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经筒LED台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勇峰 曾林 +1 位作者 黄娟 张伟敬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LED(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代表着未来照明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了体现西藏藏传佛教文化内涵,本文设计了以凌阳61 A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的具有藏语语音朗诵经文和转经筒自动旋转的LED台... LED(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代表着未来照明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了体现西藏藏传佛教文化内涵,本文设计了以凌阳61 A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的具有藏语语音朗诵经文和转经筒自动旋转的LED台灯。本文主要介绍了台灯外观设计、主电路设计及诵经主程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转经筒 单片机 MULTISIM
下载PDF
甘川交界区藏族水动力转经筒乡土特色研究
2
作者 崔文河 王炜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6期22-25,共4页
传统水动力转经筒是藏族宗教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分布在林木及水资源丰富的山谷地带,与周边山体、村落、田地、寺庙等共同构成聚落的特色景观。文章简要概述了水动力转经筒的分布情况,并对甘川交界区洞戈村水动力转经筒的成因进行了分... 传统水动力转经筒是藏族宗教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分布在林木及水资源丰富的山谷地带,与周边山体、村落、田地、寺庙等共同构成聚落的特色景观。文章简要概述了水动力转经筒的分布情况,并对甘川交界区洞戈村水动力转经筒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村民生活、材料选用、构造形式等方面阐述了水动力转经筒的乡土特色。文章提出水动力转经筒是藏族宗教生活的重要物质载体,其营建智慧及建筑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文章强调应加强对传统村落宗教设施的个案研究,为少数民族特色聚落整体系统保护与活化提供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文化 水动力转经筒 乡土特色 宗教设施
下载PDF
灵响于艺术殿堂的寺庙声——评《一百零八转经筒》
3
作者 牛志远 《北方音乐》 2019年第11期80-82,共3页
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途径与载体之一是广泛被世界各族人民及学术界所认同的。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快速进程,纵观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历时发展态势,不难发现其发展过程的复杂化与内容形式的多... 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途径与载体之一是广泛被世界各族人民及学术界所认同的。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快速进程,纵观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历时发展态势,不难发现其发展过程的复杂化与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受世界音乐组织形式的多元化与构成元素多样化之影响,各民族小众且单一的传统音乐元素生存境地受到极大的威胁。那么,以何种的创作思维与技术形式在坚持民族本位的情况下去顺应时代大势,使民族传统音乐元素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洪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使得民族文化得以全新形式的体现,是每一个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应予以高度重视的话题,也是每一个音乐学者和人类学家为之努力的重要原由之一。蒙古族著名的青年作曲家额·那日苏的经典代表作品马头琴狂想曲《一百零八转经筒》比较完美的诠释了此问题。此文笔者将以这首作品以及这场展演为例来阐释蒙古族音乐学者对于保护传统音乐元素与民族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中的独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百零八转经筒 传统音乐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汉藏佛教的转经文化 以“转轮藏”与“转经筒”为例
4
作者 张涵静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1,共2页
转经文化由诵经文化延伸而来,汉传佛教转轮藏和藏传佛教转经筒是转经文化的主要载体。从结构功能、形成时间、传播影响等方面看,转轮藏与转经筒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反映了佛教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与变迁,体现了汉藏佛教的本土... 转经文化由诵经文化延伸而来,汉传佛教转轮藏和藏传佛教转经筒是转经文化的主要载体。从结构功能、形成时间、传播影响等方面看,转轮藏与转经筒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反映了佛教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与变迁,体现了汉藏佛教的本土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佛教 藏传佛教 转经筒 本土化特征 转轮藏 汉传佛教 诵经 发展与变迁
