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5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眶转移性恶性胰岛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周小芬 李虎星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3期84-84,共1页
目的观察眼眶转移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眼眶转移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眼眶转移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小细胞性瘤细胞... 目的观察眼眶转移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眼眶转移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眼眶转移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小细胞性瘤细胞,呈管状、梁状等排列结构。结论恶性胰岛细胞瘤与其他良恶性疾病需要鉴别诊断;诊断恶性胰岛素瘤时要全面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恶性胰岛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全面考虑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恶性转移
2
作者 阿斯木江·阿不拉 高新 宋光鲁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8-374,378,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促进前列腺癌(PCa)恶性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例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进行微小RNA(miRNAs)表达谱测序和差异表达miRNAs分析。分离上述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中的原代TAMs。采用...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促进前列腺癌(PCa)恶性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例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进行微小RNA(miRNAs)表达谱测序和差异表达miRNAs分析。分离上述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中的原代TAM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其中miR-221-3p的表达水平。向RAW264.7巨噬细胞转染miR-221-3p模拟物(mimic)或抑制物(inhibitor),然后与人PCa细胞系PC3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CCK-8法测定PC3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法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在6例转移性PCa患者的癌组织中,与淋巴结转移阴性PCa组织来源TAMs相比,淋巴结转移阳性PCa组织来源TAMs中hsa-miR-221-3p显著上调(P<0.05)。在共培养体系中,与Mimic-NC组相比,miR-221-3p mimic组PC3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EMT相关蛋白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增强(除E-Cadherin)(P均<0.05)。与Inhibitor-NC组相比,miR-221-3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被抑制;EMT相关蛋白因子表达水平明显被抑制(除E-Cadherin)(P均<0.05)。结论TAMs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促进了PCa恶性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前列腺癌 相关巨噬细胞 miR-221-3p 恶性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恶性胰岛细胞瘤术后肝转移介入治疗临床分析:附8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商春雨 常继红 张立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636-1637,共2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胰岛细胞瘤外科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介入治疗的8例恶性胰岛细胞瘤术后肝转移患者。原发灶位于胰颈部1例,胰体尾部7例。7例为肝脏多发转移,1例为肝内单一病灶。所有患...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胰岛细胞瘤外科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介入治疗的8例恶性胰岛细胞瘤术后肝转移患者。原发灶位于胰颈部1例,胰体尾部7例。7例为肝脏多发转移,1例为肝内单一病灶。所有患者均接受1-6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0.5-8年。其中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2例,进展(PD)0例。目前仍生存6例,最长已生存8年,死亡2例。1例伴有低血糖患者空腹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所有患者均出现程度不等的术后反应,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恶性胰岛细胞瘤外科术后肝转移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胰岛细胞 转移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研究模型的演化
4
