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东稻麦轮作区立旋自走电驱动式定角度清秸机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史乃煜 陈海涛 +3 位作者 叶俊宏 王星 徐婷 杨勇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37,共11页
传统卧旋式清秸装置动土量较大,且湿黏土壤抛起时易黏附在机器上,导致作业质量下降、油耗增加,影响装置作业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立旋式定角度清秸机,通过结构设计与分析实现清秸刀齿恒定角度作业,避免秸秆二次带回种床,通过对... 传统卧旋式清秸装置动土量较大,且湿黏土壤抛起时易黏附在机器上,导致作业质量下降、油耗增加,影响装置作业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立旋式定角度清秸机,通过结构设计与分析实现清秸刀齿恒定角度作业,避免秸秆二次带回种床,通过对清秸刀齿切土迹距分析确定装置关键结构参数,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作业速度、迹距系数和入土深度为试验因素,清秸率和单位面积作业功耗为试验评价指标,对影响清秸机作业性能的相关参数进行试验与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4~8 km/h、迹距系数2和入土深度10 mm时,清秸率不小于89.7%、单位面积作业功耗不大于1.84 W·h/m^(2),整个作业过程均未发生土壤黏附现象。研究结果可突破湿黏土壤环境下播种装备作业局限,为稻麦轮作全程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区 稻秸 清秸机 立旋式 定角度清秸 电动自走式
下载PDF
玉米小麦轮作区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方法
2
作者 张宇昂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9期50-51,共2页
涿州市所采取的种植模式为玉米小麦轮作,此种种植方式方法为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与支持。通过对涿州地区玉米小麦轮作区的玉米种植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会发现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病害,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 涿州市所采取的种植模式为玉米小麦轮作,此种种植方式方法为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与支持。通过对涿州地区玉米小麦轮作区的玉米种植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会发现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病害,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与治理,不仅会大幅度降低玉米产量,而且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阻碍河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此,如何对玉米小麦轮作区玉米病害的发生进行控制与防治成为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玉米小麦轮作区常发生的病害,并提出了具有科学性与实际应用性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玉米高质量高效率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麦轮作区 玉米病害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预测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邢瑜琪 周佳 +3 位作者 黄卫利 王军娟 刘美艳 胡小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42-1848,共7页
为提高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预测的准确度,以江苏洪泽、姜堰和张家港的历年赤霉病病穗率、田间初始菌源和气象因子为数据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关键因子,进一步构建不同生态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小... 为提高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预测的准确度,以江苏洪泽、姜堰和张家港的历年赤霉病病穗率、田间初始菌源和气象因子为数据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关键因子,进一步构建不同生态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小麦赤霉病发生预测模型,对江苏姜堰和张家港地区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准确度均为100%,对江苏洪泽地区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准确度为9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稻麦轮作区
下载PDF
稻麦轮作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氮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朝苏 谢瑞芝 +3 位作者 黄钢 吴春 李少昆 汤永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8-535,共8页
