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麻二酚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1
作者 王联 谢娜 +3 位作者 赵珮伶 陈浩 李芏酉 王豫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65-4974,共10页
背景:大麻二酚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药理学作用,并且不具有精神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日渐增加,但其对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大麻二酚对肝星状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 背景:大麻二酚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药理学作用,并且不具有精神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日渐增加,但其对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大麻二酚对肝星状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研究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选取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分6组培养:对照组常规培养24 h,单纯药物组加入大麻二酚培养24 h,造模组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养24 h,造模+低剂量药物组、造模+高剂量药物组、造模+阳性对照组均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1,5μmol/L大麻二酚或水飞蓟素培养24 h。培养结束后,检测各组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白细胞介素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蛋白表达。(2)动物体内实验: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不造模,造模组、造模+低剂量药物组、造模+高剂量药物组、造模+阳性对照组通过胆管结扎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3周后分别腹腔注射4,8 mg/kg大麻二酚或水飞蓟素,1次/d,连续给药7 d。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肝脏病理形态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体外实验: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HSC-T6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白细胞介素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p-Smad2/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Smad7蛋白表达降低(P<0.05);两种剂量大麻二酚处理可改善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HSC-T6细胞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且以造模+高剂量药物组改善作用更明显;(2)体内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含量增加(P<0.05),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升高(P<0.05);两种剂量大麻二酚干预可减轻造模小鼠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且以造模+高剂量药物组效果更明显;(3)结果表明,大麻二酚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抑制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信号转导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 HSC-T6细胞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脂蛋白a、Apelin-13、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2
作者 徐小红 刘玉 +2 位作者 唐婕琼 杨莹 沈童童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41-945,共5页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Apelin-1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左心房内径(LAD)间的关系。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选择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发生AF分为2组,AF组50例,非AF(NAF...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Apelin-1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左心房内径(LAD)间的关系。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选择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发生AF分为2组,AF组50例,非AF(NAF)组50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Lp(a)、Apelin-13、TGF-β1水平,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内径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F组Lp(a)、TGF-β1水平及LAD升高,Apelin-13水平降低,与NA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TGF-β1、舒张压及LAD为AF的危险因素,Apelin-13为AF的保护因素(P<0.05),且Lp(a)、TGF-β1、LAD及Apelin-13对AF具有预测价值(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Lp(a)、TGF-β1、Apelin-13对LAD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1(P>0.05)、-0.04(P>0.05)、-1.22(P<0.05)。结论 Lp(a)、TGF-β1及LAD为AF的独立危险因素;但Lp(a)、TGF-β1与LAD无明确相关性;Apelin-13作为AF独立保护因素,与LAD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脂蛋白 APELIN-13 转化生长因子β1 左心房内径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
3
作者 张静 毛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SCLC放疗后未继发R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程度RP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NSCLC放疗后RP病情程度的价值。结果放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随着RP病情程度的增加,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评估1级R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718、0.783、0.801,评估≥2级RP的AUC分别为0.729、0.740、0.793、0.82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阳性表达患者发生≥2级RP的风险分别是阴性表达患者的2.473、2.275、2.610、5.267倍(P<0.0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联合评估≥2级RP的AUC为0.939,敏感度为76.00%,特异度为97.47%。结论NSCLC患者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与R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四者联合评估≥2级RP的价值显著,可为临床控制RP病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肺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6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益消方经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姗 黄举凯 +3 位作者 温雅璐 唐茹梦 王建华 杨晓晖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5-1631,共7页
目的:探索益消方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观察组为12周龄雄性自发糖尿病(KKAy)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益消方干预)、西药组(氯沙坦干预);对照组为同周龄雄性近交系(C57BL/6J)小鼠。干预周期为1... 目的:探索益消方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观察组为12周龄雄性自发糖尿病(KKAy)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益消方干预)、西药组(氯沙坦干预);对照组为同周龄雄性近交系(C57BL/6J)小鼠。干预周期为12周。观察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肝功能变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染色,检测肝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通路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消方干预8周体质量、肝重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干预第4、8、12周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1),干预8周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水平降低(P<0.05,P<0.01)。病理形态方面益消方干预4周脂肪变性评分下降(P<0.05)。益消方干预12周后,TGF-β_(1)及其信号蛋白、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P<0.01)。