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5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s蛋白转译后的加工
1
作者 杨其伟 《生命科学》 CSCD 1992年第2期10-11,共2页
至今已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至少鉴定出三个ras基因,即H-ras、K-ras和N-ras,人类的这三种ras基因分别位于11、12和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它们都编码分子量为21,000的ras蛋白即P21ras。ras基因最初发现于Ha-MuSV和Ki-MuSV所转化的细胞,以后... 至今已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至少鉴定出三个ras基因,即H-ras、K-ras和N-ras,人类的这三种ras基因分别位于11、12和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它们都编码分子量为21,000的ras蛋白即P21ras。ras基因最初发现于Ha-MuSV和Ki-MuSV所转化的细胞,以后发现正常人细胞及人癌瘤细胞中也存在H、K、N-ras基因。ras基因的表达与膀胱癌、肾癌、肺癌、结肠癌、胆囊癌、胰腺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黑色素瘤等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P21ras蛋白合成后要经过转译后的加工过程,然后位于质膜的内面发挥作用。对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蛋白 转译
下载PDF
衰老期蛋白质分子转译后的改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剑涛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4年第2期30-31,共2页
衰老期蛋白质分子转译后的改变周剑涛(湖北省黄冈地区卫校,436100)关键词衰老,蛋白质改性已经知道,生物衰老期的组织中,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生物学功能变化的异常蛋白质量的增高。30年前,Orgel提出了“错误”学说... 衰老期蛋白质分子转译后的改变周剑涛(湖北省黄冈地区卫校,436100)关键词衰老,蛋白质改性已经知道,生物衰老期的组织中,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生物学功能变化的异常蛋白质量的增高。30年前,Orgel提出了“错误”学说,认为在遗传信息传递的各个步骤如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蛋白质改性 分子转译
下载PDF
河南古建彩画艺术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转译应用
3
作者 马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354,共10页
目的河南古建筑彩画艺术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古建筑彩画艺术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转译应用研究,是对古建彩画艺术在日常生活语境下活化传承的路径探索,也是对家居产品设计手法的拓展,有助于营造中国式家居风格氛围,引... 目的河南古建筑彩画艺术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古建筑彩画艺术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转译应用研究,是对古建彩画艺术在日常生活语境下活化传承的路径探索,也是对家居产品设计手法的拓展,有助于营造中国式家居风格氛围,引领人们认识与弘扬中国传统住宅家居文化。方法搜集河南古建筑彩画相关资料并整理分类,总结和提炼其代表性符号元素,解析符号元素中的文化因子,并对文化因子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讨论,即廓清古建筑彩画艺术中的“结构”因子、“形”因子、“色彩”因子和“语义”因子,运用碱基运算法,对各类因子进行再结合,构建完整的家居产品设计新模式。结论通过对河南古建筑彩画艺术元素与符号特征的再设计,将河南古建筑彩画艺术与家居产品设计结合,使其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属性,提升其文化附加值,为家居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做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彩画 家居产品 文化因子 文化转译
下载PDF
当代华语电影对戏剧现场的影像化转译
4
作者 陈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1,共4页
戏剧与电影的最大不同在于现场感。戏剧的现场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现场,电影的现场则是存贮性的可多次复制的现场。戏剧向电影迁移,并非简单记录戏剧画面,而是经过一定转译程序方能完成。当代华语电影在转译戏剧现场时,尤为注重戏剧和... 戏剧与电影的最大不同在于现场感。戏剧的现场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现场,电影的现场则是存贮性的可多次复制的现场。戏剧向电影迁移,并非简单记录戏剧画面,而是经过一定转译程序方能完成。当代华语电影在转译戏剧现场时,尤为注重戏剧和电影中身体、空间、叙事维度的差异。因此,以身体转译、空间转译和叙事转译为研究枢纽,尝试还原当代华语电影中戏剧现场的影像化转译程序,为戏剧影像化的课题提供新的切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华语电影 戏剧现场 影像化 跨媒介 转译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基因在沉浸体验空间中的智能转译
5
作者 黄心渊 韦雨君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4,I0005,共7页