2006-2008年在四川省广汉市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水稻氮肥调控试验,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0、6000、12000 kg/hm^2)、施氮量水平(0、1502、10 kg/hm^2)以及氮素分配比例(6∶2∶2、6∶3∶1、8∶2)。结果表明,和施N 150 kg/hm2相比,... 2006-2008年在四川省广汉市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水稻氮肥调控试验,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0、6000、12000 kg/hm^2)、施氮量水平(0、1502、10 kg/hm^2)以及氮素分配比例(6∶2∶2、6∶3∶1、8∶2)。结果表明,和施N 150 kg/hm2相比,N 210 kg/hm2处理水稻分蘖力、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的植株个体和群体质量均有升高,花后茎鞘贮藏物质的输出及光合物质积累量增加,子粒产量提高7.3%。在施N 150 kg/hm^2水平和基肥∶蘖肥∶穗肥=6∶2∶2分配比例下,与旋耕无麦秸还田处理相比,免耕秸秆还田与否对水稻茎蘖消长、干物质积累及子粒产量影响较小,但花后绿叶功能期延长,光合产物积累在产量形成中所占比例增加。在施N 210 kg/hm2水平和基肥∶蘖肥∶穗肥=6∶3∶1分配比例下,免耕还田麦秸量从6000 kg/hm^2增加至12000 kg/hm^2,水稻分蘖力明显增强,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开花期个体和群体质量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穗实粒数增多,产量增加4.1%;将氮肥分配比例由6∶3∶1变为8∶2,即增加基肥用量,减少中后期的氮素供应会导致分蘖高峰后分蘖大量死亡,有效穗数降低,穗粒数减少,产量下降。以上结果说明,氮素的充分供应是保护性耕作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适当提高麦秸还田量、增加中后期氮素供应,能提高氮素利用率及分蘖成穗率和结实率,利于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区 保护性耕作 氮肥调控 水稻 生长发育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区土壤有机碳组分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林林 查金芳 +5 位作者 沈明星 王海候 施林林 陶玥玥 周新伟 陆长婴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为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的影响,依托10 a田间定位试验,以无秸秆还田为对照(CK),设置稻秸秆不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W)、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不还田(R)、稻麦秸秆均半量还田(HRW... 为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的影响,依托10 a田间定位试验,以无秸秆还田为对照(CK),设置稻秸秆不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W)、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不还田(R)、稻麦秸秆均半量还田(HRW)、稻麦秸秆均全量还田(ARW)4个秸秆还田处理,分析5种处理下SOC含量及其组分构成。结果表明,秸秆类型和还田量对SOC含量及其组分有显著影响。与2007年相比,2017年各处理SOC、重组分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HFOC)和轻组分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含量的增速分别为0.18~0.46、0.15~0.42和-0.03~0.02 g·kg^(-1)·a^(-1);R、HRW和ARW处理下SOC和HFOC含量显著增加;所有处理轻组分有机质中的碳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ARW处理的降幅最大;HFOC占比均大于80%,是SOC的主要组分,其中,W和HRW处理HFOC占比增加,其他处理HFOC占比下降;秸秆还田降低了SOC及其组分含量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LFOC对水稻产量影响更大。综上所述,稻麦秸秆均全量还田可增加SOC含量及稳定性,是太湖地区较为理想的秸秆还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碳组分 产量 稻麦轮作区
下载PDF
稻麦轮作区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朝苏 王克如 +3 位作者 谢瑞芝 付书明 李少昆 汤永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5-900,共6页
2005~2007年,研究了稻麦轮作区麦秸还田方式、还田量及免耕麦秸覆盖还田条件下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传统栽培方式(翻耕、无麦秸还田)相比,免耕麦秸覆盖还田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但对出糙率、整精米率... 2005~2007年,研究了稻麦轮作区麦秸还田方式、还田量及免耕麦秸覆盖还田条件下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传统栽培方式(翻耕、无麦秸还田)相比,免耕麦秸覆盖还田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但对出糙率、整精米率等品质性状不利;翻埋还田有一定增产效果(增产5.5%),对主要品质性状影响不明显;免耕垄作麦秸沟填处理则显著减产。②免耕条件下,适当增加麦秸还田量,能减少无效分蘖,提高个体和群体质量,增产效果明显。以9.0×103kg·hm-2麦秸还田量的水稻产量最高,与对照差异显著。③免耕麦秸覆盖条件下,撬窝移栽水稻根系分布层次较深,抗倒力强,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移栽方式对稻米外观品质无显著影响,但撬窝移栽的整精米率显著高于抛秧和摆栽处理。试验结果说明,以适当方式实施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区 麦秸还田 水稻 产量 品质性状
下载PDF
长沙烟稻轮作区烤烟正常与推迟采收条件下的适宜晚稻品种筛选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晶 谷子寒 +5 位作者 王元元 唐利忠 裴晓东 李帆 黎娟 易镇邪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1期11-17,共7页