结论:益消方可显著改善KKAy小鼠的肥胖和糖脂代谢紊乱,调节TGF-β_(1)信号通路蛋白和基因表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消方 糖尿病 脂肪肝 糖脂代谢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 氯沙坦 KKAY小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LPS刺激对断奶仔猪肝脏形态、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尉心田 张阳 +3 位作者 周墨涵 秦旭 刘玉兰 肖勘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0-352,共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后对断奶仔猪肝脏形态、功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Smads通路的影响。选取18头21日龄、体重(7.09±0.9)kg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头猪。预饲14 d后,腹膜注射...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后对断奶仔猪肝脏形态、功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Smads通路的影响。选取18头21日龄、体重(7.09±0.9)kg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头猪。预饲14 d后,腹膜注射100μg/kg BW的LPS,分别在注射前(0 h)、注射4 h和24 h后屠宰仔猪,取血浆和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HE切片显示,与对照组(0 h)相比,LPS刺激4 h后肝细胞损伤严重,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出现大量坏死且细胞核溶解固缩。LPS刺激24 h后肝细胞核溶解固缩,较刺激4 h后损伤有所缓解。与对照组(0 h)相比,LPS刺激4 h后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比值(AST/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升高(P<0.001),LPS刺激24 h后血浆中AST、AST/ALT活性升高(P<0.001),AKP活性降低(P<0.05),ALT活性均无显著变化。肝脏中TGF-β1基因表达在刺激4 h和24 h后均升高(P<0.05);TGF-βR2在LPS刺激4 h后下降(P<0.001);Smad3在LPS刺激4h后下降(P<0.05);Smad4在LPS刺激4h后有上升趋势(P<0.10)。由此可见,在LPS刺激后仔猪肝脏受损,TGF-β1/Smads信号通路被迅速激活参与肝脏的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脏损伤 SMADS信号通路 断奶仔猪
下载PDF
冠心宁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慧玲 张美珍 郑彩霞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冠心宁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D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强心、利尿、扩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 目的:观察冠心宁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D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强心、利尿、扩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TGF-β1、CTGF水平、Lee氏心衰评分、改良早期预警量表(MEWS)评分的变化,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常规组为8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GF-β1、CT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TGF-β1、CTGF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Lee氏心衰评分、MEW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Lee氏心衰评分、MEW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ee氏心衰评分、MEWS评分与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其中Lee氏心衰评分与TGF-β1呈中度相关,与CTGF呈高度相关,MEWS评分与TGF-β1、CTGF均呈正相关。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治疗组为6.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治疗冠心病DHF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舒张性心力衰竭 冠心宁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
7
作者 张含林 林辉 郭航远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TUDCA治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目标。方法提取原代SD乳鼠CFs和心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CFs的纯度。分别将...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TUDCA治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目标。方法提取原代SD乳鼠CFs和心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CFs的纯度。分别将高糖培养下的CFs用不同时间的TGF-β1干预,用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ERS)通路相关蛋白和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探讨TGF-β1对CFs活化及ERS相关通路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CFs和心肌细胞内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泛素样结构域1(Herpud1)的表达情况。通过沉默Herpud1的表达及用Transwell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Herpud1后CFs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探讨Herpud1在TGF-β1诱导的CFs活化中的作用。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TUDCA处理下CFs的活力。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TUDCA对TGF-β1诱导的CFs中Herpud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激活因子6(ATF6)、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Herpud1在TUDCA抑制CFs活化中的作用,用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Herpud1后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成功构建CFs纤维化模型的基础上,TGF-β1能够诱导CFs活化及ER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Herpud1在CFs中的表达高于心肌细胞;敲除Herpud1可抑制TGF-β1所诱导的CFs活化;TUDCA能显著降低TGF-β1诱导的CFs中GRP78、ATF6、α-SMA、Vimentin和CollagenⅠ的表达水平;此外,过表达Herpud1还可逆转TUDCA对TGF-β1诱导的CFs活化的抑制。结论下调Herpud1基因的表达是TUDCA抑制TGF-β1诱导的CFs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Herpud1 牛磺熊去氧胆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化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整合素avβ3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8
作者 李娟娟 王菲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整合素αvβ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 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明基医院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轻度患者20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20例、正常妊娠产妇2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整合素αvβ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 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明基医院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轻度患者20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20例、正常妊娠产妇20例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来检测胎盘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和TGF-β1表达情况,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正常、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TGF-β1在3组间表达情况显示,子痫前期组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8,P<0.05)。(2)整合素αvβ3在子痫前期组表达低于对照组,且重度组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5,P<0.05)。在子痫前期组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中两种因子不存在相关性(r=-0.223,P>0.05)。结论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随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减少;TGF-β1的表达随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增加;二者在子痫前期组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avβ3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胎盘 子痫前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评估作用
