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二聚化配体3(TFDP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雪 初明 +8 位作者 杨珂 阴凯麟 何嘉勰 徐兰 焦运燊 丁羚昱 刘彦辰 初正云 王月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总结癌-睾丸抗原TFD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规律,探究TFDP3表达与乳腺癌分型及发病进程关系。方法:通过对不同分型及分期的乳腺癌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TFDP3在其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样本来源患者的临床信息,对T...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总结癌-睾丸抗原TFD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规律,探究TFDP3表达与乳腺癌分型及发病进程关系。方法:通过对不同分型及分期的乳腺癌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TFDP3在其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样本来源患者的临床信息,对TFDP3的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了5种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CF-7、SK-BR-3、T47D及MCF-10A)中TFDP3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TFDP3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TFDP3在已检测的乳腺癌样本中的表达率为49%。乳腺癌临床分子分型标记物HER2的表达与TFDP3的表达呈正相关,但乳腺癌的分期、临床病理分型以及临床分子分型标记物ER、PR的表达均与肿瘤组织中TFDP3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TFDP3在各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量与HER2的表达量呈正性相关。这为研究已TFDP3为靶点的乳腺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录因子二聚化配体3 癌睾丸抗原 HER-2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CC趋化因子配体2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实验研究
2
作者 薛杰 张永梅 +1 位作者 陈启 郝艳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9-582,588,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HCC1937、MCF-7、MDA-MB-231、ZR-75-1)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采用蛋白印迹法检...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HCC1937、MCF-7、MDA-MB-231、ZR-75-1)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HCC1937、MCF-7、MDA-MB-231、ZR-75-1和MCF-10A细胞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CCL2蛋白表达。选取p-STAT3/STAT3蛋白比值、CCL2蛋白表达最高的人乳腺癌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将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STAT3抑制剂(WP1066)Ⅰ组(2μmol/L WP1066)、Ⅱ组(4μmol/L WP1066)、Ⅲ组(8μmol/L WP1066)。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MCF-7细胞活力、迁移率及侵袭能力。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p-STAT3、STAT3、C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MCF-10A细胞比较,HCC1937、MCF-7、MDA-MB-231、ZR-75-1细胞p-STAT3/STAT3蛋白比值、CCL2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其中MCF-7细胞p-STAT3/STAT3蛋白比值、CCL2蛋白表达最高,因此选用MCF-7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STAT3抑制剂Ⅰ、Ⅱ、Ⅲ组MCF-7细胞活力、迁移率、侵袭数目依次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STAT3抑制剂Ⅰ、Ⅱ、Ⅲ组MCF-7细胞p-STAT3/STAT3蛋白比值、CCL2、MMP-2及MMP-9蛋白表达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乳腺癌细胞中STAT3/CCL2呈高表达,抑制STAT3/CCL2信号通路能够降低乳腺癌细胞活力,减少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CC趋化因子配体2 细胞活力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配体8、核转录因子κB、可溶性B7-H3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价值
3
作者 李友一 陈东晓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0期194-198,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可溶性B7-H3(sB7-H3)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小儿内科综合三区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 目的分析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可溶性B7-H3(sB7-H3)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小儿内科综合三区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就诊的160例MPP患儿作为MPP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儿童作为健康组。所有患儿均接受对症治疗,于治疗7d后随访,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n=115)、预后不良组(n=45)。比较健康组、MPP组NF-κB、CXCL8、sB7-H3水平,比较不同预后情况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NF-κB、CXCL8、sB7-H3动态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MPP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F-κB、CXCL8、sB7-H3对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PP组NF-κB、CXCL8、sB7-H3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NF-κB、CXCL8、sB7-H3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NF-κB、CXCL8、sB7-H3为MPP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F-κB、CXCL8、sB7-H3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825)及灵敏度、特异度(81.37%、80.65%)均高于各项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NF-κB、CXCL8、sB7-H3与MPP患儿预后存在密切关系,以上指标联合检测对预测MPP预后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CXC趋化因子配体8 转录因子ΚB 可溶性B7-H3 预后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配体16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王昊 赵伟 +1 位作者 宗亮 石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目的分析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 