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转向路感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叶耿 杨家军 +1 位作者 刘照 肖大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6,共3页
对汽车转向路感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给出了路感的定义并对转向路感进行了量化 ,将路感强度作为评价控制系统的一项性能指标 .介绍了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 ,并对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建模 ,分析了影响路感的主要因素 ,得到转向路感曲线 。
关键词 汽车 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 PID控制器 转向路感 强度 动力转向
下载PDF
转向路感控制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莲 高李明 +1 位作者 孙文政 吴旭静 《汽车电器》 2021年第4期47-49,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汽车电液主动转向路感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控制策略,通过估算车辆状态信息,分别在执行或不执行主动转向干预时,进行路感控制,保证行驶稳定性。
关键词 电液主动转向系统 转向路感 主动转向干预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视觉辅助的汽车转向路感优化控制仿真
3
作者 李丽 庄庆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6-189,194,共5页
汽车行驶速度过快的情况下,与路面的冲击反力会瞬间增大。路感控制过程需要迅速改变硬件结构参数以保持稳定,过大变化使得控制过程出现异动,导致汽车转向路感系统出现"打手"(过控制)问题,传统的路感系统控制方法针对过控制问... 汽车行驶速度过快的情况下,与路面的冲击反力会瞬间增大。路感控制过程需要迅速改变硬件结构参数以保持稳定,过大变化使得控制过程出现异动,导致汽车转向路感系统出现"打手"(过控制)问题,传统的路感系统控制方法针对过控制问题,需要动态变化控制参数,使其与过控制过程形成匹配,但是传统方法很容易引起模型不稳,导致对汽车转向路感系统的控制误差增大。提出视觉辅助的汽车转向路感系统快速控制方法,采用Harris角点控制算法获取监控视频中每幅汽车转向路感图像中的角点位置,对每帧汽车转向图像的角点进行LK光流场运算,依据运动目标的光流连续性获取可能的目标角点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对若干角点位置集进行数字运动汽车转向图像处理中的形态学处理,得到汽车当前所处的实际位置,实现汽车转向路感系统的快速控制。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种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转向路感系统 快速控制 光流场 角点控制 监控视频帧
下载PDF
EPS路感H∞控制下的频域整形方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建伟 李占东 +1 位作者 魏民祥 赵万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4,共3页
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系统作为一种机械传动机构,受路面扰动和传感器噪声的影响比较大,直接影响到EPS系统的转向路感。将EPS系统模型与线性二自由度整车模型相结合,建立EPS系统控制模型,并给出助力控制的目标函数... 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系统作为一种机械传动机构,受路面扰动和传感器噪声的影响比较大,直接影响到EPS系统的转向路感。将EPS系统模型与线性二自由度整车模型相结合,建立EPS系统控制模型,并给出助力控制的目标函数。根据EPS系统的频率分布,选取两个加权函数。通过转向盘把持力矩的幅频、相频特性及单位阶跃输入响应仿真计算,研究不同加权策略时助力控制对转向路感的影响。仿真结果可知,两个加权函数共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EPS系统转向路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 转向路感 频域整形 H∞控制
下载PDF
电动转向系统中两种辅助转向传动机构方案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照 杨家军 廖道训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4-956,965,共4页
在电动转向系统设计中辅助转向传动机构方案的选型对转向性能如转向灵敏性和转向路感等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在转向柱辅助转向方式中有两种传动机构方案即蜗轮蜗杆机构方案和差动轮系机构方案。本文首先介绍这两种方案的组成 ,然后分别对... 在电动转向系统设计中辅助转向传动机构方案的选型对转向性能如转向灵敏性和转向路感等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在转向柱辅助转向方式中有两种传动机构方案即蜗轮蜗杆机构方案和差动轮系机构方案。本文首先介绍这两种方案的组成 ,然后分别对这两种方案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建模。其中在建立蜗轮蜗杆机构方案的动力学模型时 ,首次考虑了电磁离合器的动特性。通过运动学分析 ,讨论了两种传动机构方案对转向灵敏性的影响。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算例讨论了两种传动机构方案对转向路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转向系统 辅助转向传动机构 转向灵敏性 转向路感
下载PDF
基于主动转向干预的EPS系统转向盘力矩突变修正策略 被引量:7
6
作者 魏建伟 魏民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2-576,共5页
在研究融合主动转向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现原理的基础上,分析转向系统的力矩和角位移传递特性。针对主动转向干预时转向盘力矩发生突变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全车速范围的助力电机前馈助力修正策略。为验证所提出的前馈助力修正策... 在研究融合主动转向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现原理的基础上,分析转向系统的力矩和角位移传递特性。针对主动转向干预时转向盘力矩发生突变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全车速范围的助力电机前馈助力修正策略。为验证所提出的前馈助力修正策略的修正效果,进行主动转向干预时转向盘力矩阶跃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地削弱了伴随主动转向干预同时出现的转向盘力矩突变,且在高速时该修正策略仍然有效,改善了主动转向干预时转向系统的转向路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 主动转向 转向盘力矩 修正策略 转向路感
下载PDF
车辆主动前轮转向与主动悬架的自抗扰控制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桑楠 魏民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72,185,共9页
