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地面结构系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邓学钧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4-479,共6页
将车辆与地面结构视为综合体系 ,用数学模型描述车辆与地面结构接触面的平整度 ,建立随机场 ;研究在随机振动激励下发生的车辆对地面结构的各种运动荷载 ;分 3种情况研究各种运动荷载作用下各类地面结构的动力响应 .此项成果完全改变了... 将车辆与地面结构视为综合体系 ,用数学模型描述车辆与地面结构接触面的平整度 ,建立随机场 ;研究在随机振动激励下发生的车辆对地面结构的各种运动荷载 ;分 3种情况研究各种运动荷载作用下各类地面结构的动力响应 .此项成果完全改变了过去以稳态点源荷载 ,甚至以静力荷载作为动力源 ,又将车辆和地面结构分开 ,进行单项研究等不符合实际的研究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地面结构系统 随机振动 平整度 动力响应 结构动力学 静力荷载 稳态点源荷载
下载PDF
车辆-乘员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响应信号特征的小波分析
2
作者 张智谦 张陵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66-868,共3页
建立了 6自由度车辆 -乘员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理论模型 ,利用小波变换及小波多分辨分析理论研究了该模型在随机性路面下的响应信号 ,并与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短时 Fourier变换方法进行了对比 。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多分辨分析 信号分析 车辆-乘员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下载PDF
弹性轮对车辆-轨道垂向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明昌 曾京 徐志胜 《铁道车辆》 2003年第1期15-19,共5页
建立了弹性轮对车辆 -轨道垂向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 ,推导了弹性轮对车辆 -轨道垂向耦合系统振动微分方程。通过输入脉冲型激扰 ,对弹性轮对车辆 -轨道垂向耦合系统进行了轮轨力及轮轨接触应力的动力学仿真 。
关键词 弹性轮对车辆-轨道垂向耦合系统 动力学 轮轨力 轮轨接触应力 振动微分方程 仿真 模型 铁路车辆
下载PDF
车辆—轨道系统高中低频动力学模型的理论特征及其应用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泽深 王成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0,共10页
针对铁路在提速和高速发展中碰到的车辆—轨道系统的结构磨损加剧、关键部件疲劳破坏和噪声等问题,提出必须进行车辆—轨道系统高中低频范围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根据激扰的差异及其波长范围,针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在低频、中频和高频... 针对铁路在提速和高速发展中碰到的车辆—轨道系统的结构磨损加剧、关键部件疲劳破坏和噪声等问题,提出必须进行车辆—轨道系统高中低频范围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根据激扰的差异及其波长范围,针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在低频、中频和高频3个范围内存在问题的性质,建立符合研究要求的车辆模型、轨道模型和轮轨接触模型,并采用合理的数学方法求解。认为以车辆—轨道系统的频率特征为基础,进行完整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可以有效研究车辆—轨道系统的短时动力学和长期行为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 车辆模型 轨道模型 轮轨接触模型 频率特性
下载PDF
不同车辆-轨道垂向动力学模型功率流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宁 任尊松 +1 位作者 薛蕊 李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5,共11页
基于4种不同精细化程度的车辆-轨道垂向动力学模型,利用解析方法建立了形式统一的系统相邻部件间功率流传递函数,给出了车辆一系悬挂、二系悬挂、轮轨间以及钢轨和轨枕间的振动功率流传递特性,分析模型的精细化和弹性化对于各部件间功... 基于4种不同精细化程度的车辆-轨道垂向动力学模型,利用解析方法建立了形式统一的系统相邻部件间功率流传递函数,给出了车辆一系悬挂、二系悬挂、轮轨间以及钢轨和轨枕间的振动功率流传递特性,分析模型的精细化和弹性化对于各部件间功率流传递特征的影响。以精细化程度最高的模型为研究对象,讨论车辆悬挂参数和部件惯性参数的改变对部件间功率流传递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单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车辆低频传递特性,但对中、高频传递特性的表达与复杂精细模型相差较大;位于激励源附近位置的轮对和钢轨,在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能量往往具有较强的传播性;簧下质量的变化对轨枕至道砟的传递特性的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 功率流传递函数 悬挂参数 惯性参数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法的车辆系统刚柔混合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包学海 池茂儒 +1 位作者 卢耀辉 杨飞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1,共4页
为了考虑构架弹性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动力学建模时需将构架刚体替换为柔体。而采用构架全自由度结构有限元模型,由于自由度数目太大,导致动力学分析难以进行。因此,采用子结构法首先对构架有限元模型自由度进行Guyan缩减,提... 为了考虑构架弹性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动力学建模时需将构架刚体替换为柔体。而采用构架全自由度结构有限元模型,由于自由度数目太大,导致动力学分析难以进行。因此,采用子结构法首先对构架有限元模型自由度进行Guyan缩减,提取主自由度模态分析结果用来生成柔性体替换动力学模型中的刚性构架。算例表明,基于子结构法的刚柔混合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结构法 模态 -柔体混合 车辆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车-路系统分析的路面动力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华 《交通科技》 2007年第2期84-86,共3页