目的分析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100例患者相对应的癌旁正常胃肠道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组织和癌旁正常胃肠道组织中CXCL16、STAT3的表达水平,分析CXCL16、STAT3表达水平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XCL16、STAT3表达水平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CXCL16、STAT3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其在癌旁正常胃肠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P<0.05);CXCL16、STAT3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病理性核分裂象、危险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Kaplan-Meier法显示CXCL16阴性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CXCL16阳性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P<0.05),STAT3阴性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STAT3阳性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性核分裂象、浸润深度、STAT3阳性表达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CXCL16、STAT3的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可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CXC趋化因子配体16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预后
下载PDF
微小RNA-338-3p调控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肺癌细胞株PC-9/GR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洪宇 史志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338-3p(miR-338-3p)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肺癌细胞株PC-9/GR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PC-9细胞、PC-9/GR细胞,采用0、0.25、0.50、1.00、2... 目的 探讨微小RNA-338-3p(miR-338-3p)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肺癌细胞株PC-9/GR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PC-9细胞、PC-9/GR细胞,采用0、0.25、0.50、1.00、2.00、4.00、8.00μmol/L吉非替尼处理确定用药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miR-338-3p表达。将PC-9/GR细胞分为对照组、miR-338-3p NC组(转染miR-338-3p NC)、miR-338-3p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抑制剂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100μmol/L氟达拉滨)。4组均添加1.00μmol/L吉非替尼,转染后qRT-PCR检测细胞中miR-338-3p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WB)法STAT1、p-STAT1、PD-L1、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当吉非替尼浓度升高至1.00μmol/L时,PC-9细胞与PC-9/GR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9细胞相比,PC-9/GR细胞中miR-338-3p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qRT-PCR结果显示,miR-338-3p组、STAT1抑制剂组的miR-338-3p表达水平均高于miR-338-3p NC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338-3p NC组相比,miR-338-3p组PC-9/GR细胞增殖率及细胞中PD-L1、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凋亡率及细胞中p-STAT1/STAT1、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338-3p组相比,STAT1抑制剂组PC-9/GR细胞增殖率及细胞中PD-L1、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凋亡率及细胞中p-STAT1/STAT1、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338-3p可抑制EGFR-TKI耐药肺癌细胞株PC-9/GR细胞中PD-L1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TAT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38-3p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耐药 肺癌细胞PC-9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凋亡
下载PDF
IFN-γ通过激活STAT3促进甲状腺上皮细胞分泌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菲 许铖铖 +6 位作者 郑婷婷 牟笑 罗旋 路庆艳 刘宝翠 董昕 毛朝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1-814,819,共5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甲状腺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HE染色检测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FN-γ的表达。用500 U/mL IFN-γ处理Nthy-ori 3-1甲状腺细胞后,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信...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甲状腺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HE染色检测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FN-γ的表达。用500 U/mL IFN-γ处理Nthy-ori 3-1甲状腺细胞后,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及磷酸化的STAT3的水平。用STAT3抑制剂Stattic处理后,ELISA测定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的变化,TranswellTM法检测淋巴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较多,IFN-γ表达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IFN-γ处理增加甲状腺细胞p-STAT3水平,增加CXCL10分泌和淋巴细胞迁移,而Stattic处理后CXCL10分泌减少,淋巴细胞迁移减少。结论 IFN-γ激活STAT3促进甲状腺上皮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增加淋巴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IFN-γ) 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 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 桥本甲状腺炎
下载PDF
