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9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木葡聚糖转移/水解酶基因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先良 李居宁 +1 位作者 李傲 夏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756-761,共6页
为研究XTH基因与棉花(Gossypium spp.)纤维伸长的关系,克隆了两个XTH基因,分别命名为Gh XTH1(Gen Bank:AY189971)和Gh XTH2(Gen Bank:JN968478)。Gh XTH1编码区全长870 bp,编码289个氨基酸,Gh XTH1全长885 bp,编码294个氨基酸。序列分... 为研究XTH基因与棉花(Gossypium spp.)纤维伸长的关系,克隆了两个XTH基因,分别命名为Gh XTH1(Gen Bank:AY189971)和Gh XTH2(Gen Bank:JN968478)。Gh XTH1编码区全长870 bp,编码289个氨基酸,Gh XTH1全长885 bp,编码29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Gh XTH1和Gh XTH2均存在XTH家族保守序列DEIDFEFLG。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h XTH1和Gh XTH2均含有信号肽。跨膜结构预测表明,Gh XTH1和Gh XTH2均在N端存在跨膜螺旋。系统发生学分析表明,Gh XTH1与拟南芥XTH6、XTH7亲缘关系较近,Gh XTH2与拟南芥XTH9亲缘关系较近。半定量分析表明,Gh XTH1和Gh XTH2均随着棉花纤维发育表达量降低,Gh XTH2比Gh XTH1表达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spp.)纤维 木葡聚糖转移/水解酶 克隆 表达分析 伸长
下载PDF
阿卡维基转移酶的异源表达及转糖基作用
2
作者 薛正莲 王雨晴 +3 位作者 李闯 李丹丹 朱司宝 李翔飞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8,共8页
为深入研究阿卡波糖合成途径中关键酶——阿卡维基转移酶(acarviosyltransferase,ATase)的结构性质和催化功能,从犹他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SE50基因组中扩增其编码基因acbD,并实现在Escherichia coli中的异源表达。生物信息学分... 为深入研究阿卡波糖合成途径中关键酶——阿卡维基转移酶(acarviosyltransferase,ATase)的结构性质和催化功能,从犹他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SE50基因组中扩增其编码基因acbD,并实现在Escherichia coli中的异源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cbD表达产物ATase的保守结构域与糖苷水解酶家族13的环糊精糖基转移酶高度相似,且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在去除信号肽的编码序列后,acbD的可溶性表达水平提高了22.4倍。重组ATase的最适催化温度和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30℃和7.0。底物谱分析表明重组ATase催化D-水杨苷的活力最高,为82.85 U/mL,其次是L-山梨糖(63.75 U/mL),也是首次发现L-山梨糖可作为ATase的优良糖基供体。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明确ATase的催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维基转移 阿卡波糖 异源表达 转糖基作用 酶学性质
下载PDF
防隔水煤柱定向爆破应力转移机理及参数优化设计
3
作者 刘少伟 郭泽政 +1 位作者 冯超 牛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针对内部存在断层的防隔水煤柱在采动影响下应力场持续变化对其稳定性和工作面安全开采造成极大威胁的问题,方法以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3309工作面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正交试验和FLAC3D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定向爆破应力转... 目的针对内部存在断层的防隔水煤柱在采动影响下应力场持续变化对其稳定性和工作面安全开采造成极大威胁的问题,方法以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3309工作面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正交试验和FLAC3D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定向爆破应力转移保护防隔水煤柱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切顶深度和切顶角度下防隔水煤柱内部应力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切顶角度和切顶深度增加,垂直应力集中区逐渐向深部转移,但当切顶深度和切顶角度达到一定数值后,继续增加切顶角度或切顶深度对应力集中区位置及垂直应力峰值影响不再明显,对比不同方案防隔水煤柱内部测线数据可知,当切顶深度为15 m、切顶角度为15°时,应力集中区距回风巷距离最远,最远距离为19.76 m,应力峰值最小,最小值为15.65 MPa。结论采用定向爆破技术可以实现切顶卸压应力转移,能够阻断回风巷上覆岩层与防隔水煤柱周边岩层的联系,将防隔水煤柱靠近回风巷一侧应力向深部转移,以减少采动对防隔水煤柱的影响;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验证了选定方案切顶深度15 m、切顶角度15°的合理性,防隔水煤柱内部实现了应力转移,选定方案的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防隔水煤柱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内部存在断层的防隔水煤柱的应力转移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爆破 应力转移 断层 数值模拟 防隔水煤柱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机制、趋势与障碍因子研究
4
作者 田庆锋 沈伟康 +2 位作者 李瑶 曾紫韬 方聪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7,共14页
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高效转移是形成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关键驱动力。通过提炼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内涵和形成机制,以2015—2021年间145家新兴领域军民融合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退火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及高斯核密度估计分... 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高效转移是形成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关键驱动力。通过提炼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内涵和形成机制,以2015—2021年间145家新兴领域军民融合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退火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及高斯核密度估计分析其演化趋势,通过ICTM分析框架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通过双螺旋耦合机制和相对技术势差流向机制得以实现;新兴领域技术转移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存在能力跃迁现象,但不同战区间转移水平差距逐渐扩大,形成明显的“梯型效应”。研究还发现,新兴领域技术转移意愿、军民融合理念、技术要素流动性、保密机制和中介能力是影响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关键障碍因子。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技术转移相关理论,为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领域 军民两用技术 转移机制 转移趋势 障碍因子
