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循环格局下区际间工业转移和承接态势与匹配 被引量:2
1
作者 岳立 苗菊英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56,共12页
双循环经济背景下,合理有序推进区际间工业转移和承接有助于促进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价值链重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循环发展。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分离出产业结构效应和当地份额效应判断产业转移类型,并基于... 双循环经济背景下,合理有序推进区际间工业转移和承接有助于促进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价值链重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循环发展。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分离出产业结构效应和当地份额效应判断产业转移类型,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估产业承接环境优势,从转出方和承接方两个维度进行产业转移和承接匹配。研究发现:从2012年、2019年工业转移和承接的比较来看,中国30个省份各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区位竞争优势普遍表现出“东部衰退,中西部增强”的动态变化趋势;从产业承接环境优势变迁来看,西部地区除资源承接环境优势较突出外,劳动力、投资、科技创新等要素承接环境优势普遍表现出“东部较明显,中部次之,西部相对较弱”的梯度发展态势;综合考虑中国各地区各要素密集型产业转移和承接动态变化趋势及承接环境优势,中国各地区工业产业存在转移和承接不匹配的突出现象。当前,以山西、河南、福建、安徽等为代表的地区分别是承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最佳区域,并提出有助于引导各要素密集型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密集型产业 转移和承接态势与匹配 区位竞争优势 承接环境优势
下载PDF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态势与承接的竞争格局 被引量:5
2
作者 叶琪 《新疆财经》 2013年第6期38-45,共8页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下,我国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渐成规模,并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较为明显的梯度性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年—2011年...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下,我国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渐成规模,并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较为明显的梯度性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年—2011年我国中西部18个省(市、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结果把这些地区划分为强竞争力、较强竞争力、中竞争力、较弱竞争力和极弱竞争力五种类型,且这些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性、区域圈层性等特征。为促进我国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的优化,本文提出:强化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合性;培育各省区特色核心竞争优势,引导产业竞争力合理布局;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整合凝聚区域竞争力;促进中西部地区主动参与更大空间的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转移 态势 承接竞争力 竞争格局
下载PDF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态势与承接的竞争格局 被引量:43
3
作者 叶琪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97,共7页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下,我国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渐成规模,并呈现出由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较为明显的梯度性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下,我国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渐成规模,并呈现出由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较为明显的梯度性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1年我国中西部18个省(市、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结果把这些地区划分为强竞争力、较强竞争力、中竞争力、较弱竞争力和极弱竞争力5种类型,且竞争力布局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性、区域圈层性等特征。顺应区域竞合关系的演变,探寻优化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的可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转移 态势 承接竞争力 竞争格局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