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迹分析模型在追踪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国双 于石成 刘世炜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92-295,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轨迹分析模型在追踪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轨迹分析模型可分析异质性的追踪数据,探索分析群体的多条发展轨迹。通过对264名学生四次自我概念测量的数据,利用轨迹分析模型拟合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通过多次轨迹模型的分析,可... 本文主要介绍轨迹分析模型在追踪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轨迹分析模型可分析异质性的追踪数据,探索分析群体的多条发展轨迹。通过对264名学生四次自我概念测量的数据,利用轨迹分析模型拟合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通过多次轨迹模型的分析,可将264名学生的自我概念测量的发展水平分为3个亚组,第1组为低分组,占25%,这部分人群呈三次曲线发展趋势,在4年级略微下降,5年级迅速下降,到6年级时略有上升。第2组为中分组,占56.3%,该亚组呈二次发展趋势,在3~5年级持续平稳下降,到6年级时略有回升。第3组为高分组,占18.7%,总的来看呈缓慢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分析模型 追踪数据 潜分类增长模型
原文传递
轨迹分析模型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冯国双 于石成 胡跃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5-867,共3页
通过对60名青少年4次脂肪发育数据的分析,介绍轨迹分析模型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显示,正常脂肪组、偏高脂肪组、超高脂肪组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轨迹分析模型在拟合异质性追踪数据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关键词 轨迹分析模型 潜分类增长模型
原文传递
利用850hPa气流资料分析稻飞虱迁飞路径 被引量:25
3
作者 封传红 翟保平 +1 位作者 陈庆华 汤金仪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3年第3期31-35,共5页
为了分析我国稻飞虱(褐飞虱Nio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ercifera)迁飞的路径,以确定我国各稻区稻飞虱迁入种群的虫源地,本文在综合各种轨迹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稻飞虱迁飞轨迹的实用方法。通过实际虫情与气象资... 为了分析我国稻飞虱(褐飞虱Nio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ercifera)迁飞的路径,以确定我国各稻区稻飞虱迁入种群的虫源地,本文在综合各种轨迹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稻飞虱迁飞轨迹的实用方法。通过实际虫情与气象资料的验证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稻飞虱及与稻飞虱迁飞行为相似的中小型迁飞昆虫的轨迹分析及异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50hPa气流资料 稻飞虱 迁飞路径 白背飞虱 轨迹分析模型 异地预测 大气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趋势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春莲 陈惠清 冯国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轨迹分析模型对该院各临床科室2010—2012年医院感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率发展趋势,分为3个亚组:第1组占科...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轨迹分析模型对该院各临床科室2010—2012年医院感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率发展趋势,分为3个亚组:第1组占科室总数的80.7%,此组科室医院感染率较低,呈下降的发展趋势(slope=-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第2亚组占科室总数的16.0%,医院感染率较第1亚组高,总体也呈下降趋势(slope=-0.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第3亚组只含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率远高于其他科室,发展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结论轨迹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对临床科室进行分组,方便了解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组科室医院感染特点,采取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趋势分析 轨迹分析模型 贝叶斯信息标准 平均后验分组概率
下载PDF
北京市中老年人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轨迹与糖尿病发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潘荟颖 刘佳 +4 位作者 刘悦 李海彬 陶丽新 平昭 郭秀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基于8288名中老年人的健康体检队列,应用轨迹分析模型(GBTM)建立HDL-C随时间变化轨迹,进行轨迹分组,将3组轨迹分别标记为HDL-C低水平组(3979人,48....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基于8288名中老年人的健康体检队列,应用轨迹分析模型(GBTM)建立HDL-C随时间变化轨迹,进行轨迹分组,将3组轨迹分别标记为HDL-C低水平组(3979人,48.0%)、中水平组(3317人,40.0%)和高水平组(992人,12.0%)。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HDL-C轨迹变化组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8288人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为(48.3±14.1)岁,其中男性5408人(65.3%)。3组年龄、吸烟和饮酒情况等均相似(均为P>0.05)。HDL-C高水平组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体质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水平等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总胆固醇和HDL-C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均为P<0.01)。随访期间新发糖尿病1286例。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HDL-C低水平组比较,HDL-C中水平组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其0.794倍(95%CI:0.684~0.921),而HDL-C高水平组是其0.653倍(95%CI:0.494~0.864)。结论HDL-C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轨迹分析模型 关联研究