原文传递
转经筒告诉世界:西藏人民享有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杨立泉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4,共8页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民主改革,让西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一个富裕、文明、祥和的新西藏正展现在世人面前。民主改革。
关键词 农奴制度 政教合一 宗教信仰自由 信仰自由 民主改革 活佛转世 西藏 宗教活动场所 寺庙 拉萨 日光城 转经筒
原文传递
我将成为她手中的转经筒(外一首)
6
作者 容者 《绿风》 2013年第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外一首 转经筒 如风 九十九 我将 山水间 路漫漫 天路 尊者 清心寡欲
原文传递
转经筒边土
7
作者 鲍尔吉·原野 《东方剑》 2009年第1期41-41,共1页
  克孜勒是俄联邦图瓦共和国的首都,人口只有几万人.市中心是广场.周围有列宁像、总统府和歌剧院.中央立一座亭子,赭红描金,置一个大转经简,高过人,两米宽.克孜勒的市民清早过来转转经简,这是个全民信仰喇嘛教的国家.……
关键词 转经筒 克孜勒
原文传递
转经筒
8
作者 白玉亮 《绿风》 2014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转经筒
原文传递
成都石经寺与藏传佛教的渊源
9
作者 罗勇(文/图) 旺珍(文/图) 《中国西藏》 2023年第3期82-85,共4页
位于成都龙泉山脉深处的石经寺,系川西五大佛教丛林之一,最为奇特的是该寺融汉藏佛教于一体,除了有汉地佛寺的特征外,还设有宗喀巴大师殿,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师徒三尊以及藏式灵塔等。此外,寺内墙壁绘有藏传佛教人物画像,设有转经... 位于成都龙泉山脉深处的石经寺,系川西五大佛教丛林之一,最为奇特的是该寺融汉藏佛教于一体,除了有汉地佛寺的特征外,还设有宗喀巴大师殿,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师徒三尊以及藏式灵塔等。此外,寺内墙壁绘有藏传佛教人物画像,设有转经筒廊道,与藏传佛教寺庙特征无二。石经寺香火鼎盛,汉藏游客与朝圣者不绝于途,俨然一派汉藏文化共居共存景象。作为一所身在四川的佛教寺院,它与藏传佛教有何渊源?这种共居共存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喀巴大师 藏传佛教 汉藏佛教 佛教寺院 朝圣者 转经筒 石经寺 汉藏文化
下载PDF
西藏民间佛教艺术的精品—“擦擦”考
10
作者 张虎生 《西藏艺术研究》 1989年第4期45-46,共2页
在西藏众多的佛教艺术形式中,“擦擦”(Tsha—tsha)可以说是在民间流传最为广的一种。但它在学术界目前显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擦擦”是藏语称谓的汉语音译。即指模制泥质的小佛像等。据一位外国学者考证,“擦擦”起源于印度古代及... 在西藏众多的佛教艺术形式中,“擦擦”(Tsha—tsha)可以说是在民间流传最为广的一种。但它在学术界目前显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擦擦”是藏语称谓的汉语音译。即指模制泥质的小佛像等。据一位外国学者考证,“擦擦”起源于印度古代及中世纪中部和北部方言中的一个词汇。这种小泥像起源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它波及和分布的地区很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艺术 泥像 苯教 文殊师利 外国学者 转经筒 佛事活动 佛教教义 密宗 模制
下载PDF
札达土林——穿越时空的自然艺术
11
作者 谭锴 王曦 《地球》 2022年第2期44-48,共5页
车子行驶在世界屋脊蜿豳曲折的公路上,从曰光城拉萨一直向西到日喀则、普兰再到阿里,一行人仿佛走进了穿越时空的艺术画廊。从布达拉宫的大殿到大昭寺的金顶,从镀金的转经筒到精美的唐卡。
关键词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转经筒 艺术画廊 日喀则 穿越时空
下载PDF
西藏世俗群众的宗教信仰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英全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宗教活动 转经筒 宗教生活 民间谚语 嘎乌 苯教 上层人士 第一需要 格鲁派 客观生活
下载PDF
不丹的艺术与建筑 被引量:1
13
作者 吉.恩.麦赫拉 尹建新 《西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4期42-47,共6页
不丹艺术也许是不丹传统中我们所继承的最动人、最重要的部分。不丹艺术家在他们的绘画、塑像、镶饰品和雕刻中所保留的那种无瑕的自然美感、线条感及色彩感,无不使人赞叹不已。然而,人们必须认识到,在不丹根本没有为表现艺术而艺术的... 不丹艺术也许是不丹传统中我们所继承的最动人、最重要的部分。不丹艺术家在他们的绘画、塑像、镶饰品和雕刻中所保留的那种无瑕的自然美感、线条感及色彩感,无不使人赞叹不已。然而,人们必须认识到,在不丹根本没有为表现艺术而艺术的这类东西,也就是不存在为艺术的艺术。如同基本上属宗教性质,主要是表现神灵的印度早期艺术一样,不丹传统认为,塑造神灵形象是引向解脱的虔诚行为,所以,在不丹艺术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它象早期的印度和西藏艺术一样,同样具有萨达那(1)的性质。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达 色彩感 曼茶罗 转经筒 噶举派 佛教哲学 北传佛教 大成就者 菩萨戒本 强巴
下载PDF
西藏大学: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
14
作者 陈文星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 2015年第11期41-41,共1页