趋化因子配体21对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炎性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桂银 赵元丹 +4 位作者 高扬 刘潜 张强 曹芳 姚声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2-609,共8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在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及脑出血CCL21单抗干预组(ICH+anti-CCL21组),每组20只。采用基底节区注射Ⅶ型胶原...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在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及脑出血CCL21单抗干预组(ICH+anti-CCL21组),每组20只。采用基底节区注射Ⅶ型胶原酶法,建立小鼠脑出血模型。小鼠脑出血后72 h对3组小鼠进行神经损伤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检测患侧半脑脑组织含水量,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蛋白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血肿灶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CH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增高[(15.0±1.0)分比(2.4±0.9)分],脑水肿加重,神经细胞损伤增加,神经细胞凋亡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鼠脑血肿灶周围组织的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增加,抗炎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CH组比较,采用CCL21单抗干预的脑出血小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9.2±1.3)分]降低,脑水肿程度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减少及神经细胞凋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L21单抗干预可明显增加小鼠脑血肿灶周围组织的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减少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增加抗炎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各组中均相对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CL21单抗干预显著减少了小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损害,可能是通过激活JAK2/STAT3从而抑制其下游炎性因子TNF-α、IL-1β而引起,提示了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炎性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的实验依据和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损伤 神经炎性反应 趋化因子配体21 Janus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SHP2通过抑制STAT3-TGFβ通路进而减轻PD-L1表达
8
作者 李帅 石玉 +2 位作者 王常昊 艾冬梅 张卜瑗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8-403,463,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和过表达SHP2基因的THP-1细胞,与SGC-7901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将其分为对照(NC)组和SHP2-shRNA组、NC组和SHP2-mimic组、Stattic(STAT3抑制剂)+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THP-1细胞上清液外泌体,免疫印迹检测THP-1细胞中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外泌体CD9和TGFβ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SGC-7901细胞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PD-L1、p-STAT3、IL-10、PTEN和p-PI3K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THP-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SHP2-mimic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共培养的SGC-790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NC组;Stattic干预后,SHP2蛋白表达水平未被影响,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Stattic+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SHP2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内STAT3-TGFβ通路活性抑制PD-L1和p-PI3K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延缓胃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E2F1对TFDP3表达的调控及其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蕊 马越云 +4 位作者 辛艺娟 刁艳君 杨静 岳乔红 郝晓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构建含TFDP3基因启动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载体pGL3-TFDP3-promoter,观察E2F1对TFDP3转录及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TFDP3对E2F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TFDP3启动子序列并克... 目的:构建含TFDP3基因启动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载体pGL3-TFDP3-promoter,观察E2F1对TFDP3转录及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TFDP3对E2F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TFDP3启动子序列并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与E2F1表达载体pCMV-E2F1-HA瞬时单独或共同转染PC3细胞,测定荧光素酶活性以观察E2F1对TFDP3启动子的调控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CMV-E2F1-HA转染对PC3细胞内TFDP3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FDP3与E2F1相互作用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TFDP3基因启动子重组质粒pGL3-TFDP3-promoter,与E2F1表达载体pCMV-E2F1-HA共转染PC3细胞后,TFDP3启动子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较单独转染pGL3-TFDP3-promoter显著升高[(1.14±0.06)vs(0.61±0.05),P<0.05]。转染pCMV-E2F1-HA的PC3细胞的TFDP3蛋白表达是未转染细胞的2.7倍[(0.24±0.03)vs(0.09±0.02),P<0.05]。pCMV-E2F1-HA转染后PC3细胞凋亡率较未转染组显著上升[(7.10±0.003)%vs(2.66±0.001)%,P<0.05],而pCMV-E2F1-HA与pcDNA3.1-TFDP3共转染后细胞凋亡率较pCMV-E2F1-HA组显著下降[(4.92±0.002)%vs(7.10±0.003)%,P<0.05]。结论:E2F1可增强TFDP3启动子的活性,增加TFDP3蛋白的表达,其可能通过此机制抑制E2F1诱导的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转录因子二聚化配体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启动子 前列腺癌 PC3细胞
下载PDF
PD-L1和FOXP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松 赵代伟 +1 位作者 罗雪 高庆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973-979,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组织标本160例,其中PTC 1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采...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组织标本160例,其中PTC 1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PD-L1和FOXP3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140例PTC病例中,86例PD-L1阳性表达,其中低表达37例、中表达26例、高表达16例、极高表达7例,PD-L1表达阳性率为61.4%;84例FOXP3阳性表达,其中低表达37例、中表达19例、高表达8例、极高表达20例,FOXP3的阳性表达率为60.0%。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PD-L1和FOXP3表达均为阴性,与两者在P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PD-L1表达与TNM分期、包膜侵犯、腺外侵犯、远处转移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T分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侧方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病灶无关(P>0.05)。FOXP3表达与年龄、包膜侵犯、腺外侵犯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T分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侧方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灶、远处转移和合并HT均无关(P>0.05)。在PTC组织中,PD-L1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r=0.732,P=0.000)。结论PD-L1和FOXP3在PTC组织中表达上调,两者表达与TNM分期和肿瘤局部浸润有关,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人PD-L1基因启动子区STAT3结合元件的筛选 被引量:1
