地名讲,复关为男子之所居,既为所居,两地迢迢,何以时而“不见”,时而“既见... 《诗经》词语札记陈兴伟以望复关。《卫风·氓》:“乘彼垣,以望复关。”复关之解,最为纷坛。有的解为地名,有的解为人名,细加玩索,均有未安。从地名讲,复关为男子之所居,既为所居,两地迢迢,何以时而“不见”,时而“既见”?望远未及,愁肠百结,一时“位涕涟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靡室劳矣 《卫风·氓》 《诗集传》 意动用法 词语 《韩诗外传》 车前横木 郑《笺》 《庄子·逍遥游》
下载PDF
“登轼而望之”新证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东来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6-16,共1页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一文中有“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几句.今人对其中“登轼而望之”解释不同,一种认为此句中的“轼”是名词,作“登”的宾语,“登轼”是登...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一文中有“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几句.今人对其中“登轼而望之”解释不同,一种认为此句中的“轼”是名词,作“登”的宾语,“登轼”是登上车前横木的意思.另一种认为“轼”是动词,“登轼”是连动关系,即“登上车,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郭锡良先生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在“登”后专门加了标点.哪一种更符合情理呢?我认为“登轼”解作动宾关系,译为“登上车前横木”更准确.首先,从古战车的规格看,“轼”是能够登的.《中华大字典》解释“轼”为;“古代车厢前面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术,有三面,其形如半框,也作式.”清人戴震在《考工记图》中说:“式中较皆车栏上之木,周于舆外,非横在舆中.较有两在两旁,式中有三面.”《周礼·考工记》上说:“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叁如一,谓之叁称.叁分车广去一以为遂.叁分其遂,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其下郑注:“兵车之式,深尺四寸三分寸之二.”据此可知古代兵车的式,车厢前面的长六尺六寸,两旁的各长一尺四寸多.(均为古代木工尺)车轼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轼而望之 车前横木 考工记 动宾关系 《古代汉语》 《左传》 《周礼 工尺 连动关系 《中华大字典》
下载PDF
曹刿肯定得下车
4
作者 文方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30-30,共1页
《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载苏耘同志的文章《曹刿是否下车》,认为《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一句,表明曹刿没有下车。理由有二:一,战场形势紧张,不便下车。二,前一个动词“下”表示的是后一个动词“视”的情态,而不... 《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载苏耘同志的文章《曹刿是否下车》,认为《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一句,表明曹刿没有下车。理由有二:一,战场形势紧张,不便下车。二,前一个动词“下”表示的是后一个动词“视”的情态,而不是连动式。我认为曹刿肯定得下车。“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是曹刿当时的动作。如果曹刿只是在车上往下看辙印,“登轼”就必然是曹刿登上战车的车前横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院 下车 车前横木 下视 连动式 左传 动词 肯定 山西 学报
下载PDF
一个全用shi音字组成的笑话
5
作者 冯广宏 《文史杂志》 1997年第5期59-59,共1页
[文言文] 师士饰事 时世士事师氏。 师嗜食蛳,时时噬食。 师始试石室,士侍。师使士试市蛳。 蛳轼驶,士失。是拾豕矢食师。 师识,示士。使士视:“什?屎!” 士释:“似蛳。试食,适!” 师誓:“士恃势弑师!逝!” 士饰:“师,贳!” 士市十湿柿... [文言文] 师士饰事 时世士事师氏。 师嗜食蛳,时时噬食。 师始试石室,士侍。师使士试市蛳。 蛳轼驶,士失。是拾豕矢食师。 师识,示士。使士视:“什?屎!” 士释:“似蛳。试食,适!” 师誓:“士恃势弑师!逝!” 士饰:“师,贳!” 士市十湿柿,拭似屎。使师视:“实是屎。” 士式蓍奭誓:“誓食!”释(?)施絁,舐食。 师视,势适。 诗:鳾师虱士,鳾食虱狮。 鸤食葹鼫,祏室谥尸。 式轼饰驶,莳蓍酾湜。 狮埘似适,实是豕炻。 示士仕史,势逝事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组 车前横木 文言文 学生成长 布谷鸟 粗布衣 害虫 借指 士仕 讲得通
下载PDF
名二子说
6
作者 苏洵 赵晋全 《阅读与鉴赏(高中生)》 2003年第7期128-129,共2页
轮辐盖轸1,皆有职乎车2,而轼独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其为完车也3.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4.
关键词 苏轼:4361 无所为:4229 性格:3786 轮辐:3381 车前横木:2971 外饰:2913 品德修养:2507 少年:2332 苏辙:2327 部件:1687
下载PDF
也谈“登轼而望之” 被引量:4
7
作者 钱文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103-105,共3页
《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句,“下”作“视”的状语,“轼”为“登”的宾语。但有位同志对此提出了异意,认为下、视、登、轼都是动词;“下视”及“登轼”都不能连续,而要分读,全句应读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①鉴于... 《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句,“下”作“视”的状语,“轼”为“登”的宾语。但有位同志对此提出了异意,认为下、视、登、轼都是动词;“下视”及“登轼”都不能连续,而要分读,全句应读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①鉴于《曹刿论战》是大中学校语文传统教材,而且这位同志的看法又已引起语文教学者的关注,因此这个句子究应怎样读怎样理解,似有展开讨论和进一步明确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车前横木 礼记正义 孔子 魏文侯 高诱 孔颖达 考工记 史记
下载PDF
“下视”“登轼”当作何解
8
作者 何春元 《语文学习》 1999年第2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下视 车前横木 教学用书 文言文 左传 古代汉语 误注 下车 教育出版社 初中语文课本
原文传递
引导学生质疑问题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9
作者 李旭 《贵州教育》 2004年第8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学生思维能力 质疑问题 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 提出问题 车前横木 教师 创造性思维 《古代汉语》 《曹刿论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