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4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腺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和锌指转录因子Snail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肖高芳 邓立军 +3 位作者 张莹 李静 范丽萍 谭彩云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98-102,共5页
目的研究结肠腺癌组织中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1)、锌指转录因子(Snai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92例行手术切除结肠腺癌患者的临... 目的研究结肠腺癌组织中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1)、锌指转录因子(Snai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92例行手术切除结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标本92个。另选取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56例和正常结肠组织35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并比较Cripto-1、Snail和MMP-9在结肠腺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ripto-1、Snail和MMP-9与结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肠腺癌、不典型增生、正常结肠组织的CR-1、Snail和MMP-9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R-1、Snail和MMP-9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癌组织中Snail和MMP-9阳性率均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腺癌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R-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的患者Cripto-1、Snail和MMP-9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T3~T4、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结肠腺癌组织中CR-l、Snail和MMP-9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肿瘤浸润T1~T2、临床分期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腺癌组织中CR-1表达与Snail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P<0.05),MMP-9表达与Snail表达亦呈正相关(r>0,P<0.05)。结论Cripto-1、Snail和MMP-9在结肠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协同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癌 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 锌指转录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张亚娟 牛阳 白晶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4期1570-1572,16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CSC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CSCC组和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不同临床特征CSCC...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CSC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CSCC组和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不同临床特征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C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CSCC组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68例CSCC患者中,生存62例,死亡6例。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DCD5﹤0.75 ng/ml、STAT1﹤54.69μg/L、淋巴结转移均是C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较低,血清PDCD5﹤0.75 ng/ml、STAT1﹤54.69μg/L、淋巴结转移均是C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171例血清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转录因子1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3
作者 吴震宇 薛长春 +3 位作者 张赟峰 胡亚芬 董晓芬 马远方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28-183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GDM)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171例GDM病人作为GDM组,根据GDM病人妊娠结局分为妊娠...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GDM)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171例GDM病人作为GDM组,根据GDM病人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91例)和妊娠结局良好组(8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7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HSP70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血清HS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GDM病人血清HSP70、HSF1 mRNA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SP70、HSF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对GDM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肌酐、尿酸、hs-CRP、胱抑素C、HSP70[(0.30±0.10)μg/L比(0.21±0.09)μg/L]、HSF1 mRNA水平(1.99±0.35比1.03±0.32)明显升高(均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有13例,发生率为7.56%,GDM组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有91例,发生率为53.22%,GDM组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结局良好组比较,妊娠结局不良组病人血清HSP70[(0.33±0.14)μg/L比(0.27±0.05)μg/L]、HSF1 mRNA(2.22±0.30比1.73±0.41)明显升高(均P<0.05);GDM病人血清HSP70与HSF1 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HSP70、HSF1 mRNA水平与空腹血糖、HbA1c、肌酐、尿酸、hs-CRP及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HSP70、HSF1、hs-CRP、胱抑素C预测GDM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0.69、0.60、0.58;血清HSP70联合HSF1 mRNA预测GDM病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AUC为0.83,明显高于血清HSP70、HSF1 mRNA及hs-CRP、胱抑素C水平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GDM病人血清HSP70、HSF1呈高表达,且二者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空腹血糖 热休克蛋白70 热休克转录因子1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血清核转录因子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热休克蛋白70与热性惊厥患儿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张迪 戴园园 董志付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分析NF‑κB、MGB1、HSP70与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FS患儿60...