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症状群亚组轨迹变化
1
作者 邢来敬 王宇 杨巧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5-1570,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不同时间点躯体症状群的变化轨迹及最佳干预时间点。方法:2021年9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心血管病医院的31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出院当天(T1)、出院后1个月(T2)、3个月(...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不同时间点躯体症状群的变化轨迹及最佳干预时间点。方法:2021年9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心血管病医院的31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出院当天(T1)、出院后1个月(T2)、3个月(T3)、6个月(T4)、9个月(T5)、12个月(T6)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MSAS-HF)对其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CGM)识别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躯体症状群在6个时间点的变化轨迹。结果:最终216例病人完成随访。探索性因子分析在6个时间点均提取到休息相关症状群、消化道相关症状群。休息相关症状群拟合得到“先升后降组”“先升后降再稳定组”;消化道相关症状群拟合得到“先升后降组”“先升后降再上升组”“先升后降再稳定组”。结论: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的躯体症状群存在不同变化轨迹特征,可根据其特征选择干预时间点或针对亚组轨迹特征呈上升趋势的病人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症状群 睡眠障碍 消化道 轨迹变化 纵向研究
下载PDF
政府乡村治理注意力分布和轨迹变化
2
作者 王亚丽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9期150-152,共3页
本文基于2001-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分析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及轨迹变化。通过文本梳理和归类,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在农业、扶贫、农村环境和农村改革四个领域,在不同领域里,政府注意力不... 本文基于2001-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分析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及轨迹变化。通过文本梳理和归类,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在农业、扶贫、农村环境和农村改革四个领域,在不同领域里,政府注意力不断丰富和多元,且农业牢牢占据核心注意力地位。总体来看,政府注意力从单一分散向统一整体转变,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政府工作报告 注意力分配 农民全面发展 文本分析 指导思想 轨迹变化 乡村治理
下载PDF
基于相轨迹变化的微弱正弦信号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玲 田建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6年第9期1128-1129,1148,共3页
对Duffing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输出状态发生改变时需满足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将相轨迹是否发生变化作为系统输出状态改变的判定依据,提出了一种低信噪比情况下微弱正弦信号幅度和相位的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为-20dB时,幅度检测的... 对Duffing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输出状态发生改变时需满足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将相轨迹是否发生变化作为系统输出状态改变的判定依据,提出了一种低信噪比情况下微弱正弦信号幅度和相位的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为-20dB时,幅度检测的均方误差约为3%,相位检测的均方误差约为3°;该方法还具有幅度检测门限值低的特点,可对幅度为10-3级以下的信号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信号检测 混沌 DUFFING振子 轨迹变化
下载PDF
基于Skyline的态势拖放中一种减少轨迹变化延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少华 雷祥 高伟 《软件》 2012年第7期89-90,共2页
利用Skyline提供的3D控件技术,容易实现战场态势的三维显示和回放,在回放过程中,用户希望能够进行任意时刻的拖放,以便能够快速查看到用户关心的态势,但在实现拖放时,不仅需要对目标的位置和状态进行更新,而且还需要对划过的轨迹进行快... 利用Skyline提供的3D控件技术,容易实现战场态势的三维显示和回放,在回放过程中,用户希望能够进行任意时刻的拖放,以便能够快速查看到用户关心的态势,但在实现拖放时,不仅需要对目标的位置和状态进行更新,而且还需要对划过的轨迹进行快速增补或者擦除,拖动的范围增大,因增补或擦除目标轨迹的延时增加。本文提出一种轨迹分段预处理的方法,将大大减少拖放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YLINE 态势拖放 轨迹变化 延时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效性轨迹变化探析——来自房地产行业的历史证据
5
作者 覃丽华 邵晓焱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1,共5页
2001年以来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过程恰好经历了牛市与熊市两种市场环境的变更。那么,机构投资者在两种市场环境下有哪些作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有效性变化轨迹如何?通过对2001—2007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每年的截面数据回归和统计分析可... 2001年以来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过程恰好经历了牛市与熊市两种市场环境的变更。那么,机构投资者在两种市场环境下有哪些作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有效性变化轨迹如何?通过对2001—2007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每年的截面数据回归和统计分析可知:EPS、ROA、ROE、CROA四种绩效指标的边际变化在2005年均达到峰值,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边际变化最大。在中国股市持续走低的熊市期间,EPS、ROA、CROA三条曲线呈上升趋势,而在股票的牛市期间,四种绩效指标的边际变化呈下滑走向。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量对绩效指标中的EPS影响最大,在2005年时反映尤为突出。在熊市尾期的2005年机构投资者持股量的平均值处在相对最高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持股比例 公司绩效 市场环境 轨迹变化
下载PDF