作者 王安训 周万航 曹琮沅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9期653-663,共11页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以及抗癌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均有赖于各种体内与体外研究模型的建立。近几十年间,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恶性肿瘤的体内外研究模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因检测技术从单基因到多基因的进展促进了生物...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以及抗癌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均有赖于各种体内与体外研究模型的建立。近几十年间,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恶性肿瘤的体内外研究模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因检测技术从单基因到多基因的进展促进了生物信息学飞速发展和恶性肿瘤概念的转变;体外细胞研究模型从单层的二维培养、原代培养向立体的三维构型发展,从而更好地重现肿瘤组织的细胞间交互作用与功能;体内动物研究模型由传统的致癌物诱导、细胞或组织形成移植瘤逐渐演变为基因编辑的动物模型或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从而可以针对性地研究相关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传统的临床研究也从简单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更多地向前瞻性研究转变,Ⅰ期/Ⅱ期/Ⅲ期临床研究,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以及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这些研究为临床研究增添了活力。目前恶性肿瘤研究模型存在的主要不足包括模型的单一性、对肿瘤微环境的模拟不足、动物肿瘤模型与人类肿瘤差异性,以及缺乏对个性化医疗的考量。未来仍需要进一步研发和优化研究模型,并更有效地将不同模型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优化的整体实验模型系统。本文将系统回顾恶性肿瘤研究模型的演化并对相关模型进行阐述,为科研工作者进行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合理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研究模型 3D培养技术 类器官培养 动物模型 人源肿细胞系异种移植 人源异种移植模型 基因检测 生物信息学 数字肿 智能肿
下载PDF
针吸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对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朱玉秋 朱立强 +3 位作者 江涛 方先勇 黄荣 赵利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3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针吸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对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术前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细胞室和2022年1—12月曾在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细胞室做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并经... 目的:分析针吸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对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术前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细胞室和2022年1—12月曾在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细胞室做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3例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标本,对细针吸取细胞学的形态特点、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及联合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13例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中,11例针吸细胞学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其中9例联合了免疫细胞化学染色),1例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穿刺标本取材不满意。针吸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对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准确率为84.6%(11/13)。结论: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针吸细胞形态学特征复杂多变,细胞形态学诊断对无黑色素颗粒的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诊断相对困难,制作细胞块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恶性黑色素 细针吸取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诊断
下载PDF
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术后肝脏多发转移行多次介入治疗一例
6
作者 常继红 商春雨 高云艳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8期967-967,共1页
患者女,58岁。因“反复头晕、心悸2年,加重伴大汗1d”于2009年5月12日入院。入院查血糖2.0mmol/L,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后症状缓解。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彩色超声检查:胰头部混合性回声肿块。CT扫描:胰头肿物,约3cm×4cm大... 患者女,58岁。因“反复头晕、心悸2年,加重伴大汗1d”于2009年5月12日入院。入院查血糖2.0mmol/L,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后症状缓解。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彩色超声检查:胰头部混合性回声肿块。CT扫描:胰头肿物,约3cm×4cm大小,密度不均匀,边缘清楚,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减低,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及其他转移征象。CT诊断:胰头部占位,恶性胰岛细胞瘤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胰岛细胞 介入治疗 功能 移行 多发 肝脏 2009年 静脉注射后
下载PDF
多组学联合分析转移性肝细胞癌的时空演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泽凡(翻译) 孙云帆 赵宏(校对) 《肝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72-88,共17页