为了筛选出适应长沙烟稻轮作区不同烟叶采收期的晚稻品种,模拟烤烟正常采收与推迟采收2种条件,以15个晚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了大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从全生育期角度,6月18日播种条件下,所有品种均适合作烟后晚稻种植,而6月28日播... 为了筛选出适应长沙烟稻轮作区不同烟叶采收期的晚稻品种,模拟烤烟正常采收与推迟采收2种条件,以15个晚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了大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从全生育期角度,6月18日播种条件下,所有品种均适合作烟后晚稻种植,而6月28日播种条件下仅‘湘丰优103’、‘隆香优130’、‘深优9520’、‘湘丰优9号’、‘金优284’、‘丰源优299’、‘丰源优272’能够正常成熟。(2)从产量角度,6月18日播种条件下,‘两优527’、‘丰源优272’和‘隆香优130’产量可达8000 kg/hm^2左右,是烟稻轮作区烟叶正常采收条件下烟后晚稻品种的首选;6月28日播种条件下,‘丰源优272’、‘湘丰优103’、‘深优9520’和‘湘丰优9号’是较佳选择,产量可达7600 kg/hm^2以上。(3)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经济系数呈正相关,因此选择穗型较大、经济系数较高的晚稻品种易获得高产。结果对长沙烟区烟后晚稻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稻轮作区 长沙 烟后晚稻 品种筛选
下载PDF
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适宜施氮量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黎娟 裴晓东 +3 位作者 李帆 杨丰宇 苏宇 易镇邪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0期58-63,共6页
为给浏阳烟区烤烟生产提供施肥技术指导,通过研究施氮量对烤烟经济性状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探讨了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的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施氮120 kg/hm2不能满足烟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增大施氮量可显著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 为给浏阳烟区烤烟生产提供施肥技术指导,通过研究施氮量对烤烟经济性状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探讨了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的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施氮120 kg/hm2不能满足烟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增大施氮量可显著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株物质积累量;(2)各处理经济性状差异显著,施氮150~210 kg/hm2处理产量与产值较施氮120 kg/hm2处理显著提高,其中施氮150 kg/hm^2处理上中等烟比例与均价最高,产量与品质协调较好;(3)上部和下部烟叶以施氮150 kg/hm2处理的总氮和烟碱含量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而中部烟叶以施氮180 kg/hm^2处理的总氮和烟碱含量相对较高。综合考虑烤烟生长发育、烟叶产量与品质,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的适宜施氮量为1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稻轮作区 烤烟 施氮量 经济性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晋南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崔茜 毕如田 +1 位作者 李发志 赵建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为促进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农业发展,提高晋南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通过选取土壤物理条件、气候条件、理化性状、土壤管理等4项因素9项因子,建立中大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SPSS与GIS手段,对晋... 为促进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农业发展,提高晋南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通过选取土壤物理条件、气候条件、理化性状、土壤管理等4项因素9项因子,建立中大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SPSS与GIS手段,对晋南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总体耕地质量水平偏低,一、二等耕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0.10%,主要集中在汾河下游与涑水河中下游;质量偏差的耕地占总区域69.90%,分布比较均匀。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合理施肥与科学管理耕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小麦—玉米轮作区 层次分析法 中大尺度
下载PDF
油麦轮作区农田杂草群落种群的演变与防治 被引量:5
10
作者 辛存岳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39,共2页