京杭大运河通州段不仅是保障首都漕粮供应的经济生命线,更沉淀了京城地区亟待挖掘、开发、传承的宝贵文化资源。本文基于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文化遗产实景游戏项目实践,构建大运河文化基因谱系并梳理不同基因类型的应用原则,... 京杭大运河通州段不仅是保障首都漕粮供应的经济生命线,更沉淀了京城地区亟待挖掘、开发、传承的宝贵文化资源。本文基于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文化遗产实景游戏项目实践,构建大运河文化基因谱系并梳理不同基因类型的应用原则,阐述大运河主体基因、附着基因和混合基因在项目中所采取的应用策略。最后从感官沉浸体验、视觉奇观体验、具身参与体验和叙事情境体验四个方面,论述数字技术手段如何塑造通州大运河文旅景区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完成对大运河文化基因的智能数字化转译。在数智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旨在为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创新视角和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智能转译 大运河 沉浸体验
下载PDF
基于曲式学的江南园林线性空间转译研究
6
作者 李旭 龚文君 《华中建筑》 2024年第3期96-101,共6页
“节奏”作为音乐学领域的常用术语,常被世人用于比喻园林曲折婉转的步行体验。为探究二者的关系所在,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得知乐曲艺术的曲式学结构与园林的空间序列存在相似的构成规律,接而引发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节奏序列的思考,尝试通... “节奏”作为音乐学领域的常用术语,常被世人用于比喻园林曲折婉转的步行体验。为探究二者的关系所在,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得知乐曲艺术的曲式学结构与园林的空间序列存在相似的构成规律,接而引发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节奏序列的思考,尝试通过学科交叉、类型学、现象学的方法建立“乐曲—园林”的结构对应性模型,并用空间图解的分析方式形成园林线性空间的转译关系。旨在从音乐曲式学相关概念的角度深化对传统园林的认识和理解,并为传统园林的现代化转译与园林设计提供创新性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园林 基础转译 空间序列 学科交叉 曲式结构 音乐学
下载PDF
汉字学视角下蒙古族刺绣信息转译与数字化研究
7
作者 刘美君 刘强 +2 位作者 尤立思 赵云彦 项姝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目的研究蒙古族刺绣和汉字的转译路径,从文化转译和符号转译的角度,构建蒙古族刺绣数字化传播的新方法。方法首先,运用汉字学中的构形和构意理论,分析汉字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其次,结合汉字学及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对蒙古... 目的研究蒙古族刺绣和汉字的转译路径,从文化转译和符号转译的角度,构建蒙古族刺绣数字化传播的新方法。方法首先,运用汉字学中的构形和构意理论,分析汉字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其次,结合汉字学及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对蒙古族刺绣纹样进行分析、拆解和提取;随后,整理上述分析结论,形成基于笔画数据库与构件数据库的图文语言转译单元;最后,根据数据库生成蒙古族刺绣的汉字转译样本。结果总结蒙古族刺绣纹样与汉字转译路径,将数据库的部件进行汉字的组合及生成,形成具有蒙古族刺绣元素和特征的汉字形态。结论以汉字学和符号学构成的转译路径赋能蒙古族刺绣活态转化,以文化转化和再生的视角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传播性和多元性的蒙古族刺绣数字化研究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形与构意 蒙古族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信息转译
下载PDF
文化转译视域下鄂伦春族萨满神话的文化IP设计研究
8
作者 胡锦 牛春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9-307,327,共10页
目的基于文化转译理念对萨满神话进行视觉元素重构,并形成创新型文化产业IP,进一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地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宣传。方法以黑龙江省鄂伦春族萨满神话中的萨满面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化转译下语义学和语形学的研究来深... 目的基于文化转译理念对萨满神话进行视觉元素重构,并形成创新型文化产业IP,进一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地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宣传。方法以黑龙江省鄂伦春族萨满神话中的萨满面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化转译下语义学和语形学的研究来深入挖掘萨满神话的精神内核及萨满面具的物质文化资源。提取核心文化并有效组织内在文化逻辑结构,依此形成创新型视觉元素表达库。并运用语义学中的视觉修辞方法进行符号转译,通过视觉元素重构形成新型文化IP。结论将语言学中的文化转译理念引入设计学,能够更加精准地提取文化内核,并能有序的转译为视觉语言,从而促进龙江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视觉观感与文化保护,以及助力龙江萨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译 萨满神话 语义 语形 视觉元素重构 文化IP
下载PDF
