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主城区轨交站域活力时空分异与分类优化探讨
1
作者 高富丽 王成芳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6期61-65,共5页
基于GIS平台结合百度热力图工作日和休息日全时段数据,深度解析广州主城区164个地铁站域活力时空分布,并基于平均活力值和活力离散系数划分6种站点类型,分类解析及探讨优化提升策略。研究表明:(1)时间维度:工作日站域活力集聚比休息日早... 基于GIS平台结合百度热力图工作日和休息日全时段数据,深度解析广州主城区164个地铁站域活力时空分布,并基于平均活力值和活力离散系数划分6种站点类型,分类解析及探讨优化提升策略。研究表明:(1)时间维度:工作日站域活力集聚比休息日早,整体持续时间长;空间维度:工作日和休息日热力空间分布整体无显著差异,呈“从中心向外围逐步衰减”圈层结构。(2)以“平均活力值”和“活力离散系数”双重指标将164个站点分为6种类型,其中“高活力-低离散型”站点占51.8%。(3)不同类型站点活力变化差异显著,低活力站点开发强度低、高离散站点用地不均衡现象严重,建议根据6类站点不同活力特征进行精细化空间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热力图 轨交站域 平均活力值 活力离散系数 广州主城区
下载PDF
日本轨交站域地下步行系统发展类型动因研究
2
作者 顾宗超 刘睿哲 陆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8-1066,共9页
地下步行系统作为解决城市中心密度过大、交通拥挤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世界各地应用广泛。由于地下空间建设的不可逆性,对地下步行系统发展的空间类型和驱动因素的把握,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行人系统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 地下步行系统作为解决城市中心密度过大、交通拥挤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世界各地应用广泛。由于地下空间建设的不可逆性,对地下步行系统发展的空间类型和驱动因素的把握,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行人系统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究地下步行系统发展动因,首先通过对日本地下步行系统案例探究和总结,将日本轨交站域地下步行系统的局部发展类型总结为:缝合型、吸引型、连接型、拓展型4种,并从所处位置、容积率、人流疏导形式、出入口形式、衔接方式5个方面对比归纳其空间组织规律,总结出气候、容积率、商业、交通4种区域影响因素。以期为国内地下步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步行系统 地下街 发展类型 驱动因素 轨交站域
下载PDF
公共空间密度、系数与微观品质对城市活力的影响——上海轨交站域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59
3
作者 徐磊青 刘念 卢济威 《新建筑》 2015年第4期21-26,共6页
揭示一个城市公共空间自上而下不断显微的过程,观察上海中心区三个轨交站域中公共空间特性对停留性活动的影响。研究分别选取公共空间供应、微观品质的三个指标,分析它们对城市活力的影响。公共空间供应指标包括公共空间面积、公共空间... 揭示一个城市公共空间自上而下不断显微的过程,观察上海中心区三个轨交站域中公共空间特性对停留性活动的影响。研究分别选取公共空间供应、微观品质的三个指标,分析它们对城市活力的影响。公共空间供应指标包括公共空间面积、公共空间密度和公共空间系数,微观品质指标包括空间围合性、商业界面和座椅。研究发现,公共空间供应和微观品质都对停留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都能很好地预测城市活力,二者在轨交站域这样高强度开发的环境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密度 公共空间系数 微观品质 轨交站域 显微观察
下载PDF
轨交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大连轨交站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江波 苟爱萍 《四川建筑》 2018年第6期113-116,119,共5页
在大城市快速推进地铁建设的进程中,地下空间的空间格局也正经历着急剧拓展的巨大变化;同时,由于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碎片化现象非常严重,这在新建地铁的城市中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日本轨交站域地下空间开发经验进行总... 在大城市快速推进地铁建设的进程中,地下空间的空间格局也正经历着急剧拓展的巨大变化;同时,由于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碎片化现象非常严重,这在新建地铁的城市中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日本轨交站域地下空间开发经验进行总结,提出6种发展模式;并以大连为样本,梳理其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主要问题,尝试提出不同类型轨交站域地下空间的功能整合和交通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交站域 地下空间 开发模式 网络化
下载PDF
深圳高密度轨交站域建设容量评估
5
作者 刘芳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7期137-139,共3页
轨交站域已经成为带动土地利用效率的典型城市区域,区域内建设容量的合理强度值需满足城市系统配合效率,研究轨交站域的建设容量可以为未来城市区域集约化建设提供参照。文章以深圳密度一区内轨交站域为样本,对站域建成容量进行调研统计... 轨交站域已经成为带动土地利用效率的典型城市区域,区域内建设容量的合理强度值需满足城市系统配合效率,研究轨交站域的建设容量可以为未来城市区域集约化建设提供参照。文章以深圳密度一区内轨交站域为样本,对站域建成容量进行调研统计,并与相关规划标准进行比对,分析二者的匹配性及差异性,提出相关修正建议,以期为未来城市高密度区合理建设容量探索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轨交站域 建设容量
下载PDF
基于百度API的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接驳路径优化对策研究——以天津市营口道站为例
6
作者 王天 宫同伟 康晓琪 《科技与创新》 2021年第23期13-18,20,共7页