11
作者 Samjhana Pandey 钱宝梅 +3 位作者 王文博 赵聃 王迎伟 邱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80-1284,1291,共6页
目的:检查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对人胶质瘤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影响,同时筛选PD-L1基因启动区可能的STAT3结合元件... 目的:检查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对人胶质瘤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影响,同时筛选PD-L1基因启动区可能的STAT3结合元件。方法:培养U251细胞,给予STAT3抑制剂(BP-1-102)或DMSO处理,9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查细胞表面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将PD-L1基因启动子全长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PD-L1-FL)转染U251细胞,再给予BP-1-102或DMSO处理,9 h后检查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将PD-L1基因启动子全长和各截短(pGL3-PD-L1-1~4)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STAT3过表达质粒(pCMV-STAT3)共转染HEK293细胞,再测定荧光素酶活性,初步确定STAT3的结合区域。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PD-L1基因启动子上STAT3的结合元件,并开展结合元件突变实验确定有效性。结果:BP-1-102可明显下调U251细胞中PD-L1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此外,将pGL3-PD-L1-FL、pGL3-PD-L1-1~4和pCMV-STAT3共转染HEK293细胞后,pGL3-PD-L1-4的启动活性显著低于其他质粒,提示STAT3可能结合于PD-L1基因启动子-200~0 nt区域。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发现,此区域含有2个STAT3的结合元件,分别位于-194^-184 nt和-135^-125 nt部位。进一步研究揭示突变-194^-184 nt和-135^-125 nt元件均可显著下调pGL3-PD-L1-FL的荧光素酶活性,联合突变更为明显。结论:本研究成功筛查出STAT3在人PD-L1基因启动子上的可能结合区域,为后续研究胶质瘤细胞中STAT3相关的PD-L1基因转录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启动子 转录调控
下载PDF
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近期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12
作者 张海涛 栾献亭 +1 位作者 张辉 赵佳佳 《内科》 2023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近期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16例行PCI治疗的AM...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近期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16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3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为预后不良组(34例),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为预后良好组(8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术后1 d、术后1个月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差值水平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支架数目、支架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术后1d、术后1个月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差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LVEF、支架数目、支架直径,以及术后1 d、术后1个月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及其差值均是A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ΔsTLT-1、ΔCX3CL1、ΔNT-proBNP高水平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度是低水平者的0.462、0.336、0.417倍。结论 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为A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变化情况可帮助临床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预后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 C-X3-C趋化因子配体1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低级别胶质瘤中促进CD274表达
13
作者 刘东 刘媛 +1 位作者 张淑灵 王玉祥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893-902,910,共11页
目的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SREK1)在多种肿瘤中的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泛癌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GEPIA 2、TIMER 2.0、TISIDB和cBioPortal分析SREK1表达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肿瘤组织中的表... 目的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SREK1)在多种肿瘤中的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泛癌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GEPIA 2、TIMER 2.0、TISIDB和cBioPortal分析SREK1表达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遗传变异的特征及其表达对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和免疫—肿瘤靶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LGG肿瘤组织中,SREK1表达与记忆B细胞、活化的CD4+T细胞、Th2细胞、中性粒细胞、NKT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和CD56dimNK细胞的浸润存在相关性(P均<0.05)。SREK1与免疫—肿瘤靶基因如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Ⅰ型干扰素受体1(IFNAR1)、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D274)等表达在LGG中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SREK1是LGG患者的危险因子之一,可能通过促进CD274的表达来加剧LGG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 低级别胶质瘤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Ⅰ型干扰素受体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免疫—肿瘤靶基因
