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杆菌介导的牡丹江8号高效转基因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9
1
作者 林拥军 陈浩 +4 位作者 曹应龙 吴昌银 文静 李亚芳 华红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4-300,共7页
粳稻品种牡丹江 8号具有繁殖周期短、对多个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生理小种感病或高度感病的优点 ,因此 ,是水稻抗白叶枯病和抗稻瘟病基因克隆研究中候选基因功能验证的一个理想受体。本试验通过对农杆菌侵染参数的优化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 粳稻品种牡丹江 8号具有繁殖周期短、对多个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生理小种感病或高度感病的优点 ,因此 ,是水稻抗白叶枯病和抗稻瘟病基因克隆研究中候选基因功能验证的一个理想受体。本试验通过对农杆菌侵染参数的优化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牡丹江 8号高效转基因操作体系。在 3次重复试验中 ,该转基因操作体系抗性愈伤转化率分别为 6 7.5 %、 75 .8%和 70 .0 % ,抗性植株转化率分别为 36 .2 %、 4 2 .1%和 37.9% ,具有较高的转基因效率和转基因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转基因体系 牡丹江8号
下载PDF
杨树无选择标记转基因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洁 陶玉峰 +1 位作者 府健 诸葛强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30-237,共8页
本研究选择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Nanlin895’)为材料,利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pX6-GFP载体)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经不同浓度β-雌二醇诱导处理,分别利用农杆菌侵染叶盘分化不定芽至... 本研究选择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Nanlin895’)为材料,利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pX6-GFP载体)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经不同浓度β-雌二醇诱导处理,分别利用农杆菌侵染叶盘分化不定芽至完整植株过程和利用已获得的抗性植株诱导愈伤至植株再生过程删除选择标记基因。结果显示,利用已获得的抗性植株诱导愈伤至植株再生过程删除选择标记基因的效率高于利用农杆菌侵染叶盘分化不定芽至完整植株过程标记基因的删除效率。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已删除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杨树和对照未转基因南林895杨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是一致的。初步建立了杨树无选择标记转基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选择标记 转基因体系 杨树 建立
下载PDF
百合转基因体系及分子育种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储俊 许娜 +1 位作者 钱立生 赵岩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6-33,共8页
通过分子育种的方法来改良百合品质以及开发新品种,是百合育种工作的热点之一。笔者在本文中对百合转基因体系建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综述了百合转基因分子育种中关注较多的报告基因、抗虫害基因、花发育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现状及... 通过分子育种的方法来改良百合品质以及开发新品种,是百合育种工作的热点之一。笔者在本文中对百合转基因体系建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综述了百合转基因分子育种中关注较多的报告基因、抗虫害基因、花发育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转基因体系 受体体系 分子育种
下载PDF
利用PMI选择标记进行杨树转基因体系的研究
4
作者 查琳 王伟东 +1 位作者 续晨 诸葛强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利用不同于抗生素的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遗传转化体系,对杨树进行双抗虫基因(Bt和Cp TI)的转基因研究。建立杨树以PMI为安全标记基因的转基因体系,为安全、高效的林木转基因育种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已有的转Cp TI抗虫基... [目的]利用不同于抗生素的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遗传转化体系,对杨树进行双抗虫基因(Bt和Cp TI)的转基因研究。建立杨树以PMI为安全标记基因的转基因体系,为安全、高效的林木转基因育种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已有的转Cp TI抗虫基因(利用Kmr选择标记获得)的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Nanlin895’)为受体材料,对杨树叶片、叶片分化芽、茎段生根的甘露糖敏感性等筛选优化,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双抗虫基因的研究。[结果]较为适合的杨树叶片筛选培养基为:甘露糖8 g·L^(-1)和蔗糖22 g·L^(-1);叶片分化芽筛选培养基为:甘露糖10 g·L^(-1)和蔗糖20 g·L^(-1);茎段生根筛选培养基:甘露糖8 g·L^(-1)和蔗糖22 g·L^(-1)。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转Bt和Cp TI双抗虫基因的植株8株。[结论]初步建立了以PMI为安全标记基因的杨树转基因体系:确定了PMI筛选的最适选择压,成功构建了含PMI选择标记基因的植物抗虫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最终获得了转双抗虫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I 选择标记 南林895杨 转基因体系 抗虫