92式手枪弹丸撞击硬质物破碎后弹体碎片反弹轨迹变化及杀伤规律研究
6
作者 吴正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6-122,共7页
运用实验法对DAP92式9mm手枪弹丸不同角度入射三种硬质物破碎后弹丸碎片反弹的轨迹变化和杀伤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①随着入射角的增加,碎片的横向和纵向散布逐步增加。当入射角度>45°时,弹丸碎片的反弹横向最大散... 运用实验法对DAP92式9mm手枪弹丸不同角度入射三种硬质物破碎后弹丸碎片反弹的轨迹变化和杀伤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①随着入射角的增加,碎片的横向和纵向散布逐步增加。当入射角度>45°时,弹丸碎片的反弹横向最大散布角度变化不是很明显;当入射角<45°时,碎片的反弹散布角度纵向变化不明显,当入射角>45°时,撞击钢板的纵向散布角度要大于其他两种硬质物。②当入射角<30°时,弹丸碎片具有较强的杀伤效果;当入射角≥75°时,弹丸碎片基本不具备杀伤效果;为避免弹丸碎片的杀伤,距离硬质物的最大安全距离为52cm。③当入射角度≤30°时,普通服装对弹丸碎片没有防护效果;当入射角>45°时,服装对弹丸碎片起到的防护和缓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碎片 反弹 轨迹变化 杀伤规律
下载PDF
非开挖可控冲击矛轨迹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益忠 殷琨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04-407,共4页
冲击矛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冲击矛从其形成产品到现在,在施工时方向是不可控的,而可控冲击矛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形产品。欲使冲击矛的钻进方向可控,可以改变冲击矛的... 冲击矛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冲击矛从其形成产品到现在,在施工时方向是不可控的,而可控冲击矛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形产品。欲使冲击矛的钻进方向可控,可以改变冲击矛的方向,使钻头轴线与冲击器轴线存在一定夹角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影响可控冲击矛轨迹变化的因素很多,由于目前没有成形冲击矛,因此,制做可控冲击矛的模型来进行模拟试验。通过试验去发现可控冲击矛轨迹的曲率半径变化与上述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冲击矛 轨迹变化 非开挖技术 隧道 管道铺设
下载PDF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变化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江禹安 皮钧 +2 位作者 杨光 姜涛 沈志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70-2176,共7页
通过改变刀尖振幅和相位差,研究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过程中刀尖轨迹变化的运动特性。分析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形状和轨迹偏转变化对加工表面形貌的影响,建立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变化切削方向残余高度模型;利用研制的导波传输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装置... 通过改变刀尖振幅和相位差,研究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过程中刀尖轨迹变化的运动特性。分析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形状和轨迹偏转变化对加工表面形貌的影响,建立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变化切削方向残余高度模型;利用研制的导波传输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装置,改变相位差实现椭圆振动切削轨迹精准控制,分析对其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变化同时引起的切削方向残余高度和刀具动态角变化是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加工中存在一个相位差值,对抑制毛刺和崩边、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具有最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 轨迹变化 相位差 表面形貌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心理痛苦轨迹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仇杰 成玉露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0期2852-285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心理痛苦轨迹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9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通过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病人确诊时(T0)、诱导化疗结束后(T1...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心理痛苦轨迹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9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通过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病人确诊时(T0)、诱导化疗结束后(T1)、巩固化疗结束后(T2)、巩固化疗结束后6个月(T3)时的心理痛苦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心理痛苦轨迹变化情况;根据确诊时(T0)心理痛苦水平分为心理痛苦组和无心理痛苦组,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心理痛苦影响因素。结果:92例病人中,T0~T3时DT评分呈现一定降低趋势;经DT评分评估,存在3个类型的心理痛苦轨迹,无心理痛苦型34例(占36.96%)、心理痛苦降低型46例(占50.00%)和心理痛苦持续型12例(占13.04%)。心理痛苦组与无心理痛苦组病人的年龄、学历水平、家庭月均收入、职业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HA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学历水平、职业状态、BIPQ评分、HADS评分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心理痛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心理痛苦发生率较高,呈现不同心理痛苦轨迹,而且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危险因素特点给予针对性干预,以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心理痛苦 轨迹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圆锥摆运动轨迹变化的归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春林 陈克超 《物理通报》 2013年第12期52-53,共2页
从圆锥摆运动满足的数学关系式、轨迹变化、因果关系、类比推理各个角度剖析圆锥摆运动有最小角速度的归因①.
