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聚球藻7942的vp19基因表达效率及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婵 施定基 +1 位作者 何培民 贾睿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36-41,共6页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基因聚球藻7942在不同生长阶段vp19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氧电极的方法测定转vp19基因聚球藻7942在不同温度、光强、pH和盐度下光合活性的变化,探究其最适生长条件。结果表明:转基因聚球藻7942的...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基因聚球藻7942在不同生长阶段vp19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氧电极的方法测定转vp19基因聚球藻7942在不同温度、光强、pH和盐度下光合活性的变化,探究其最适生长条件。结果表明:转基因聚球藻7942的最佳采收时间是对数生长后期(约12 d),其vp19基因相对表达率达到9.2%,VP19蛋白的产率达到7.31 mg∕L。转vp19基因型聚球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8℃,光照强度2500 lx,pH 8.0,盐度0 mol∕L NaCl。研究结果可为转vp19基因型聚球藻口服疫苗规模制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vp19基因聚球藻 光合活性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口服转胸腺素α1基因聚球藻对小鼠T细胞亚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仁海 章军 +4 位作者 周克夫 徐虹 徐惠娟 楼士林 黄守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7-520,共4页
为探讨口服后转胸腺α1(Tα1)基因聚球藻对T细胞亚群的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野生藻组、转化藻(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和日达仙组,用灌服的方式,给予空白对照组20mL·kg^(-1)的生理盐水,野生藻组0.4g·kg^(-1)的... 为探讨口服后转胸腺α1(Tα1)基因聚球藻对T细胞亚群的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野生藻组、转化藻(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和日达仙组,用灌服的方式,给予空白对照组20mL·kg^(-1)的生理盐水,野生藻组0.4g·kg^(-1)的野生聚球藻;转化藻小、中、大剂量组,分别0.2g·kg^(-1)、0.4g·kg^(-1)和0.6g·kg^(-1)的转Tα1基因聚球藻;日达仙组则肌注给予3.2mg·kg^(-1)的胸腺素α1(日达仙)。结果表明转Tα1基因藻口服后可显著提高CD3亚群水平,显著提高CD4亚群水平,明显提高CD4/CD8的比值。提示转Tα1基因聚球藻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α1基因球藻 小鼠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蓝藻 免疫增强剂 口服
下载PDF
对虾白斑病毒VP28基因在聚球藻中的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邓元告 侯李君 +1 位作者 邓丽珍 施定基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通过PCR从实验室保存的pMD-VP28质粒中扩增得到对虾白斑病毒囊膜蛋白VP28基因,同时在设计的引物起始密码子前添加促进外源基因在蓝藻中表达的SD序列,引物末端添加限制性内切酶位点BamHⅠ和EcoRⅠ,从质粒pRL-439获得强启动子PpsbA,酶切... 通过PCR从实验室保存的pMD-VP28质粒中扩增得到对虾白斑病毒囊膜蛋白VP28基因,同时在设计的引物起始密码子前添加促进外源基因在蓝藻中表达的SD序列,引物末端添加限制性内切酶位点BamHⅠ和EcoRⅠ,从质粒pRL-439获得强启动子PpsbA,酶切连接构建了pDC-VP28高效表达穿梭载体.利用三亲接合转移成功地将构建的载体pDC-VP28转化聚球藻7002.对转基因聚球藻进行培养,其表达产物通过SDS-PAGE分析,发现表达量达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白斑病毒vp28基因 球藻7002 穿梭表达载体 三亲接合
下载PDF
转胸腺素α1基因聚球藻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仁海 章军 +3 位作者 周克夫 徐虹 徐惠娟 楼士林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7,共4页
本试验室已在蓝藻聚球藻中高效表达了人源胸腺素α1(thymosinα1,Tα1)基因,为研究转Tα1基因聚球藻口服后的生物活性,本研究给小鼠灌服转Tα1基因聚球藻14d,研究其对小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本试验室已在蓝藻聚球藻中高效表达了人源胸腺素α1(thymosinα1,Tα1)基因,为研究转Tα1基因聚球藻口服后的生物活性,本研究给小鼠灌服转Tα1基因聚球藻14d,研究其对小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胸腺素α1基因聚球藻可显著提高小鼠心、肝与肾中GSH-Px活力(P<0.01);明显提高心脏Cat活性(P<0.01);显著降低肝脏中MDA的含量(P<0.01);但对SOD活力无明显作用。提示转胸腺素α1基因聚球藻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α1基因球藻 抗氧化作用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转hCu,Zn-SOD突变基因聚球藻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仁海 高淑彬 +2 位作者 章军 徐虹 周克夫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转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Cu,Zn-SOD)突变基因聚球藻口服后的生物活性。