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转制中的六大创新——华工激光加工国家研究中心转制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中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42,共2页
以华中理工大学激光加工国家研究中心的实践与探索为基础 ,剖析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转制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 ,即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
关键词 工程研究中心 创新 转制建设 华中理工大学
下载PDF
转制社区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梅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3-15,共3页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类特殊的社区——转制社区,近年来对转制社区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已有的文献主要讨论了转制社区定义和特征、转制社区建设的问题、对策及途径、评价指标等,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汉族社区做出的,关于少数...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类特殊的社区——转制社区,近年来对转制社区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已有的文献主要讨论了转制社区定义和特征、转制社区建设的问题、对策及途径、评价指标等,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汉族社区做出的,关于少数民族转制社区以及转制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认同与归属感的研究还较少。另外,对于转制社区研究很重要的农民市民化研究还未完全纳入转制社区研究的框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制社区 转制社区建设 评价指标 研究综述
下载PDF
集约抓调整集中抓建设以崭新的工作业绩迎接新世纪
3
作者 邓一德 《染整科技》 2000年第3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上海 纺织企业 都市产业 转制建设 集约调整
下载PDF
全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建设繁荣富强品质寿光
4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8年第10期F0002-F0002,1,共2页
寿光市坚持以“建设品质寿光,创造美好生活”为总目标,着力抓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深化改革“三大支撑”,深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1-9月份,实现财政总收入13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3亿... 寿光市坚持以“建设品质寿光,创造美好生活”为总目标,着力抓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深化改革“三大支撑”,深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1-9月份,实现财政总收入13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3亿元。建设融合发展、经济繁荣的产业强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光市 转制建设 品质 繁荣 动能 经济社会 财政总收入 美好生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转制社区建设路径探讨——基于两个个案社区的比较
5
作者 唐梅 《才智》 2013年第21期243-244,共2页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产生了各种转制社区,转制社区的社区建设是继村改居、撤村建居工作后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将结合两个个案社区的比较,从政府、社区、社区社会组织、居民四个角度探讨转制社区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转制社区建设 路径 城市化
原文传递
Explor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stitution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被引量:1
6
作者 Yuche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China' 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s are persisted, perfectly shaped, very typical. 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gan to adjust serious distorted urban-rural relations. New rural ... China' 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s are persisted, perfectly shaped, very typical. 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gan to adjust serious distorted urban-rural relation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otal abolition of agricultural tax,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other major strategic decisions have been introduced; fre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rural public infrastructure, cultural services and other specific measures have been rolled out building. But these still can not slow down our growing urban-rural gap, China' 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still running under the urban and rural pattern, and the trend has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rural economic structure social struc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