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岔选型对重载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魏玉光 张红亮 杨浩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98,共4页
在一定行车条件下,计算不同道岔型号和列车牵引质量对应的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单线铁路运行图周期和双线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相应条件下重载单、双线铁路车站的通过能力。根据不同道岔型号对车站通过能力影响的分... 在一定行车条件下,计算不同道岔型号和列车牵引质量对应的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单线铁路运行图周期和双线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相应条件下重载单、双线铁路车站的通过能力。根据不同道岔型号对车站通过能力影响的分析,对于重载单线铁路车站,在列车牵引质量低于1万t时建议采用9号道岔,当列车牵引质量达到1万t及以上时建议采用12号道岔,仅当列车牵引质量都达到2万t且在场坪条件允许时采用18号道岔;对于重载双线铁路车站,当列车牵引质量在2万t以下时建议采用12号道岔,当列车牵引质量达到2万t且场坪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18号道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运输 道岔选型 车站通过能力 列车牵引质量 站场设计
下载PDF
列车结构变动对车站通过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慈光 闫靖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8-131,共4页
在车站技术设备及作业组织方法不改变的条件下,列车结构变动是影响车站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对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各种列车占用到发线的时间差。当时间差较大,客货列车占线时间比较小,则增开旅客列车对货物列车的影... 在车站技术设备及作业组织方法不改变的条件下,列车结构变动是影响车站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对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各种列车占用到发线的时间差。当时间差较大,客货列车占线时间比较小,则增开旅客列车对货物列车的影响较小。在固定作业时间不变的条件下,无调列车比提高对技术站通过能力产生正面影响。通过分析增加旅客列车和提高无调列车比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因子,推导出车站通过能力变化情况的计算公式。以内江车站通过能力为例计算表明,如果车站固定作业时间保持不变,无调列车比由11%提高到30%,则到发线能力较原来提高8.2%,增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结构 车站通过能力 利用率计算法 无调列车比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段博韬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48,共6页
针对传统分析计算方法不适用于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的问题,研究计算机模拟法应用于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的关键技术。首先,分析高速铁路车站与传统既有铁路车站作业组织上的不同,对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其次,... 针对传统分析计算方法不适用于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的问题,研究计算机模拟法应用于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的关键技术。首先,分析高速铁路车站与传统既有铁路车站作业组织上的不同,对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其次,提出计算机模拟法计算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的整体思路流程,并提出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到发线作业一体化模型的详细构建思路。最后,给出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算机仿真模拟算法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站通过能力 算法流程
下载PDF
车站通过能力计算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王梓 王慈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116,共4页
采集完备而合理的原始数据是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基础。为解决客观环境及人为因素造成采集数据失真和影响可靠性的问题,一方面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弱化缓冲原理进行数据预处理,即从原始数据序列中提取出显著偏离序列的数据元素,采用二... 采集完备而合理的原始数据是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基础。为解决客观环境及人为因素造成采集数据失真和影响可靠性的问题,一方面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弱化缓冲原理进行数据预处理,即从原始数据序列中提取出显著偏离序列的数据元素,采用二阶缓冲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弱化,并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对应替代原始数据序列中被提取的数据;另一方面,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推导占用时间标准计算公式中的权重系数,以权重系数替代传统公式中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给出数据预处理方法和确定权重系数的具体步骤,并以重庆站成都方向至到发场第2股道的接车作业占用咽喉时间实际数据处理为例,验证了所给出方法可有效减轻随机扰动对原始数据采集的不利影响,使设备占用时间标准的确定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灰色系统理论 弱化算子 能力计算 能力查定 车站通过能力