下载PDF
苜蓿高频再生体系和转基因体系研究进展
5
作者 金淑梅 张月学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4期17-19,21,共4页
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以其品质好、产量高而被誉为"牧草之王"。结合国内外苜蓿基因工程研究动态,从基因型、外植体、培养基、培养途径、培养条件对苜蓿再生体系的影响,乙酰丁香酮(AS)浓度、选择压、受体选择对苜蓿转... 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以其品质好、产量高而被誉为"牧草之王"。结合国内外苜蓿基因工程研究动态,从基因型、外植体、培养基、培养途径、培养条件对苜蓿再生体系的影响,乙酰丁香酮(AS)浓度、选择压、受体选择对苜蓿转基因体系的影响两个大方面,综述了苜蓿再生和转基因体系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再生体系 转基因体系
下载PDF
大豆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侯文胜 林抗雪 +4 位作者 陈普 贾志伟 周扬 于洋 刘雁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4198-4210,共13页
大豆是最早进行转基因品种大面积商业化种植的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在食品、营养、工业和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1996—2012年的17年间,全球共累计种植转基因大豆76 310万公顷,给种植户带来了约370亿美元的收益... 大豆是最早进行转基因品种大面积商业化种植的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在食品、营养、工业和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1996—2012年的17年间,全球共累计种植转基因大豆76 310万公顷,给种植户带来了约370亿美元的收益。2013年,共有11个国家种植了8 450万公顷转基因大豆,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8%,大豆种植面积的79%。尽管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长期以来大豆的转基因技术体系一直未能实现重大突破,高效、稳定的转基因技术体系仍是开展转基因品种选育和基因功能研究的瓶颈因素。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系统和基因枪介导的体细胞胚转化系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大豆转基因技术体系。自1988年采用这两种方法几乎同时获得了首批可育转基因大豆植株以来,大量的研究工作者对其开展了改良和优化研究,实现了转化效率的提升和再生方式向胚性悬浮细胞等的拓展,在大豆农艺性状改良和基因功能研究中发挥了作用。文章综述了大豆转基因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和问题,比较了大豆不定芽器官发生再生途径、体细胞胚再生途径和原生质体再生途径的特点;归纳了根癌农杆菌和基因枪介导的大豆转基因体系构建研究的典型案例,总结了其在大豆基因型选用、外植体选材、再生方式、筛选策略等技术参数和转化效率。分析认为:尽管通过多年努力,目前,可用于大豆转化的基因型、外植体类型等均有了很大拓展,转化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多个报道中获得了超过10%的转化效率,甚至出现了转化效率高达30%以上的研究报道。但这些转化效率数据多数是在样本量较小的试验中获得的,而且在同一研究报道中,不同转化操作重复间的转化效率差异往往很大;在单因素对比试验中获得的高转化效率,往往在多因素整合试验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演。这说明试验中尚有很多难以控制的未知因素对转化效率产生着影响,不同转化操作技术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操作习惯等人为因素,不同实验室设施设备条件的差别等环境因素,也都会对转化效率产生很大影响,这就造成了同一转化流程在不同实验室间的重演性不佳、不同操作人员间的转化效率差别较大、同一实验室的转化效率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豆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形成。文章还概述了中国大豆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和转基因材料创制研究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农艺性状改良转基因大豆材料创制工作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基因组编辑技术、定点整合技术等新兴转基因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转基因体系 转化效率 根癌农杆菌 基因
下载PDF
柑橘无标记转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琳洁 杨莉 +3 位作者 李芳 谢玉明 曾柏全 邓子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9-652,共4页
采用1个结合化学诱导系统XVE和位点专一性重组系统Cre/LoxP的标记基因剔除载体,对柑橘进行无标记转基因研究.此载体可通过β-雌二醇诱导表达系统控制重组酶系统Cre基因表达来剔除标记基因nptⅡ.将侵染后糖橙节间茎段接种在(MS+3mg/LBA)... 采用1个结合化学诱导系统XVE和位点专一性重组系统Cre/LoxP的标记基因剔除载体,对柑橘进行无标记转基因研究.此载体可通过β-雌二醇诱导表达系统控制重组酶系统Cre基因表达来剔除标记基因nptⅡ.将侵染后糖橙节间茎段接种在(MS+3mg/LBA)培养基上,共培养(暗培养)3d后转移到筛选培养基(MS+75mg/LKan+500mg/LCef)中.在筛选抗性再生芽后,切下带1~2mm外植体的抗性芽,转移至含有β-雌二醇的化学诱导培养基(MS+3mg/LBA+500mg/L头孢霉素+2μmol/Lβ-雌二醇)上诱导,15d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成功观测到绿色荧光.进行试管嫁接,30d后,提取接穗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到DNA的切除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此化学诱导切除标记基因系统应用在柑橘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无标记转基因体系 化学诱导 标记基因 Β-雌二醇