为实现主动前轮转向系统与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及解耦控制,该文采用自抗扰方法对两个子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设计了主动前轮转向和主动悬架的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路面扰动输入下的双移线试验。研究了车辆的路径跟踪性能、转向路感、转向... 为实现主动前轮转向系统与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及解耦控制,该文采用自抗扰方法对两个子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设计了主动前轮转向和主动悬架的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路面扰动输入下的双移线试验。研究了车辆的路径跟踪性能、转向路感、转向灵敏度和舒适性,对比分析了无控制、主动转向单独控制和主动悬架单独控制系统集成的控制特性。结果表明,自抗扰集成控制的主动前轮转向与主动悬架能同时改善转向性能指标和舒适性能指标,提高了车辆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无需精确数学模型,干扰抑制也无需扰动模型,控制方法简单,鲁棒性好,易实现转向、悬架及各悬架间的解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主动前轮转向 主动悬架系统 转向路感 转向灵敏度 乘坐舒适性
下载PDF
电动转向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豪 许镇琳 +1 位作者 尚喆 张海华 《汽车科技》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建立了电动转向系统的动态模型,应用控制理论,分析了该系统动态特性中的助力特性、随从特性、转向路感以及系统稳定所需的条件,讨论了主要参数的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动态特性分析及参数讨论对该系统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电动转向系统 汽车 动态模型 助力特性 随从特性 转向路感
下载PDF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优化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尚 童亮 +1 位作者 路艳群 谢明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68-75,共8页
针对现有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标定参数复杂、标定周期长、标定效果不理想问题,提出了一种EPS系统控制参数的优化标定方法。建立了EPS系统和二自由度整车数学模型;提出EPS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研究EPS系统控制参数与所提性能指标之间的... 针对现有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标定参数复杂、标定周期长、标定效果不理想问题,提出了一种EPS系统控制参数的优化标定方法。建立了EPS系统和二自由度整车数学模型;提出EPS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研究EPS系统控制参数与所提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曲线,并提出以转向稳定性为约束条件,以路感频域能量平均值最大和助力特性动态误差总方差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控制参数优化标定模型。试验表明这种优化标定方法可以使EPS系统性能得到提高,有效指导标定人员进行参数标定,缩短EPS系统的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优化标定 助力特性 转向路感
下载PDF
商用车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操稳性与节能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尹晨辉 江浩斌 +3 位作者 唐斌 朱宸 林子晏 尹玥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9-275,共7页
为了提高重型商用车的高速转向"路感",并降低转向系统能耗,在电液复合式转向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助力矩耦合装置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brid po-wer steering system,ECHBPS).阐述了ECH... 为了提高重型商用车的高速转向"路感",并降低转向系统能耗,在电液复合式转向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助力矩耦合装置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brid po-wer steering system,ECHBPS).阐述了ECHBPS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降低转向系统能耗为目标,对液压助力子系统参数进行了重新匹配,根据驾驶员在不同车速下偏好的转向盘力矩,设计了电动助力子系统和液压助力子系统的助力特性曲线,建立了ECHBPS功率损耗模型.进行了Matlab/Simulink与Trucksim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HPS)比较,在原地转向工况下,ECHBPS转向轻便性提高了21.3%;在转向盘中心区转向工况下,ECHBPS的转向"路感"提高了108.96%;在转向工况及直线行驶工况下,ECHBPS能耗分别降低了15.74%和6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 助力矩耦合装置 转向轻便性 转向路感 助力特性
下载PDF
EPS系统助力电机的匹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爱军 林逸 施国标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27,29,共3页
分析EPS系统助力电机的选型、安装以及电机最大转矩和最大转速的确定,并仿真分析了电机转动惯量和阻尼对转向灵敏度及转向路感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可为EPS系统助力电机的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转向灵敏度 转向路感
下载PDF
基于频域整形的EPS系统参数优化
12
作者 魏建伟 陈杨斌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传统的参数优化方案无法保障良好转向盘力矩瞬态特性的问题,借鉴经典控制理论二阶振荡环节的基本结论,提出了EPS系统参数的频域整形优化方案。在现有转向路感评价模型频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EPS系统阻尼比的...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传统的参数优化方案无法保障良好转向盘力矩瞬态特性的问题,借鉴经典控制理论二阶振荡环节的基本结论,提出了EPS系统参数的频域整形优化方案。在现有转向路感评价模型频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EPS系统阻尼比的量化公式。该方案本质上是以EPS系统阻尼比为优化目标,并以EPS系统的稳定性量化公式为约束条件。为验证所提出的频域整形方案的优化效果,分别建立了基于频域整形优化方案和传统优化方案的优化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计算。两种优化方案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优化方案相比,提出频域整形方案,可以进一步改善转向盘力矩的瞬态响应特性,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转向路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 参数优化 频域整形 遗传算法 转向路感
