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转接半密闭式吸痰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1
作者 刘秀梅 贺素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2-424,共3页
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留取痰液标本的必要措施。传统吸痰装置包括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然而,开放式吸痰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痰液喷溅,污染操作者及周围环境;密闭式吸痰装置的价格较开放式吸痰装置更高,虽可重复使用,但多次使... 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留取痰液标本的必要措施。传统吸痰装置包括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然而,开放式吸痰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痰液喷溅,污染操作者及周围环境;密闭式吸痰装置的价格较开放式吸痰装置更高,虽可重复使用,但多次使用后其保护套与吸痰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进而影响操作。上述两种吸痰方式在进行痰液标本留取时均需额外连接痰液收集器,这一过程容易造成标本泄露污染,同时增加患者感染风险。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转接半密闭式吸痰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21564712.3)。该装置由吸引器连接口、滑动式负压开关、转接口、管身、透明薄膜保护套、夹片式连接头和痰液收集器组成。吸引器连接口处滑动式负压开关可实现单人单手操作;痰液收集器与吸痰装置转接口对接,做到标本留取无暴露;透明薄膜保护套覆盖吸痰管的管身,以确保吸痰操作全程无污染;夹片式连接头可与人工气道接口连接,避免吸痰过程中痰液喷溅,操作后即刻夹闭,减少环境污染。与现有吸痰装置相比,新型转接半密闭式吸痰装置设计更合理、成本更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接半密闭式吸痰装置 标本
原文传递
密闭式吸痰装置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欣 陈嘉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556-1556,共1页
关键词 密闭式装置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半密闭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解静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4期147-149,共3页
目的:比较半密闭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半密闭式吸痰,观察组行密闭式吸痰,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半密闭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半密闭式吸痰,观察组行密闭式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前后颅内压水平、痰鸣音消失率和吸痰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吸痰后2 min、5 min,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鸣音消失率为88.89%(32/36),高于对照组的61.11%(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低于对照组的25.0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可提高痰鸣音消失率,降低颅内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半密闭式吸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 密闭式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鸣音 颅内压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密闭式吸痰方式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仝晓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6期194-195,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密闭式吸痰方式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R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 目的研究不同密闭式吸痰方式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R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进行吸痰,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半密闭式吸痰方式进行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吸痰后较吸痰前SPO2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吸痰后SPO2较吸痰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吸痰后SPO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周中观察组患者吸痰次数平均为(5.7±1.4)次/d,少于对照组的(8.2±1.6)次/d;吸痰量(3.1±0.3)ml/d,多于对照组的(2.4±0.2)ml/d,吸痰间隔时间(2.40±0.25)h,长于对照组的(1.60±0.33)h。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吸痰量及间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气道损伤及痰痂阻塞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和半密闭式吸痰方式均可改善患者的SPO2,提高患者的吸痰效果,但半密闭式吸痰方式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密闭式 密闭式
下载PDF
密闭式气管内给药器在NRDS患儿气管内给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聂泽坤 唐龙 +1 位作者 高坤 赵英荣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60-1862,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密闭式气管内给药器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气管内给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12月入住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80例NRDS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自制密闭式气管内给药器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气管内给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12月入住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80例NRDS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气管内给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密闭式气管内给药器给药。比较两组患儿给药期间的心率最低值、血氧饱和度最低值、面色改变以及药物反流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心率最低值为(125.57±10.21)/min、血氧饱和度最低值为(88.23±3.56)%,对照组心率最低值为(108.31±18.43)/min、血氧饱和度最低值为(85.46±2.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面色发绀发生率为7.5%、药物反流发生率为5.0%,对照组面色发绀发生率为35.0%、药物反流发生率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密闭式气管内给药器给药,可以降低NRDS患儿应用固尔苏过程中心率、血氧饱和度的下降程度以及面色发绀和药物反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装置 新生儿呼窘迫综合征 气管内给药 新生儿 固尔苏
下载PDF