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分析NF‑κB、MGB1、HSP70与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FS患儿60例,其中单纯型FS患儿37例作为SFS组,复杂型FS患儿23例作为CFS组;选取同期不伴惊厥的发热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NF‑κB、MGB1、HSP70、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NF‑κB、MGB1和HSP70与BDNF、CK‑MB和LDH的关系。结果3组BDNF、NF‑κB、MGB1、HSP70、CK‑MB和L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HMGB1和HSP70与BDNF、CK‑MB和LDH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FS患儿血清NF‑κB、MGB1、HSP70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儿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转录因子ΚB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热休克蛋白70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锌指样转录因子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分析
5
作者 仉达 费彦达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6期17-20,3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锌指样转录因子2(KLF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分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28例ACI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锌指样转录因子2(KLF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分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28例ACI患者作为ACI组,根据ACI患者CAS斑块的特性,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19例,稳定斑块组45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4例,另选取1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TRP1、KLF2水平;Spearman法分析ACI组患者血清CTRP1、KLF2水平与CAS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C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TRP1、KLF2水平对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I组血清CTRP1水平较高、KLF2水平较低(t=15.949、78.545,P<0.01)。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CTRP1、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依次升高(F=49.819、27.014、17.143、335.582,P<0.01);KLF2水平依次降低(F=127.385,P<0.01)。ACI组患者CTRP1水平与CAS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r=0.532,P<0.01);KLF2水平与CAS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r=-0.61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RP1、KLF2、LDL-C、中性粒细胞计数、NIHSS评分是ACI患者C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OR(95%CI)=3.154(1.533~6.488)、0.763(0.648~0.898)、2.373(1.328~4.239)、2.148(1.278~3.611)、2.723(1.355~5.471),P<0.01]。CTRP1、KLF2两者联合预测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敏感度为90.62%,特异度为75.56%,优于单独预测(Z=2.585、2.237,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CTRP1水平较高,KLF2水平较低,两者均与ACI患者CAS斑块稳定性相关,且两者联合对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锌指样转录因子2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抑制核转录因子Gli1表达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逆转作用观察
6
作者 达丽隽 王遵林 +2 位作者 刘雅婷 刘进进 宋飞雪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抑制核转录因子Gli1表达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逆转作用。方法将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随机分为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其中GANT61组加入10μmol/L的Gli1抑制剂GANT61,环杷明组加入10μmo... 目的观察抑制核转录因子Gli1表达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逆转作用。方法将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随机分为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其中GANT61组加入10μmol/L的Gli1抑制剂GANT61,环杷明组加入10μmol/L的Smo抑制剂环杷明,LY294002组加入20μmol/L的PI3K抑制剂LY294002,对照组加入培养基。各组细胞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细胞中Gli1 mRNA和蛋白,采用MTT法测算顺铂对各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采用Annexin V-FITC法测算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Gli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0.08、0.62±0.12、0.68±0.11、1.05±0.10,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Gli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0.12、0.59±0.07、0.55±0.13、0.97±0.06,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顺铂对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7.35±1.03)、(9.86±0.71)、(10.23±1.02)、(14.26±2.10)μg/mL,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MR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8±0.09、0.38±0.17、0.58±0.19、0.83±0.24,组间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27%±0.99%、15.45%±1.01%、12.35%±1.80%、6.25%±0.38%,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5±0.08、0.33±0.15、0.63±0.13、0.91±0.19,组间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8±0.38、1.34±0.25、1.27±0.39、0.64±0.18,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结论抑制Gli1表达可通过降低顺铂对A549/DDP细胞的IC_(50)、促进A549/DDP细胞凋亡,逆转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Smo抑制剂环杷明、PI3K抑制剂LY294002、Gli1抑制剂GANT61均可抑制A549/DDP细胞中Gli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gli1 