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3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耳”来看转喻和隐喻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冬香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2-77,共6页
转喻和隐喻长久以来都只被人们看作是两种修辞方式,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才被上升到认知方式的高度,并被认为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二者在人类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概念化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隐喻和转喻的相互关系引起了... 转喻和隐喻长久以来都只被人们看作是两种修辞方式,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才被上升到认知方式的高度,并被认为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二者在人类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概念化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隐喻和转喻的相互关系引起了国内外认知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耳"的语料出发,研究"耳"的相关语料所体现出来的隐喻和转喻的相互关系,证明隐喻和转喻之间存在一个模糊地带,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即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存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转喻相比隐喻在人类的认知上更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相互关系 认知
下载PDF
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的互动关系探析
2
作者 杨波 张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9,72,共9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探析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首先指出,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思维方式,隐喻可被视为转喻的一个特殊种类。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转喻和隐喻的视角分析概念整合中各种关键关系的转喻属...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探析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首先指出,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思维方式,隐喻可被视为转喻的一个特殊种类。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转喻和隐喻的视角分析概念整合中各种关键关系的转喻属性和隐喻属性,以及从整合的视角反观转喻和隐喻,发现概念整合是转喻和隐喻的底层运作,概念的整合和压缩促成了看似普通的隐喻和转喻。关于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的总体互动关系,文章结合“愤怒”(anger)的相关语言表达分析了生理反应转喻和情感隐喻系统的整合网络及其认知运作过程,指出概念整合的理论框架为认知语义学映射观下的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的互动提供了统一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概念整合 语义映射 认知语义学
下载PDF
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57
3
作者 杨波 张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共8页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的两种基本认知识解,通常相互作用。一些研究表明转喻似乎比隐喻更基本,是隐喻的基础或者为其提供理据,而且转喻-隐喻连续体也证实了这一点。转喻和隐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复杂的,本文简要介绍五种主要的相互作用模式:Goo...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的两种基本认知识解,通常相互作用。一些研究表明转喻似乎比隐喻更基本,是隐喻的基础或者为其提供理据,而且转喻-隐喻连续体也证实了这一点。转喻和隐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复杂的,本文简要介绍五种主要的相互作用模式:Goossens的"隐转喻"、Radden和Barcelona的隐喻的转喻基础、Riemer的后隐喻和后转喻、Ruiz de Mendoza的概念相互作用模式以及Geeraerts的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棱柱形模式,并结合汉语熟语(三字格惯用语、成语等)进行适当的延伸和应用性的分析,以更清楚地认识转喻和隐喻相互作用的不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隐喻 连续体 相互作用模式 熟语
下载PDF
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 被引量:113
4
作者 刘正光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70,共10页
转喻和隐喻二者之间构成连续体关系。其区别应是标量的而不是离散的,因此两个实体间的概念关系由于以下两种机制的作用而可能更接近于连续体的某一端。一个是转喻的经验基础对隐喻的源域及其映射选择的制约作用,另一个是抽象机制(本身... 转喻和隐喻二者之间构成连续体关系。其区别应是标量的而不是离散的,因此两个实体间的概念关系由于以下两种机制的作用而可能更接近于连续体的某一端。一个是转喻的经验基础对隐喻的源域及其映射选择的制约作用,另一个是抽象机制(本身就是转喻性的)。转喻与隐喻连续体理论不但关注连续体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同时也关注模糊的中间地带;提出了在人类认识与思维过程中转喻不但是和隐喻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可能是更基本的认知方式,为解决像high price中的high到底是直义(转喻的)还是隐喻的争论找到了共同的视点;修正了在一般定义下关于转喻和隐喻的一些概念和认识;揭示出并强调了概念映射的动态性质,弥补了Lakoff 概念隐喻理论中因过分强调概念映射而偏于静态所带来的理论解释上的缺陷——难以完整明确地解释实时在线生成的新颖隐喻的意义生成与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概念隐喻 连续体 强调 源域 直义 制约作用 视点 静态 认知过程
下载PDF
句法和语义的互动关系的隐喻和转喻视角研究述评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松松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112,共7页