下载PDF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PD-L1与TILs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堃 卢善明 +4 位作者 郑志坚 姚运红 郑少秋 刘清华 谢寿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186-2192,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TILs)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诊治并接受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01例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TILs)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诊治并接受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L1、CD4^(+)TILs、CD8^(+)TILs、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Foxp3)^(+)TILs表达水平。比较不同PD-L1表达水平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对PD-L1表达水平与TILs密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PD-L1表达水平、TILs密度及密度比值与累计生存率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PD-L1表达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或)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34.65%(35/101);CD4^(+)TILs计数为94(45,190);CD8^(+)TILs计数为63(31,117);FoxP3^(+)TILs计数为6.0(2.5,13.5);FoxP3^(+)TILs/CD8^(+)TILs比值为0.109(0.036,0.193)。PD-L1阳性表达组与PD-L1阴性表达组CD4^(+)TILs、CD8^(+)TILs、FoxP3^(+)TILs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情况与CD4^(+)TILs、CD8^(+)TILs、FoxP3^(+)TILs密度均呈正相关(r=0.305、0.222、0.222,P=0.002、0.026、0.026)。生存组与死亡组CD4^(+)TILs密度、CD8^(+)TILs密度和PD-L1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年龄<50岁、PD-L1阳性表达、CD4^(+)TILs高密度、CD8^(+)TILs高密度、FoxP3^(+)TILs/CD8^(+)TILs低比值患者累计生存率均高于手术年龄≥50岁、PD-L1阴性表达、CD4^(+)TILs低密度、CD8^(+)TILs低密度、FoxP3^(+)TILs/CD8^(+)TILs高比值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L1阳性表达、CD8^(+)TILs高密度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PD-L1、CD4^(+)TILs、CD8^(+)TILs、FoxP3^(+)TILs/CD8^(+)TILs比值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均有关,其中PD-L1阳性表达、CD8^(+)TILs高密度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下载PDF
氟化物对成骨细胞OPGL mRNA和M-CS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华坤 计国义 李广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氟对成骨细胞的骨保护蛋白配体 (OPGL)mRNA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CSF)mR 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小鼠乳鼠成骨细胞 ,取第 3代成骨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氟 6h ,提取细胞总RNA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目的 探讨氟对成骨细胞的骨保护蛋白配体 (OPGL)mRNA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CSF)mR 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小鼠乳鼠成骨细胞 ,取第 3代成骨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氟 6h ,提取细胞总RNA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 ,观察成骨细胞分泌的OPGL和M CSF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氟的作用下 ,成骨细胞的OPGLmRNA和M CSF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 ,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结论 氟有可能通过上调OPGL和M CSF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表达 成骨细胞 OPGL 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氟化物 骨保护蛋白配体 聚合酶链式反应 统计学差异 骨吸收活性 酶消化法 方法应用 不同浓度 总RNA PCR) 细胞分泌 上升趋势 破骨细胞 3 转录 CFF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华 李艳 +2 位作者 张平安 李栋 廖声荣 《微循环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湖北地区131例正常人的ERβ基因RsaI和AluI酶切多态性,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分析ERβ基因RsaI和AluI两个酶切位点的基因...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湖北地区131例正常人的ERβ基因RsaI和AluI酶切多态性,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分析ERβ基因RsaI和AluI两个酶切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别以Rr型、aa型最多,而以RR型、AA型最少,其分布在男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RβRsaI和AluI不同基因型间血清TC、TG、HDL-C、LDL-C、apoAI、apoB水平均有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β基因RsaI和AluI酶切多态性可能不影响人群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 基因多态性 血脂水平 Receptor 类固醇激素受体 甲状腺激素受体 维生素D3受体 配体结合区 转录活性因子 家族成员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PD-L1、Vim、Zeb1的表达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付江萍 蓝柳 +3 位作者 胡芳 方向东 高友淑 莫玉珍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8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EC)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波形蛋白(Vim)和锌指结构E-box结合蛋白1(Zeb1)表达水平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中晚期EC患者106例,行食管肿瘤胃镜活检并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 