肺腺癌 顺铂 细胞耐药 Hedgehog信号通路 PI3K/AKT信号通路 半数抑制浓度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1/外泌体转录活化因子3途径探讨抗结核药吡嗪酰胺肝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茹 张素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4-1231,共8页
目的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外泌体(EVs)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途径探讨抗结核药吡嗪酰胺(PZA)肝损伤的机制。方法将24只WT小鼠随机分为两组:WT+Con组、WT+PZA组;以及将24只HMGB1基因敲除(HMGB1⁃KO)小鼠随机分为两组:HMGB... 目的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外泌体(EVs)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途径探讨抗结核药吡嗪酰胺(PZA)肝损伤的机制。方法将24只WT小鼠随机分为两组:WT+Con组、WT+PZA组;以及将24只HMGB1基因敲除(HMGB1⁃KO)小鼠随机分为两组:HMGB1⁃KO+Con组、HMGB1⁃KO+PZA组。分别采用免疫印迹分析小鼠肝脏组织中HMGB1表达和M1/M2巨噬细胞极化。体外实验中,通过CCK⁃8实验检测梯度浓度的PZA(0、2、4、8、16、32μmol/L)对人肝细胞系Huh7活力影响。通过超速离心分离HMGB1过度表达的Huh7细胞释放的EVs,并分析其对巨噬细胞(THP⁃1)活化的影响。用HMGB1 siRNAs转染PZA处理的Huh7细胞,并分离EVs以检测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0 d相比,PZA给药后4 d、8 d、12 d、16 d小鼠的肝组织中的HMGB1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活力显示PZA抑制Huh7细胞增殖,IC50值为(5.62±0.39)μmol/L。与WT+Con组相比,在WT+PZA组中,观察到明显的进行性体质量损失(P<0.001),和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WT+PZA组相比,HMGB1⁃KO+PZA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01),和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WT+PZA组相比,HMGB1⁃KO+PZA组肝组织中i⁃NOS表达显著减少(P<0.001),和CD206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EVs⁃Vector组相比,EVs⁃HMGB1组THP⁃1细胞中iNOS表达显著增加(P<0.001)。与Con+si⁃NC组相比,PZA+si⁃NC组Huh7细胞EVs中STAT3的水平增加,而HMGB1敲除可以减弱PZA的作用。结论小鼠HMGB1基因敲除逆转了PZA诱导的肝损伤和M1巨噬细胞激活。此外,PZA诱导的HMGB1上调可以促进肝细胞分泌富含STAT3的EVs,并且该EVs能促进M1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外泌体 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吡嗪酰胺 肝损伤
下载PDF
G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亚基β1的反义RNA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马迎辉 潘冬梅 +1 位作者 叶继业 胡骁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4期4-10,共7页
目的探讨G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亚基β1的反义RNA(GABPB1-AS1)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el)组、A组(Model加用si-NC)、B组(Model加用... 目的探讨G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亚基β1的反义RNA(GABPB1-AS1)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el)组、A组(Model加用si-NC)、B组(Model加用si-GABPB1-AS1)、C组(Model加用si-GABPB1-AS1及anti-miR-NC)和D组(Model加用si-GABPB1-AS1及anti-miR-101-3p)。RT-qPCR检测细胞中GABPB1-AS1和miR-101-3p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蛋白(Bax)、活化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 3)和活化的半胱天冬酶9(Cleaved-caspase 9)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GABPB1-AS1和miR-101-3p靶向调控关系。结果Con组、Model组、A组及B组GABPB1-AS1、miR-101-3p、细胞凋亡率、Bax、Bcl-2、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MDA、SOD、IL-1β和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24.541、450.866、368.481、154.595、107.850、103.824、62.514、371.871、210.219、1726.871、488.217,P<0.05)。与Con组比较,Model组细胞中GABPB1-AS1表达升高,miR-101-3p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9蛋白水平、MDA含量及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P<0.05),Bcl-2蛋白水平和SOD活性降低(P<0.05)。与A组和Model组比较,B组GABPB1-AS1表达、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9蛋白水平、MDA含量及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miR-101-3p表达、Bcl-2蛋白水平和SOD活性升高(P<0.05)。GABPB1-AS1靶向负调控miR-101-3p表达。与C组比较,D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9蛋白水平、MDA含量及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t=13.360、9.779、5.644、5.156、13.545、37.810、25.132,P<0.05),Bcl-2蛋白水平和SOD活性降低(t=9.311、12.752,P<0.05)。结论干扰GABPB1-AS1可能通过上调miR-101-3p表达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G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亚基β1的反义RNA miR-101-3p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牙本质基质蛋白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逄键梁 吴补领 +2 位作者 张亚庆 柯杰 吴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1-875,共5页
