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移发展权在中国耕地资源保护运用中的再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科 曹顺爱 +1 位作者 韦仕川 陆张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2期8-12,共5页
文章在分析现有耕地保护政策体系所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耕地资源保护中运用可转移发展权这一构想。重点诠释了可转移发展权的内涵、运作机理,确立了土地发展权转移市场机制的构建方案,探讨了转移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并对其... 文章在分析现有耕地保护政策体系所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耕地资源保护中运用可转移发展权这一构想。重点诠释了可转移发展权的内涵、运作机理,确立了土地发展权转移市场机制的构建方案,探讨了转移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并对其在耕地资源保护中运用的预期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以往的耕地保护对于农民来说明显地缺乏经济激励和公平性,导致耕地保护的效果不佳。而土地发展权的引入及其转移制度的确立,不仅可以消除因规划造成的土地所有人之间的利益不均衡,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开发商的经济激励,而且还能够降低政府成本,这对中国的耕地资源保护有着十分迫切和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发展转移 耕地资源保护
下载PDF
基于可转移发展权的跨省域占补的思考
2
作者 杨彤 杨瑾 扎琪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1期64-69,共6页
我国占补平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占优补劣”“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基于此采用文献梳理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跨省域占补平衡政策利弊分析以及对中国模式TDR的探究发现,目前这种TDR的成果虽然显著,但... 我国占补平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占优补劣”“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基于此采用文献梳理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跨省域占补平衡政策利弊分析以及对中国模式TDR的探究发现,目前这种TDR的成果虽然显著,但也呈现出很多弊端,且推广存在局限性,从政策借鉴、制定、实施三个方面对其提出建议,为各地进行跨省域占补平衡的尝试提供参考,助力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这“两难”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域占补平衡 耕地占补 转移发展
下载PDF
“转移发展”天地宽
3
《致富之友》 2003年第9期49-49,共1页
“转移发展”是因时因势顺势而变而展的唯物主义观点。阿拉善盟扶贫开发工作多年来认真贯彻“转移发展战略”,坚持以转移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把解决农牧区贫困人口温饱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和重要政治任务,... “转移发展”是因时因势顺势而变而展的唯物主义观点。阿拉善盟扶贫开发工作多年来认真贯彻“转移发展战略”,坚持以转移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把解决农牧区贫困人口温饱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和重要政治任务,以农牧民搬迁转移,集中扶贫为重点,采取开发式扶贫、生态移民等措施,有力的推动了扶贫攻坚进程。到2002年,全盟累计解决1.7万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搬迁转移牧民群众4100多户1.66万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我们必须抓住一个中心,实施二项工程,做好七项工作。(一)抓住一个中心即以“水”为中心,认真组织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发展 阿拉善盟 扶贫开发 生态移民 集中扶贫
下载PDF
区域“发展权转移”的机制修正——从资源交换到数字协同
4
作者 姚尚建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9,共10页
伴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数字社会的转变,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实现机制更新。权利尤其是发展权的价值嵌入催生了区域发展的新路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以及耕地指标流转等资源供给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区域合作机制,但... 伴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数字社会的转变,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实现机制更新。权利尤其是发展权的价值嵌入催生了区域发展的新路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以及耕地指标流转等资源供给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区域合作机制,但是这一机制的背后是资源的竞争,无法把农民从耕地上解放出来,无法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产业转化,也无助于实现区域间的权利平等。基于数字社会的全场景化,“东数西算”致力于在国家的不同区域建立算力节点并最终形成算力体系,这一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合作机制把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算力优势,赋予欠发达区域与发达区域相同的议价平台,逐步实现从资源互换到数字协同的机制转变,从而完成“发展权转移”的机制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发展转移 算力 数据 数字协同
下载PDF
汲取与包容性治理视角下的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乡村发展
5
作者 王晨跃 田莉 王雨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土地发展权转移是通过土地增值收益的再分配来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政策。然而,地方政府对该政策的实施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从汲取与包容性治理视角出发,采用案例比较法,分别以德州与成都为典型案例,分析不同地方治理路径下发展权转移对乡... 土地发展权转移是通过土地增值收益的再分配来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政策。然而,地方政府对该政策的实施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从汲取与包容性治理视角出发,采用案例比较法,分别以德州与成都为典型案例,分析不同地方治理路径下发展权转移对乡村发展的差异化影响。在汲取性管制路径下,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为导向,主导发展权转移并垄断了土地交易,指标进城却并未引入资本下乡,最终造成农民权益受损。而在包容性治理路径下,地方政府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发挥村民的自主性,明晰产权、搭建交易平台并维护市场运行,乡村凭借土地资源撬动城市资本下乡,并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土地增值收益的多主体共享。以土地发展权转移助推乡村发展,更应注重治理路径选择,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全面确权,并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显化土地发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土地发展转移 汲取与包容性制度
下载PDF
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 被引量:83
6
作者 张安录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2000年第2期20-25,共6页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城市流转是乡村城市化和农业工业化进程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农地城市流转 ,一方面 ,使土地价值增值 ,土地收益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 ,由于大量优质农地减少而危及到粮食安全、公众健康、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城市流转是乡村城市化和农业工业化进程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农地城市流转 ,一方面 ,使土地价值增值 ,土地收益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 ,由于大量优质农地减少而危及到粮食安全、公众健康、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引起不可逆转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提出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设置土地的可转移发展权 ,并通过市场交易 ,使之既能控制农地城市流转 ,又能兼顾农地保护的公平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发展 城乡交错区 农地城市流转 土地流转 农业用地保护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区域经济转移发展策略浅析