西藏,人们向往的圣地,它如同高原女孩脸上酡红的笑容,隐藏着太多沧桑与神秘,又如那美丽的格桑花,高贵而纯静。当你沐浴着它的阳光,沉醉于清澈的天空下,心中默然回想着那句诗:这一世,转山转水,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关键词 西藏大学 格桑花 转山 相信自己 特色学科 转经筒 特色专业 语言文学 第一眼 藏族历史
下载PDF
西北名刹拉卜楞寺——甘南草原上的“金色宫殿”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纪 《中华建设》 2017年第2期54-59,共6页
在人们印象中,所谓的大寺庙,也就是建筑面积巨大的一座单体建筑。可来到清代嘉庆皇帝御赐金字红匾的甘南拉卜楞寺,才发现,原来这可以是一座小城镇般。整个寺院建筑群宏伟壮丽,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一千零一夜》中的... 在人们印象中,所谓的大寺庙,也就是建筑面积巨大的一座单体建筑。可来到清代嘉庆皇帝御赐金字红匾的甘南拉卜楞寺,才发现,原来这可以是一座小城镇般。整个寺院建筑群宏伟壮丽,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一千零一夜》中的神秘世界!堪称世界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卜楞寺 藏传佛教文化 《一千零一夜》 嘉庆皇帝 嘉木样 转经筒 甘丹寺 艺术宝库 寺内 金瓦
下载PDF
穿越唐蕃古道
16
作者 大胡 纳敏 《民间文化论坛》 2002年第2期64-69,共6页
2000年6月,好友“木乃伊”约我骑自行车走唐蕃古道。在这之前我和他曾骑双人自行车去过珠峰,因此彼此了解。在“木乃伊”选择的线路上,有一段无人区,这极大地激起了我的兴趣。如果有路,我是不会动心的。不可能的事,没有人做过的事,有挑... 2000年6月,好友“木乃伊”约我骑自行车走唐蕃古道。在这之前我和他曾骑双人自行车去过珠峰,因此彼此了解。在“木乃伊”选择的线路上,有一段无人区,这极大地激起了我的兴趣。如果有路,我是不会动心的。不可能的事,没有人做过的事,有挑战性的事,都是我愿意去努力尝试的——这就是我的性格。于是稍做准备后,我们便上路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蕃古道 巴青 山地车 结古镇 转经筒 花教 玛尼堆 青海玉树 鄂陵湖 噶举派
下载PDF
春节出境游总动员
17
作者 何峰 成成 +2 位作者 赵赫 金瑛 丁震 《民间文化论坛》 2002年第1期88-90,共3页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果你对春节的长假还没有安排,那么考虑一下走出国门,到外面看看吧!我们提供了中国周边游的五种选择,你要做的就是:收拾行囊,快快出发!
关键词 旅游指南 走出国门 导游服务 宗教文化 波克拉 宗教圣地 释迎牟尼 转经筒 弦音 双手合十
下载PDF
佛教在呼和浩特地区的传播
18
作者 宜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54-,共1页
在内蒙地区呼和浩特一带,佛教徒有黄衣僧、青衣僧之别。黄衣僧就是喇嘛,故称喇嘛教,通称为黄教,其庙称黄庙;青衣僧即和尚,普通称为沙门佛教,其庙称青庙。呼和浩特地区流行的喇嘛教属大乘中的一派,公元八世纪印度僧人莲花生,把密教传入... 在内蒙地区呼和浩特一带,佛教徒有黄衣僧、青衣僧之别。黄衣僧就是喇嘛,故称喇嘛教,通称为黄教,其庙称黄庙;青衣僧即和尚,普通称为沙门佛教,其庙称青庙。呼和浩特地区流行的喇嘛教属大乘中的一派,公元八世纪印度僧人莲花生,把密教传入西藏地区,与西藏原始教——“绷教”相结合而为喇嘛教。原西藏红帽派旧喇嘛与蒙古族发生联系始于十三世纪中叶的元朝,即忽必列时代。但当时红帽教派只活跃于宫廷显贵之中,尚未在民间传播。十六世纪约当明朝万历年间,宗喀巴又创黄帽派新喇嘛教,并在内蒙地区广泛传播,取代了蒙族原有的萨满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帽 宗喀巴 密教 黄衣 忽必 黄庙 十六世纪 转经筒 释迎牟尼 仰华寺
下载PDF
信仰
19
作者 何林隆 《中国西部》 2015年第31期82-,共1页
简介:转经筒的老人拍摄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我在到达松潘的第二天一早,便手持相机穿梭在当地藏寨的大小巷子里走走拍拍。记得那天我很幸运地遇见了图片上的这位转经筒的老人,起初我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她,后来在... 简介:转经筒的老人拍摄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我在到达松潘的第二天一早,便手持相机穿梭在当地藏寨的大小巷子里走走拍拍。记得那天我很幸运地遇见了图片上的这位转经筒的老人,起初我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她,后来在得到老人的允许后我开始了拍摄。面对镜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县 转经筒 子里
下载PDF
色达 灵魂苏醒的地方
20
作者 行走的强子 《中国西部》 2015年第28期50-55,共6页
有人说,这里恐怕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了,这里的人终日只做一件事:修行。这里是信仰的乌托邦,穿行在这片红色的海洋,感受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心灵被强烈地震撼。金色的黄昏,红色的房屋,闪着光的佛塔,似乎在海拔4200米... 有人说,这里恐怕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了,这里的人终日只做一件事:修行。这里是信仰的乌托邦,穿行在这片红色的海洋,感受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心灵被强烈地震撼。金色的黄昏,红色的房屋,闪着光的佛塔,似乎在海拔4200米的这里,你能找到永恒。这里便是甘孜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佛学院,无数人来此寻找灵魂深处最干净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达 佛学院 最后一片净土 宁玛派 转经筒 空行母 修行者 大乘佛教 僧衣 上天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