高氧半密闭式吸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汪小蓉 洪蝶玟 刘少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高氧半密闭式吸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单纯开放式吸痰方法(注:对照组为方法未改进前的资料)。观察组采用高氧半密... 目的探讨采用高氧半密闭式吸痰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单纯开放式吸痰方法(注:对照组为方法未改进前的资料)。观察组采用高氧半密闭式吸痰法。高氧即吸痰前先给予100%氧供1min并贯穿整个吸痰过程至吸痰后1min。半密闭式即一次性吸痰管头端与T型套口分别接气管插管(或气切导管)及呼吸机管路,类似三通式吸痰。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病人吸痰前后HR、SpO2变化的比较。经t检验,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同时将两组患者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方面比较。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采用高氧半密闭式吸痰法能有效地预防,避免因吸痰引起患者HR、SpO2的变化。可以降低VAP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密闭式 机械通气 肺炎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吸痰系统的创新改进
7
作者 杨燕君 申靓亮 +3 位作者 涂海燕 刘敏 付瑜文 王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目的介绍对无中心负压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中原有吸痰装置的创新改进,以期对其他工作者在疫情期间面对类似工作难点时有所借鉴和帮助。方法利用一次性痰液收集装置对电动吸痰器进行改造重组,同时联合密闭式吸痰管,改开放式吸痰为密闭... 目的介绍对无中心负压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中原有吸痰装置的创新改进,以期对其他工作者在疫情期间面对类似工作难点时有所借鉴和帮助。方法利用一次性痰液收集装置对电动吸痰器进行改造重组,同时联合密闭式吸痰管,改开放式吸痰为密闭式吸痰。结果2020年2月10日至3月22日期间,参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的64名医护人员无一人发生感染;吸痰装置及方式的改进简化了吸痰及痰液处理流程,但增加了经济成本。结论改进后的吸痰装置及吸痰方式有效避免了护理人员在吸痰、痰液倾倒及清洗过程中与患者飞沫或分泌物的近距离接触,极大降低了其工作中的感染风险,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一次性装置 密闭式 改进 感染
下载PDF
成人密闭式吸痰装置临床应用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珂 杨振楠 +2 位作者 韩舒羽 张建霞 张梦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3期3154-3160,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国内外成人密闭式吸痰安全性及应用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国内外成人密闭式吸痰安全性及应用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呼吸道护理协会、美国重症医学会、医脉通、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相关的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最佳实践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3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11篇、专家共识4篇。从使用指征、临床效果、安全性、使用方法、更换5个方面汇总了27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关于成人密闭式吸痰装置临床应用的最佳证据,临床护理人员在应用证据时需结合临床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证据,以规范密闭式吸痰装置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密闭式装置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原文传递
密闭式吸痰装置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鲁梅珊 余昆容 +2 位作者 李洪娜 王晶晶 赵艳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密闭式吸痰装置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密闭式吸痰装置更换频率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 目的系统评价密闭式吸痰装置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密闭式吸痰装置更换频率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获得文献进行筛查、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 0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每48 h及以上与每24 h更换密闭式吸痰装置相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每48 h、每72 h或每120 h更换密闭式吸痰装置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72 h及以上更换的密闭式吸痰装置尖端菌群定植率高于每24 h更换组(P<0.05);密闭式吸痰装置更换频率对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病死率均无影响(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装置的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无影响,但超过72 h更换,密闭吸痰装置尖端细菌定植率显著增加,建议临床每72 h更换密闭式吸痰装置以减少尖端细菌定植,预防进一步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装置 更换频率 肺炎 机相关性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三种吸痰方式对机械通气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丽源 周文华 +1 位作者 明亚燃 孟凡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25期3283-3286,共4页
机械通气是一种呼吸支持技术,目前普遍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麻醉及外科手术后的呼吸支持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至关重要,而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将气道内的分... 机械通气是一种呼吸支持技术,目前普遍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麻醉及外科手术后的呼吸支持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至关重要,而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将气道内的分泌物及时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维持患者的通气功能,在预防肺部并发症中起到重要作用[2]。临床上主要的吸痰方式最常见的为开放式、密闭式吸痰以及新研究提出的半开放式吸痰,3种吸痰方式各有优势,本研究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文献 机械通气 开放式 密闭式 密闭式
原文传递
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范艳竹 典慧娟 王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 探讨床头抬高30°时密闭式吸痰、半密闭式吸痰及开放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续入组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6例... 目的 探讨床头抬高30°时密闭式吸痰、半密闭式吸痰及开放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续入组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6例患者,在患者需要吸痰时依次给予密闭式吸痰、半密闭式吸痰和开放式吸痰,分别记录3种方式吸痰前、吸痰时、吸痰后2 min、吸痰后5 min、吸痰后15 min的颅内压监护仪上颅内压值,并在吸痰前及吸痰结束后15 min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患者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 3种方式吸痰时患者颅内压均升高,开放式吸痰、半密闭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方式下患者颅内压值分别为(20.02±4.93)、(16.00±4.82)、(16.08±4.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23,P<0.01);不同方式吸痰后2 min,患者颅内压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4.082,P<0.05),但其他时间点患者颅内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吸痰方式下,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头抬高30°时,半密闭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影响较小,且不影响吸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压 机械通气 密闭式 密闭式 开放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