目的:观察具有矿化活性的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在重组人转录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作用下对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表达和Dmp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 目的:观察具有矿化活性的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在重组人转录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作用下对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表达和Dmp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体外培养的HDPSC矿化诱导模型,经10ng/L重组人TGF-β1刺激后,运用RT-PCR、报告基因检测等方法检测细胞在TGF-β1作用后Dmp1mRNA表达变化以及对pGL3-P-193~+86和pGL3-P-505~+862个启动子片段重组报告基因载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诱导矿化后具有部分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特征的HDPSC经TGF-β1刺激后,Dmp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并存在时间依赖性。pGL3-P-193~+86和pGL3-P-505~+86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均下降,以pGL3-P-505~+86活性下降更明显,说明TGF-β1具有下调HDPSCDmp1转录活性的作用。计算机分析结果发现,Dmp1基因启动子-505~+86bp区存在多个TGF-β1下游作用分子Smads的结合位点。结论:TGF-β1可下调Dmp1mRNA的表达水平和转录活性,以pGL3-P-505~+86活性下降更明显。启动子-505~-193bp区存在TGF-β1下游作用分子或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从而参与下调Dmp1转录表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生长因子β1 牙本质基质蛋白1 人牙髓干细胞 报告基因 转录活性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潜伏蛋白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诱导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静 邓锡云 +4 位作者 唐敏 吴尚辉 顾焕华 易薇 曹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6-561,共6页
利用已建立的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 on LMP1系统等良好的实验模型 ,采用荧光酶报道基因分析法和端粒酶TRAP ELISA技术 ,分别检测EB病毒潜伏蛋白 1(LMP1)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从LMP1介导NFκB信号传导途... 利用已建立的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 on LMP1系统等良好的实验模型 ,采用荧光酶报道基因分析法和端粒酶TRAP ELISA技术 ,分别检测EB病毒潜伏蛋白 1(LMP1)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从LMP1介导NFκB信号传导途径角度 ,探讨LMP1诱导端粒酶表达的分子机制 .结果表明 ,LMP1可诱导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 ,将LMP1羧基端胞浆区突变后 ,可同时下调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在Doxycycline诱导LMP1表达状态下 ,NFκB反式激活活性增强 ,同时端粒酶活性升高 ;进一步应用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NFκBp6 5寡脱氧核苷酸和IκBα的显性负性突变体分别阻断NFκB活性 ,可降低由LMP1诱导的端粒酶活性 .因此 ,NFκB作为LMP1信号传导途径上的枢纽 ,可能介导了LMP1对端粒酶的表达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潜伏蛋白1 转录因子ΚB 诱导 鼻咽上皮细胞 表达 端粒酶活性
下载PDF
川西獐牙菜醇提物上调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CPF、PXR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畅 李绍雪 +3 位作者 高宇 柴进 张全 陈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体外培养HepG2细胞观察川西獐牙菜醇提物(Swertia mussitii Franch)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核转录因子SP1(specificity protein 1 transcription factor,SP1)及核受体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 目的体外培养HepG2细胞观察川西獐牙菜醇提物(Swertia mussitii Franch)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核转录因子SP1(specificity protein 1 transcription factor,SP1)及核受体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CYP7A启动子结合因子(CYP7A promoter-binding factor,CP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川西獐牙菜醇提物的最佳作用浓度,再分别于0、12、24、48、72h刺激HepG2细胞,抽提细胞的RNA、总蛋白和核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膜转运蛋白MRP3、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CPF在转录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每个时间点设立阴性对照DMSO组和阳性对照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组。结果川西獐牙菜醇提物可显著诱导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其作用强于UDCA(P<0.05)。川西獐牙菜醇提物也可明显上调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作用强于UDCA。对CPF表达的上调作用与UDCA相当(P<0.05)。结论川西獐牙菜醇提物可刺激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上调,且有可能是通过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CPF上调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川西獐牙菜醇提物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 转录因子SP1 CYP7A启动子结合因子 核受体孕烷X受体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转录调节因子Ets-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春丽 张圣林 +4 位作者 黄跃雁 石新华 杨春悦 梁君伟 胡俊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0期115-116,共2页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侵袭与转移是其最主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在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降解基底膜(BM)和细胞外基质(ECM)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Ets-1作为转录调节因...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侵袭与转移是其最主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在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降解基底膜(BM)和细胞外基质(ECM)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Ets-1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本文仅对MMPs家族中的MMP-1及其关联因子Ets-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转录调节因子ETS-1 肿瘤
下载PDF
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1(hMTERF1)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熊伟 杨勇琴 +3 位作者 张海洋 徐彤 左绍远 余敏 《生物信息学》 2015年第1期23-30,共8页