通过对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接驳路径研究,挖掘路径现状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对策,从而提高轨道交通站点服务水平。首先,基于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百度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运用路网数据、百度... 通过对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接驳路径研究,挖掘路径现状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对策,从而提高轨道交通站点服务水平。首先,基于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百度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运用路网数据、百度位置服务、实时路况信息、路径规划、模拟路径导航,建立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的O-D矩阵模型,确定研究范围。其次,以时间最短路径与距离最短路径对比并得出路径特征;对研究范围内出行点进行不同情景之下的时间对比以得出时间特征;将时间最短路径进行不同时间下的情景模拟得出路段特征。再次,通过叠加城市现状用地,结合接驳路径特征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多方面以城市更新角度提出相应优化对策。最后,以天津市营口道站点为例,通过采用文章中的研究思路,对选取站域接驳路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出优化对策,既可提升轨道交通的交通承担率,又可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高效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交站域 接驳路径 情景模拟 优化对策
下载PDF
轨交站域办公空间分布及使用状况分析
7
作者 张馨匀 《山西建筑》 2017年第18期8-9,共2页
通过调研上海中心城区四个办公空间主导的轨交站域500 m范围内写字楼分布及使用状况,对工作人员通勤方式、空间使用饱和率、办公行业的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四个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通勤方式的选择和办公业态关联度较大;甲级写字楼... 通过调研上海中心城区四个办公空间主导的轨交站域500 m范围内写字楼分布及使用状况,对工作人员通勤方式、空间使用饱和率、办公行业的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四个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通勤方式的选择和办公业态关联度较大;甲级写字楼空间使用效率明显高于乙级写字楼。通过不同案例的比较,得出轨交站域办公空间分布及使用状况的规律,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交站域 办公空间使用 办公空间分布 空间使用分析
下载PDF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轨交站域用地功能紧凑度分析
8
作者 曹秉新 刘卓 +2 位作者 陈艳艳 陈亮 周云彤 《地理信息世界》 2021年第4期9-15,共7页
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区域空间资源的进一步集约化利用成为趋势,然而现有研究中少有针对轨交站域用地功能紧凑程度的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对城市轨交站域土地利用特点及空间资源集约利用需求的解析,考虑站域土地承... 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区域空间资源的进一步集约化利用成为趋势,然而现有研究中少有针对轨交站域用地功能紧凑程度的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对城市轨交站域土地利用特点及空间资源集约利用需求的解析,考虑站域土地承载城市功能的密度和多样性,建立轨交站域用地功能紧凑度指数。以北京市为实证区域,基于POI数据对全市轨交站域用地功能紧凑度进行评价,继而从日均客流量和客流模式两个维度对轨道站点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客流特征站点的站域用地功能紧凑度特性。研究发现日均客流量与站域用地功能紧凑度呈正相关,不同客流模式站点的站域用地功能紧凑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成果可为轨交站域用地功能的规划调整和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大数据 轨交站域规划 用地功能紧凑度 北京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慢行接驳空间优化设计--以天津市营口道站为例
9
作者 宫同伟 刘媛媛 +4 位作者 张雪晨 付洪波 张雨蒙 魏雪涔 郭旭 《综合运输》 2023年第4期164-172,共9页
基于OSM路网、百度地图实景、POI、百度热力等多源时空数据,运用绕行系数PRD值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构建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慢行接驳空间特征分析方法,确定轨交站域影响范围,分析站域慢行接驳空间便捷性,剖析时空特征视角下... 基于OSM路网、百度地图实景、POI、百度热力等多源时空数据,运用绕行系数PRD值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构建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慢行接驳空间特征分析方法,确定轨交站域影响范围,分析站域慢行接驳空间便捷性,剖析时空特征视角下的轨交站点出入口活力特征,挖掘轨交站域慢行接驳空间品质特征。在明确慢行接驳空间优化原则的基础上,从居住区出入口、路权、静态交通、导视系统、辅助设施等方面优化设计,通过空间模型法可视化表达,营造畅行连续、空间宜人、绿色友好的轨交站域慢行接驳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交站域 多源时空数据 慢行接驳空间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轨交站域的人流、商业与城市设计——以上海“静安寺站”和“中山公园站”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徐磊青 马晨 +1 位作者 周峰 唐枫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0-65,共6页