方法给小鼠灌服转hCu,Zn-SOD突变基因聚球藻20d,然后测定小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 目的研究转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Cu,Zn-SOD)突变基因聚球藻口服后的生物活性。方法给小鼠灌服转hCu,Zn-SOD突变基因聚球藻20d,然后测定小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转hCu,Zn-SOD突变基因聚球藻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GSH-Px活力和全血血红蛋白CAT活性,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中Cu,Zn-SOD和总SOD(T-SOD)的活力,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和肝脏的MDA含量。结论转hCu,Zn-SOD突变基因聚球藻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u Zn-SOD突变基因球藻 抗氧化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人细小病毒B19-XA株VP1蛋白在Bac-to-Bac系统中的表达及其反应原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青 张国成 +1 位作者 许东亮 聂晓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XA株VP1蛋白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反应原性分析。方法:以PCR法扩增VP1全长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FastBac1载体中,通过转化E.coliDH10Bac筛选阳性克隆,抽提重组VP1-Bacmid。以VP1-Bacmid经Cellf...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XA株VP1蛋白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反应原性分析。方法:以PCR法扩增VP1全长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FastBac1载体中,通过转化E.coliDH10Bac筛选阳性克隆,抽提重组VP1-Bacmid。以VP1-Bacmid经Cellfectin介导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取重组杆状病毒,扩增后感染Sf9细胞表达VP1蛋白,并以SDS-PAGE进行鉴定。以表达的重组VP1蛋白作为抗原,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B19病毒感染的患儿血清抗体,并与德国ELISA试剂盒检测的结果比较,分析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结果:(1)获得含VP1全长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转染Sf9细胞后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87000的VP1重组蛋白。(2)以表达的重组VP1蛋白作抗原,与B19病毒感染的患儿血清的反应,平均A值为0.46,P/N值>2.1,与德国ELISA试剂盒检测的结果(平均A值为0.68)相似。结论:人细小病毒B19-XA株VP1蛋白在Bac-to-Bac表达系统中可成功表达,且表达产物能有效地与抗B19病毒的阳性血清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细小病毒B19 vp1基因 杆状病毒 蛋白表达 反应原性
下载PDF
转基因聚球藻7942中vp28基因表达效率及其光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庄旻敏 贾晓会 +4 位作者 施定基 朱嘉诚 冯思豫 何培民 贾睿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7,共8页
背景: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至今尚无规模应用的有效药物防治方法。但近年来在WSSV免疫防治上进展较大。Vp28蛋白是WSSV囊膜上的主要结构蛋白,2004年以来其编码基... 背景: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至今尚无规模应用的有效药物防治方法。但近年来在WSSV免疫防治上进展较大。Vp28蛋白是WSSV囊膜上的主要结构蛋白,2004年以来其编码基因已在8种宿主中表达成功,在实验室试验中对WSSV的防治疗效显著,但目前尚未见到其在对虾产业中的应用。目的:利用对虾的天然饵料聚球藻表达Vp28重组蛋白,这种药食同源可简化操作,降低成本,有助其在生产中应用。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vp28基因聚球藻7942中vp28基因的表达效率。通过氧电极的方法测得转vp28基因型聚球藻在不同温度、光照、pH和盐度下的光合活性变化,找到它的最适生长条件。结果:检测了vp28基因表达效率为9.52%,是在鱼腥藻7120表达效率的3倍。最适采收时间是对数生长后期(15d左右)。转基因型蓝藻7 942的最适生长条件是:温度为40℃,盐度为0~0.1mol/L NaCl,pH为7.5,光强为450μmol/(m^2·s)。结论:确定了vp28基因在聚球藻中的表达效率及该转基因藻的最适培养条件,这些研究结果为用转vp28基因型聚球藻7942规模制备药食同源的口服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28基因球藻 光合活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vp28基因表达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