下载PDF
高铁车站通过能力综合分析计算法参数取值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谭雪 闫海峰 +1 位作者 辜雪菲 梁家健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0年第2期83-92,共10页
本文首先针对综合分析法在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上存在的问题,结合CTC系统的接发车原理和自动采点原理,总结出综合分析法的不适应性。其次,深入研究综合分析法中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列车占用咽喉区时间、一昼夜停止作业时间等关键... 本文首先针对综合分析法在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上存在的问题,结合CTC系统的接发车原理和自动采点原理,总结出综合分析法的不适应性。其次,深入研究综合分析法中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列车占用咽喉区时间、一昼夜停止作业时间等关键参数的取值问题,将参数取值细致化、标准化,使综合分析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运用的需要。最后,运用综合分析法计算了枢纽车站长沙南站的通过能力。为了使研究内容更具有实际参考意义,计算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现场实际使用的数据形式——LKJ数据表、列车运行图、CTC监控录像等,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可以为以后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站通过能力 综合分析法 参数取值
下载PDF
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邱健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车站通过能力包括咽喉道岔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通过能力的计算根据铁道部有关规定均按利用率计算法。在确定了咽喉道岔及行车量分配并已计算出总占用时间后即可算利用率,从而计算出车站接、发车能力。利用率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 车站通过能力包括咽喉道岔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通过能力的计算根据铁道部有关规定均按利用率计算法。在确定了咽喉道岔及行车量分配并已计算出总占用时间后即可算利用率,从而计算出车站接、发车能力。利用率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不考虑利用系数和间接妨碍时间的计算法; (2)考虑利用系数的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通过能力 咽喉道岔 利用系数 到发线通过能力 平行进路 计算方法 计算法 车量 占用时间 空费系数
下载PDF
层次扩展模糊时间Petri网及车站通过能力评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杜彦华 刘春煌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78-183,共6页
为了有效地解决车站通过能力中各项时间指标问题, 基于扩展模糊时间Petri网提出了层次扩展模糊时间Petri网(Hierarchical Extended Fuzzy Timing Petri Net-HEFTPN)的概念.然后,以某一车站为例,进行具体建模,并采用仿真工具CPN Tools进... 为了有效地解决车站通过能力中各项时间指标问题, 基于扩展模糊时间Petri网提出了层次扩展模糊时间Petri网(Hierarchical Extended Fuzzy Timing Petri Net-HEFTPN)的概念.然后,以某一车站为例,进行具体建模,并采用仿真工具CPN Tools进行仿真分析,从而验证其有效性.HEFTPN具有灵活、直观、可扩展性好等优点,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车站通过能力评定问题,而且适用面广,能较好的应用于其它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通过能力 扩展模糊时间Petri网 层次扩展模糊时间Petri网 仿真
下载PDF
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接近锁闭方法研究
8
作者 周书乐 张子群 周家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43,共8页
接近锁闭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一种作业方式。对于不同速度等级的列车,现有接近锁闭方法将接近区段的长度统一设置为固定值,忽略了列控等级、车速和制动性能的差异,造成车站资源的过度占用,影响车站的通过能力。本研究从接近区段长度的... 接近锁闭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一种作业方式。对于不同速度等级的列车,现有接近锁闭方法将接近区段的长度统一设置为固定值,忽略了列控等级、车速和制动性能的差异,造成车站资源的过度占用,影响车站的通过能力。本研究从接近区段长度的计算方法以及自动排路触发时机与接近区段的关系入手,以列车牵引计算和高速铁路进路办理流程为关键因素,提出一种可变接近锁闭方法。通过在列车和车站增设必要的硬件设备实现车站根据列车状态信息动态设置接近锁闭区段长度和触发办理进路时机的功能。最后,以某车站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可变接近锁闭方法能有效提高车站通过能力,采用可变接近锁闭方法后咽喉区通过能力最大提高85列,到发线通过能力最大提高32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接近锁闭 接近区段 进路办理时机 卫星定位 车站通过能力
下载PDF
改进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刍议
9
作者 郭振周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2年第3期9-14,共6页
我国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三十年来一直沿用苏联的计算公式,基本上没有变更。但我国铁路的行车实践,近二十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继续套用国外的理论已不能园满解释我国具体情况。因而有必要认真加以研究。