下载PDF
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绿色发展效率
5
作者 管永昊 王新悦 吴同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2,共8页
绿色发展效率是衡量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中国式财政分权的背景出发,以转移支付为切入点,选取2000—2020年30个省份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财政... 绿色发展效率是衡量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中国式财政分权的背景出发,以转移支付为切入点,选取2000—2020年30个省份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明显的抑制性,转移支付可以提升绿色发展效率,但是转移支付负向调节财政分权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关系,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对绿色发展效率产生间接影响。政府应当进一步发挥财政分权的制度优势,优化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期提高绿色发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绿色发展效率 非期望产出SBM
下载PDF
脂质转移蛋白SiLTP1基因参与谷子耐盐响应初探
6
作者 孟凡花 刘敏 +1 位作者 沈傲 刘炜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发展,通过提高植物耐盐性进行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脂质转移蛋白是一类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小分子蛋白质,能够参与植株生长、信号转导以及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 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发展,通过提高植物耐盐性进行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脂质转移蛋白是一类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小分子蛋白质,能够参与植株生长、信号转导以及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前期本课题组克隆到一个谷子中编码脂质转移蛋白的基因SiLTP1,本研究通过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和植物双元过表达载体,获得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及同源转化过表达阳性植株,经进一步筛选获得4个纯合株系。体外耐盐性试验显示, SiLTP1的原核表达蛋白具有一定耐盐性;转基因植株苗期耐盐生理指标测定显示,SiLTP1过表达植株在遭受盐胁迫时,植株体内MDA积累减少,抗氧化酶含量升高,可积累更少的过氧化氢,从而降低胁迫对植株的氧化损伤,显示基因过表达植株具有更好的耐盐性。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 SiLTP1可正向调控谷子的耐盐性,其在谷子耐盐抗逆方面具有潜在功能,为耐盐谷子品种改良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候选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转移蛋白 SiLTP1 盐胁迫 谷子 耐盐响应
下载PDF
足部位置和座椅高度对脑瘫儿童坐-站转移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7
作者 李文静 高晓 +3 位作者 李爱华 倪燕 孙威 王疆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469-4476,共8页
背景:足位和座椅高度是影响“坐-站转移”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坐-站转移”动作的研究多侧重于健康人群和帕金森患者,痉挛型脑瘫儿童在不同座椅高度和足部位置下执行“坐-站转移”任务中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尚未可知。目的:探究... 背景:足位和座椅高度是影响“坐-站转移”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坐-站转移”动作的研究多侧重于健康人群和帕金森患者,痉挛型脑瘫儿童在不同座椅高度和足部位置下执行“坐-站转移”任务中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尚未可知。目的:探究不同足部位置及座椅高度对脑瘫儿童执行“坐-站转移”任务过程中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7名痉挛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6个任务即3种座椅高度(高、中、低凳)×2种足位(前、后足位)的“坐-站转移”动作测试,采集脑瘫儿童在不同足位和座椅高度下“坐-站转移”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结果与结论:(1)时间特征结果表明,相较于低凳条件,脑瘫儿童在高凳条件下进行“坐-站转移”任务所需总时间显著减少(P=0.046);(2)动力学结果表明,抬离瞬间,双足后位条件下的膝关节屈曲力矩显著大于双足前位条件(P=0.049);相较于中凳条件,在高凳条件下膝关节屈曲力矩显著减小(P <0.001);(3)结果提示抬高座椅高度和改变足位条件均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坐-站转移”表现有影响,在高凳双足后位条件下儿童使用较小的运动补偿就可以完成坐站动作;同时高座椅可作为痉挛型脑瘫儿童增强“坐-站转移”表现的辅助工具,高凳双足后位条件更有助于脑瘫儿童“坐-站转移”动作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足位 座椅高度 坐-站转移 姿势控制
下载PDF
细胞之间线粒体转移的主要途径、主要作用及主要调控机制
8
作者 李兴福 周光前 陆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443-5453,共11页
