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双进 张孟臣 +3 位作者 蒋春志 杨春燕 刘兵强 崔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22-2427,共6页
目的针对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研究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个适应当地生态类型品种材料,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导入与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 目的针对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研究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个适应当地生态类型品种材料,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导入与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结果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蛋白质含量比基础群体增加1.18%,达到t0.2的显著水平,≥45%的个体占22.38%,高于基础群体10.99%;高油(gy)亚群体平均脂肪含量高于基础群体0.24%,达到t0.4的显著水平,≥20%的个体比基础群体增加11.05%。ms1亚群体的开花期、成熟期、结荚习性、脐色等质量性状的分离范围广,分离比例趋于均衡。分枝数ms1群体变异系数为72.8%,大于常规杂交群体(57.3%),百粒重变异系数为18.1%,大于常规群体(16.5%),其它株高、单株荚数、荚粒数的变异系数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大豆ms1轮回群体进行品质改良的同时,保存了其它性状的分离变异范围与丰富的选择类型,更符合多目标育种的要求。本文还结合ms1亚群体研究实践,讨论了大豆ms1群体育种的方法、关键技术及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轮回群体选择 ms1不育基因 品质改良 分离特性
下载PDF
定向选择对大豆ms1轮回群体遗传基础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邓莹莹 赵双进 +5 位作者 闫龙 杨春燕 刘兵强 邸锐 东方阳 张孟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8-554,共7页
在分析ms1轮回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内材料分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定向选择对群体遗传基础的影响。从ms1轮回群体中随机抽取216份材料为原始群体,利用38个均匀分布于大豆全基因组的SSR标记,检测原始群体等位变异数目和遗传多样性指数... 在分析ms1轮回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内材料分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定向选择对群体遗传基础的影响。从ms1轮回群体中随机抽取216份材料为原始群体,利用38个均匀分布于大豆全基因组的SSR标记,检测原始群体等位变异数目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分别根据成熟期、株高和百粒重对群体定向选择形成6个不同类型的定向选择群体,比较选择前后群体遗传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原始群体中,共检测出21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5.68,平均多样性指数PIC为0.71。对原始群体进行熟期、株高和百粒重定向选择后,各定向选择群体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介于4.89~5.13,平均多样性指数PIC介于0.67~0.71。定向选择群体中有16个位点的等位变异频率发生了变化。对大豆ms1轮回群体定向改良,目标性状及相关农艺性状的表现值及群体分布频率随之发生改变,对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显著小于对目标性状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轮回群体 雄性不育 定向选择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应用于转EPSPS基因大豆育种改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青松 杨春燕 +7 位作者 赵双进 闫龙 史晓蕾 刘丽娟 赵聪聪 冯燕 赵鑫 张孟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12-116,共5页
针对抗草甘膦转EPSPS基因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利用ms1轮回群体拓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遗传基础。利用遗传基础丰富的ms1基础群体,与现有的抗草甘膦转EPSPS基因大豆新品系冀K32、冀K331、冀K69、冀K964建立抗草甘膦C0群体,C0群体... 针对抗草甘膦转EPSPS基因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利用ms1轮回群体拓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遗传基础。利用遗传基础丰富的ms1基础群体,与现有的抗草甘膦转EPSPS基因大豆新品系冀K32、冀K331、冀K69、冀K964建立抗草甘膦C0群体,C0群体改良后形成C1群体。分析基础、C0、C1 3个群体的品质、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C1群体蛋白变化为35.66%~48.02%;脂肪变化为16.34%~22.92%;株高变化为46.00~158.00 cm;分枝数变化为0~8个;百粒质量变化为10.30~25.30 g;单株重变化为1.60~59.60 g。C1群体中不育株所占比例为19.20%,抗草甘膦性株所占比例为70.54%。利用大豆ms1基因构建了一个含EPSPS基因的转基因大豆轮回群体,该群体性状分离广泛,遗传多样性丰富,适合转基因大豆育种材料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轮回群体选择 MS1 转基因 EPSPS 草甘膦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选择育种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志刚 罗瑞萍 +1 位作者 马献军 荀光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555-14556,共2页
通过3年对引进的大豆ms1轮回群体基础材料基因的丰富和对轮回群体内优良单株的精心选择,逐步形成适宜宁夏当地生态类型区域的春大豆ms1基础群体(LD)和成熟期相差15 d左右的3个大豆亚群体。
关键词 大豆 轮回群体 育种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在贵州的性状表现及相关性
5
