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城市轨交站区功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宫同伟 运迎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7-180,共4页
文章以POI数据为基础,提出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城市轨交站区功能识别方法,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城市轨交站区合理空间范围基础上,构建轨交站区POI数据类型-频数矩阵;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轨交站区功能主导因子;使用... 文章以POI数据为基础,提出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城市轨交站区功能识别方法,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城市轨交站区合理空间范围基础上,构建轨交站区POI数据类型-频数矩阵;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轨交站区功能主导因子;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轨交站区功能分类;通过定性纠偏,将分类结果进行调整。通过此方法,将天津市轨交站区识别为5类:商务功能站区、社区功能站区、文教功能站区、交通枢纽站区、普通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交站区 功能识别 POI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天津
下载PDF
基于签到数据的城市轨交站区个体行为时空聚集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宫同伟 周梅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4-200,共7页
以新浪微博签到数据为数据基础,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和分类统计法,揭示天津市轨交站区个体行为的时空变化特征,归纳轨交站区个体行为的空间聚集模式.研究显示:①轨交站区个体行为在时间变化上表现为休闲导向的日均特征、持续增长的日间特... 以新浪微博签到数据为数据基础,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和分类统计法,揭示天津市轨交站区个体行为的时空变化特征,归纳轨交站区个体行为的空间聚集模式.研究显示:①轨交站区个体行为在时间变化上表现为休闲导向的日均特征、持续增长的日间特征、女性主导的性别特征和时空分异的地源特征.②轨交站区个体行为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中心聚集的发展模式,依据聚集中心的差异可以分为轨交站点聚集模式和非轨交站点聚集模式两大类,其中非轨交站点聚集模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单中心聚集模式、单中心游走模式和多中心均衡模式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聚集 轨交站区 个体行为 签到数据
下载PDF
基于开放数据的轨交站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以天津市地铁1号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宇鹏 宫同伟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239-246,共8页
基于大众点评网的商业网点开放数据,采用GIS核密度等分析方法,以天津市地铁1号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铁1号线沿线商业网点宏观层面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分析典型站区的商业网点,从微观层面上分析站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特征及业态集聚... 基于大众点评网的商业网点开放数据,采用GIS核密度等分析方法,以天津市地铁1号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铁1号线沿线商业网点宏观层面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分析典型站区的商业网点,从微观层面上分析站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特征及业态集聚规律,以期为优化商业网点在轨交站区空间的合理布局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轨交站区 商业网点 开放数据 空间布局
下载PDF
基于百度热力地图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区时空聚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宫同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9-63,共5页
文章使用百度热力地图数据,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研究轨道交通站区人群聚集程度差异,揭示轨道交通站区时空聚集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显示:天津市轨道交通站区时空聚集,在时间变化上表现为一天中呈现双峰状波动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从上... 文章使用百度热力地图数据,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研究轨道交通站区人群聚集程度差异,揭示轨道交通站区时空聚集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显示:天津市轨道交通站区时空聚集,在时间变化上表现为一天中呈现双峰状波动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从上午时段的中心聚集并趋于稳定,到中午时段由中心聚集转向外围扩散,再到下午晚间时段的持续外围扩散的形态特征。天津市轨道交通站区集聚能力受限于既有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较难得到充分发挥,城市空间的职住分离是造成轨道交通站区时空聚集不均衡的重要原因,轨道交通线路的SOD布局模式加剧了这一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交站区 时空聚集 百度热力地图 天津市
下载PDF
城市设计视角下微循环空间及其双适应思考——兼议“路径—场所”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贺轩 胡亚男 《城市建筑》 2018年第33期122-127,共6页
本文以城市设计为视角,对城市微循环空间的双适应性、"路径—场所"价值及其模型进行思考,并以武汉市王家湾轨交站区为例,探索了微循环空间的双适应性机理及交通活动与公共活动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城市微循环空间的优化设计提供... 本文以城市设计为视角,对城市微循环空间的双适应性、"路径—场所"价值及其模型进行思考,并以武汉市王家湾轨交站区为例,探索了微循环空间的双适应性机理及交通活动与公共活动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城市微循环空间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空间 “路径—场所”价值 双适应性 城市设计 王家湾轨交站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