因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断转向二、三产业 ,田间管理放松 ,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 ,或使用除草剂技术不当 ,及人工锄草次数减少 ,引起多年生双子叶杂草苣荬菜、大蓟、藏蓟、田旋花、西伯利亚蓼和禾本科杂草芦苇及结种量大的一年生杂草藜、遏... 因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断转向二、三产业 ,田间管理放松 ,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 ,或使用除草剂技术不当 ,及人工锄草次数减少 ,引起多年生双子叶杂草苣荬菜、大蓟、藏蓟、田旋花、西伯利亚蓼和禾本科杂草芦苇及结种量大的一年生杂草藜、遏蓝菜、顽固性杂草猪殃殃、荞麦蔓的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防治方法应采取轮作和化学防治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群落 演变 防治 农田 油麦轮作区 除草剂
下载PDF
东北旱田米-豆-米轮作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树春 刘淑娟 +1 位作者 贾红 孙红竹 《植物医生》 2018年第12期19-20,共2页
1技术原理1)通过米豆轮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避免耕地单一养分的消耗,平衡耕地土壤养分。2)通过深翻、深松、综合整地和保护性耕作(免耕),达到加深耕作层,提高耕地的保水保肥能力。3)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提高了秸秆和畜禽粪便等... 1技术原理1)通过米豆轮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避免耕地单一养分的消耗,平衡耕地土壤养分。2)通过深翻、深松、综合整地和保护性耕作(免耕),达到加深耕作层,提高耕地的保水保肥能力。3)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提高了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利用率,减少秸秆焚烧,控制环境污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通过以上各项措施达到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科学施肥,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区 保护利用 技术 黑土地 土壤有机质含量 农业可持续发展 旱田 东北
下载PDF
稻麦轮作区水稻机械化配套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海生 《农业机械》 2002年第5期38-38,共1页
稻麦轮作区属我国水稻生产第2类产区,包含江苏、安徽、河南及鄂北、蜀北、陕南广大区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经度100°~125°,纬度35°~40°。除江苏属发达的沿海东部地区外,其他地区基本为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稻... 稻麦轮作区属我国水稻生产第2类产区,包含江苏、安徽、河南及鄂北、蜀北、陕南广大区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经度100°~125°,纬度35°~40°。除江苏属发达的沿海东部地区外,其他地区基本为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稻麦轮作区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500(汉中地区)~2500元,农民迫切要求水稻生产机械化,以尽快增加收入。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水稻种植10.7万hm^2,仅占粮播面积的42%,而产量高达9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产 机械化 稻麦 轮作区 水稻 机械化 配套技术
下载PDF
稻麦轮作区气动式小麦精准投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超 李洪文 +3 位作者 何进 王庆杰 卢彩云 王景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53,共11页
为实现稻麦轮作区黏湿土壤条件下的小麦精量播种,设计了一种气动式小麦精准投种装置,该装置通过气动加速将小麦种粒高速精准投置于清洁土壤内。以稳态气体流速、入口负压为试验指标,出气室直径、喉嘴距和接收室直径为影响因素,利用Fluen... 为实现稻麦轮作区黏湿土壤条件下的小麦精量播种,设计了一种气动式小麦精准投种装置,该装置通过气动加速将小麦种粒高速精准投置于清洁土壤内。以稳态气体流速、入口负压为试验指标,出气室直径、喉嘴距和接收室直径为影响因素,利用Fluent分析进行气动式小麦精准投种装置的关键结构参数设计。Fluent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的较优组合为出气室直径为6 mm、喉嘴距为10 mm、接收室直径为32 mm,此时稳态气体流速为524 m/s,入口负压为15.966 kPa。较优参数组合下的投种性能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1.2 m/s、投种高度为0.1 m、进气室压力为0.5 MPa时,小麦种粒可高速冲击进入土壤,实现高速精准稳着床点播、且无破损,平均投种速度为43.8 m/s,平均投种深度6.78 mm,投种速度、投种深度变异系数分别为8.3%、5.8%,投种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区 小麦 精准投种 气动式
下载PDF
基于长期浅耕模式的烟稻轮作区土壤速效养分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智炫 刘勇军 +7 位作者 彭曙光 单雪华 谢鹏飞 李宏光 李强 穰中文 周清明 黎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5,共8页
