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市场交易视角下的上海技术成果转移和扩散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鹏晴 《金融发展》 2020年第1期115-121,共7页
本文从技术市场交易的角度分析了上海的技术成果在中国的转移扩散情况,选取2009-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上海输出转移到中国其他省市的技术合同金额代表上海技术成果在我国的转移和扩散水平,实证研究了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上海的技术成... 本文从技术市场交易的角度分析了上海的技术成果在中国的转移扩散情况,选取2009-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上海输出转移到中国其他省市的技术合同金额代表上海技术成果在我国的转移和扩散水平,实证研究了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上海的技术成果向其他地区的转移和扩散。研究发现,上海是我国主要的技术输出地区,上海的技术成果转移和扩散主要集中于本地、北京、长三角地区和广东等发达地区;技术交易的活跃度和科技投入水平对区域吸纳上海输出的技术有显著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因素对我国区域吸纳上海输出的技术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移和扩散 技术市场交易 技术成果
原文传递
猪瘟DNA疫苗在猪体及环境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程从升 王文成 +5 位作者 李素 扈荣良 涂长春 刘建文 江禹 徐兴然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2-297,共6页
DNA疫苗生物安全性是其走向临床所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猪瘟DNA疫苗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其两个方面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一方面 ,将两种不同的猪瘟DNA疫苗质粒免疫猪后 ,利用PCR技术分析了其与猪细胞基因组整合的可能性 ,结果在灵敏度... DNA疫苗生物安全性是其走向临床所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猪瘟DNA疫苗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其两个方面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一方面 ,将两种不同的猪瘟DNA疫苗质粒免疫猪后 ,利用PCR技术分析了其与猪细胞基因组整合的可能性 ,结果在灵敏度为 30拷贝的检测条件下 ,未发现猪瘟DNA疫苗整合到细胞基因组 ;另一方面 ,以PCR技术检测了免疫现场环境样品 ,以分析猪瘟DNA疫苗上的E2基因、CMV启动子基因和抗性基因是否在环境细菌中发生转移和扩散。结果未发现DNA疫苗转化环境细菌的直接证据。因此认为DNA疫苗对猪体和环境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生物安全性 基因组整合 转移和扩散
下载PDF
猪干扰素-γ哺乳动物细胞重组表达质粒作为疫苗佐剂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环境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蒙学莲 景志忠 +5 位作者 房永祥 窦永喜 陈国华 贾怀杰 段凤云 才学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9-294,共6页
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必须解决其对机体和生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问题。本研究以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进行试验,探讨了其在小鼠体内组织的分布和生物安全性。将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经肌... 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必须解决其对机体和生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问题。本研究以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进行试验,探讨了其在小鼠体内组织的分布和生物安全性。将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经肌肉途径免疫小鼠,免疫后不同时间迫杀,并取各种组织抽提基因组DNA:一是利用PCR技术检测其在组织内的分布及与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的可能性;二是以PCR技术检测免疫动物现场环境样品,监测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中的猪IFN-γ基因、CMV启动子基因和抗性基因是否转移和扩散到环境细菌中。结果表明,免疫24h后在小鼠的各组织中仅注射部位肌肉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5d后仅有1只小鼠注射部位肌肉和血液中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15d后所有动物的各组织中无重组表达质粒存在;同时未发现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和转化到环境其他细菌中。因此,认为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对动物和环境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表达质粒 生物安全性 组织分布 基因组整合 转移和扩散
下载PDF
猪白介素-4重组表达质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环境释放安全性
4
作者 蒙学莲 景志忠 +5 位作者 房永祥 窦永喜 陈国华 贾怀杰 段凤云 才学鹏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6-550,共5页
为了探讨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作为疫苗佐剂进入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本试验就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环境释放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将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经肌肉途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不同时... 为了探讨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作为疫苗佐剂进入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本试验就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环境释放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将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经肌肉途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不同时间剖杀动物并摘取各种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分析其在组织内的分布及与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的可能性,同时检测了免疫动物现场环境,以监测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上的猪IL-4基因、CMV启动子基因和抗性基因是否在环境细菌中发生转移和扩散。结果表明,免疫后1d在3/3小鼠各组织中仅注射部位肌肉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后5d仅有1/3小鼠于注射部位肌肉中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后15d所有小鼠的各组织中无重组表达质粒存在;未发现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和转化到环境其他细菌中。因此,认为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对动物和环境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白介素-4 小鼠 重组表达质粒 生物安全性 组织分布 基因组整合 转移和扩散
下载PDF
非神经源性恶性肿瘤嗜神经侵袭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昆 高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795-798,共4页
部分非神经源性恶性肿瘤除具有浸润、复发及转移的一般特性外,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临床表现就是嗜神经侵袭。肿瘤细胞嗜神经侵袭可能是多种因素参与、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而肿瘤细胞发生雪旺细胞分化、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神经细胞黏... 部分非神经源性恶性肿瘤除具有浸润、复发及转移的一般特性外,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临床表现就是嗜神经侵袭。肿瘤细胞嗜神经侵袭可能是多种因素参与、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而肿瘤细胞发生雪旺细胞分化、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则是该机制研究的热点。同时,整合素、细胞间黏附分子、ECM、MMP及TIMP等因素在肿瘤细胞侵袭神经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随着肿瘤嗜神经侵袭机制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恶性肿瘤NI的分子机制将会有更多的认识。在与肿瘤细胞NI有关的因素中,便于检测的指标被筛选并运用到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实践中,必将推动肿瘤临床诊治策略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非神经 周围神经 转移和扩散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