作者 陈东亮 陈佳琴 +3 位作者 李振动 杨春杰 谭春燕 朱星陶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为鉴定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在贵州生态下的性状表现,进一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和依存关系,为该轮回群体核心种质的利用提供参考,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以随机挂牌的135株大豆不育轮回群体核心种质资源为... 为鉴定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在贵州生态下的性状表现,进一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和依存关系,为该轮回群体核心种质的利用提供参考,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以随机挂牌的135株大豆不育轮回群体核心种质资源为鉴定材料,以贵州省区域试验对照品种黔豆7号和地方品种铜科豆2号的单株产量为对照,通过简单相关与通径分析,探讨单株粒数、有效荚数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机挂牌的135个单株中有22个不育株,不育株率达16.29%。在110个可育株中,单株产量超过黔豆7号的有23株,占20.91%;超过铜科豆2号的有24株,占21.82%,说明大豆不育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对当地大豆的高产育种具有较高的利用潜力。底荚高度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单株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其他性状均与单株产量达到极显著相关;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和0.835;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大小为单株粒数>有效荚数>主茎节数>百粒重>有效分支>株高>底荚高度>茎粗>生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ms1轮回群体 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春大豆雄性核不育基础群体构建与轮回选择育种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连金番 罗瑞萍 +1 位作者 赵志刚 姬月梅 《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300-304,共5页
大豆ms1核不育轮回群体选择育种技术作为种质创新的方法在大豆新种质创新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大豆ms1核不育基因实现了大豆的开放授粉、基因聚集、积累,丰富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文介绍了宁夏春大豆雄性核不育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的构... 大豆ms1核不育轮回群体选择育种技术作为种质创新的方法在大豆新种质创新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大豆ms1核不育基因实现了大豆的开放授粉、基因聚集、积累,丰富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文介绍了宁夏春大豆雄性核不育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的构建,大豆ms1核不育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及取得的效果。大豆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及轮回选择技术为宁夏春大豆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雄性核不育 轮回群体 育种
下载PDF
对大豆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构建与轮回选择育种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志刚 罗瑞萍 《大豆科技》 2018年第2期35-37,共3页
大豆ms1核不育轮回群体选择育种技术作为种质创新的方法在大豆新种质创新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大豆ms1核不育基因实现了大豆的开放授粉、基因聚集、积累,丰富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文介绍了宁夏春大豆雄性核不育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的... 大豆ms1核不育轮回群体选择育种技术作为种质创新的方法在大豆新种质创新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大豆ms1核不育基因实现了大豆的开放授粉、基因聚集、积累,丰富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文介绍了宁夏春大豆雄性核不育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的构建及大豆ms1轮回选择种质创新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春大豆 雄性核不育 轮回群体 育种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轮回选择群体的建立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1 位作者 马朝芝 杨小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6-321,共6页
在被测交的5个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中,没有1个能使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恢复可育性。分别以纯合型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Rs1046和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中杂3号作父本与具有不育细胞质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 在被测交的5个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中,没有1个能使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恢复可育性。分别以纯合型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Rs1046和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中杂3号作父本与具有不育细胞质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花叶恢杂交,成功地将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花叶恢中。以作者自己选育的具有不同来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作父本与得到的具有波里马细胞质的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株不断回交,并将所有回交后代种子混合种植,建立起了一个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轮回选择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 轮回选择群体