下载PDF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of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based on quality engineering theory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万忠 赵婷 +3 位作者 李怿骏 王春燕 张宗强 段婷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519-1526,共8页
The dynamic model of a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ctive front steering function (the novel EPS system) is built.The concepts and quantitative expressions of the steering road feel,stee... The dynamic model of a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ctive front steering function (the novel EPS system) is built.The concepts and quantitative expressions of the steering road feel,steering sensibility,and steering operation stability are introduced.Based on quality engineering theory,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by integrating the Monte Carlo descriptive sampling,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NSGA-Ⅱ) and 6-sigma design method.With the steering road feel and the steering portability as optimization targets,the system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by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optimized based on quality engineering theory can improve the steering road feel,guarantee steering stability and steering portability and thu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集成优化 质量工程 基础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EPS系统 转向路感 优化算法
下载PDF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万忠 王春燕 +1 位作者 于蕾艳 陈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98-104,共7页
The vehicle model of the recirculating ball-typ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system for the pure electric bus wa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for multi-variable function, a multi-obj... The vehicle model of the recirculating ball-typ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system for the pure electric bus wa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for multi-variable function, a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GA)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model of system, the quantitative formula of the road feel, sensitivity, and operation stability of the steering were induced. Considering the road feel and sensitivity of steering as optimization objectives, and the operation stability of steering as constraint, the multi-objective GA was proposed and the system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optimized by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has better road feel, steering sensibility and steering stability. The energy of steering road feel after optimization is 1.44 times larger than the one before optimization, and the energy of portability after optimization is 0.4 times larger than the one before optimization. The ground test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simulation results,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pure electric bus equipped with the recirculating ball-type EPS system can provide better road feel and better steering portability for the drivers, thus the optimization method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recirculating ball-type EP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遗传算法 电动助力转向 性能优化 EPS系统 电动公交车 操作稳定性 转向路感 循环球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