从车-路系统力学作用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简化分解,提出从“车辆对路面的力学作用”和“路面结构力学响应”两方面,利用“车辆竖向振动荷载模型”、“轮胎-路表接触应力模型”以及“路面结构力学响应模型”3个子系统模型来进行路面动力... 从车-路系统力学作用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简化分解,提出从“车辆对路面的力学作用”和“路面结构力学响应”两方面,利用“车辆竖向振动荷载模型”、“轮胎-路表接触应力模型”以及“路面结构力学响应模型”3个子系统模型来进行路面动力学研究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面系统 路面 动力学
下载PDF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系统的集成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国富 王开云 翟婉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37,共5页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已经开展了数值仿真、图形可视化等研究 ,但如何将相关的研究集成起来 ,形成一个单平台的较为完善的仿真系统 ,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文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 ,结合基于变参数的车辆几何结构的三...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已经开展了数值仿真、图形可视化等研究 ,但如何将相关的研究集成起来 ,形成一个单平台的较为完善的仿真系统 ,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文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 ,结合基于变参数的车辆几何结构的三维生成、基于帧图象的动力学可视再现和曲线二维可视化等技术 ,将系统可视化模块和动力学计算模块有效地结合起来 ,研究了系统开发环境的结合方式、系统集成框架、基于CVF、VC和OPENGL等不同语言间的混合联编等问题。并给出了系统集成中基于标识集的数据传递流程和共享方式 ,定义了不同的独立模块之间的数据接口 ,提供了一个考虑计算、图形、和综合可视界面的合理的系统开发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计算机仿真 系统集成 数据共享 仿真系统
下载PDF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取得系统性成果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9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科技进步一等奖 车辆-轨道耦合 铁道机车车辆 动力学研究 系统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开发计划 动力学理论
下载PDF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取得系统性成果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0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2-62,共1页
西南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翟婉明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等持续支持下,经过15年研究,在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领域取... 西南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翟婉明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等持续支持下,经过15年研究,在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系统性成果。“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入选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一等奖 车辆-轨道耦合 动力学研究 铁道机车 系统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开发计划 动力学理论
下载PDF
完整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是铁路发展的迫切需要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泽深 王成国 《铁道机车车辆》 2004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铁路在提速和高速发展中碰到的车辆—轨道系统的结构磨损加剧、关键部件疲劳破坏和噪声等新问题 ,在总结分析大量有关技术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必须进行高中低频范围的车辆—轨道系统的动力学研究。如果只用传统的思路和方法 ,不对这... 针对铁路在提速和高速发展中碰到的车辆—轨道系统的结构磨损加剧、关键部件疲劳破坏和噪声等新问题 ,在总结分析大量有关技术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必须进行高中低频范围的车辆—轨道系统的动力学研究。如果只用传统的思路和方法 ,不对这些新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 ,根据激扰的差异及其波长范围 ,应将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划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 3个范围。针对这 3个不同区域内存在问题的性质 ,所处的频率范围 ,建立符合研究要求的动力学模型 ,并采用合理的数学方法求解。这样 ,以车辆—轨道系统的频率特性为基础 ,进行完整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 ,开发完善的新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工程 轮轨相互作用 频率范围 动力学模型 接触模型 车辆-轨道系统
下载PDF
齿轨车辆-轨道(齿轨)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其基本振动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兆玮 李世辉 +5 位作者 袁密奥 王浪 李长林 杨吉忠 陈志辉 杨武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0-954,共15页
