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速铁路直线钢轨轨距角接触问题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军平 沈钢 +1 位作者 丁军君 蒋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26-1333,共8页
基于现场观测和相关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对普速铁路直线钢轨轨距角接触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个性化钢轨廓形打磨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跟踪观测.结果表明,左右车轮非对称磨耗引起的横移量和受力状态、钢轨廓形内侧偏低导... 基于现场观测和相关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对普速铁路直线钢轨轨距角接触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个性化钢轨廓形打磨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跟踪观测.结果表明,左右车轮非对称磨耗引起的横移量和受力状态、钢轨廓形内侧偏低导致的自对中能力不足分别是车轮和钢轨廓形角度易导致轨距角接触的主要原因.由于普速铁路货车车轮状态不尽理想,因此通过钢轨廓形打磨只能减小接触的概率,较难完全根除.将钢轨廓形与实测车轮的接触位置分布情况预测作为钢轨打磨目标廓形设计结果校核条件之一时可有效优化轮轨接触位置,进而缓解轨距角接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距角接触 关系 打磨 廓形设计
下载PDF
75kg/m钢轨轨距角核伤漏检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陆生 《中国铁路》 2015年第11期58-60,共3页
针对钢轨探伤车轨距角处核伤检测能力不足问题,结合X-Fire运用特点和核伤检测原理,对轨距角处核伤检测能力进行理论和应用分析,得出探伤车检测75 kg/m钢轨时,改变原有入射角度,使二次波与纵剖面尽量平行,可满足检测需要,并通过实际线路... 针对钢轨探伤车轨距角处核伤检测能力不足问题,结合X-Fire运用特点和核伤检测原理,对轨距角处核伤检测能力进行理论和应用分析,得出探伤车检测75 kg/m钢轨时,改变原有入射角度,使二次波与纵剖面尽量平行,可满足检测需要,并通过实际线路检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伤车 轨距角 核伤 75kg/m钢
下载PDF
尖轨廓形对地铁道岔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井芒 王平 +1 位作者 徐浩 陈嵘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9,共5页
针对地铁折返线道岔伤损严重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道岔区三维弹塑性轮轨接触计算模型,分析尖轨刨切部位轨距角半径对尖轨接触应力和内部应力的影响。模型中车轮型面采用实测磨耗状态LM型车轮型面。结果表明:轨距角半径... 针对地铁折返线道岔伤损严重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道岔区三维弹塑性轮轨接触计算模型,分析尖轨刨切部位轨距角半径对尖轨接触应力和内部应力的影响。模型中车轮型面采用实测磨耗状态LM型车轮型面。结果表明:轨距角半径从13mm增加到17mm,顶宽20mm断面接触应力最大值从1 170MPa增加到1 606MPa,其Von Mises应力最大值从528.33MPa增大至573.68MPa,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将导致尖轨的磨耗严重;顶宽35.5mm及其以上断面接触应力最大值变化较小,其Von Mises应力最大值却随之减小,且均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增大尖轨断面粗壮度可以改善其受力状态,延长使用寿命;综合考虑尖轨受力状态,轨距角半径为13mm时优于其他轨距角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道岔 轨距角半径 接触应力 Von Mises应力 弹塑性
下载PDF
高速铁路动车横向加速度报警自停原因及整治 被引量:6
4
作者 谭敦枝 《铁道运营技术》 2011年第4期44-47,共4页
针对动车组转向架横向加速度报警,造成动车限速运行或触发自动停车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轨道几何尺寸精调、钢轨打磨及动车组车轮踏面镟修等整治措施。通过实践证明整治措施切实可行,减少了对高铁运行秩序的干扰,并对高速铁路轮轨... 针对动车组转向架横向加速度报警,造成动车限速运行或触发自动停车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轨道几何尺寸精调、钢轨打磨及动车组车轮踏面镟修等整治措施。通过实践证明整治措施切实可行,减少了对高铁运行秩序的干扰,并对高速铁路轮轨关系及类似病害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组 横向加速度 报警 轨距角切削 车轮旋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