9
作者 彭志芳 许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81-0184,共4页
分析白细胞介素6、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同时合并神经系统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集我院接纳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例中的86例参与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7月到2023年6月,按照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神经系统病变进行分组,即... 分析白细胞介素6、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同时合并神经系统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集我院接纳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例中的86例参与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7月到2023年6月,按照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神经系统病变进行分组,即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60例),针对两组患者自身抗体、生化指标、病理特征以及基础资料展开比较和分析。结果 较之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补体C4指标下降更为显著,而IL6、TGFβ1以及ESSDAI得分等指标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经过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IL6以及TGFβ1在并发神经系统病变中的预测价值较高,且两者进行联合检验可以提升整体预测效果,组间差异经过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生化指标高密度脂蛋白、间接胆红素显著更低,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却显著更高,组间差异经过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以及TGFβ1可以当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病变预测评估的关键生物标志物之一,可以给早期的治疗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病变
下载PDF
参附汤联合茯苓四逆汤治疗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同源物3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谢继宏 陈艳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574-579,585,共7页
目的探讨参附汤联合茯苓四逆汤治疗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Smad同源物3(Smad homolog 3,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北京市怀柔区... 目的探讨参附汤联合茯苓四逆汤治疗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Smad同源物3(Smad homolog 3,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汤合茯苓四逆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EF)、每搏输血量(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per stroke,SV)]、心衰因子[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脑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纤维化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ype I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末肽(TypeⅢ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ⅢN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TGF-β1、Smad3表达量变化,评价活动耐力、心衰评分、明尼苏达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统计临床疗效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LVEDD、LVESD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SV指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功能LVEDD、LVESD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SV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衰因子H-FABP、cTnI、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衰因子H-FABP、cTnI、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纤维化PICP、PⅢ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肌纤维化PICP、PⅢ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1、Smad3表达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TGF-β1、Smad3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动耐力较治疗前升高,心衰、明尼苏达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活动耐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衰、明尼苏达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MACE发生率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汤合茯苓四逆汤可显著改善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TGF-β1、Smad3表达,抑制心肌纤维化,促进心脏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阳亏虚 参附汤 茯苓四逆汤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同源物3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00941、微小RNA-145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法良玲 孙伟 黄臻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416-1421,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00941(Linc00941)、微小RNA-145(miR-145)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TGF-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51例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收集其胃癌组织及其癌旁...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00941(Linc00941)、微小RNA-145(miR-145)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TGF-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51例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收集其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比较其中Linc00941、miR-145及TGF-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差异;提取患者的胃癌组织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并对其进行Linc00941、miR-145基因的转染、沉默,分析其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较,胃癌组织患者的Linc00941及其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miR-145及其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胃癌组织中的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及Smad2/3均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均P<0.05)。NC组、Linc00941转染组及Linc00941沉默组三组间吸光值(A值)及凋亡率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Linc00941沉默组在培养24、48、72 h时的A值低于NC组,凋亡率高于NC组;Linc00941转染组各时间的A值高于NC组,凋亡率低于NC组(均P<0.05)。与NC组比较较,Linc00941沉默组的细胞迁移数目及细胞侵袭数目均降低,Linc00941转染组均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C组比较较,miR-145转染组培养24、48、72 h的A值均降低,凋亡率升高;miR-145沉默组的A值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均P<0.05)。与NC组比较较,miR-145转染组的细胞迁移数目及细胞侵袭数目均降低,miR-145沉默组均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Linc00941及其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miR-145及其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TGF-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TGF-β1、TGF-βRⅡ及Smad2/3表达降低,且Linc00941、miR-145表达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0094 微小RNA-145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通路 胃癌 表达水平 增殖能力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脑缺血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万赛英 顾卫 谭锋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8期591-595,共5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一种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病理生理学过程的多功能细胞因子。文章就TGFβ1的生物学作用、信号调节和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和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等做了综述。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神经保护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脑缺血 缺血性脑损伤 多功能细胞因子 保护作用机制 生物学作用 病理生理学 信号调节