关键词 圆锥摆 运动轨迹变化
下载PDF
国有航运企业的变革管理:基于轨迹变化理论的定性研究
11
作者 许志荣 《中国水运》 2018年第2期26-28,共3页
全球经济和国内外市场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传统货代业务利润低且市场运力过剩,物流航运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和挑战。本文根据轨迹变化理论提出企业改革和创新发展战略,顺应共享经济时代和智慧物流时代的战略部署,推进商业模式的重构,以标... 全球经济和国内外市场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传统货代业务利润低且市场运力过剩,物流航运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和挑战。本文根据轨迹变化理论提出企业改革和创新发展战略,顺应共享经济时代和智慧物流时代的战略部署,推进商业模式的重构,以标准化的产品和共享化的平台,构建供应链物流生态圈,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变化 智慧物流 业务流程改造 区域整合
下载PDF
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轨迹变化及预测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朱虹玉 徐珍华 +3 位作者 黎茂璐 赵丽 曹咏丽 骆惠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8-1593,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异质性轨迹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福建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初次化疗的219例胃癌病人,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进行调查,并在...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异质性轨迹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福建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初次化疗的219例胃癌病人,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进行调查,并在化疗3个月、6个月时再次评估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潜在类别增长分析拟合胃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轨迹。结果:化疗前、化疗3个月、化疗6个月胃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评分分别为(2.87±1.50)分、(3.98±1.42)分、(5.83±1.86)分,3次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965,P<0.001),胃癌病人从首次化疗到化疗6个月化疗期间内癌因性疲乏呈上升趋势。219例胃癌病人完成至少2次调查,拟合了3条癌因性疲乏轨迹,分别为轻度疲乏缓慢增长组(37.9%)、中度疲乏缓慢增长组(9.1%)、轻度疲乏快速增长组(53%);以轻度疲乏缓慢增长组为参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自我管理效能和运动功能越差的胃癌病人越有可能被分配到中度疲乏缓慢增长组(P<0.001);年龄越大,自我管理效能及运动功能越低下的胃癌病人越有可能被分配到轻度疲乏快速增长组(P<0.05)。结论: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年龄大、运动功能差和自我管理效能低下的胃癌病人,更有可能经历轻度疲乏快速增长,医护人员应掌握疲乏变化轨迹及预测因素,给予病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变化轨迹 潜在类别增长模型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
13
作者 徐胜楠 梁钦 +1 位作者 张莉 刘时华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的变化轨迹,并探讨其认知衰弱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衰弱筛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的变化轨迹,并探讨其认知衰弱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衰弱筛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问卷(MoCA)评估患者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认知衰弱情况,将衰弱评分≥3分且MoCA<26分定义为认知衰弱。通过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认知衰弱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认知衰弱变化轨迹的因素。结果通过模型拟合识别出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变化轨迹可分为衰弱持续低水平组(30例)、衰弱缓慢上升组(52例)和衰弱持续高水平组(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睡眠质量差、合并慢性病种数>4种均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持续低水平发展成认知衰弱缓慢上升的危险因素(P<0.05);体质量指数较高、自理能力高均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持续低水平发展成认知衰弱缓慢上升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较大、睡眠质量差、合并慢性病种数>4种均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持续低水平进展成认知衰弱持续高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自理能力高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持续低水平进展成认知衰弱持续高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变化可分为3种轨迹类型,且存在着群体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衰弱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赵文霞 陈德鹏 +1 位作者 陈士东 周宾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3220-3225,共6页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分别于...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分别于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估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轨迹;采用人口学特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慢性病疲劳量表(FS-14)、情绪智力量表于出院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睡眠质量、家庭关怀度、希望水平、疲劳及情绪智力水平,利用增长混合模型识别心理弹性变化轨迹类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41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期间失访9例,最终成功随访409例。无条件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拟合获取低心理弹性成长、中心理弹性平稳、高心理弹性下降3条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轨迹,分别占15.16%、63.08%、21.76%;持续下降组患者年龄(68.24±6.26)岁>平稳组的(59.86±7.12)岁>持续升高组的(49.24±5.75)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PSSS评分为(57.56±4.33)分<持续升高组的(61.57±6.21)分<平稳组的(63.58±4.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RCSQ评分为(51.85±5.12)分<平稳组的(63.75±4.92)分<持续升高组的(68.96±7.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APGA评分为(5.33±1.24)分<平稳组的(7.11±1.53)分<持续升高组的(7.65±1.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HHI评分为(26.52±3.61)分<平稳组的(31.59±3.20)分<持续升高组的(37.24±4.