关键词 车站通过能力 计算公式 到发线 咽喉道岔 计算方法 列车密度 加权平均值 交叉系 运行图 发生次数
下载PDF
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建议
10
《学会》 1992年第3期39-39,共1页
湖北省铁道学会运输与经济委员会会员陈仁宏工程师提出的关于提高江岸西车站通过能力的建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江岸西站1986年一季度办理车数日均达到10577车,比1985年12月份日均增加531车,提高生产任务9.5%;车辆中转时间完成4.... 湖北省铁道学会运输与经济委员会会员陈仁宏工程师提出的关于提高江岸西车站通过能力的建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江岸西站1986年一季度办理车数日均达到10577车,比1985年12月份日均增加531车,提高生产任务9.5%;车辆中转时间完成4.2小时,缩短了0.1小时,相当于日节约44个车辆,一季度共节约1320个车辆。编解能力日均达到131.3列,增加6.7列,能力提高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通过能力 仁宏 数日 生产任务
下载PDF
车站能力计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睿 李映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4期116-118,共3页
车站能力的计算不仅是车站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技术计划和运输方案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车站能力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应用排队理论,将车站看成一个复杂的排队系统,建立排队模型,结合车站固定设备... 车站能力的计算不仅是车站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技术计划和运输方案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车站能力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应用排队理论,将车站看成一个复杂的排队系统,建立排队模型,结合车站固定设备和列车到发间隔数据,计算各子系统的数量指标,最后计算出车站能力,为铁路车站日常运输生产和车站改扩建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 车站通过能力 间隔时间 列车延误率 计算方法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车站道岔选型对咽喉长度及追踪间隔的影响
12
作者 胡楚璇 魏玉光 于宗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7,共9页
针对高速铁路车站采用大号码道岔造成的咽喉长度过长、列车走行距离远等问题,在明确车站咽喉长度和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依托某尽端式高铁车站进行仿真计算,先设计不同道岔选型优化方案,再探究道岔选型、列车进站前速度和第一... 针对高速铁路车站采用大号码道岔造成的咽喉长度过长、列车走行距离远等问题,在明确车站咽喉长度和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依托某尽端式高铁车站进行仿真计算,先设计不同道岔选型优化方案,再探究道岔选型、列车进站前速度和第一离去闭塞分区(简称“一离去”)长度对车站咽喉长度及列车间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若车站全部或部分采用12号道岔,与全部采用18号道岔相比,尽管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会小幅增加,但车站咽喉长度可分别缩短30.66%和13.40%;在站外线路受到一定地形条件制约的情况下,若全部采用12号道岔时列车区间限行速度为260 km·h^(-1)、部分采用12号道岔时限行速度为280 km·h^(-1),则可同时压缩车站咽喉长度与到达追踪间隔;若全部采用12号道岔时限制一离去的无岔区长度不超过1000 m,部分采用12号道岔时限制长度不超过1400 m,则可同时压缩车站咽喉长度与出发追踪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通过能力 道岔选型 车站咽喉 追踪间隔时间 列车运行仿真
下载PDF
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浅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媛 《建材与装饰》 2020年第3期284-285,共2页
既有铁路车站站场改造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多因素控制的技术问题,其中车站改造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对改建车站一定要满足远期的咽喉通过能力及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需求,并且在改造中尽量减少对既有车站的营运影响,如何确定车站的现阶段及... 既有铁路车站站场改造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多因素控制的技术问题,其中车站改造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对改建车站一定要满足远期的咽喉通过能力及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需求,并且在改造中尽量减少对既有车站的营运影响,如何确定车站的现阶段及改造后的咽喉通过能力是改造车站不能忽视的问题之一。对车站咽喉通过能力在既有计算方法上根据车站的分类从中简化道岔分组,并提供相应的原则与对策,从而简化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场设计 站场改造 车站咽喉通过能力
下载PDF
徐州站通过能力分析及加强
14
作者 王振军 杨建军 +1 位作者 李双 任卫国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17-19,共3页
在车站通过能力图解法的基础之上,找出了咽喉繁忙时段,分析了影响徐州站通过能力的因素,指出运输组织的难点是列车密集到达、南咽喉能力紧张、北咽喉能力紧张及客车晚点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运输组织的对策和加强措施.