下载PDF
芥菜转基因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朝辉 雷建军 +5 位作者 曹必好 钟小林 李蓉芬 江渝 彭家和 何凤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6-501,共6页
以叶用和茎用芥菜的子叶、叶片及下胚轴为外植体 ,通过筛选 12种含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 ,综合分析与确定影响芥菜转基因再生体系各因素的最佳值 ,以及对再生抗性苗的PCR、Southern、Northern及抗虫鉴定 ,筛选到了能稳定表达外源... 以叶用和茎用芥菜的子叶、叶片及下胚轴为外植体 ,通过筛选 12种含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 ,综合分析与确定影响芥菜转基因再生体系各因素的最佳值 ,以及对再生抗性苗的PCR、Southern、Northern及抗虫鉴定 ,筛选到了能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转基因再生体系 外植体 培养基 抗虫育种 CPTI基因 农杆菌介导
下载PDF
百合转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尹丽蓉 谢丙炎 +2 位作者 肖启明 杨宇红 葛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16-19,共4页
从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的建立和百合转基因体系的建立两方面综述了建立百合的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情况,后者包括抗生素的选用、转化再生植株的筛选、共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株的选择。同时对近10年来在百合遗传转化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 从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的建立和百合转基因体系的建立两方面综述了建立百合的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情况,后者包括抗生素的选用、转化再生植株的筛选、共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株的选择。同时对近10年来在百合遗传转化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包括转报告基因,转抗病、抗虫和抗病毒基因,以及转化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转基因百合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遗传 受体 目的基因 转化技术 转基因研究 百合 遗传转化体系 抗病毒基因 转基因体系 转化受体 再生植株 培养时间 报告基因
下载PDF
转基因蚊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利用转基因技术对蚊虫进行遗传修饰,通过降低野生种群数量或以不能传播寄生虫的蚊虫替代现有种群,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的目的。本文对近2年转基因蚊虫的培育和转基因蚊在野生群体中的适应性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外源基因 转基因蚊虫 转基因体系
下载PDF
“棉花工厂化转基因技术体系”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11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6-356,共1页
2004年9月19日,经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由科技部“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资助、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承担,喻树迅、李付广、刘传亮等为主要完成人的成果——“棉花工厂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在河南安阳通过河南省科技厅... 2004年9月19日,经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由科技部“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资助、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承担,喻树迅、李付广、刘传亮等为主要完成人的成果——“棉花工厂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在河南安阳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取得了重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工厂化转基因技术体系 植物嫁接技术 快速基因功能验证体系 产业化
下载PDF
我国首个育出可用于大田生产的转基因抗盐碱杨树新品种 被引量:1
12
作者 巩建厅 《湖南林业科技》 2006年第6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抗盐碱杨树 新品种选育 大田生产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 转基因体系 抗盐性 中天杨
下载PDF
我国建成工厂化棉花转基因技术体系
13
《现代农业科技(种子与种苗)》 2005年第1期20-20,共1页