背景: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细胞衰老凋亡,可加重组织损伤。细胞之间线粒体转移促进损伤细胞恢复线粒体功能,有助于治疗线粒体相关疾病。目的:综述细胞之间线粒体转移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4-2024年关于细... 背景: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细胞衰老凋亡,可加重组织损伤。细胞之间线粒体转移促进损伤细胞恢复线粒体功能,有助于治疗线粒体相关疾病。目的:综述细胞之间线粒体转移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4-2024年关于细胞之间线粒体转移的文献,以“线粒体转移,隧道纳米管,缝隙连接,微囊泡,细胞融合”为中文检索词,以“Mitochondrial transfer,Tunneling nanotubes,gap junctions,microvesicles,cell fusion”为英文检索词,最终共纳入7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总结了细胞之间线粒体转移的4个主要途径:包括隧道纳米管、缝隙连接、细胞融合和微囊泡。②梳理了细胞之间线粒体转移的主要作用,包括物质交换、信息传递、改善宿主细胞线粒体功能、抑制氧化应激、提高细胞增殖活力及抗炎抗衰老等。③总结了细胞之间线粒体转移的主要调控机制,包括Miro 1促进隧道纳米管形成和线粒体转移、隧道纳米管转移线粒体依赖宿主细胞环状ADP核糖水解酶表达、氧化应激环境诱导隧道纳米管形成、缝隙连接具有Ca^(2+)依赖性、缝隙连接蛋白43影响缝隙连接形成、激活Ras1蛋白和肌动蛋白有助于细胞融合、肌动蛋白和Rab6参与调控线粒体出胞、激活肌动蛋白和NAD+-CD38-cADPR-Ca^(2+)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入胞等。④在细胞信号传导蛋白、细胞动力学相关蛋白及氧化应激环境的影响下,细胞通过隧道纳米管、缝隙连接、微囊泡及细胞融合进行线粒体转移。⑤线粒体转移是细胞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可为治疗线粒体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但对细胞间线粒体转移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移 隧道纳米管 缝隙连接 微囊泡 细胞融合 干细胞 氧化应激 衰老
下载PDF
血清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肝转移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石彦科 颜廷启 +4 位作者 孙伟涛 陈志飞 孙江江 霍浩然 王军委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78-183,18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7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 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7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另选取同期7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水平差异;分析血清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是否出现术后肝转移将患者分为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肝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单项及联合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肝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结肠癌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脉管侵犯、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高于无脉管侵犯、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P<0.05)。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综合体征(脉管侵犯、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阳性及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升高是结肠癌患者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综合体征(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XCL12、CXCR4、CXCR7单独以及4项联合应用预测结肠癌患者术后肝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707、0.723、0.737、0.854,4项联合应用的AUC均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Z=2.057、2.337、2.237、2.137,P=0.042、0.021、0.028、0.03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水平呈异常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血清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水平是结肠癌患者术后肝转移的影响因素,且血清CXCL12、CXCR4、CXCR7及临床综合体征(脉管侵犯、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4项联合应用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CXCL12 CXCR4 CXCR7 临床病理特征 转移
下载PDF
CT双期增强扫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武晓娜 邢珂 +2 位作者 苏石 郑朝阳 张昆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CT双期增强扫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患者术前均行颈部CT双期增强扫描,术后病理检查确定有区域淋巴结转移43例... 目的 探讨CT双期增强扫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患者术前均行颈部CT双期增强扫描,术后病理检查确定有区域淋巴结转移43例(转移组),无区域淋巴结转移23例(未转移组)。分析CT影像学形态特征、CT增强参数,计算CT增强/平扫的密度值比值,进行ROC曲线分析。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双期增强扫描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病灶钙化率分别为55.81%和3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中的病灶边界模糊、包膜不完整、明显强化的比例分别为65.12%、76.74%和65.12%,均高于未转移组的34.78%、39.13%和30.43%(P<0.05)。转移组病灶CT增强动脉期的粗糙度(Co)、依赖熵(DE)、短游程低灰度增强度(SRLGLE)、区域大小不均匀度(SZNN)小于未转移组,游程不均匀度(RLN)、低灰度增强度(LGLE)大于未转移组(P<0.05)。转移组病灶CT增强静脉期的粗糙度(Co)、小面积低灰度增强度(SALGLE)小于未转移组,长游程高灰度增强度(LRHGLE)、大依赖增强度(LDE)大于未转移组(P<0.05)。转移组CT增强/平扫的密度值比值大于未转移组(P<0.05)。CT增强/平扫的密度值比值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7.30%,特异度为69.77%(AUC=0.851, 95%CI=0.777-0.925)。CT双期增强扫描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高(kappa=0.659),准确率为84.85%。结论 CT双期增强对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根据CT影像学形态特征并结合CT增强定量参数、CT增强/平扫的密度值比值等资料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CT双期增强