运动社会学:身体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对称及转译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智慧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既有身体认知限制了运动社会学对身体全整经验的把握。拉图尔“学着受影响”的动态性身体观,启发了运动社会学思考联结身体双重属性的可能。通过考察拉图尔身体观与运动社会学之间的对话可以发现:(1)拉图尔的身体讨论仅针对身体与社会... 既有身体认知限制了运动社会学对身体全整经验的把握。拉图尔“学着受影响”的动态性身体观,启发了运动社会学思考联结身体双重属性的可能。通过考察拉图尔身体观与运动社会学之间的对话可以发现:(1)拉图尔的身体讨论仅针对身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未深及身体内部,对此,借助具体身体运动的讨论可从身体内部维度补充其动态性身体的运行逻辑;(2)身体双重属性在事件转译下通过主客角色的交替重复所建立的对称性联结,成为运动社会学突破过去身体认知局限的通路;(3)身体双重属性联结背后的行动者网络,将被噤声的非人行动者带回运动身体经验言说的舞台,使运动社会学在人与非人行动者的联结中窥见全整的身体经验,并由此实现研究视野从模糊群像到个体特写的聚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社会学 生物性身体 社会性身体 拉图尔 转译社会学
下载PDF
当代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中的多维转译探析
10
作者 赵卫东 胡伟专 +1 位作者 张玉典 陈倍贝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2-370,457,共10页
目的探析当代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中转译的挑战与对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审美体系,进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方法从社会、技术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所处的时代语境特... 目的探析当代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中转译的挑战与对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审美体系,进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方法从社会、技术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所处的时代语境特征、机遇与挑战,再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中转译的当代创新策略,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进行佐证说明。结论提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中转译的当代创新策略,以寓意多级转化新创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意义,以数智技术融入提升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魅力,以多维叙事共情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体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符号 文创产品 符号转译 产品设计
下载PDF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蒙古族传统马鞍色彩提取与设计转译
11
作者 赵惠俊 李少博 《设计》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引发大众对蒙古族传统马鞍色彩的心理认同感,将视觉显著性引入到蒙古族传统马鞍的色彩提取与创新色彩设计转译中。收集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7-20世纪蒙古族传统马鞍高清图像,运用视觉显著性检测与k-means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进... 为引发大众对蒙古族传统马鞍色彩的心理认同感,将视觉显著性引入到蒙古族传统马鞍的色彩提取与创新色彩设计转译中。收集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7-20世纪蒙古族传统马鞍高清图像,运用视觉显著性检测与k-means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进行色彩提取与分析;通过人对色彩的视觉感知层次及显著性特征构建赋色设计转译层级。以“雕花的马鞍”为题对马鞍中的纹样进行赋色方案呈现。运用此方法提取的蒙古族马鞍装饰色彩具有一定代表性;从人的视觉特性出发进行赋色,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情感纽带,为探索传统色彩的传承和设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显著性 蒙古族马鞍 传统色彩 色彩提取 设计转译
下载PDF
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现代化转译产品设计研究
12
作者 王敏娟 沈杰 《设计》 2024年第9期81-84,共4页