目前,缺乏针对转移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全面分子水平的分析。本研究对182例HCC患者的257个原发灶和176个转移灶开展了多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富含缺氧特征的原发性肿瘤可促进多克隆播散。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 目前,缺乏针对转移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全面分子水平的分析。本研究对182例HCC患者的257个原发灶和176个转移灶开展了多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富含缺氧特征的原发性肿瘤可促进多克隆播散。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之间的基因组差异较大,早期播散较为普遍。由于新抗原呈递的障碍,转移瘤中存在显著的肿瘤内新抗原异质性,且与T细胞反应性降低有关。研究还发现,体细胞拷贝数的改变是驱动转移的高度选择性事件。原发瘤中,无Wnt突变的亚克隆比有Wnt突变的亚克隆显示出更强的转移选择性优势,并以微环境中丰富的活化成纤维细胞为特征,有利于转移的发生。而且,无Wnt突变的转移瘤中有更多的免疫抑制B细胞富集,通过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E:CD94-NKG2A检查点轴介导CD8+T细胞的终末耗竭。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复杂的转移进化过程进行了多维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高度选择 转移 原发 人类白细胞抗原 NKG2A 转移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大分割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佳 王坚 +6 位作者 顾小伟 蔡依玲 何佳 孙玲娣 于波 舒忠琴 沙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大分割放疗(HFRT)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序贯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肿瘤的效果。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经... 目的探讨大分割放疗(HFRT)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序贯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肿瘤的效果。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经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实体瘤患者行前瞻性单中心单臂研究,符合条件的患者给予四联治疗:每21 d接受1次HFRT(5~8 Gy×2~3 f),至少2个周期;从放疗开始第1~7天接受200μg的GM-CSF,从第8~14天接受200万IU的IL-2。在HFRT完成后1周内,使用PD-1/PD-L1抑制剂进行治疗。重复上述治疗策略。GM-CSF和IL-2治疗6个周期,后续使用PD-1/PD-L1抑制剂维持,直到疾病进展(PD)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对客观缓解率(ORR)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1月9日—2023年6月15日,共有40例患者入选,随访时间2.8~3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9个月,其中39例患者(97.5%)完成了至少1次非放射治疗靶区内的肿瘤部位评估。97.5%患者为癌症,2.5%为软组织肉瘤,20.0%在基线检查时曾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ORR为30.8%,疾病控制率(DCR)为71.8%;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ORR为28.6%,DCR为57.1%;结直肠癌的ORR为14.3%,DCR为71.4%;胃癌的ORR为16.7%,DCR为66.7%;28例患者(70.0%)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4例患者(10%)发生≥3级TRAE,最常见的TRAE是乏力、发热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HFRT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序贯GM-CSF和IL-2的治疗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毒性可接受,可能为晚期转移性实体肿瘤患者的挽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割放疗 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介素-2 晚期转移实体
下载PDF
不同重建方式治疗四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随访研究
9
作者 流小舟 黎承军 +1 位作者 施鑫 周光新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7-364,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在瘤段切除后经不同重建方式治疗的随访资料,探讨手术方案的选择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东部战区总医院单中心收治的四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瘤段切除后...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在瘤段切除后经不同重建方式治疗的随访资料,探讨手术方案的选择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东部战区总医院单中心收治的四肢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瘤段切除后重建方式分为肿瘤型假体置换组和生物重建组。回顾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对比2组患者至随访截止时间的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以及最终保肢率,并总结生物重建失败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协会评分(MSTS)、多伦多保肢评分(TESS)评价并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共收集并筛选入组患者87例,其中男52例,女35例,年龄8~71岁,平均(38.3±21.2)岁。随访15~7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5个月。至随访截止时间,共存活67例,死亡20例,总生存率为77.01%;无瘤存活45例,无瘤生存率为51.72%。其中,假体置换组74例、生物重建组13例(瘤体骨灭活再植钢板重建2例、自体腓骨移植钢板重建11例)。生物重建组术后1年的MSTS评分及TESS评分均明显高于假体置换组(28.33±2.09 vs 24.16±4.51、85.62±6.71 vs 80.82±3.85,P<0.01)。假体置换组术后生存率达到了75.68%。而生物重建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更达到了84.62%,且根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无瘤生存(TFS)、总生存(OS)均无显著影响(P>0.05),复发和转移发生与否才是影响OS的预测因素(P=0.003和P=0.001)。而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患者的生存率(P=0.0843)、复发率(P=0.5206)、转移率(P=0.3217)无显著相关性。假体置换组与生物重建组的二次手术率(29.73%vs 38.46%)及最终保肢率(83.78%vs 84.6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瘤段切除后自体腓骨移植钢板重建的患者有11例,其中出现移植骨骨不连2例;愈合时间与年龄、术前肿瘤生长部位、术中截骨长度、取骨部位及植骨量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治疗理念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采用术前精准测量和周密设计的生物重建手术,可以发挥其在关节稳定、肢体功能、保障疗效等各方面的优势,从而取得较假体置换手术更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骨肿 段切除后的重建方式 功能评价 生存和保肢 复发和转移 随访研究