我国转基因棉花研究再获重大突破。由国家高技术农业主题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博士领导的这个研究团队已建成高效、工厂化的棉花转基因技术体系,并将多种转基因技术组装配套,实现了流水线操作,年产转基因... 我国转基因棉花研究再获重大突破。由国家高技术农业主题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博士领导的这个研究团队已建成高效、工厂化的棉花转基因技术体系,并将多种转基因技术组装配套,实现了流水线操作,年产转基因棉花6000株以上,有效降低了棉花转基因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工厂化棉花转基因技术体系 生产成本 农杆菌介导 基因转化周期 基因转化
下载PDF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体系简介
14
作者 钱中亮 陈历程 《中国检验检疫》 2005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转基因产品 安全性 IP控制体系 转基因身份保持体系
下载PDF
我国建立转基因棉花工厂化技术体系
15
《作物育种信息》 2005年第1期7-7,共1页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承担的高科技项目“棉花工厂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鉴定。以该技术体系为支撑,已直接育成转基因棉花新品种8个,累计推广转基因抗虫棉3200多万亩,从而使我国在这一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承担的高科技项目“棉花工厂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鉴定。以该技术体系为支撑,已直接育成转基因棉花新品种8个,累计推广转基因抗虫棉3200多万亩,从而使我国在这一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工厂化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技术鉴定
下载PDF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蚊虫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雪冰 陈晓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利用转基因技术对蚊虫进行遗传修饰使其密度下降或降低其传播疾病的能力是控制蚊媒传染病的一个新策略。其核心问题是外源基因在转基因蚊虫体内的表达。本文从转基因蚊虫的表达载体、外源基因表达特性及效应、转基因蚊虫研究存在的问题... 利用转基因技术对蚊虫进行遗传修饰使其密度下降或降低其传播疾病的能力是控制蚊媒传染病的一个新策略。其核心问题是外源基因在转基因蚊虫体内的表达。本文从转基因蚊虫的表达载体、外源基因表达特性及效应、转基因蚊虫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基因 转基因蚊虫 转基因体系 表达特性 表达效应
下载PDF
用转基因植物除砷
17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土壤 除砷 美国乔治亚大学 开发 转基因体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翟锐 高乐 +4 位作者 丁雪妮 廖文林 郑明洁 陆智文 智海剑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775,共8页
利用农杆菌菌株EHAl05,对17个栽培大豆品种的大豆子叶节进行了侵染,从大豆基因型、氯气灭菌时间、外植体状态、菌株活力、侵染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氯气灭菌14~18h,可在不影响大豆种子活力的同... 利用农杆菌菌株EHAl05,对17个栽培大豆品种的大豆子叶节进行了侵染,从大豆基因型、氯气灭菌时间、外植体状态、菌株活力、侵染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氯气灭菌14~18h,可在不影响大豆种子活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暗处理1d的外植体活力高于光照处理5~7d的外植体;菌液浓度(OD600nm)在0.8~1.0且侵染浓度OD600nm)为0.6~0.8时GUS瞬时表达率最高;适宜的侵染时间和共培养天数分圳为30min和4d。在上述优化研究基础上,形成一套综合的转基因体系,该体系的最高转化率可达3.33%。不同处理下的GUS瞬时表达率以及17个大豆品种的丛生芽诱导率综合评价显示,适宜转化的基因型为TL-1、HC-3、HC-6、Wil-liams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农杆菌中文 转基因体系优化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研究取得新成果
19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4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研究成果 籼稻 抗虫基因 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系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试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法律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志陟 李慧 《当代法学》 2003年第10期94-96,共3页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的一项技术。当人们为转基因技术给传统生物技术带来彻底革新和巨大效益欢欣鼓舞...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的一项技术。当人们为转基因技术给传统生物技术带来彻底革新和巨大效益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项新技术给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问题。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立一套安全评价和明确标识的法规体系以正确面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法律体系 中国 转基因生物安全标识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