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师范专业人员“转行从教”的身份建构: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1
作者 朱守信 程天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82,共14页
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化改革后,大批非师范专业人员通过参加考试获得从教资格,成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师范专业人员而言,由于职前缺少专门的教师教育培养,转行从教意味着其需要经历一个更为复杂的身份建构过程。本研究关注... 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化改革后,大批非师范专业人员通过参加考试获得从教资格,成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师范专业人员而言,由于职前缺少专门的教师教育培养,转行从教意味着其需要经历一个更为复杂的身份建构过程。本研究关注“职业转换”背景下非师范专业教师的身份建构过程,通过对32名非师范专业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出转行从教的身份建构概念模型。研究表明,转行从教身份危机来于非师范专业教师身份认知的连续性被打破,转行前预设身份与从教后感知身份出现断裂进而引发身份解构。非师范专业教师身份建构过程存在“自我否定—自我强化”消极身份循环,形成特有的互动拉锯状态,其本质是作为防御性自我呈现的身份探寻与协商方式。工作重塑是非师范专业人员完成职业转换的关键环节,也是建构教师身份的主要方式。非师范专业人员对于教师身份的理解和确认聚焦在工作上,倾向以“工作人”身份与学校发生关联,表现出典型的工作中心主义建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师范专业教师 职业转换 转行从教 身份建构
下载PDF
美国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的机制探析——以“德克萨斯教师”项目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颖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4,共6页
美国的非师范人员要想转行从教,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教师认证项目。"德克萨斯教师"项目是德克萨斯州发展最快、最成功的选择性项目。项目的申请者通过审查后成为教师候选人,只要完成系列测试、培训和实践教学,即可获取教师资格。... 美国的非师范人员要想转行从教,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教师认证项目。"德克萨斯教师"项目是德克萨斯州发展最快、最成功的选择性项目。项目的申请者通过审查后成为教师候选人,只要完成系列测试、培训和实践教学,即可获取教师资格。"德克萨斯教师"项目的成功归因于其运行过程中的特点及寻求广泛支持的做法,但项目所体现的解制取向、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项目的成效也引发了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师教育 德克萨斯教师 非师范人员 转行从教 选择性教师认证项目
下载PDF
非师范专业人员转行从教:过程动因与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守信 程天君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0-153,共14页
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化改革后,大批非师范专业人员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成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对于非师范人员而言,转行从教意味着需要经历一个职业转换的复杂社会心理过程。通过对23名非师范类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 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化改革后,大批非师范专业人员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成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对于非师范人员而言,转行从教意味着需要经历一个职业转换的复杂社会心理过程。通过对23名非师范类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三级编码,构建出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的动因模型。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是一个从前职业认知到教师职业认知、前自我认知到教师自我认知的转变结果,这一认知转变过程受到来自政策环境、社会关系和个体经历等情境因素的作用推动。根据教师职业认知与教师自我认知的匹配模式差异,将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划分为坚定型从教、权宜型从教和迷茫型从教三种类型。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不单独是个体性质的职业选择,也非纯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转换,其背后带有深刻的本土体制性痕迹,面临着从教动机分化和异化的双重问题,既在结构中行动又同时以行动形塑新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师范人员 转行从教 职业认知 自我认知 职业转换
下载PDF
非师范专业人员“转行从教”的职业适应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守信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102,共10页
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化改革后,大批非师范专业人员通过“转行”或“跨界”的方式从事教师职业。对于非师范人员而言,由于缺少专门的职前训练,转行从教意味着其需要经历一个更为复杂的职业适应过程。研究通过对25名非师范教师进行深度访谈,... 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化改革后,大批非师范专业人员通过“转行”或“跨界”的方式从事教师职业。对于非师范人员而言,由于缺少专门的职前训练,转行从教意味着其需要经历一个更为复杂的职业适应过程。研究通过对25名非师范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探索“职业转换”背景下非师范教师职业适应的特殊性,构建出转行从教职业适应的概念模型。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不单是个体的行为选择和适应过程,而是“制度—学校—个体”三者互动共演的产物。转行从教职业适应同时包括心理耗损与资本增益两个对立方面,二者在矛盾冲突中达成个体感知的适应性平衡与张力结构,情绪劳动策略和社会支持力度的不同决定了职业适应的结果差异。在教师来源多元化背景下,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做好教师选聘工作,增强教师职后培训的针对性和区分性,关注非师范教师的情绪体验并提供必要的组织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师范教师 转行从教 职业适应 适应性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