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宜兴车水号子的保护和传承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萍 《北方音乐》 2016年第14期27-27,共1页
号子,即劳动号子,是我国传统民歌的主要种类之一,是具有地域特征的民间艺术形式。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来研究宜兴车水号子的保护和传承,主要基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方法,通过对宜兴车水号子的生存环境、文化空间以及当地百姓对宜兴... 号子,即劳动号子,是我国传统民歌的主要种类之一,是具有地域特征的民间艺术形式。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来研究宜兴车水号子的保护和传承,主要基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方法,通过对宜兴车水号子的生存环境、文化空间以及当地百姓对宜兴车水号子的审美旨趣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传承宜兴地域音乐文化为主旨,提出保护和传承宜兴车水号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车水号子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河南劳动号子述略
2
作者 成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7期227-228,共2页
河南劳动号子是中原儿女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或演唱的民间歌曲,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涵相当丰富。其在组织指挥劳动、鼓舞士气以及抒发志向和审美情趣方面都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关键词 船工号子 打硪号子 车水号子
下载PDF
江苏民间歌曲概论(二) 被引量:3
3
作者 易人 苏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年第3期35-43,共9页
第二章江苏民歌的体裁及其艺术特点民歌的体裁是民间文艺作品样式的类别,一切民间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都必须通过一定的体裁形式来表现。体裁的形成与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或条件而确定的,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的、群众性的... 第二章江苏民歌的体裁及其艺术特点民歌的体裁是民间文艺作品样式的类别,一切民间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都必须通过一定的体裁形式来表现。体裁的形成与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或条件而确定的,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的、群众性的艺术实践才能完成。江苏民歌体裁形成的原因主要由于本省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中复杂、多样的劳动方式为它提供了形成的基础。另外人们思想感情的表达和艺术创作的积累也为体裁的形成提出了表现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歌曲 民间音乐 体裁形式 劳动号子 车水号子 衬词 栽秧号 艺术创作 农事号子 四句头
下载PDF
浅谈我国民间音乐中民歌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爱华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78-80,共3页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的民间文艺的一种。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和自然界作斗争中,就已经创造了歌与舞,正如鲁迅所说:“在昔原始之...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的民间文艺的一种。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和自然界作斗争中,就已经创造了歌与舞,正如鲁迅所说:“在昔原始之民,其居群中,盖惟以姿态声音,自达其情意而已,声音繁变,寝成音辞,音辞谐美,乃兆歌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音乐 口头流传 音辞 流传过程 民歌手 诗歌创作 即兴性 陕北民歌 劳动号子 车水号子
下载PDF
高淳民歌根植于民间土壤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凯 夏小玲 《剧影月报》 2014年第5期152-153,共2页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高淳历史文化悠久,地方特色鲜明浓郁,蕴含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千百年来,流传于高淳民间的地方民歌,犹如烂漫的山花,姹紫嫣红,芳香袭人。高淳民歌,含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民间音乐的源头,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是劳动...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高淳历史文化悠久,地方特色鲜明浓郁,蕴含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千百年来,流传于高淳民间的地方民歌,犹如烂漫的山花,姹紫嫣红,芳香袭人。高淳民歌,含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民间音乐的源头,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晶。一.高淳民歌的种类与影响高淳民歌之蕴藏极为丰富,属"吴歌"范畴,在苏南民歌中占有较为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淳 民间音乐 民间文化资源 音乐创作 吴歌 民歌手 民间歌手 演唱形式 地方特色 车水号子
下载PDF
浅谈流行的歌曲、流行歌曲和现代流行歌曲的释义与看法
6
作者 张岐山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89-92,共4页
在人民音乐的百花园中,有一株深受人民喜爱的鲜花,象其他姐妹艺术一样,在新生、在前进,那就是现代流行歌曲。它旋律柔和而不缠绵;曲调优美而不低沉;感情充沛而不狂热。它产生和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之中,具有十分广泛和深刻的人民性。随着... 在人民音乐的百花园中,有一株深受人民喜爱的鲜花,象其他姐妹艺术一样,在新生、在前进,那就是现代流行歌曲。它旋律柔和而不缠绵;曲调优美而不低沉;感情充沛而不狂热。它产生和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之中,具有十分广泛和深刻的人民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各种题材的现代流行歌曲涌现出来,深情的歌声传遍四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调优美 人民音乐 姐妹艺术 何日君再来 当代军人 音乐流行 车水号子 中外文化交流 人生价值 劳动号子