为明确长期浅耕模式下湖南烟稻轮作区土壤速效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了30个典型烟田不同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层化比率及与耕层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烟稻轮作区耕层深度变幅为8.2~16.4 cm,均值为12.6 c... 为明确长期浅耕模式下湖南烟稻轮作区土壤速效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了30个典型烟田不同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层化比率及与耕层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烟稻轮作区耕层深度变幅为8.2~16.4 cm,均值为12.6 cm。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总体上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各地区不同土层速效养分含量均以0~10 cm土层最高,20~30 cm土层下降幅度最大,30~50 cm土层亏缺严重。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表现出显著的层化性和表聚性,以有效磷表现最为突出。有效磷和速效钾与耕层深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式分别为yP=97.04-4.42x(p<0.05)和yK=977.12-58.80x(p<0.01)。湖南烟稻轮作区耕层深度较浅,土壤速效养分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需加深耕层、因地制宜控制化肥投入和增施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耕 烟稻轮作区 土壤 速效养分 垂直分布
下载PDF
沿淮麦稻轮作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和控制
15
作者 马骥 王贺胜 胡冠麟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2期52-52,共1页
分析沿淮麦稻轮作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和为害,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轮作区 控制 农业防治 治理策略 化学防治 为害
下载PDF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及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薛彦东 辛景树 +3 位作者 任意 万广华 张桂兰 杨瑞让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30-536,共7页
华北地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麦玉米轮作是该区域主要种植制度。本文选取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为研究区域,从农业部县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中甄别遴选了23 862个评价样点,采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 华北地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麦玉米轮作是该区域主要种植制度。本文选取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为研究区域,从农业部县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中甄别遴选了23 862个评价样点,采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组合叠置确定了17 945个评价单元,选取了降水量、积温、地貌类型、耕层厚度、耕地质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盐渍化程度、灌溉能力等11个指标,运用特尔斐法、模糊评价、层次分析等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1~6级耕地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1.29%、19.30%、28.06%、21.57%、11.99%和7.80%。在定量分级的基础上,将本次评价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深入对比,结果发现:该区域耕地地力总体水平上升,主要表现为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明显上升。评价结果将为华北地区地力培肥与土壤改良、科学布局作物生产、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等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 耕地地力 等级划分 地力特征
下载PDF
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仲秋 王晓琳 +5 位作者 张启明 苑举民 张杨 张爽 孙志伟 闫慧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01-2009,共9页
【目的】建立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临界氮稀释曲线,探讨氮素营养指数用于诊断和评价烤烟氮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实现烤烟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两年两地共3个田间氮肥用量试验,每个试验共设6个氮水平(N 0、45、90、135、180和... 【目的】建立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临界氮稀释曲线,探讨氮素营养指数用于诊断和评价烤烟氮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实现烤烟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两年两地共3个田间氮肥用量试验,每个试验共设6个氮水平(N 0、45、90、135、180和300 kg/hm^(2)),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移栽后不同天数烤烟地上部和叶片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利用不同时期植株氮浓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建立地上部和叶片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方程和干物质积累方程。结合基于无人机可见光谱平台的烤烟氮浓度无损测定方法,计算氮营养指数,判断烤烟氮营养丰缺情况。