关键词 车站 车站通过能力 咽喉通过能力
下载PDF
朔黄铁路神池南站的能力加强措施
15
作者 贾晋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4,共2页
朔黄铁路神池南站由于列车到达不均衡、车流高峰期列检接车组阶段性能力不足,以及部分机车转线占用咽喉时间长等问题,使车站通过能力日趋紧张。为此,通过对影响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关加强措施。
关键词 朔黄铁路神池南站 运输组织 设备能力 效率 车站通过能力
下载PDF
编组站到达—解体系统与区间通过能力的协调条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德 谢文炳 +1 位作者 胡思继 郑时德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5-269,共5页
论述了铁路编组站到达-解体系统与线路通过能力的最佳协调条件,利用计算机对编组站到达-解体系统与线路通过能力进行了整体模拟,经过分析,得出了研究点线能力协调关系的新结论和关系式,并给出了实际应用表.
关键词 编组站 车站通过能力 区间通过能力
下载PDF
提高神池南站通过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林贵 刘志斌 程永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7-39,共3页
为确定神池南站改造后通过能力,通过查标检算咽喉区通过能力与到发线通过能力是否协调,是否能满足年运量的需求,找出车站设备和作业组织中的薄弱环节,对能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车站通过能力加强等措施。
关键词 车站通过能力 作业组织 措施
下载PDF
达州站解编系统能力扩能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少兵 王花兰 《铁道货运》 2018年第6期39-45,共7页
为适应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与提升铁路运输时效性,研究结合达州区段站运输生产实际,分析车站列车到发及解编系统通过能力,统筹考虑车站站型布置及相邻路网技术作业站的改造,并采用计算分析法确定制约车站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 为适应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与提升铁路运输时效性,研究结合达州区段站运输生产实际,分析车站列车到发及解编系统通过能力,统筹考虑车站站型布置及相邻路网技术作业站的改造,并采用计算分析法确定制约车站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年度内预测车站工作量,以尽量避免大拆大改工程提高车站能力为出发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车站扩能改造方案,以期匹配点线能力,提高车站作业效率,满足路网运输需求,为川东北地区加快融入川渝经济圈及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为铁路技术作业站的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区段站 解编系统 车站通过能力 计算分析法 车站站型 技术作业站
下载PDF
提高京广线信阳──漯河段通过能力的探讨
19
作者 田利伟 曹文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26,共4页
在京广线郑州北至武昌南电化后,信阳-漯河段区间通过能力仍很紧张,分析其原因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过长;本区段两端信阳、漯河的车站通过能力不足;本区段摘挂列车开行对数多和甩挂作业站多。为此,一方面对信阳、漯河两端站进行技... 在京广线郑州北至武昌南电化后,信阳-漯河段区间通过能力仍很紧张,分析其原因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过长;本区段两端信阳、漯河的车站通过能力不足;本区段摘挂列车开行对数多和甩挂作业站多。为此,一方面对信阳、漯河两端站进行技术改造:增加接发列车平行进路,增加机走线和机车入库进路;另一方面采取行车组织和车流调整措施:空(上行)重(下行)方向牵引定数不同;取消摘挂列车,改开重点摘挂和小运转列车;加强车站作业组织。实施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通过能力 车站通过能力
下载PDF
交叉进路对田集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卢跃荣 杨耕 +1 位作者 曾献勇 张淮滨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2期20-24,共5页
田集站是淮南矿区专用铁路的主要区段站,不仅承担同国铁阜淮线车流的交换,而且承担电厂、选煤厂车流的中转,车流量大,交叉进路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日益突出。分析田集站交叉进路的成因和类型,梳理车站实际运营数据,对各类交叉进路影响... 田集站是淮南矿区专用铁路的主要区段站,不仅承担同国铁阜淮线车流的交换,而且承担电厂、选煤厂车流的中转,车流量大,交叉进路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日益突出。分析田集站交叉进路的成因和类型,梳理车站实际运营数据,对各类交叉进路影响时间做量化分析,总结交叉进路时间和车站接发列车量的关系规律,具体计算每一咽喉道岔组的交叉进路影响时间,根据交叉进路成因和具体影响时间,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交叉进路、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方案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进路 车站通过能力 咽喉道岔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