基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文化内涵,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现代化转译产品设计方法。从传统节日文化与符号学关系入手,通过分析当前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化转译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载体作为设计媒介,结合文化层次论与用户研究梳理... 基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文化内涵,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现代化转译产品设计方法。从传统节日文化与符号学关系入手,通过分析当前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化转译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载体作为设计媒介,结合文化层次论与用户研究梳理筛选代表性的节日符号,并通过符号学相关方法进行解读,基于情感层次理论分层,将传统节日文化转译到现代产品中。总结得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符号在现代化的转译设计模型。有助于将传统节日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自然融入现代生活,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延续与现代产品的创新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符号学 文化转译 现代化生活 产品创新设计
下载PDF
传统建筑的重构与转译——以三合宅为例
13
作者 孟江涛 苏晓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02-204,共3页
通过对三合宅案例的解析,明确王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融入和对现代中国建筑形式的理解。提炼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思路,探索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路径。对中国建筑未来形式的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对我国在建设城市... 通过对三合宅案例的解析,明确王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融入和对现代中国建筑形式的理解。提炼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思路,探索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路径。对中国建筑未来形式的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对我国在建设城市风貌时,如何增强文化性、地域性、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与转译 传统建筑 建筑设计方法 王澍 三合宅
下载PDF
文化融合视角下闽南乡村民居元素的提取与转译——以《厦门市村庄建筑风貌管控导则》为例
14
作者 高扬 李立新 《华中建筑》 2024年第6期113-117,共5页
厦门市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而形成了多重文化交融的现状,由于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其独具特色的闽南乡村风貌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元素构成较为复杂的民居风格。该文依托《厦门市村庄建筑风貌管控导则》(下称《导则》)的... 厦门市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而形成了多重文化交融的现状,由于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其独具特色的闽南乡村风貌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元素构成较为复杂的民居风格。该文依托《厦门市村庄建筑风貌管控导则》(下称《导则》)的编制逻辑,根据厦门村庄风貌现状及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当下多重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将乡村民居建筑风貌分类,提取其主要元素特征并遵循管控原则进行转译,以求最大限度上维持其传统风貌并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合 乡村风貌 闽南 元素转译
下载PDF
中国非遗纸艺技艺传承与现代设计转译
15
作者 景治 李凌 《天工》 2024年第13期45-47,共3页
中国非遗纸艺面临着边缘化和被遗忘的风险。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将非遗纸艺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服饰文创产品,以促进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活态传承与发展。通过设计语言的转译,探索设计策略和实践路径,解决非遗纸艺在现代生活中应... 中国非遗纸艺面临着边缘化和被遗忘的风险。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将非遗纸艺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服饰文创产品,以促进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活态传承与发展。通过设计语言的转译,探索设计策略和实践路径,解决非遗纸艺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性不强、审美跟不上时代、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推动非遗纸艺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非遗 纸艺设计 转译 服饰与文创产品
下载PDF
传统建构的数字转译——参数化榫卯木构亭设计与建造研究
16