下载PDF
盐阜民歌浅探
7
作者 王建民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盐阜地区历史悠久,生活在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创作了许多民歌。其中有传统民歌,有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新民歌,还有相当数量的说唱牌和器乐曲。从体裁上看,有山歌、号子、儿歌、爱情民歌、诙谐民歌等,其中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纯属劳动... 盐阜地区历史悠久,生活在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创作了许多民歌。其中有传统民歌,有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新民歌,还有相当数量的说唱牌和器乐曲。从体裁上看,有山歌、号子、儿歌、爱情民歌、诙谐民歌等,其中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纯属劳动和日常中歌唱性的,这些民歌多半短小、朴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诸如“五更调”“四季词”“谈媒调”“剪剪花”等等。二是说唱性的民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更调 阜民 剪剪花 歌唱性 车水号子 革命斗争 地区历史 地方特征 口头流传 人民群众
下载PDF
依托器乐色彩 挖掘古城音韵——王安潮寿春题材歌曲解析(下)
8
作者 支琴 《乐器》 2021年第4期48-49,共2页
(接上期)三、民间音乐素材的特性显现寿春之地的民间音乐素材只有融于现代歌曲创编之中,才能使这些作品的地方特点显现出来,使歌曲在当地人听来有乡音的亲切感。作为对乡土音乐文化深入了解的学者,王教授在创作时注意了以下几种民间音... (接上期)三、民间音乐素材的特性显现寿春之地的民间音乐素材只有融于现代歌曲创编之中,才能使这些作品的地方特点显现出来,使歌曲在当地人听来有乡音的亲切感。作为对乡土音乐文化深入了解的学者,王教授在创作时注意了以下几种民间音乐素材特性显现的表现角度:一是雅乐音阶的运用,尤其注意楚风音调的特色音阶;二是现存民歌曲调的直接引用或素材化提炼,如对曲艺"四句推子"、民歌《扁担歌》《车水号子》等代表性曲调的融会;三是现代城乡风尚曲调的融会,此类作品多以城市民谣的体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引用 寿春 车水号子 四句推子 乡土音乐文化 歌曲创编 深入了解
下载PDF
传统音乐的传播、保护与传承
9
作者 万宝宁 《剧影月报》 2016年第4期90-92,共3页
《六合民歌》是南京六合地区百姓在长期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其特有的生态土壤中形成了自然传播的方式。这是中国民间音乐传播中最基本、最原始的传播方式。自然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传播的过程中,传授方与... 《六合民歌》是南京六合地区百姓在长期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其特有的生态土壤中形成了自然传播的方式。这是中国民间音乐传播中最基本、最原始的传播方式。自然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传播的过程中,传授方与接受方之间没有任何技术媒介的介入,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的一种面对面的、直接的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形式:1.年轻人向自己的长辈或者当地民间传承人学习。古老的六合民歌,曲调悠扬婉转,歌词清新活泼,不需要任何乐器伴奏,全凭歌者"嘴打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音乐 口耳相传 清新活泼 民间艺术形式 接受方 原生态民歌 车水号子 插秧歌 其特 民间传承
下载PDF
吴声越韵何处寻 钱江音画踏潮来——评民族管弦乐组曲《钱塘江音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鹏程 何中润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4,共3页
2018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八,正值一年一度的钱塘江观潮日。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六位教师共同创作的民族管弦乐组曲《钱塘江音画》在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首演,王甫建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师生联袂演绎。作为国... 2018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八,正值一年一度的钱塘江观潮日。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六位教师共同创作的民族管弦乐组曲《钱塘江音画》在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首演,王甫建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师生联袂演绎。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这套组曲自诞生后,在杭州、北京等地巡演八场,掀起了阵阵钱江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管弦乐 作曲家 音乐会 车水号子 七和弦 钱塘江
原文传递
里下河地区民歌中衬词衬腔的功能与赏析
11
作者 王亚伦 《歌迷大世界》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里下河地区四周高,中间低,地形如锅,沟渠湖荡密布,土地肥沃,盛产稻、麦、棉。它西至里运河,东到串场河,北至苏北灌溉总渠,南到新通扬运河,面积1.2万平方公里,有耕地1000多万亩,人口1000多万。60年代末,笔者随上山下乡的热潮离开南京来... 里下河地区四周高,中间低,地形如锅,沟渠湖荡密布,土地肥沃,盛产稻、麦、棉。它西至里运河,东到串场河,北至苏北灌溉总渠,南到新通扬运河,面积1.2万平方公里,有耕地1000多万亩,人口1000多万。60年代末,笔者随上山下乡的热潮离开南京来到宝应县夏集乡插队落户,这里是一个毗邻高邮、兴化的水网地带,属里下河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词衬腔 里下河地区 苏北灌溉总渠 通扬运河 夏集 水网地带 里运河 车水号子 四句头 剪剪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