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叶勇 《图书馆学刊》 2014年第9期8-10,共3页
以数字网络化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方兴未艾,使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受到空前挑战,图书馆消亡论甚嚣尘上。传统图书馆究竟向何处去,传统图书馆空间应实现"转换与重构"。
关键词 现代图书馆 图书馆空间 转换与重构 空间功能定位 第三空间 建筑理念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民俗价值观的转换与重构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帆 詹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民俗价值观中,以人类的生计活动与消费民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和重大。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有必要对我们所因袭的民俗传统及价值观念重新进行审视与反思,积极发掘此中的生态情怀,探讨其所蕴含的生态意义,进行民俗价值观的重构... 民俗价值观中,以人类的生计活动与消费民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和重大。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有必要对我们所因袭的民俗传统及价值观念重新进行审视与反思,积极发掘此中的生态情怀,探讨其所蕴含的生态意义,进行民俗价值观的重构,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构建"美丽中国"与"诗意的栖居"构想,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充满时代活力和具备当下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民俗价值观 探讨 转换与重构
下载PDF
基于图书馆空间“转换与重构”问题的解读 被引量:5
3
作者 明月辉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5年第1期27-29,共3页
虚拟图书馆的诞生让传统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图书馆消亡论甚嚣尘上。传统图书馆空间未来究竟如何进行"转换与重构",文章给予了全面解读。
关键词 图书馆空间 转换与重构 空间功能定位 第三空间 建筑理念
下载PDF
基于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与重构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丽伟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3-45,共3页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应如何结合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发展需求、大学英语教学应如何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国际英语人才和大国工匠服务,成为外语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教师作为素质教育成...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应如何结合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发展需求、大学英语教学应如何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国际英语人才和大国工匠服务,成为外语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教师作为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入手,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应认真思考和反思,从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转换和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养贡献一己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培养 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转换与重构
下载PDF
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构建技术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郑义 田海波 +1 位作者 张元杰 李雪梅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针对传统测绘生产的矢量要素数据是二维形式,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抽象表达,难以完全满足在三维数字空间中分析、计算与使用的实际需要问题,该文以我国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研究设计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构建的生... 针对传统测绘生产的矢量要素数据是二维形式,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抽象表达,难以完全满足在三维数字空间中分析、计算与使用的实际需要问题,该文以我国1∶5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研究设计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构建的生产流程与关键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地理实体数据转换重构、语义信息补充完善、实体语义关系构建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构建地理实体的工艺流程,较好地发挥了地理实体在信息承载、表达、共享和关联等方面的优势。首批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表明,该文阐述的生产流程可以快速有效地构建地理实体数据,可为国省市多尺度地理实体的衔接整合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地理实体 转换与重构 实体关系构建
原文传递
后疫情时期中国的外部环境与经济增长研究
6
作者 阳光资产管理公司课题组 邱晓华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共11页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以及我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经济层面,全球经济因疫情冲击陷入深度衰退,疫情后或呈现低增长、高杠杆、低利率的特征。生产和贸易层面,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面临...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以及我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经济层面,全球经济因疫情冲击陷入深度衰退,疫情后或呈现低增长、高杠杆、低利率的特征。生产和贸易层面,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面临调整与重构。金融层面,信用风险和债务风险上升。地缘政治层面,全球治理无序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大国博弈加剧,局势更加紧张。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中国应强化底线思维,做好应对预案。一方面,加强经济安全尤为重要,主要是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另一方面,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转换与重构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将房地产市场驱动转换为资本市场驱动,将外需驱动转换为内需驱动,将要素投入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这也蕴含着"十四五"期间巨大的投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期 经济安全 经济增长 动力机制转换与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