为了预测和分析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1(human 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1,hMTERF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hMTERF1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包括hMTERF1的理化性质、跨膜区和信号肽、亚细胞定... 为了预测和分析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1(human 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1,hMTERF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hMTERF1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包括hMTERF1的理化性质、跨膜区和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功能域、蛋白质的功能分类预测、多重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树构建、三级结构建模。结果表明:hMTERF1蛋白分子量为45.78 kD,等电点为9.49,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区。该蛋白定位于细胞线粒体,N端1-57个氨基酸为前导肽序列。其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包含6个MTERF基序,三级结构显示结果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蛋白质多重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显示,hMTERF1蛋白与黑猩猩、大鼠、小鼠等哺乳动物的MTERF1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簇。hMTERF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探索hMTERF1蛋白的功能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1 蛋白 结构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双向调节蛋白、转录因子E2启动子结合因子1、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艳昕 刘庆滨 +2 位作者 黄江梅 周颖 肖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双向调节蛋白(AREG)、转录因子E2启动子结合因子1(E2F-1)、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住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接受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双向调节蛋白(AREG)、转录因子E2启动子结合因子1(E2F-1)、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住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接受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AREG、转录因子E2F-1、IL-6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癌患者的AREG、转录因子E2F-1、IL-6的表达,分析影响AREG、转录因子E2F-1、IL-6表达的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AREG、IL-6水平,转录因子E2F-1阳性表达率高于结直肠息肉组;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为黏液腺癌、TNM分期为Ⅲ期+Ⅳ期的结直肠癌患者的AREG、IL-6水平,转录因子E2F-1阳性表达率较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型和TNM分期是影响表达的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AREG、IL-6水平,转录因子E2F-1阳性表达率较高,相关因子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型和TNM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双向调节蛋白 E2F1转录因子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α1对人牙本质基质蛋白1基因转录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逄键梁 柯杰 +4 位作者 邓天政 朱晓茹 李晓华 张亚庆 吴补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α1,Cbfα1)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将pCMV-Osf2瞬时转染至体外矿化诱导的HDPSCs...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α1,Cbfα1)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将pCMV-Osf2瞬时转染至体外矿化诱导的HDPSCs中,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Cbfα1蛋白的表达变化。将不同长度的DMP1基因启动子片段重组报告基因载体与pCMV-Osf2分别共转染至细胞中,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诱导后的HDPSCs中少量表达Cbfα1,在瞬时转染Cbfα1后,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中,并且在转染48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值;Cbfα1可明显增强6个不同长度的DMP1基因启动子片段重组报告基因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以pGL3-P-505~+86启动子活性增强最为明显(P<0.05)。计算机分析结果发现,DMP1基因启动子-505~+86 bp区存在Cbfα1的结合位点。结论:Cbfα1可上调人DMP1基因转录活性,是HDPSCs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DMP1基因启动子序列-199~-185 bp区可能是Cbfα1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牙本质基质蛋白1 人牙髓干细胞 报告基因 转录活性
下载PDF
超音刺猬蛋白 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及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娜 刘禄 魏容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1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究刺猬因子(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超音速刺猬蛋白(Shh)及其下游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和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 目的探究刺猬因子(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超音速刺猬蛋白(Shh)及其下游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和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黏膜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30例同期收入的宫颈黏膜组织正常的阴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对象宫颈黏膜组织中Shh、FoxM1、Gli1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中Shh、FoxM1、Gli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hh、FoxM1、Gli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90%、92%,较正常宫颈组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h、FoxM1、Gli1蛋白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hh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FoxM1只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Gli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hh、FoxM1、Gli1三者之间互为正相关(P<0.05)。结论 Shh、FoxM1、Gli1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Shh和Gli1蛋白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而FoxM1蛋白只与宫颈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此三者的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刺猬蛋白 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 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 宫颈癌