形态句法层面的隐喻和转喻研究为认知视角下的句法和语义互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法意义隐喻和转喻视角转向拓宽了认知语法的视野。本文从介绍认知语法和生成语法对待句法和语义互动冲突的不同解决方案入手,回顾了语法意义的隐喻和转... 形态句法层面的隐喻和转喻研究为认知视角下的句法和语义互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法意义隐喻和转喻视角转向拓宽了认知语法的视野。本文从介绍认知语法和生成语法对待句法和语义互动冲突的不同解决方案入手,回顾了语法意义的隐喻和转喻视角研究现状,认为语法隐喻和语法转喻并不是互动关系的两种单纯的唯一模式,隐喻和转喻互动的具体模式的确定是研究语法意义和隐喻/转喻互动关系的前提和难点。最后,本文尝试提出了语法意义和隐喻/转喻的互动模型以及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模型。但是,它们具体互动模式的确定还有待基于汉语语料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动因 句法语义互动 语法隐喻 语法转喻 隐喻-转喻连续统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转喻机制——兼谈转喻与隐喻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建稳 《宜宾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82-85,共4页
转喻的修辞功能研究逐渐淡化,认知属性的探究日益深入。转喻本质上是概念性的,是基于邻近性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下,转喻的研究经历了转喻视角化,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转喻的矩阵域观,内涵外延传承说,以及原型理论框架... 转喻的修辞功能研究逐渐淡化,认知属性的探究日益深入。转喻本质上是概念性的,是基于邻近性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下,转喻的研究经历了转喻视角化,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转喻的矩阵域观,内涵外延传承说,以及原型理论框架下的转喻研究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的阐释。这一研究趋势也促进了隐、转喻的关系探索的深化,从最初的包含关系、两极观,到连续统,继而发展到转喻基础观,即隐喻的生成、建构或理解依赖转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转喻 隐喻
下载PDF
诗歌魔方:当代诗中隐喻与转喻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永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8-54,共7页
重新认识当代诗歌中的反隐喻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当代诗学课题,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修辞学领域的四体演化模式以及雅柯布森的隐喻与转喻关系理论可成为反思的框架。反隐喻并不是非隐喻,而是与隐喻相对的转喻写作。隐喻与转喻的关系可描... 重新认识当代诗歌中的反隐喻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当代诗学课题,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修辞学领域的四体演化模式以及雅柯布森的隐喻与转喻关系理论可成为反思的框架。反隐喻并不是非隐喻,而是与隐喻相对的转喻写作。隐喻与转喻的关系可描述为一场交换的仪式,二者彼此竞争,构成张力结构的网络。发明性与发现性可与两者形成四种写作类型,反对隐喻而转向发明性转喻,这是诗歌之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 诗歌语言 隐喻 转喻
下载PDF
转喻-隐喻连续体关系与语篇连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单新荣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7-149,共3页
转喻和隐喻的连续体关系已被许多学者关注,但在语篇连贯中所起作用还少有人提及。文章分析了转喻和隐喻的连续体建立机制,以及在语篇连贯中起的推理作用,从中得出结论:转喻和隐喻这种认知机制对分析语篇起推理及理解作用。
关键词 转喻隐喻的连续体 语篇连贯 推理作用
下载PDF
人体词语认知域中的转喻与隐喻连续体关系
9
作者 单新荣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人类的基本活动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人体词语属于基本范畴词语,具有转喻、隐喻能力。本文从人体词语组合认知、情感认知、场景认知、动作认知等方面,研究... 人类的基本活动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人体词语属于基本范畴词语,具有转喻、隐喻能力。本文从人体词语组合认知、情感认知、场景认知、动作认知等方面,研究其在认知域中转喻与隐喻的互动,阐释人体词语的转喻和隐喻的连续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词语 转喻 隐喻 连续体
下载PDF
茶诗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分析——以《品令·茶词》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翁欣悦 白阳明 《福建茶叶》 2024年第2期193-195,共3页
茶诗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章基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的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理论,对茶诗《品令·茶词》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品令·茶词》中的概念隐喻有实体隐喻和结构隐... 茶诗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章基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的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理论,对茶诗《品令·茶词》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品令·茶词》中的概念隐喻有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概念转喻有生产转喻,减少转喻及因果转喻。另外,此茶诗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应用通过建立读者与作品间的桥梁来帮助读者更有效地理解此诗,探析诗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令·茶词》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茶诗
下载PDF
基于隐喻、转喻机制的亲属称谓词指称事物和现象研究
11
作者 高家瑞 王楠 《辞书研究》 2024年第6期55-65,共11页
现代汉语中有部分亲属称谓词,除了用于亲属间的称呼和泛化后指称非亲属关系的某类人以外,还基于隐喻或转喻机制产生了指称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用法,如“婆婆”已有的隐喻用法和近年来“大哥”“小弟”产生的隐喻用法、“大姨妈”“姨妈”... 现代汉语中有部分亲属称谓词,除了用于亲属间的称呼和泛化后指称非亲属关系的某类人以外,还基于隐喻或转喻机制产生了指称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用法,如“婆婆”已有的隐喻用法和近年来“大哥”“小弟”产生的隐喻用法、“大姨妈”“姨妈”产生的转喻用法等。文章认为这几个亲属称谓词指称事物和现象的隐喻和转喻用法使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已经产生了明确、独立的隐喻义或转喻义,常见语文词典可以考虑增设相关义项。文章还指出,词典要区分隐喻、转喻用法和隐喻义、转喻义,在判断隐喻义和转喻义是否应独立增设义项时,可借助大型语料库考察其使用频率、范围,在义项排列时要注意词义的发展引申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称谓词 隐喻 转喻 释义