下载PDF
生存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Yes相关蛋白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卜烨 张晨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CDFP15)、Yes相关蛋白(YAP)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56例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病理组织及癌旁正常组...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CDFP15)、Yes相关蛋白(YAP)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56例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病理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比较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根据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复发转移情况将其分为Ⅰ组(51例)和Ⅱ组(105例),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及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单一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YAP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均P<0.05)。Ⅰ组低分化、临床分期Ⅲ期患者占比高于Ⅱ组(均P<0.05)。Ⅰ组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阳性表达率高于Ⅱ组,YAP阳性表达率低于Ⅱ组(均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Ⅲ期及Survivin、HER-2、GCDFP15蛋白阳性表达均为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92、1.992、2.059、1.815、1.857,均P<0.05);YAP蛋白阳性表达为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OR=0.489,P<0.05)。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联合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四者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乳腺癌的发生与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有关,且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发生与其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有关,同时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联合可有效提高对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存素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 Yes相关蛋白 复发 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阿卜力米提·麦麦提尼亚孜 王德强(综述) +1 位作者 孙康 张福刚(审校)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叙述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与肝转移的作用相关最新研究进展,回顾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热点,揭示了Wnt/β-catenin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关键机制。
关键词 Β-CATENIN 结直肠癌 转移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物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蒋岚 牛瑶 +1 位作者 张镤月 桑国耀 《医学综述》 2025年第3期278-282,288,共6页
恶性肿瘤骨转移作为肿瘤难以治愈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常伴随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及持续性骨痛等骨相关事件,早期诊断及干预对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病情进展至关重要。骨代谢标志物(如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保护... 恶性肿瘤骨转移作为肿瘤难以治愈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常伴随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及持续性骨痛等骨相关事件,早期诊断及干预对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病情进展至关重要。骨代谢标志物(如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保护素)作为骨骼代谢活动的敏感指标,在骨质疏松等代谢性骨病诊断中具有显著价值,且可能与肿瘤骨转移进程紧密相关。对骨代谢标志物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实现更精准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转移 骨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的诊断随访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唐玥 李璐璐 +3 位作者 宫丽霏 杨海河 赵金琦 孔元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回顾性分析1例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患儿诊断随访资料,患儿男,生后4天新生儿筛查示游离肉碱升高伴长链酰基肉碱下降,基因检测示CPT1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给予喂养指导,随访至24月龄未出现临床症状。肉碱棕榈酰转移... 回顾性分析1例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患儿诊断随访资料,患儿男,生后4天新生儿筛查示游离肉碱升高伴长链酰基肉碱下降,基因检测示CPT1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给予喂养指导,随访至24月龄未出现临床症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可筛可治,经早期诊断及合理随访干预总体预后较好,但该病的长期管理及远期预后仍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 CPT1A缺乏症 CPT1A基因 脂肪酸氧化障碍疾病 新生儿筛查