目的研究食管癌(EC)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波形蛋白(Vim)和锌指结构E-box结合蛋白1(Zeb1)表达水平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中晚期EC患者106例,行食管肿瘤胃镜活检并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然后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进行根治性放疗,根据放疗后4周时疗效将患者分为敏感组和耐受组,比较两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并分析各指标与EC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106例EC患者放疗效果显示完全缓解(CR)37例,部分缓解(PR)34例,稳定(SD)23例,进展(PD)为12例,敏感组(CR+PR)癌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波形蛋白(Vim)、锌指结构E-box结合蛋白1(Zeb1)和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阳性率均低于耐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1.5 cm、分化程度低以及PD-L1、Vim、Zeb1和STAT3阳性是EC放疗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EC患者肿瘤组织PD-L1、Vim和Zeb1阳性率与STAT3均呈明显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肿瘤组织PD-L1、Vim和Zeb1蛋白在放疗耐受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更高,且其与放疗敏感相关蛋白STAT3表达水平具有明显正相关性,可作为评估EC放疗敏感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波形蛋白 锌指结构E-box结合蛋白1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放疗敏感性
下载PDF
瘦素对TRAIL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杰 姜晓红 +1 位作者 许春海 李树臣 《肝脏》 201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了解瘦素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瘦素对外源性TRAIL诱导HSC-T6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 目的了解瘦素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瘦素对外源性TRAIL诱导HSC-T6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Bcl-2。结果 TRAIL抑制HSC-T6细胞增殖、诱导HSC-T6细胞凋亡,而瘦素使TRAIL诱导的HSC-T6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当TRAIL诱导HSC-T6细胞凋亡时加入瘦素,pSTAT3、Bcl-2表达上调。结论瘦素可以使外源性TRAIL诱导的HSC-T6细胞凋亡减少,可能与瘦素促使STAT3磷酸化,Bcl-2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肝星状细胞 细胞凋亡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Bcl-2
下载PDF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STAT3二聚化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俊生 赵麟 +1 位作者 李静 戚欣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8年第3期9-17,共9页
目的构建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3,STAT3)二聚化抑制剂筛选模型,为STAT3抑制剂筛选提供实验方法。方法分别构建pECFP-N1-STAT3和pEYFP-N1-STAT3的荧光报告载体,利用脂质体... 目的构建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3,STAT3)二聚化抑制剂筛选模型,为STAT3抑制剂筛选提供实验方法。方法分别构建pECFP-N1-STAT3和pEYFP-N1-STAT3的荧光报告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二者共转入HEK-293T细胞,利用ECFP和EYFP 2种荧光蛋白之间能量共振转移,检测磷酸化STAT3分子的二聚化水平,并检测Stattic对二聚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pECFP-N1-STAT3和pEYFP-N1-STAT3的荧光报告载体。将2种荧光报告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TAT3以及p-STAT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以458nm波长激发ECFP,其发射波长可激发EYFP。加入STAT3二聚化抑制剂Stattic后,荧光强度降低,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STAT3二聚化抑制剂筛选模型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二聚化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Stattic
原文传递
紫草素对鼻咽癌CNE1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祥香 吴李仲 吴祥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2897-2903,共7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鼻咽癌细胞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1)体外研究:将人鼻咽癌CNE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紫草素1.2、2.4、3.6μmol/L组及紫杉醇2.5μmol/L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MT)法检测CNE1细胞活性,Hoechst法检测CNE1细胞凋...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鼻咽癌细胞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1)体外研究:将人鼻咽癌CNE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紫草素1.2、2.4、3.6μmol/L组及紫杉醇2.5μmol/L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MT)法检测CNE1细胞活性,Hoechst法检测CNE1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CNE1细胞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蛋白表达。(2)体内研究:将48只裸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及紫杉醇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裸鼠建立鼻咽癌模型。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2.0、3.0 mg/kg紫草素灌胃,紫杉醇组腹腔注射2.0 mg/kg的紫杉醇。测量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提取巨噬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oxp3、RORγt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紫草素1.2、2.4、3.6μmol/L组及紫杉醇2.5μmol/L组的细胞活性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均P<0.05),并存在紫草素浓度依赖性,且Fox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RORγ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裸鼠巨噬细胞中PD-L1、肿瘤组织RORγ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肿瘤组织Foxp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及紫杉醇组肿瘤质量减小,PD-L1、RORγ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ox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紫草素高剂量组各指标与紫杉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素可以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抑制瘤体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微环境巨噬细胞的PD-L1活性,激活Foxp3并抑制RORγt表达,进而减少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鼻咽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 叉头样转录因子3 转录因子维A酸相关孤独受体γt CNE1细胞 祼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