下载PDF
视频广告中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的研究——以一则泸州老窖广告为例
12
作者 胡艾敏 李菲菲 李国宏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8期740-749,共10页
文章以多模态隐喻与转喻为视角,对泸州老窖的一则视频广告做出认知分析,旨在探究白酒视频广告的语篇意义及其正面形象的建构问题。语言学中多模态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广告分析之中,有助于拓展概念隐喻的研究范围,揭示概念隐喻的思维本质,... 文章以多模态隐喻与转喻为视角,对泸州老窖的一则视频广告做出认知分析,旨在探究白酒视频广告的语篇意义及其正面形象的建构问题。语言学中多模态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广告分析之中,有助于拓展概念隐喻的研究范围,揭示概念隐喻的思维本质,同时也对产品的广告设计和营销策略给出了有价值的语言学参考。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gnitive analysis of a video advertisement of Luzhou Laojiao, exploring the textual meaning of Baijiu video advertis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positive image.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odal research findings in advertising analysis helps to expand the research scope and reveal the essenc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thereby providing valuable linguistic references for product advertising design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相似隐喻 多模态基本隐喻 多模态转喻 视频广告 泸州老窖
下载PDF
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命名认知规律探究
13
作者 谢毓 揭春雨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目前学界对于地名中的隐喻和转喻在地理命名中的角色和作用尚需给予更多重视。该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映射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在香港地区地名... 目前学界对于地名中的隐喻和转喻在地理命名中的角色和作用尚需给予更多重视。该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映射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在香港地区地名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及应用规律,归纳出两大命名倾向,即人文地理类通名转喻命名法和自然类通名隐喻命名法。前者以地理环境作为概念映射的源域,通过转喻利用事物的临近性为人文地理实体命名,后者则以人体、地理环境为源域,通过隐喻利用事物特征的相似性为自然地理实体命名。该研究的结果不仅深化了在认知语言学和术语学上对地理通名的理解,还扩展了概念映射理论的应用范围,为命名和术语生成研究增添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地名 地理通名 认知术语学 隐喻 转喻 概念映射
下载PDF
浅析英文修辞转喻与隐喻的相互作用和内在含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金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205-207,共3页
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相关内容,论文介绍了隐喻和转喻的含义和相关理论,并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指出在英语词汇认知过程中英语学习者应充分运用概念隐... 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相关内容,论文介绍了隐喻和转喻的含义和相关理论,并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指出在英语词汇认知过程中英语学习者应充分运用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关联知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认知学习,加强对词语的隐喻、转喻意义的分析和对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的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关系 意义
下载PDF
汉语中“山”的转喻—隐喻连续体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丹丹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54-56,共3页
有的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转喻—隐喻连续体关系,但是用它来分析具体例子的却很少。对汉语中"山"相关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文章首先介绍了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基本特征,转喻的类型以及隐喻的定义,然后分析了汉语中"山"的... 有的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转喻—隐喻连续体关系,但是用它来分析具体例子的却很少。对汉语中"山"相关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文章首先介绍了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基本特征,转喻的类型以及隐喻的定义,然后分析了汉语中"山"的隐喻、转喻、隐转喻互动现象,加强了人们对"山"的认知机制的理解,也为转喻—隐喻连续体关系从具体层面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隐喻转喻互动
下载PDF
基于隐喻与转喻的人体多义词hand的认知研究及其教学启示
16
作者 付爽 丰玉芳 《英语教师》 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
人体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人体词的义项拓展严格遵循隐喻、转喻路径进行生成和演化。为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记忆多义词,从隐喻映射和转喻映射角度出发,考察人体多义词hand的义项拓展路径及其类别。研究发现,hand的义项派生共有... 人体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人体词的义项拓展严格遵循隐喻、转喻路径进行生成和演化。为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记忆多义词,从隐喻映射和转喻映射角度出发,考察人体多义词hand的义项拓展路径及其类别。研究发现,hand的义项派生共有七种映射路径,分别为基本、抽象、人物、形貌、意动、计量、修饰,并探讨如何基于人体词分析其他多义词的义项拓展,尝试为二语词汇学习和教学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映射 多义词 HAND
下载PDF