下载PDF
柽柳转录因子基因ThbZIP1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纯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胜男 刘志华 王玉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7,共5页
柽柳是重要的抗逆植物,提取柽柳总RNA,克隆了柽柳的16.5 k D b ZIP转录因子基因Thb ZIP1,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Thb ZIP1,导入宿主菌获得重组菌株BL21-Thb ZIP1,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进行重组蛋白r Thb ZIP1诱导表达。试验... 柽柳是重要的抗逆植物,提取柽柳总RNA,克隆了柽柳的16.5 k D b ZIP转录因子基因Thb ZIP1,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Thb ZIP1,导入宿主菌获得重组菌株BL21-Thb ZIP1,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进行重组蛋白r Thb ZIP1诱导表达。试验结果表明:IPTG浓度为1.0 mmol/L,诱导温度为37℃条件下,诱导4 h,大肠杆菌提取液提取50 min时,所获得重组蛋白r Thb ZIP1表达量最大,占总蛋白的76.42%;经过10%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重组蛋白r Thb ZIP1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并利用电纯化法成功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b ZIP1转录因子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对PPARδ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晓刚 毛泽斌 +2 位作者 孟照俊 吕晓凤 俞小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重组将不同长短的PPARδ启动子序列转化到PGL3-basic载体中,转染LOVO细胞,通过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确定...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重组将不同长短的PPARδ启动子序列转化到PGL3-basic载体中,转染LOVO细胞,通过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确定PPARδ启动子活性区域.再通过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突变等方法确定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对PPARδ表达的作用.结果 Deletion及重组转染后发现PPARδ启动子活性区域在序列3361~3464之间,EMSA、突变发现AP1因子结合位点突变后转染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AP1因子结合位点突变后转染活性明显降低,提示AP1是PPARδ的一个增强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 突变 转染
下载PDF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在Buerger’s病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涛 郑文涛 +2 位作者 刘佳 吴田芳 代远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8-701,共4页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在Buerger’s病患者腰交感神经元内的表达。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Buerger’s病男性患者腰交感神经节标本,Buerger’s病患者组:23例,对照组:12例...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在Buerger’s病患者腰交感神经元内的表达。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Buerger’s病男性患者腰交感神经节标本,Buerger’s病患者组:23例,对照组:12例。应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对照组腰交感神经节神经元AP-1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差异。结果:Buerger’s病患者腰交感神经节神经元中AP-1的基因表达(P=0.045 9)、蛋白表达(P=0.028 3),高于对照组。结论:AP-1在调节Buerger’s病细胞增殖和血管炎症反应中发挥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erger’s病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 自身免疫 炎症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铎 徐菲 +3 位作者 吴晓琴 邹天辉 刘尧 王寰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E2F8转录因子8(E2F8)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表达。随访患者并...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E2F8转录因子8(E2F8)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表达。随访患者并记录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时间。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乳腺癌组织YTHDF1与E2F8蛋白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YTHDF1、E2F8蛋白表达与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二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06,P<0.05)。TNM分期Ⅱ期、肿瘤最大径>2 cm、合并淋巴结转移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Ⅰ期、肿瘤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均<0.05)。32例患者发生肿瘤进展,YTHDF1、E2F8蛋白表达阳性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低于其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均<0.05)。TNM分期Ⅱ期、合并淋巴结转移、YTHDF1蛋白阳性表达、E2F8蛋白阳性表达是老年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YTHDF1、E2F8蛋白高表达,且与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有关,是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人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 E2F转录因子8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