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FS-14评分为(26.52±3.61)分<持续升高组的(8.14±1.76)分、平稳组的(8.42±1.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情绪智力评分为(48.96±5.72)分<平稳组的(53.29±5.26)分<持续升高组的(62.23±7.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持续升高组、平稳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分别占53.93%、24.19%、44.96%,焦虑情绪分别占70.79%、33.87%、37.21%,抑郁情绪分别占58.43%、29.03%、47.67%,延续性护理分别占12.36%、66.13%、29.46%,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吞咽障碍、焦虑情绪、抑郁情绪、FS-14评分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轨迹的危险因素(P<0.05),延续性护理、PSSS评分、RCSQ评分、APGAR评分、HHI评分、情绪智力评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低心理弹性成长、高心理弹性下降、中心理弹性平稳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变化轨迹,吞咽障碍、焦虑情绪、抑郁情绪、FS-14评分、延续性护理、PSSS评分、RCSQ评分、HHI评分、情绪智力评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心理弹性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痛苦动态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韦莹莹 陈志华 +1 位作者 徐妍妍 李潺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4期3621-3626,共6页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心理痛苦动态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精准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8例HS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出院前指导患者填写人口社会学调查表、家庭复...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心理痛苦动态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精准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8例HS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出院前指导患者填写人口社会学调查表、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FRAs)、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社会限制量表(SCS),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移植前疾病状态、首次移植、复发等疾病相关资料,并分别于移植前(T0)、移植后1个月(T1)、6个月(T2)、12个月(T3)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估患者心理痛苦动态变化轨迹,利用潜在类别增长模型(LCGM)识别轨迹类别,根据潜在类别(不同心理痛苦轨迹)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心理痛苦轨迹患者预后无病生存率(DFS)和复发率(RR),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痛苦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468例HSCT患者均随访12个月,失访16例,成功随访452例;LCG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452例HSCT患者心理痛苦变化存在3个潜在类别,其中A组(心理痛苦程度持续较高)有155例(34.29%),T0时DT评分较高,T0~T3时D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理痛苦程度持续下降)有192例(42.48%),T0时DT评分较高,随时间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心理痛苦程度处于平稳低水平状态)有105例(23.23%),T0时DT评分较低,T0~T3过程中DT评分波动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移植前疾病状态、FRAs评分、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评分、S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疾病高危、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评分、SCS评分均是HSCT患者心理痛苦变化轨迹的危险因素,FRA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多数行HSCT的白血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痛苦,表现出一定变化轨迹,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有部分患者心理痛苦持续高水平存在,且影响心理痛苦轨迹的因素众多,建议临床根据相关因素早期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痛苦 动态变化轨迹 造血干细胞移植 家庭复原力
下载PDF
近30年来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变化轨迹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加应 彭双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目的]生态用地在维持生态平衡和支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对优化生态安全格局、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利用Google Earth En... [目的]生态用地在维持生态平衡和支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对优化生态安全格局、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对滇中城市群1990—2020年生态用地进行识别的基础上,采用变化轨迹分析、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对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时空变化轨迹和驱动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1)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变化以非生态用地与林地互换为主,并集中发生在林地和非生态用地的过渡地带,而生态用地内部之间(林地和草地)的转换主要发生在研究区北部和南部的山地区域。(2)生态用地变化以低频次变化为主,高频次较少,频次变化在元江干热河谷、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滇东滇东南喀斯特地带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效应。(3)耕地面积变化是影响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用地的影响力显著高于自然因素,在自然环境、耕地扩张、生态修复政策等多重驱动下,多因子交互作用对生态用地变化更具解释力。[结论]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破碎,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强极易导致生态用地发生变化,亟需分区域合理制定生态保护措施,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变化轨迹 驱动机制 地理探测器 GEE 滇中城市群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恐动症水平变化轨迹及核心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
17