下载PDF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肺转移瘤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金爽 杨景魁 +2 位作者 郑广钧 阎卫亮 柴树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07-409,共3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经病理明确诊断出现肺转移瘤的患者10例,...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经病理明确诊断出现肺转移瘤的患者10例,对转移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胸部CT,与粒子植入前比较肿瘤变化,按照国际标准判定疗效。随访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治疗,靶区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为(207.4±43.1)Gy,D100(99.7±10.6)Gy,D90(127.5±16.1)Gy。植入术后6个月随访,有效率80.0%。截至2012年6月,10例患者中2例生存,8例死亡,死亡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14.6±3.5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术中6例患者出现气胸,其中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例行胸腔穿刺抽气;6例患者出现肺内针道出血,不伴咳血,无进行性血胸,止血处理后症状消失,1个月后复查出血吸收。结论:放射性粒子对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肺部转移病灶短期局部效果明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转移 CT引导下 125I放射粒子
下载PDF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平 周忠德 潘瑞芹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77-379,共3页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为一组临床上无特异内分泌表现的胰岛恶性肿瘤。在胚胎学和组织学上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基本是一致的,均为内分泌细胞的肿瘤,但二者临床表现,肿瘤所在部位及大小却不尽相同。1流行病学...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为一组临床上无特异内分泌表现的胰岛恶性肿瘤。在胚胎学和组织学上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基本是一致的,均为内分泌细胞的肿瘤,但二者临床表现,肿瘤所在部位及大小却不尽相同。1流行病学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少见,因无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能 恶性 胰岛细胞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恶性胰岛细胞瘤2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颖倩 王先令 +8 位作者 吕朝晖 窦京涛 巴建明 杜锦 谷伟军 杨国庆 杨丽娟 陆菊明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12年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胰岛细胞瘤23例。结果其中恶性胰岛素瘤6例,平均直径2.1 cm,首发症状为Whipple三联征或低血糖昏迷,肿瘤均单发,位于胰体尾... 目的探讨恶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12年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胰岛细胞瘤23例。结果其中恶性胰岛素瘤6例,平均直径2.1 cm,首发症状为Whipple三联征或低血糖昏迷,肿瘤均单发,位于胰体尾部,5例伴有肝脏转移,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低血糖症状均改善。恶性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7例,平均直径6.2 cm,首发症状为腹部包块、腹痛或无痛性黄疸,15例肿瘤单发,11例位于胰腺体尾部,10例有肝脏转移,12例手术,术后梗阻症状均有显著改善。23例术前均应用多种影像学方法定位。结论恶性胰岛细胞瘤主要包括恶性胰岛素瘤和恶性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大多单发,位于胰腺体尾部,肝转移最常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低血糖及梗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胰岛细胞 恶性胰岛 恶性无功能胰岛细胞
下载PDF
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多发转移的多学科协作诊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雅文 张新伟 +8 位作者 战忠利 叶兆祥 徐文贵 王佩国 郭志 姚欣 谢广茹 黄鼎智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32-1336,共5页
恶性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是判断其良恶性的标准。本例患者以多发肝、肺、骨转移就诊,查多项肿瘤标志物、胃镜、胸腹强化CT、PET-CT均难以确诊,行肝转移瘤穿刺活检,病理示:(肝右叶)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是判断其良恶性的标准。本例患者以多发肝、肺、骨转移就诊,查多项肿瘤标志物、胃镜、胸腹强化CT、PET-CT均难以确诊,行肝转移瘤穿刺活检,病理示:(肝右叶)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结合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考虑为恶性嗜铬细胞瘤肝、肺、骨转移。目前恶性嗜铬细胞瘤尚无标准治疗,文献报道使用CVD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达卡巴嗪)和靶向药物舒尼替尼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本例患者接受2个周期CVD化疗及1个疗程索坦治疗后,疾病仍缓慢进展。通过多学科讨论,认为131I-MIBG(131I-间位碘苄胍)可以作为该患者下一步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嗜铬细胞 多发转移 CVD方案舒尼替尼 多学科协作诊疗
下载PDF
原发性颅内间变性血管周细胞瘤伴全身多发转移1例