下载PDF
胎儿估计体重轨迹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联性研究
6
作者 韩乔丽 殷畅 郑雪莹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16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胎儿估计体重轨迹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4897名孕妇的产检数据,应用基于组的轨迹模型拟合胎儿估计体重轨迹。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不同胎儿估计体重轨迹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联性。结果将4组轨迹... 目的研究胎儿估计体重轨迹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4897名孕妇的产检数据,应用基于组的轨迹模型拟合胎儿估计体重轨迹。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不同胎儿估计体重轨迹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联性。结果将4组轨迹分别命名为高水平组(n=301,6.15%)、中高水平组(n=1621,33.10%)、中低水平组(n=2297,46.91%)、低水平组(n=678,13.85%)。胎儿估计体重水平相对高的轨迹组胎儿分娩孕周更早,所对应孕妇年龄更大,孕前平均体质量指数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发生大于胎龄儿、巨大儿及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的风险增加(P<0.05);低水平组发生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胎儿估计体重水平偏高或偏低均会影响胎儿和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加强对孕期内胎儿估计体重水平的监测,有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促进母婴生殖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估计体重 不良妊娠结局 轨迹分析模型
下载PDF
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自杀意念及相关因素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清青 田家玮 +5 位作者 翟萌曦 魏礼清 肖琛嫦 尹晓红 俞斌 燕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37-943,共7页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YMSM)自杀意念的发展轨迹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招募YMSM515例,分别于2018年7-9月、2019年6-7月、2020年10-12月完成随访调查。采用歧视感知量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0)和领悟...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YMSM)自杀意念的发展轨迹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招募YMSM515例,分别于2018年7-9月、2019年6-7月、2020年10-12月完成随访调查。采用歧视感知量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分别测量因性取向而感受到的歧视、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水平。本次纳入分析的YMSM有448例,采用轨迹分析模型(GBTM)分析自杀意念发展轨迹的异质性。结果:三次随访显示,分别有16.7%、20.3%、15.6%的YMSM在过去6个月内曾有过自杀意念。GBTM模型将样本分为持续性低自杀意念风险组(86.4%)和持续性高自杀意念风险组(13.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认同自身生理性别(OR=4.69)、向同性恋朋友出柜(OR=2.89)、歧视感知程度高(OR=3.30)的YMSM更可能表现为持续性高自杀意念。年龄更大(OR=0.84)、心理韧性(OR=0.24)及社会支持(OR=0.16)等级高的YMSM较小可能表现为持续性高自杀意念。结论:YMSM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自杀意念存在不同的发展轨迹,较低年龄、具有性别认同问题、向同性恋朋友出柜、歧视感知程度高易出现持续性高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 自杀意念 轨迹分析模型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年人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俞海亮 杨跃诚 +9 位作者 赵燕 曹东冬 金聪 叶润华 曹艳芬 刘雪娇 姚仕堂 陈晨 段松 吴尊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0-1055,共6页
目的分析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成年人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ART)后CD4^(+)T淋巴细胞(CD4)纵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德宏州2007-2016年开始ART的成年人HIV/AIDS的回顾性队列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免疫重建良好的定义... 目的分析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成年人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ART)后CD4^(+)T淋巴细胞(CD4)纵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德宏州2007-2016年开始ART的成年人HIV/AIDS的回顾性队列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免疫重建良好的定义为HIV/AIDS经ART后CD4恢复至基本正常(>500个/µl),据此将HIV/AIDS分为4个组,采用轨迹分析模型描述和分析每组ART后CD4免疫重建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7605例HIV/AIDS,开始ART年龄M(P_(25),P_(75))为36(30,43)岁,男性4641例(61.0%),汉族3232例(42.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4624例(60.8%),随访时间M(P_(25),P_(75))为6.1(4.1,8.1)年。CD4未恢复正常组、CD4基本恢复正常组、CD4恢复正常组和CD4维持正常组的构成比分别为34.4%(2617)、39.8%(3030)、20.6%(1562)和5.2%(396)。与CD4未恢复正常组作为对照组相比,开始ART年龄<35岁、女性、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性传播感染途径、基线无机会性感染、开始ART时CD4≥200个/µl、含替诺福韦(TDF)标准的ART方案、确诊到开始ART时间<1年是促进HIV/AIDS的CD4免疫重建良好的影响因素。结论德宏州ART后HIV/AIDS的CD4免疫重建情况呈多种状况,在基线CD4较高水平时开始ART有助于CD4恢复至正常水平。建议尽早开始ART,注意随访和关注CD4水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轨迹分析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