作者 赵彩萍 陆真 +4 位作者 周春雷 蒋伟 杨洁 陈晴晴 樊小倩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829-833,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周至3个月恐动症变化轨迹,分析不同恐动症变化轨迹亚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64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恐动症量表分别于患者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周至3个月恐动症变化轨迹,分析不同恐动症变化轨迹亚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64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恐动症量表分别于患者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恐动症水平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恐动症轨迹亚型,应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影响恐动症变化轨迹亚型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不同时段恐动症得分水平呈回升降低趋势。通过模型拟合识别出两条恐动症变化轨迹。决策树模型显示,预测变量重要性依次为年龄、运动益处认知、性别、高血压、自我感受负担、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其中年龄是最为重要的预测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分为持续下降和回升下降两条恐动症变化轨迹,年龄是其核心影响。应根据上述因素辨别术后可能进展为恐动症回升下降人群,并构建以提高运动益处认知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为侧重点的干预方案,以降低其恐动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 恐动症 老年人 护理 自我感受负担 运动益处认知 变化轨迹
下载PDF
35岁及以上社区高血压管理人群中血压变化轨迹及分布特征分析
18
作者 卢春远 龙蓉 +3 位作者 毛永佳 叶德鑫 汪俊华 张江萍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1207,1214,共8页
背景随着高血压患病人群越趋于年轻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35岁及以上人群作为重点监测人群,目前社区高血压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极大加重了社区工作的负担,但近年来较少开展纵向研究探讨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分布情况。... 背景随着高血压患病人群越趋于年轻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35岁及以上人群作为重点监测人群,目前社区高血压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极大加重了社区工作的负担,但近年来较少开展纵向研究探讨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分布情况。目的探讨35岁及以上社区管理高血压人群血压变化趋势,揭示高血压变化轨迹及分布特征。方法本研究依托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2020—2022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阳市某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选取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个人基本信息表(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病程)收集基线资料,并采用随访记录表[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WC)、随访方式、药物依从方式及控制满意度]收集随访资料,计算研究对象的BMI、腰高比(WHtR)情况,随访频率为每半年1次,共计随访5次。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GCM)与增长混合模型(GMM)探索35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随访血压值的变化轨迹,并识别轨迹相似的潜在集群,进一步分析不同血压轨迹分组的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15958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人群中血压初始水平及变化速率均与BMI初始水平、变化速率有关。收缩压和舒张压共呈现出3种相似的轨迹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三种轨迹定义及占比分别为血压低值上升组2.1%(332/15958)/19.1%(3052/15958)、血压高值下降组5.7%(905/15958)/6.1%(975/15958)、血压中值稳定组92.2%(14721/15958)/74.8%(11931/15958)。不同收缩压轨迹分组的高血压患者病程、药物依从方式、随访方式、控制满意度、BMI、WHtR及W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舒张压轨迹分组的高血压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药物依从方式、随访方式、控制满意度、BMI、WHtR及W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岁及以上社区管理高血压人群血压变化轨迹主要表现为血压中值稳定。不同特征人群的血压变化轨迹表现不同,提示在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高血压人群管理时,应针对性提出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管理 纵向研究 变化轨迹 分布特征 回顾性队列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变化轨迹及因素识别:基于不同时间点的纵向研究
19
作者 刘孟喆 孙瑞 李彩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00-3704,共5页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评估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变化轨迹。利用增长混...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评估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变化轨迹。利用增长混合模型识别轨迹类别,logistic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识别出3条癌症复发恐惧的不同轨迹,分别为持续高水平组(12.71%)、缓慢下降组(61.86%)、低水平组(25.42%);化疗史、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轨迹的危险因素,希望水平、社会支持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患病期间癌症复发恐惧具有一定差异,初步识别出3种不同变化轨迹,且化疗史、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希望水平、社会支持是其影响因素,临床可以此为依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癌症复发恐惧对患者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影响因素 癌症复发恐惧 变化轨迹
下载PDF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新涛 常燕 +3 位作者 于传山 梁爽 陈颖 吉小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扬州市3所医院的22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Fried衰弱表型于基线、6个月、12个月、24个月对患者进行衰弱评分,通过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扬州市3所医院的22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Fried衰弱表型于基线、6个月、12个月、24个月对患者进行衰弱评分,通过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衰弱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变化轨迹可分为衰弱持续低水平组(29.5%)、衰弱缓慢上升组(65.5%)和衰弱持续高水平组(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睡眠障碍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衰弱变化轨迹分类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变化存在群体异质性,应依据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衰弱 衰弱表型 变化轨迹 睡眠障碍 血清白蛋白 异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