以上海"静安寺站"和"中山公园站"为例,进行了轨交站域的人流和行为的现场调研。通过数据分析,从人流分布的角度对站域的商业和城市设计进行了探讨,揭示出轨交站域的空间组织、商业业态和面积规模对人流的影响,并提... 以上海"静安寺站"和"中山公园站"为例,进行了轨交站域的人流和行为的现场调研。通过数据分析,从人流分布的角度对站域的商业和城市设计进行了探讨,揭示出轨交站域的空间组织、商业业态和面积规模对人流的影响,并提出了轨交站域城市设计的策略,提出了核空间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交站域 人流产生源 空间组织 商业综合体 核空间
原文传递
多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典型站域的土地利用特征演化研究--以日本东京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昂 刘杰 +2 位作者 李想 干晓宇 吴俣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6-757,共12页
站域合理的土地利用能够促进高端要素聚集、实现产业高级配置,推动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以日本东京为例,选取东京站、涩谷站、新宿站、池袋站等半径为1000 m的站域,运用信息熵与均衡度模型、Weaver-Thomas组合系数及空间句法,分析了1... 站域合理的土地利用能够促进高端要素聚集、实现产业高级配置,推动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以日本东京为例,选取东京站、涩谷站、新宿站、池袋站等半径为1000 m的站域,运用信息熵与均衡度模型、Weaver-Thomas组合系数及空间句法,分析了1860、1916、1966、2016年站域的土地利用均衡性、主导性以及可达性的特征演变.研究发现:由于区域中心城市的聚集与分散效应,四个站域土地利用的均衡度由上升转为下降,地区职能更加专一化;站域城市建设与站点开发的时序,将影响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结构中的能级地位,工业用地转移促使地区形成职住、公共服务、商业为主导的一体化格局.站域可达性较高的路网能够增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的联系,提升地区的综合功能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结构 轨交站域 土地利用 东京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域商业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核心城区10个站域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铭 庄宇 朱晓静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6期116-121,共6页
基于城市设计的研究视角提出了5个活力性评价指标,并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初步建立轨道交通站域商业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价框架和综合评价方法,再通过上海核心城区10个样本站域的评价表明其具有一定适用性;研究进一步对影响使用绩效的3类主... 基于城市设计的研究视角提出了5个活力性评价指标,并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初步建立轨道交通站域商业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价框架和综合评价方法,再通过上海核心城区10个样本站域的评价表明其具有一定适用性;研究进一步对影响使用绩效的3类主要因素及其权重进行初步排序,发现在0—300 m空间范围内,对商业绩效的影响从强到弱依次为"功能"、"可达"和"空间"因素,这将有助于科学评价和预测站域商业空间使用绩效,也为其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交站域 商业空间 使用绩效 评价 影响 上海
下载PDF
地块开敞空间的布局效率与优化 以上海八个轨交商业地块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磊青 徐梦阳 《时代建筑》 2017年第5期74-79,共6页
开敞空间的布局效率已成为高密度城市设计亟待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对上海八个轨交商业地块的开敞空间特征和人群使用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分析了地块开敞空间的布局对人流活动的影响,并测量分析了对人群停留性使用强度产生影响的诸... 开敞空间的布局效率已成为高密度城市设计亟待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对上海八个轨交商业地块的开敞空间特征和人群使用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分析了地块开敞空间的布局对人流活动的影响,并测量分析了对人群停留性使用强度产生影响的诸因素(空间可达性、空间、界面特征等),建立了回归模型。文章最后提出了地块开敞空间的使用梯度和面积配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内开敞空间 私有公共空间 布局效率 开敞空间使用梯度 轨交站域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域公共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核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25
14
作者 袁铭 庄宇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7-52,共6页
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针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绩效从使用强度、波动幅度、活动复合度等方面初步建立评价框架和综合评价方法,并选取上海核心城区10个典型站域中的13个广场类公共空间进行评价,然后侧重对影响使用绩效的4类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 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针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绩效从使用强度、波动幅度、活动复合度等方面初步建立评价框架和综合评价方法,并选取上海核心城区10个典型站域中的13个广场类公共空间进行评价,然后侧重对影响使用绩效的4类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影响权重初步排序,并提出未来上海核心城区轨交站域公共空间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交站域 公共空间 使用绩效 评价 影响因素 上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