汉语“手”衍生的转喻和隐喻连续体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娟娟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1年第1期38-39,共2页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汉语中的“手”属于基本范畴词,具有很强的转喻、隐喻能力。通过系统研究“手”衍生出来的各种转喻和隐喻意义,笔者发现它的转喻与...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汉语中的“手”属于基本范畴词,具有很强的转喻、隐喻能力。通过系统研究“手”衍生出来的各种转喻和隐喻意义,笔者发现它的转喻与隐喻意义实质上构成一个浑然一体的语义链,其转喻与隐喻意义存在连续体关系,并且试图用图形表示了这个连续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隐喻 连续体
下载PDF
何为“诗的内容”?——雅各布森隐喻和转喻理论视野下的废名诗论探析
18
作者 徐旭敏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2-67,共6页
废名提出新诗成立的立足点是“诗的内容”。借用雅各布森隐喻和转喻理论来阐释,“诗的内容”即是在诗歌的意义展开方式上以隐喻性原则为主导,令诗歌内涵呈现多义性和含混性特征,由此来达成诗意。废名还梳理和反思了旧诗传统,认为旧诗成... 废名提出新诗成立的立足点是“诗的内容”。借用雅各布森隐喻和转喻理论来阐释,“诗的内容”即是在诗歌的意义展开方式上以隐喻性原则为主导,令诗歌内涵呈现多义性和含混性特征,由此来达成诗意。废名还梳理和反思了旧诗传统,认为旧诗成立的理据是“诗的文字”,“诗的文字”指旧诗的格律形式。至于旧诗的内容,废名认为是散文的,即旧诗的意义展开方式是转喻式的,符合逻辑和叙事的连贯性,可以改写成散文。在新诗讲义中,废名把以“诗的内容”为新诗成立理据的观念,广泛地运用到新诗批评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新诗 诗的内容 雅各布森 隐喻 转喻
下载PDF
俄罗斯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互动整合--以漫画《不要打破宁静》为例
19
作者 管少阳 《西部学刊》 2024年第9期150-154,共5页
社交媒体的发展推动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视觉图像比文字更具有直观性和冲击力。以俄新社一则典型的政治漫画《不要打破宁静》为例,分析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整合。通过政治漫画中的隐喻与转喻分析,发现多模态隐喻与转喻互动特征为... 社交媒体的发展推动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视觉图像比文字更具有直观性和冲击力。以俄新社一则典型的政治漫画《不要打破宁静》为例,分析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整合。通过政治漫画中的隐喻与转喻分析,发现多模态隐喻与转喻互动特征为两者相互交织,识别过程为从具体到抽象,并以人们共同的文化认知为识解基础,可通过先例现象激活。政治漫画可通过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方式,将内容传递给受众,并形成相应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转喻 政治漫画 互动整合
下载PDF
现代汉语“头”的隐喻、转喻研究
20
作者 周欣怡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8期557-564,共8页
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工具,也是人们思维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词汇学领域,词语由原始义通过隐喻、转喻的方式,逐渐构成新词,表现为词义的扩展和延伸。同时,由隐喻产生的词或词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频繁的使用,被... 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工具,也是人们思维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词汇学领域,词语由原始义通过隐喻、转喻的方式,逐渐构成新词,表现为词义的扩展和延伸。同时,由隐喻产生的词或词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频繁的使用,被接纳为常用词汇或常用语义之一。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往往会从自身感官出发直接认识世界,因此人体器官常常作为认知本体,用于传递抽象意义。同时,由于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具体到词汇运用中,“头”的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既有共性,也有很多的不对等性。本文以人体词“头”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比较、分析现代汉语中“头”的隐喻式表达,对其词义演变过程中典型的隐喻、转喻方式,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性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In daily life, “metaphor” serves as a vital cognitive tool and a vehicle for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human thought. Within the realm of lexicology, words evolve into new terms through metaphor and metonymy, broadening their semantic scope. Over time and through frequent use, these metaphorically derived words and meanings are adopted as standard in the lexicon. In our cognitive journey, we often perceive the world directly through our senses, with human organs frequently serving as vehicles for conveying abstract concepts. Meanwhile, du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ces in thinking pattern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 metaphor of “head” has both similarities and many inequalities in vocabulary usag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human body word “hea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rough inducti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of “head” in modern Chinese, conducts specific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typical metaphorical and metaphorical ways in its semantic evolutio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different con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人体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