下载PDF
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卵巢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的变化
13
作者 宋翠淼 杜惠兰 +2 位作者 马惠荣 李国明 张雪静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放免法测定血清睾酮(T),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TGFβ1/TGFβ1R)的表达。结果:①模... 目的:探讨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放免法测定血清睾酮(T),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TGFβ1/TGFβ1R)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血清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模型组大鼠卵巢中卵泡囊状扩张,颗粒细胞层极薄;而对照组可见发育期各级卵泡及黄体形成;③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间质细胞TGFβ1/TGFβ1R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间质细胞TGFβ1/TGFβ1R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是导致卵泡发育障碍、无排卵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 卵巢
下载PDF
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后的表达(英文)
14
作者 刘勇 郑启新 +3 位作者 杜靖远 杨述华 郭晓东 段德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232-234,共3页
背景:将生物材料复合细胞因子基因,或复合转入细胞因子基因的细胞植入骨缺损处可以促进骨修复。目的:观察将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后进行骨缺损基因治疗的可行性。设计:对照观察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 背景:将生物材料复合细胞因子基因,或复合转入细胞因子基因的细胞植入骨缺损处可以促进骨修复。目的:观察将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后进行骨缺损基因治疗的可行性。设计:对照观察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对象:新生SD大鼠5只,雌雄不限。方法:实验于2000-02/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通过脂质体介导将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导入大鼠成骨细胞,并以质粒pcDNA3转染细胞作为对照。转染24h后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瞬时表达的情况。采用G418筛选转染细胞2周,获得阳性细胞克隆,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转染细胞稳定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情况。主要观察指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转染细胞基因表达情况。结果:①pcDNA3-TGF-β1转染成骨细胞瞬时表达组化检测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24h转染成骨细胞胞浆中充满染色的棕黄色颗粒,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细胞胞浆中则没有棕黄色颗粒,说明转基因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明显增高。②G418筛选转基因细胞组化检测:G418筛选2周后的转染细胞仍然有较高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结论: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可使成骨细胞瞬时、高效表达细胞因子,转染后瞬时和筛选2周后,均呈现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后稳定的高表达,说明采用细胞因子基因转染成骨细胞进行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骨细胞 转染 基因表达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 基因转染技术 新生SD大鼠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细胞因子基因 华中科技大学
下载PDF
糜酶抑制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会月 尹明实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糜酶抑制剂(Chy-I)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1Ⅰ型受体(TβRⅠ)及TGF-β1Ⅱ型受体(TβRⅡ)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Chy-I组,模型组和Chy-I组注射给予四氯... [目的]探讨糜酶抑制剂(Chy-I)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1Ⅰ型受体(TβRⅠ)及TGF-β1Ⅱ型受体(TβRⅡ)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Chy-I组,模型组和Chy-I组注射给予四氯化碳制作肝纤维化大鼠模型,Chy-I组在建立模型的同时灌胃给予Chy-I(每日10 mg/kg).实验第56天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TβRⅠ及TβRⅡ阳性细胞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TβRⅠ及TβR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hy-I组TGF-β1、TβRⅠ、TβRⅡ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P<0.01).Chy-I组肝组织中TGF-β1、TβRⅠ及TβRⅡ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Chy-I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认为可能与调节TGF-β1、TβRⅠ及TβRⅡ水平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糜酶抑制剂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Ⅱ型受体 大鼠
下载PDF
威灵仙干预体外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3
16
作者 马勇 张允申 +4 位作者 陈金飞 金翔 王培民 王建伟 许建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01-1906,共6页
背景:有研究显示,威灵仙能够维持和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与Ⅱ型胶原,并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水平的增高保护关节软骨,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目的: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观察中药威灵仙对体外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 背景:有研究显示,威灵仙能够维持和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与Ⅱ型胶原,并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水平的增高保护关节软骨,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目的: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观察中药威灵仙对体外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剪碎后,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鉴定后,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第3代细胞随机分组,实验组分别加入0.01,0.05,0.1,0.5,1.0g/L威灵仙培养基,对照组仅加入普通培养基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形态变化及甲苯胺蓝染色鉴定,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威灵仙对软骨细胞增殖影响,RT-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原代软骨细胞呈圆球形,悬浮状态,24h后大部分细胞贴壁;传代后软骨细胞生长速度加快,融合成片,外观呈典型"铺路石"状;传4代后逐渐出现长梭形软骨细胞,传代培养至6代时,呈成纤维细胞样外观,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传代周期延长。软骨细胞经甲苯胺蓝染色后细胞外基质可见蓝色异染颗粒,细胞核染成深蓝色。不同质量浓度威灵仙均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尤以0.5g/L增殖效果明显,且增殖高峰出现在威灵仙干预后的第3天。0.05,0.1,0.5,1.0g/L威灵仙均能促进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4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作用的高峰为0.5g/L组。