为研究齿轨车辆-轨道(齿轨)系统动态特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齿轮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考虑齿轮-齿轨非线性啮合行为和轮轨非线性接触特性的齿轨车辆-轨道(齿轨)系统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开展工程线路动力学试验验证了本模型的... 为研究齿轨车辆-轨道(齿轨)系统动态特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齿轮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考虑齿轮-齿轨非线性啮合行为和轮轨非线性接触特性的齿轨车辆-轨道(齿轨)系统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开展工程线路动力学试验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齿轨车辆-轨道(齿轨)系统的基本振动特性以及轨道随机不平顺对齿轮-齿轨系统动态啮合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齿轨车辆-轨道(齿轨)系统动力学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轨道随机不平顺对齿轨车辆振动有较大影响,齿轮-齿轨系统垂向和纵向振动受不平顺激励影响较小,而横向振动则受到明显影响;齿轮-齿轨系统对轨道高低和水平不平顺敏感程度较低,而方向和轨距不平顺则明显使齿轮-齿轨系统啮合不稳定,因此建议通过减小轨道横向不平顺来提高齿轮-齿轨系统稳定性,以保证齿轨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轨铁路 车辆动力学 轮轨动态接触 齿轮动力学 轨道不平顺 齿轮-齿轨系统稳定性
原文传递
齿轨车辆牵引电机布置模式及系统耦合振动特性
13
作者 陈兆玮 李世辉 +2 位作者 袁密奥 陈志辉 杨吉忠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22,共11页
为探究牵引电机布置模式对齿轨车辆动态特性及齿轮-齿轨啮合特性的影响,在考虑齿轮-齿轨非线性啮合行为及其动态时变激扰和轮轨非线性接触关系的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电机布置模式下的车辆动力学特性。以Strub齿轨系统为原型,建立了齿轨车... 为探究牵引电机布置模式对齿轨车辆动态特性及齿轮-齿轨啮合特性的影响,在考虑齿轮-齿轨非线性啮合行为及其动态时变激扰和轮轨非线性接触关系的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电机布置模式下的车辆动力学特性。以Strub齿轨系统为原型,建立了齿轨车辆-轨道垂纵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三种不同电机驱动形式对齿轨车辆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齿轨车辆的牵引电机布置方案。研究表明:牵引电机双置工况下齿轮啮合力和垂向、纵向振动加速度更小;其中电机双置时齿轮齿轨啮合力约为电机后置和前置时的50%,平直段齿轮垂向和纵向加速度的最大幅值差分别为4.04和6.01 m/s^(2),爬坡段电机后置时齿轮振动加速度最大,其垂向、纵向加速度幅值比电机双置时大45%;平直线路上电机后置与前置时齿轨车辆的舒适性较好,而爬坡段牵引电机双置模式下更好;鉴于齿轨车辆主要应用于爬坡线路,且爬坡时电机双置齿轨车辆的动力学指标最好,因此建议牵引电机双置为最优布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齿轨耦合动力学 齿轨铁路 牵引电机布置模式 Strub齿轨系统 齿轮齿条啮合 车辆舒适性
下载PDF
路面激扰与电磁激扰下电动轮车辆系统非线性全局动态特性研究
14
作者 陈丽霞 石建飞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3年第6期88-98,共11页
为研究电动轮车辆系统在路面-电磁联合激励下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并挖掘参数与初始条件协同作用下系统全局动力学信息,建立了计及悬架系统和轮胎的非线性弹簧力和阻尼力的电动轮车辆系统两自由度1/4垂向振动非光滑非线性时变动力学模型,... 为研究电动轮车辆系统在路面-电磁联合激励下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并挖掘参数与初始条件协同作用下系统全局动力学信息,建立了计及悬架系统和轮胎的非线性弹簧力和阻尼力的电动轮车辆系统两自由度1/4垂向振动非光滑非线性时变动力学模型,考虑外部激励的谐波性和随机性以及电磁激励的分段周期性,得到了含谐波性、随机性和周期性的复杂外激励模型,分析了驱动电机转速与多初值的关联性对系统动力学共存行为及其分岔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共存运动的多样性及其吸引域的拓扑构型,揭示了转速对系统全局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与多初值协同作用诱发系统出现多样性的共存运动,共存运动吸引域的拓扑结构复杂多样,部分共存运动的振动幅值可能较大亦可能很小,其全局动力学稳定性差异较大.电机转速与初值的协同作用对电动轮车辆系统非线性振动和全局动态特性的影响不予忽视.本文研究对电动轮车辆系统的动态性能改善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车辆振动 路面-电磁激励 非线性振动 吸引域 全局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钢轨打磨对小半径曲线车辆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逸航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78,115,共7页
选取某线路2条磨损较为严重的500m半径曲线钢轨(曲线A及曲线B)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针对性打磨方案设计,并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车辆-轨道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分析钢轨打磨对小半径曲线车辆动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打磨后钢轨廓... 选取某线路2条磨损较为严重的500m半径曲线钢轨(曲线A及曲线B)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针对性打磨方案设计,并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车辆-轨道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分析钢轨打磨对小半径曲线车辆动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打磨后钢轨廓形得到改善,轨面波磨及掉块得到较好整治,曲线A及曲线B钢轨质量指数TQI均有显著下降,最大值分别下降32.40%、23.49%;打磨后曲线A及曲线B等效锥度显著降低,当横移量为0~10mm内,等效锥度均在0.15以下;曲线A及曲线B左右股与车轮接触区域相对打磨前更加均匀,3点接触得到较好处理;打磨后1~8位车轮与曲线A及曲线B钢轨廓形接触时接触斑内纵/横向蠕滑率最大值、磨耗功最大值、轮重减载率最大值均有显著降低,轮轨接触关系、轮轨磨耗及车辆运行安全性得到较好的改善;同时,车辆通过曲线A及曲线B时车体垂向/横向加速度频率及幅值降低,横向/垂向加速度最大值分别减小46.74%/80.04%、46.33%/78.96%,车辆运行稳定性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等效锥度 车辆-轨道多体系统动力学 轮轨接触特性
下载PDF