下载PDF
血清CCR3、CXCL13、CCL20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15
作者 石鑫 张克钊 +1 位作者 申旭龙 吴伟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3(CCR3)、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与腹腔镜结直肠癌(CRC)根治术(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接受LRRCC治疗...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3(CCR3)、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与腹腔镜结直肠癌(CRC)根治术(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接受LRRCC治疗的CRC患者220例,根据术后3年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CR3、CXCL13、CCL20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R3、CXCL13、CCL20水平对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3年,220例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为28.64%(63/220)。与无复发转移组比较,复发转移组血清CCR3、CXCL13、CCL20水平升高(P<0.05)。复发转移组低分化、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CCR3≥310 pg/mL、CXCL13≥240 pg/mL、CCL20≥24 pg/mL均是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CR3、CXCL13、CCL20联合预测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903(95%CI:0.856~0.939),大于血清CCR3、CXCL13、CCL20水平单独预测的AUC(Z=3.805、4.339、4.487,P<0.001)。结论血清CCR3、CXCL13、CCL20水平与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血清CCR3、CXCL13、CCL20联合预测对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CR3 CXCL13 CCL20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血清RDW、NLR对接受ICIs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黄矜 白璟 孙东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78例确诊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依据患者1年内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n=31)和预后良好组... 目的 探讨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78例确诊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依据患者1年内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n=31)和预后良好组(n=47)。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RDW、NL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接受ICIs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估RDW、NLR对接受ICIs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相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细胞、T分期为T_(3)~T_(4)人数占比均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RDW、NLR水平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血红细胞计数、NLR、T分期为接受ICIs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DW、NLR二者联合对接受ICIs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高于单独评估(P=0.010)。结论 预后不良的接受ICIs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RDW、NLR水平均升高,RDW、NLR二者联合对接受ICIs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高于单独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肾细胞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红细胞分布宽度 NLR 预后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精准诊断与治疗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及前沿进展
17
作者 李书琪 朱绍成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3-9,16,共8页
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作为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综述了Gd‑EOB‑DTPA增... 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作为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综述了Gd‑EOB‑DTPA增强MRI技术在早期发现、精确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以及评估治疗反应方面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Gd‑EOB‑DTPA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对CRLM的检测敏感性,尤其是在直径≤1 cm的小病变中。此外,基于Gd‑EOB‑DTPA增强MRI的影像组学为CRLM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定量分析影像特征,辅助临床决策。本文归纳总结了Gd‑EOB‑DTPA增强MRI在CRLM诊疗中的特异性影像表现及优势,为进一步优化患者管理和指导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转移 磁共振成像 结直肠癌 影像组学
下载PDF
股权质押、控制权转移风险与企业ESG表现
18