7
作者 陈进福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9-81,共3页
产业转移是在市场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经济区域转移到另一个经济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作者就我国现实经济发展转移进行探索,提出了转移发展... 产业转移是在市场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经济区域转移到另一个经济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作者就我国现实经济发展转移进行探索,提出了转移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转移发展 策略
原文传递
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中国地方试验——背景、模式、挑战与突破 被引量:73
8
作者 汪晖 王兰兰 陶然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3,19,共6页
在中国,土地发展权转移(TDR)在近10多年来的土地利用实践中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但与美国等土地私有制国家相比,中国的TDR不是建立在个人对土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机制之上,而是地方政府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为突破土地指标管理模式对工... 在中国,土地发展权转移(TDR)在近10多年来的土地利用实践中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但与美国等土地私有制国家相比,中国的TDR不是建立在个人对土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机制之上,而是地方政府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为突破土地指标管理模式对工业化、城市化中建设用地供应约束而采取的应对性方案;从操作模式上看,与西方土地发展权转移中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补偿不同,中国各个地区的土地发展权转移本质上还是在行政区域内由地方政府主导进行的,虽然从推进速度上比较高效,但也可能带来收入分配乃至社会和谐方面的一系列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转移 用地指标计划管理 社会和谐
下载PDF
论“增减挂钩”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扩展适用——以土地发展权转移的视角 被引量:19
9
作者 彭敏学 黄慧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32,共9页
在存量时代建设用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成为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发展权视角切入,提出增减挂钩本质上是对"农转用"计划管理下土地发展权制度的补充;其空间运行... 在存量时代建设用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成为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发展权视角切入,提出增减挂钩本质上是对"农转用"计划管理下土地发展权制度的补充;其空间运行机制取决于对城乡地租势差以及复垦与建新的边际成本和收益的考量;通过扩展政策实施范围、放松规划管制、引入市场机制,地方层面的创新实践提升了政策效能,实现了制度改进。在解析增减挂钩的政策内涵、阐释其运行的空间机制的基础上,从区域、城市、乡村三个层次提出了增减挂钩政策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扩展适用策略,以及对后续工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挂钩 发展转移 国土空间规划 扩展适用
下载PDF
土地发展权转移视角下我国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吕军书 李茂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现实表明,收益权正是农村宅基地权能中最薄弱的环节。土地发展权是一项土地利用的再发展权利,农村宅基地退出是土地发展权理论的具体实践。农户宅基地退出是释放经济增长的新的内生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现实表明,收益权正是农村宅基地权能中最薄弱的环节。土地发展权是一项土地利用的再发展权利,农村宅基地退出是土地发展权理论的具体实践。农户宅基地退出是释放经济增长的新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和引导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的途径包括:尊重农民意愿是前提;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是基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核心;形成利益均衡的农村宅基地溢价分配格局是目标;构建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是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转移 农村宅基地 退出和补偿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历史街区更新的发展权转移运用——以台北大稻埕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颖岑 阮如舫 《华中建筑》 2011年第9期112-115,共4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街区也受到了拆除等各种开发威胁,而发展权转移制度(容积转移)正是解决历史街区的维护与城市的发展相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以台北大稻埕地区为例,研究如何利用容积率转移制度,来更好的推动历史街区的更新与维护。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发展转移 台北大稻埕地区
下载PDF
美国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的运作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佳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90,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运作模式,为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均是为了推动土地发展权转移计划而依法设立、由董事会负责运...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运作模式,为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均是为了推动土地发展权转移计划而依法设立、由董事会负责运行管理,具备行政管理和市场参与两大职能,但区域性和地方性的银行在发挥具体职能时各有特点。研究结论:可借鉴新泽西州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制度环境,构建适应于跨行政区域土地发展权转移的交易中介机构体系;严格规范政府主导型交易中介机构的行为;发挥交易中介机构教育宣传功能;强调多方共同参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发展转移银行 交易中介组织 运行模式 美国新泽西州
下载PDF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发展权转移动力及实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燕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2,共3页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方针。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包括政府动力、民间动力、混合动力。土地发展权转移是城乡统筹发展混合动力的源泉。土地发展权转移可以弥补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使农民分享城市发展成果,促进生产...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方针。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包括政府动力、民间动力、混合动力。土地发展权转移是城乡统筹发展混合动力的源泉。土地发展权转移可以弥补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使农民分享城市发展成果,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土地发展权转移可以在现实的法律框架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发展转移 动力