不同线路条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齐心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21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探查不同曲线半径和线路激励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动力学方法建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各动力学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曲线半径有利于增加车辆通过曲线的安全性;车辆经过曲线线路连接处时脱轨概率较大... 为探查不同曲线半径和线路激励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动力学方法建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各动力学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曲线半径有利于增加车辆通过曲线的安全性;车辆经过曲线线路连接处时脱轨概率较大,可重点考虑曲线线路连接位置车辆的运行状态;适当增大曲线半径可以减少轮轨间磨耗,有效降低车轮与轨道的磨耗速度;轨道激励变化对车辆临界速度的影响较大,可根据实际运行工况计算最佳临界速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系统 曲线 参数 轨道激励 动力学性能
下载PDF
汽车-路面-路基系统动态响应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韶华 杨绍普 李皓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7-131,共5页
为了研究汽车与公路路面的相互作用机理,采用二自由度四分之一汽车悬架模型模拟汽车系统,用无限长Bernoulli-Euler梁模拟公路路面,用Kelvin黏弹性地基模拟公路路基,同时对汽车和路面建模,构成二维汽车-路面-路基系统.通过线性振动理论... 为了研究汽车与公路路面的相互作用机理,采用二自由度四分之一汽车悬架模型模拟汽车系统,用无限长Bernoulli-Euler梁模拟公路路面,用Kelvin黏弹性地基模拟公路路基,同时对汽车和路面建模,构成二维汽车-路面-路基系统.通过线性振动理论、积分变换和广义杜哈梅积分得到了汽车和路面的动力响应解析解及路面响应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分布规律.另外,分析了车速、地基反应模量、地基阻尼系数、悬架刚度、悬架阻尼、轮胎刚度和轮胎阻尼7个参数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基反应模型的影响最大,而车速的影响与地基阻尼系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路面-路基系统 路面动力学 汽车动力学 黏弹性地基 积分变换
下载PDF
车辆路面计算机仿真系统中的沥青路面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怀璋 余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0,共4页
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对象 ,研究了路面的应力应变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沥青路面层的变形过程 ,建立了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 Vanderpoel粘弹性分析模型。将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和粘弹性力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用于半刚性... 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对象 ,研究了路面的应力应变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沥青路面层的变形过程 ,建立了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 Vanderpoel粘弹性分析模型。将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和粘弹性力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力应变分析 ,通过与传统路面力学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弹性有限元理论、弹性半空间理论等计算方法的比较 ,并通过大量足尺路面加载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面系统 计算机仿真 应力分析 沥青路面 应力应变模型
下载PDF
车辆-轨道系统激振源随机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磊 陈宪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6,共7页
简述轨道不平顺的时-空随机特性和时-空随机样本的概率计算及反演方法 ,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以及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适合不同激振源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计算模型。通过车... 简述轨道不平顺的时-空随机特性和时-空随机样本的概率计算及反演方法 ,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以及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适合不同激振源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计算模型。通过车辆-轨道系统激振源随机分析,论证系统激振源与系统随机响应之间的概率转换关系;采用激振源时-空随机分析方法,可以获取系统在不同概率水平下的振动响应;将构架蛇形波作为车轨系统横向激振源计算系统响应极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激振源 -空随机性 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 概率转换
下载PDF
用于车辆-轨道系统参数优化的分层设计与权重组合方法
20
作者 徐磊 陈宪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7-183,共7页
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结构,而内部结构间的动力作用亦互为反馈。突破传统的依据系统单一参数与动力指标关联规律进行参数设计的思路,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参数优化的分层设计与权重... 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结构,而内部结构间的动力作用亦互为反馈。突破传统的依据系统单一参数与动力指标关联规律进行参数设计的思路,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参数优化的分层设计与权重组合方法。方法以轮轨界面的低动力相互作用优化为基础,采用分层设计思路,将车轨系统参数分为两两一组,进行不同参数匹配下的系统动力行为考察;另外,采用权重系数方法定量分析不同设计层中的系统参数对优化目标的影响程度。算例表明,提出的分层设计与权重组合方法简洁、有效,为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参数匹配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分层设计 权重组合 参数优化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