14
作者 何鹏臣 成刚 蒋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5-229,共5页
本文报告1例原发性颅内间变性血管周细胞瘤(haemangiopericytomas,HPC)伴全身多发转移的患者,患者为52岁男性,14年前以头痛起病,头颅磁共振提示后枕叶占位,行开颅病变切除术。术后随访期间发现原位肿瘤多次复发,并伴肝脏、髂骨、胸椎等... 本文报告1例原发性颅内间变性血管周细胞瘤(haemangiopericytomas,HPC)伴全身多发转移的患者,患者为52岁男性,14年前以头痛起病,头颅磁共振提示后枕叶占位,行开颅病变切除术。术后随访期间发现原位肿瘤多次复发,并伴肝脏、髂骨、胸椎等多处转移。手术全切(gross total resection,GTR)是该病例的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通过多次放疗、介入栓塞、高强度聚焦超声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案,使病变得到有效控制。原发性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肿瘤,间变性HPC具有高复发及颅内外转移的特点,综合性治疗是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颅内血管周细胞 脑膜 转移 高强度聚焦超声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介入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附4例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家平 邵国良 +2 位作者 俞炎平 张家兴 顾伟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TAI)治疗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近期疗效。方法4例经病理证实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原发灶位于胰颈部1例,胰体尾部3例。3例为恶性胰岛素瘤伴有肝脏弥漫、多发转移,1例无功能恶性胰岛细胞瘤,因肿瘤侵及周围大...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TAI)治疗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近期疗效。方法4例经病理证实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原发灶位于胰颈部1例,胰体尾部3例。3例为恶性胰岛素瘤伴有肝脏弥漫、多发转移,1例无功能恶性胰岛细胞瘤,因肿瘤侵及周围大血管和脾脏无法切除。4例患者接受腹腔干TAI,其中对3例肝脏转移瘤进行化疗栓塞。间隔1~2个月重复治疗。结果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接受介入化疗共11疗程,平均2.8疗程。随访2~8个月,原发肿瘤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1例;转移瘤PR4例。伴有低血糖恶性胰岛素瘤患者空腹血糖全部恢复正常水平,1例无功能恶性胰岛细胞瘤临床腹胀、腹痛缓解。介入术后出现一过性发热3例,余未见介入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对外科无法切除晚期恶性胰岛细胞瘤行TAI安全、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 恶性 动脉内灌注化疗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恶性胰岛细胞瘤侵犯脾脏的超声图像分析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茵 赵宝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55-1355,1358,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因"间断呕血,黑便4年"诊断为门脉高压症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发现.CT检查:脾脏增厚,脾门处见不规则软组织影,与胰尾融合在一起,增强后见脾内不均匀强化,脾结构紊乱,可见多数迂曲血管.CT诊断为脾脏恶...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因"间断呕血,黑便4年"诊断为门脉高压症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发现.CT检查:脾脏增厚,脾门处见不规则软组织影,与胰尾融合在一起,增强后见脾内不均匀强化,脾结构紊乱,可见多数迂曲血管.CT诊断为脾脏恶性肿瘤侵犯胰尾部.超声检查:脾脏增大,脾门增厚,形态失常,脾实质区内偏下方见一大小约8.0 cm×7.6 cm×7.2 cm的类圆形等回声团块,边界可辨,形态不规则,其内侧达脾门,下方至脾下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胰岛细胞 侵犯 超声检查 脾脏转移 诊断
下载PDF
恶性胰岛细胞瘤肝多发转移1例
17
作者 王长久 兰玉林 卜迎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胰岛细胞 肝多发转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放射性核素^(131)I-MIBG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庞雁 刘江 +3 位作者 庹培昱 常克力 朱殿清 何景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9-20,共2页
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病灶对常规的化疗及体外放疗的效果不佳,131I-MIBG(131I-间位碘代苄胍)是抗神经元的阻断剂,能被具有神经分泌颗粒的所有肿瘤如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所摄取,并能浓集于甲状腺髓样癌组织内,... 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病灶对常规的化疗及体外放疗的效果不佳,131I-MIBG(131I-间位碘代苄胍)是抗神经元的阻断剂,能被具有神经分泌颗粒的所有肿瘤如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所摄取,并能浓集于甲状腺髓样癌组织内,使131I-MIBG在肿瘤的放射性活度是肝的6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MIBG 恶性嗜铬细胞 转移 放射核素 治疗效果 神经分泌颗粒 放射活度 体外放疗
下载PDF
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全身转移误诊为消化道出血1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振山 任范文 +2 位作者 韩志才 刘纲 张铁鑫 《吉林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肾上腺肿 恶性嗜铬细胞 转移 全身转移 诊断 误诊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腹膜后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并肝转移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志芳 赵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腹膜后恶性血管外皮细胞 转移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