作者 蒋红芸 纪少媛 罗跃锋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股权质押情境下的控股股东面临潜在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企业ESG表现可能成为其市值管理工具。文章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的企业,其随后的ESG表现显著降低。并且,随... 股权质押情境下的控股股东面临潜在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企业ESG表现可能成为其市值管理工具。文章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的企业,其随后的ESG表现显著降低。并且,随着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提高,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对企业ESG表现的负向影响更显著,表明控股股东会通过降低企业ESG表现的盈余管理方式来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透明度高和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抑制ESG表现的动机减弱。文章以企业ESG表现为切入点,揭示了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的策略性行为,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分析企业ESG表现的行为动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质押 ESG 控制权转移风险 公司透明度 绿色投资者 市值管理
下载PDF
骨髓脂肪对骨转移的影响及磁共振成像定量评估
19
作者 谢青霖 张晓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背景:早期骨转移的准确诊断对治疗方案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活检是骨转移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有创且标本尺寸小等缺点,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难以落实。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波谱成像、基于化学... 背景:早期骨转移的准确诊断对治疗方案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活检是骨转移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有创且标本尺寸小等缺点,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难以落实。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波谱成像、基于化学移位编码的水脂肪成像等被广泛应用于骨转移的诊断,衍生的标志物包括表信号脂肪分数和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均能反映骨髓脂肪含量。目前,对于骨髓脂肪在骨转移瘤发生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新焦点。目的:现就骨髓脂肪对骨转移的影响及磁共振成像定量评估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比较不同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评估骨转移的优劣势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one metastases,bone marrow adipocyte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quantitative MRI,fat fractio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chemical shift encoding-based water–fat imaging”,中文检索词为“骨转移,骨髓脂肪,磁共振成像,定量磁共振成像,脂肪分数,磁共振波谱成像,基于化学移位编码的水脂肪成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获得相关文献67篇。结果与结论:(1)骨髓脂肪细胞能通过分泌多种相关激素及细胞因子、为肿瘤细胞提供能量、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等多种途径协助骨转移的发生;(2)磁共振定量技术能够精确地定量脂肪组织,测量骨髓中脂肪含量的变化有助于骨转移的诊断;(3)磁共振波谱成像能够通过不同质子的进动频率反映不同的代谢产物,因此可用于脂肪定量,是目前用于评估转移性骨折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4)基于化学移位编码的水脂肪成像可以使水和脂肪信号得以在正相位和反相位相分离,从而测量脂肪组织的信号,在鉴别椎体良恶性骨折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 骨髓脂肪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基于化学移位编码的水脂肪成像 综述
下载PDF
MYH11激活ERK/MAPK信号通路诱导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20
作者 钟华才 郑跃彬 +4 位作者 杨羿容 鄢斌成 易旺 王茜 伍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究肌球蛋白重链11(myosin heavy chain 11,MYH11)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qRT-PCR检测MYH11 mRNA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以及喉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喉鳞状细胞癌细胞TU686分为si-MYH11组和si-NC组。F... 目的探究肌球蛋白重链11(myosin heavy chain 11,MYH11)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qRT-PCR检测MYH11 mRNA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以及喉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喉鳞状细胞癌细胞TU686分为si-MYH11组和si-NC组。FD-LSC-1细胞分为MYH11组和Vector组。CCK8、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分别用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检测各组细胞ERK 1/2磷酸化水平及MAPK相对表达量。结果MYH11高表达于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si-MYH11组TU68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si-NC组(P_(均)<0.05),细胞凋亡显著高于si-NC组(P<0.01),ERK1/2磷酸化水平及MAPK表达显著低于si-NC组(P<0.01)。MYH11组TU68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Vector组(P_(均)<0.05),细胞凋亡显著低于Vector组(P<0.01),ERK1/2磷酸化水平及MAPK表达显著高于Vector组(P<0.01)。结论MYH11激活ERK/MAPK信号通路而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H11 喉鳞状细胞癌 生长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