威灵仙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提示这可能是其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灵仙 软骨细胞 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 软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糖尿病肾脏病变大鼠氧自由基代谢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黄晓东 沈楠 +4 位作者 路倩 刘微 常影 范红艳 王艳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氧自由基代谢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厄贝沙坦(14.37 mg·kg-1)组和低剂量(0....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氧自由基代谢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厄贝沙坦(14.37 mg·kg-1)组和低剂量(0.75 mg·kg-1)、中剂量(1.50 mg·kg-1)及高剂量(3.00mg·kg-1)黄芪甲苷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60mg·kg-1STZ,每日灌胃相应药物并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水平和24h尿蛋白量;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TGF-β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黄芪甲苷组DN大鼠肾功能明显改善,各剂量黄芪甲苷组大鼠血清Scr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中、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大鼠血清中BUN、FBG水平和24h尿蛋白量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大鼠肾组织中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TGF-β1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各剂量黄芪甲苷组大鼠肾组织中GSH-Px活性均升高(P<0.05或P<0.01),CAT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改善DN大鼠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内氧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及降低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氧自由基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通路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清兰 陶艳艳 +2 位作者 沈丽 崔红燕 刘成海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61-568,共8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转导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在体内实验中,37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18只)和扶...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转导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在体内实验中,37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18只)和扶正化瘀方组(14只)。模型组和扶正化瘀组大鼠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灌胃治疗4周后,采用盐酸水解法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肝组织中TGF-β1、TGF-β1Ⅰ型受体(TGF-β1 type Ⅰ receptor,TβR-Ⅰ)、Smad2、Smad3及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采用培养4d的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分为对照组、TGF-β1组、10%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组及TβR-Ⅰ胞内激酶抑制剂(SB-431542)组。后3组用2.5ng/mLTGF-β1刺激24h后,对照组及TGF-β1组加10%正常大鼠血清,10%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组加10%服用扶正化瘀方的大鼠血清,SB-431542组加10%正常大鼠血清及10μmol/LSB-431542。共孵育24h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S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Smad3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分析HSC中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发现,扶正化瘀方可明显降低纤维化肝组织中异常升高的Hyp含量及TGF-β1、TβR-Ⅰ、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体外研究发现,正常HSC中α-SMA、TβR-Ⅰ表达较低,TGF-β1刺激可显著上调其表达;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共孵育后,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HSC中α-SMA的表达;正常HSCSmad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表达较低,TGF-β1可显著刺激Smad3向细胞核转移,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3核转位。结论:扶正化瘀方可下调纤维化大鼠肝脏及HSC中的TGF-β1/Smad病理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蛋白质类 受体调节性 大鼠
下载PDF
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48∶40∶40例标本病理检测 被引量:29
19
作者 庞久玲 马征 +1 位作者 刘军 刘爱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与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少见报道。检测病理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 目的:与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少见报道。检测病理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标本均来自2004-06/2008-06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48例,年龄16~52岁;增生性瘢痕40例,年龄18~56岁;选取同期因其他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瘢痕疙瘩、40例增生性瘢痕及40例正常皮肤组织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P<0.05),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瘢痕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正相关(r=0.4892,P=0.0004;r=0.4710,P=0.0022),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P=0.4714)。结论: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病理性瘢痕中高表达,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SMAD3 转化生长因子β1 流式细胞术 皮肤组织工程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软骨组织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郭铁峰 周明旺 +2 位作者 李盛华 孙凤岐 穆欢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5期2827-2834,共8页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介导软骨合成、抑制胶原和蛋白多糖分解,在诱导软骨分化和维持软骨表型上起着重要作用,实现软骨缺损的功能性修复。目的:从生物学特性、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基因多态性、信号通路及微小RNA等方面综述转化生长...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介导软骨合成、抑制胶原和蛋白多糖分解,在诱导软骨分化和维持软骨表型上起着重要作用,实现软骨缺损的功能性修复。目的:从生物学特性、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基因多态性、信号通路及微小RNA等方面综述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软骨组织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方法:以"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Cartilage Differentiation,cartilage matrix"为英文检索词,以"转化生长因子β1,软骨分化,软骨基质"为中文检索词。经第一作者检索2007/2012CNKI数据库及SPRINGERLINK数据库有关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软骨组织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献130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保留54篇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诱导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促进软骨特异性基质的合成,保护软骨基质不被各种蛋白酶水解破坏,能够增强软骨组织自身再生能力,实现使软骨的损伤逆转,在软骨修复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学术探讨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软骨分化 软骨基质 软骨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因子 综述文献 省级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