下载PDF
基于“发展转移财政”特区理念的地区合作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成日 任宇航 +1 位作者 吴宇哲 刘霈珈 《土地经济研究》 2021年第2期1-16,共16页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财政分权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但在权力下放过程中出现了地方竞争,进而引发经济、土地、财政等问题。在条块关系下,地方竞争现象凸显。本文提出“发展转移财政”特区概念,并论证其发展模式、特点、实...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财政分权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但在权力下放过程中出现了地方竞争,进而引发经济、土地、财政等问题。在条块关系下,地方竞争现象凸显。本文提出“发展转移财政”特区概念,并论证其发展模式、特点、实施路径、政策对策、价值和意义。本文认为“发展转移财政”特区模式能够抑制权力下放过程中的地方竞争,破解条块关系下地方合作的阻碍,推动地区间全方位的合作,进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全域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转移财政 特区 权力下放 地方竞争 地方合作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院校图书馆转移式发展
15
作者 孙磊 马慧 《河北科技图苑》 2010年第4期45-47,85,共4页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是长期的、有待我们付出不懈努力的过程。其现代化建设宜遵循转移式发展模式。其中:人力资源建设是根本;制度创新是必要的保障;优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提高办馆效益的基础;全面提高从业者水平是关键。
关键词 图书馆 院校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 转移发展 学习型社会 制度建设
下载PDF
从发展到转移式发展——关于发展理论研究的回顾
16
作者 彭多意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39-42,共4页
发展概念是一个学术命题 ,也是实践中的复杂工程 ,并成为今天的主流话语。但其内涵、思路的流变还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讨论的范畴。本文对发展理论作了疏理 。
关键词 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 转移发展 美国模式 发展经济学
下载PDF
关于生态发展区的土地发展权转移
17
作者 于忠龙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89-92,共4页
土地发展权是经济法意义上之权,具有公权和私权的二重属性,其所保护的法益为社会公共利益,它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在构建生态发展区土地发展权转移机制时应坚持经济法的理念和原则,调制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要有法可依... 土地发展权是经济法意义上之权,具有公权和私权的二重属性,其所保护的法益为社会公共利益,它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在构建生态发展区土地发展权转移机制时应坚持经济法的理念和原则,调制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要有法可依,调制行为要符合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调制的绩效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在推进生态发展区土地发展权转移时必须定位实施主体,明确职责,建立高效、透明的开发区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立招商引资门槛,以保障生态发展区的发展机会与发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发展 土地发展转移 经济法 调制 原则与途径
下载PDF
上海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借鉴“发展权转移”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夏夏 《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第3期79-83,共5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目标时,政府不能仅依靠行政管理手段,同时也需要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平衡,通过各种奖励、协调、沟通等方式,促进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和谐。本文试图结合上海城市规划管理中"文化遗产保护"这...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目标时,政府不能仅依靠行政管理手段,同时也需要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平衡,通过各种奖励、协调、沟通等方式,促进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和谐。本文试图结合上海城市规划管理中"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利益矛盾较为突出的社会焦点,剖析城市管理实践中的困境与瓶颈,探讨有关建立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发展权转移制度的可能性与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遗产 公共利益 利益平衡 发展转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敏 《经济师》 2014年第7期19-21,共3页
以城镇化引领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城镇化率虚高,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协调,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目前,新型城... 以城镇化引领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城镇化率虚高,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协调,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目前,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索刚刚起步,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至为关键。文章对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加强定量研究,加强特定地域研究,加强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
下载PDF
感知利益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基于成渝地区宅基地改革试点区的实证 被引量:8
20
作者 鄂施璇 王兆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3-52,共10页
研究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成渝地区宅基地改革试点区调查数据,揭示感知利益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行为态度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 研究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成渝地区宅基地改革试点区调查数据,揭示感知利益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行为态度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感知利益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盘活闲置宅基地与带动就业机会等利益的感知,是激发其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3)主观规范→感知利益→农户行为、知觉行为控制→感知利益→农户行为、行为态度→感知利益→农户行为三条传导路径驱动下,政策宣传、邻里示范、制度法规、收益分配均能更好地提升农户参与意愿,促使其感知利益而进行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研究结论:应健全宅基地发展权转移制度法规,构建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增值收益共享机制,发挥邻里示范作用,增强农户与政府间的信息对称,进而提升农户对感知利益的有效权衡,促使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为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及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发展 宅基地发展转移 农户行为意向 感知利益 宅基地改革试点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