作者 温智新 严鑫 任丛丛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7,共8页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营建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建构文化,有待通过现代转译重新焕发新生,而数字化建筑技术的发展恰恰为传统建构转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以传统建构文化中建构方式和建造技术的转译作为设计策略,并采用参数化设计、拓扑...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营建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建构文化,有待通过现代转译重新焕发新生,而数字化建筑技术的发展恰恰为传统建构转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以传统建构文化中建构方式和建造技术的转译作为设计策略,并采用参数化设计、拓扑优化结构找形、现代加工制造等技术手段,通过在案例“榫卯木构亭X-Form”中结构整体形态设计、独立木架单元找形、局部结构构件的构造调整、基于力学性能的节点细部设计四个关键阶段进行实践研究,初步探索了一种注重结构理性与诗意表现的木构建筑设计与建造方法,回应了当前社会对于传统与未来对话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建筑 建构文化 建造技术 参数化设计 建构 转译
下载PDF
国际新闻文化转译策略与跨文化关系建构
17
作者 张洋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国际新闻是一种面向本国受众呈现异国文化传统和社会动态的跨国界文化转译实践。通过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记者会结合使用驯化和异化策略来转译异国图景。典型的驯化策略包括寻找本国元素、对比本国情形以及采访本国行动者等,有... 国际新闻是一种面向本国受众呈现异国文化传统和社会动态的跨国界文化转译实践。通过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记者会结合使用驯化和异化策略来转译异国图景。典型的驯化策略包括寻找本国元素、对比本国情形以及采访本国行动者等,有助于消解文化间距离,使国外事件易于被国内受众理解。典型的异化策略则包括修正主流印象、聚焦文化象征和细描社会景观等技巧,试图营造出具有陌生感的情境氛围,将异国文化的独特性注入本国社群的视野中。两种转译策略建构出不同的跨文化关系,共同塑造着国内受众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新闻 跨文化传播 转译 驯化 异化
下载PDF
运河文化转译视角下叙事地图设计研究
18
作者 马旗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201,共10页
目的通过对运河文化的梳理分析,挖掘运河自身的文化价值,探寻如何利用文化转译方法帮助叙事地图设计更好地进行叙事,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助力运河文化的传播。方法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文化层次对运河文化进行层级分类、整理... 目的通过对运河文化的梳理分析,挖掘运河自身的文化价值,探寻如何利用文化转译方法帮助叙事地图设计更好地进行叙事,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助力运河文化的传播。方法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文化层次对运河文化进行层级分类、整理归纳,依据各层次文化的不同特点,分别与叙事地图设计的叙事主题、叙事场景、叙事语境三个方面相对应,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并将其转译为叙事地图设计语言,提出各层次文化的转译流程,展开“津说运河”叙事地图设计实践,设计兼具叙事性与文化性,融合地理信息与人文特色的运河文化叙事地图。结论基于文化转译方法和叙事设计理念完成的运河文化叙事地图设计,不仅全面地对运河文化进行量化,而且丰富了运河地图种类,还能够有效提升运河文化的可读性,为更好地传承运河文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文化 文化转译 叙事 地图设计
下载PDF
知识转译实践: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本体想象和路径融合
19
作者 杨威威 赵恒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54,共19页
实践研究正成为社会工作专业高质量研究的新型方法论依托,但既有方法论研究缺少对社会工作“实践”和“实践研究”的本体设定,造成研究逻辑的内在缺失。本文通过立足“知识”视角并提炼既有研究中模糊的“知识—实践”关系命题假设,建... 实践研究正成为社会工作专业高质量研究的新型方法论依托,但既有方法论研究缺少对社会工作“实践”和“实践研究”的本体设定,造成研究逻辑的内在缺失。本文通过立足“知识”视角并提炼既有研究中模糊的“知识—实践”关系命题假设,建构了“知识转译实践”的本体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实践是由理论—命题知识、过程—事实知识、个人—实践知识的多元知识体系基于证据转换、反思性实践、街头官僚实践、道德驱动的路径“转译”而来的,而实践研究的目的则是需要捕捉那些影响或有助于“改变”的知识要素,将其纳入社会工作知识库中。开展高质量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将社会工作实践理解为方法、行动者和常人三重本体的交织与互构,面向多元知识寻求对话创新,在“实践—研究”之中穿梭反思行动,更好地助推现实社会工作实践成为负责任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研究 转译 本体想象 研究路径
下载PDF
文化转译理念下的传统服饰纹样设计
20
作者 何思源 刘洵 黎淑嫔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传统服饰纹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魅力。对抽象的区域化形象做具象化符号转译,并以设计美学为手段切入,将传统服饰文化深挖,广泛运用于文化传承项目中。文化转译能够深度挖掘传统服饰纹样的历史底蕴,... 传统服饰纹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魅力。对抽象的区域化形象做具象化符号转译,并以设计美学为手段切入,将传统服饰文化深挖,广泛运用于文化传承项目中。文化转译能够深度挖掘传统服饰纹样的历史底蕴,保证传统服饰纹样转译结构的完整性,这是传统文化创新式传承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纹样 文化转译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