【结果】施用氮肥明显增加了烤烟地上部和叶片干物质积累量,不同氮肥处理间差异明显,烤烟地上部和叶片氮浓度随烤烟生长进程而降低;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地上部及叶片的临界氮素浓度和干物质积累量符合幂指数的关系;模型进行独立验证时,氮限制组的数据均在临界氮素稀释曲线以下,而不受氮限制组的数据均在临界氮素稀释曲线附近。模型拟合的临界氮浓度和植株实际临界氮浓度呈线性相关,地上部和叶片的RMSE值分别为0.55和0.44,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25%和17%,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烤烟氮素营养状况的判定可以通过应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计算氮营养指数(NNI)实现。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叶片氮营养指数逐步升高,在氮施用量达到135 kg/hm^(2),叶片氮营养指数可在1以上,处于氮盈余状态。【结论】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叶片临界氮素稀释曲线模型(N_(c)=3.2339×DM_(leaves)^(–0.475))和叶片氮营养指数能够诊断评价该区域烤烟氮营养状况,从而为优化烤烟的氮素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烟稻轮作区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氮营养指数 烤烟氮素诊断
下载PDF
湖南烟稻轮作区微量元素分布和有效性评价及与容重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春闺 翟争光 +3 位作者 钟越峰 李建勇 彭孟祥 黎娟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4,共8页
【目的】探明湖南烟稻轮作区0~50 cm土层有效态微量元素Cu、Zn、Fe和Mn含量特征,并了解其与容重的关系。【方法】采集了郴州、衡阳和长沙3个烟稻轮作区150个土壤剖面样品,分析了不同土层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丰缺状况和有效性指数,明确了... 【目的】探明湖南烟稻轮作区0~50 cm土层有效态微量元素Cu、Zn、Fe和Mn含量特征,并了解其与容重的关系。【方法】采集了郴州、衡阳和长沙3个烟稻轮作区150个土壤剖面样品,分析了不同土层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丰缺状况和有效性指数,明确了微量元素与容重的关系。【结果】(1)0~10 cm土层有效态Cu、Zn、Fe和Mn含量最高,随土层加深而递减;Cu、Zn、Fe和Mn含量达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土壤样品分别占98.67%、56.67%、69.33%和56.67%。(2)0~50 cm土层微量元素综合有效性指数自上而下存在逐层递减的规律,20~30 cm土层下降幅度最大。(3)20~50 cm土层Cu、Zn和Mn含量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性随土层加深表现出增强的趋势。【结论】容重是湖南烟稻轮作区非表层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提高的限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稻轮作区 土壤微量元素 容重 有效性评价 回归分析
下载PDF
稻油轮作区油菜轻简高效栽培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有兴 刘和湖 魏生广 《云南农业》 2013年第7期24-25,共2页
稻油轮作制是户撒粮油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为解决水稻和油菜的茬口矛盾.推广应用以节本增效为主的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是户撒油菜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具有代表性的陇川县户撒乡油菜主产区进行了轻简化栽培试验研究.结果... 稻油轮作制是户撒粮油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为解决水稻和油菜的茬口矛盾.推广应用以节本增效为主的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是户撒油菜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具有代表性的陇川县户撒乡油菜主产区进行了轻简化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生产劳动力占总投入的54.1%~76.3%.物化投入占总投入的23.7%~45.9%。在户撒其效益的增加主要依赖于节约生产成本.少耕点播、条播、撒播栽培方式,较翻耕育苗移栽节本25.7%-45.7%.增效12.8%~27.1%.节本增效38.5%~72.8%.是户撒油菜生产的主要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生产 高效栽培 水稻 应用 轮作区 节本增效 栽培模式 粮油生产
下载PDF
稻麦轮作区潮土及水稻土施用硅肥的效果与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顾志权 黄春祥 +2 位作者 陆建华 秦军 何正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0-52,69,共4页
在稻麦轮作条件下,潮土、水稻土上的硅肥试验表明,施硅水稻增产9.59%,小麦增产13.9%。稻季施硅在小麦上后效明显,增产8.2%;硅肥对水稻的氮素吸收有促进作用,亩吸氮量增加2.95kg,氮素吸收率提高14.8个百... 在稻麦轮作条件下,潮土、水稻土上的硅肥试验表明,施硅水稻增产9.59%,小麦增产13.9%。稻季施硅在小麦上后效明显,增产8.2%;硅肥对水稻的氮素吸收有促进作用,亩吸氮量增加2.95kg,氮素吸收率提高14.8个百分点。水稻植株性状得到改善,基部节间缩短,剑叶、倒二叶叶面积增加;硅肥对水稻具有增穗、增粒作用,抽穗后灌浆速率提高,千粒重也有明显增加;小麦表现为增穗、增加千粒重。硅肥宜作水稻基肥或返青肥,作中期长粗肥效果较差,每亩用量以颗粒速效硅肥10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潮土 水稻土 稻麦轮作区 施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