下载PDF
品系内群体轮回选择 多抗、高产、稳产、优质、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育种的途径与方法探讨之二 被引量:20
9
作者 温振民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13,共3页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多抗、高产、稳产、高配合力、优质育种目标的复杂性 (所需聚合的优良基因对数很多 )、必要性 (竞争的综合目标不能简化降低 )、迫切性 (竞争形势要求育种速度必须很快 ) ,提出可逐步实现优良基因聚合与纯合、尽可能避...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多抗、高产、稳产、高配合力、优质育种目标的复杂性 (所需聚合的优良基因对数很多 )、必要性 (竞争的综合目标不能简化降低 )、迫切性 (竞争形势要求育种速度必须很快 ) ,提出可逐步实现优良基因聚合与纯合、尽可能避免优良基因丢失漂变的群体轮回选择与目的性强、选育纯合速度快的系谱法选择结合运用的育种方案。根据育种实践结果 ,简要总结说明了在玉米二环系选育过程中 ,把自交系谱法选择与品系内群体轮回选择结合起来运用 ,不仅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玉米 自交系 二环系 品系 系谱法 群体轮回选择
下载PDF
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Ta(iMs_2)在湖北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佟汉文 高春保 +3 位作者 刘易科 朱展望 张宇庆 庄宗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86-2988,共3页
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进行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对群体内所选优良单株进行株高、穗粒数、抗赤霉病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轮选次数的递增,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均得到改良,并从中选育出了鄂麦11、"42204"等... 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进行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对群体内所选优良单株进行株高、穗粒数、抗赤霉病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轮选次数的递增,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均得到改良,并从中选育出了鄂麦11、"42204"等新品种(系)。同时对这一育种方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太谷显性核不育 轮回选择群体
下载PDF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的分子改良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令恩 闵东红 +1 位作者 张小红 冯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49-1754,共6页
利用HMW-GS优异种质和矮败小麦遗传改良工具,通过苗期HMW-GS基因PCR分子跟踪并结合籽粒SDS-PAGE检测,将优异HMW-GS导入并聚合于矮败小麦,构建矮败小麦优质轮回选择群体。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对轮回选择群体的287个单株进行1Dx5和1Bx14基因... 利用HMW-GS优异种质和矮败小麦遗传改良工具,通过苗期HMW-GS基因PCR分子跟踪并结合籽粒SDS-PAGE检测,将优异HMW-GS导入并聚合于矮败小麦,构建矮败小麦优质轮回选择群体。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对轮回选择群体的287个单株进行1Dx5和1Bx14基因的PCR检测,有225个单株携带1Dx5基因,有120个单株携带1Bx14基因;其中,有58个单株同时携带1Dx5和1Bx14基因。对群体中287个单株籽粒的HMW-GS组成进行分析,有22%籽粒在Glu-B1、Glu-D1位点发生了亚基聚合:224个单株携带5+10亚基,126个单株携带14+15亚基,有63个单株同时携带5+10+1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败小麦 HMW-GS 轮回选择群体
下载PDF
Ta1小麦轮选群体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化斌 高庆荣 +1 位作者 王瑞霞 王雪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93-797,共5页
利用Ta1小麦 Ms2 创建改良小麦面包品质的优质群体,采用SDS-PAGE法对其2次互交轮回群体C2的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93个样品中各HMW-GS及其组成模式的频率不尽相同,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产生频率最高的亚基分... 利用Ta1小麦 Ms2 创建改良小麦面包品质的优质群体,采用SDS-PAGE法对其2次互交轮回群体C2的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93个样品中各HMW-GS及其组成模式的频率不尽相同,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产生频率最高的亚基分别是1、14+15和2+12,各为54.40%、35.75%和60.10%,优质亚基5+10的频率为17.6%; null、14+15、2+12 模式产生频率最高,为13.47%,并有 14+15,5+10 的优质亚基聚合体出现,占5.2%;该群体也产生了亲本不具有的13、16、22亚基及19种新的HMW-GS组成模式.说明利用Ta1小麦轮回选择技术是创造新亚基类型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轮回群体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冀豆20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双进 张孟臣 +2 位作者 杨春燕 蒋春志 刘兵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期145-146,共2页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应用轮回群体选择原理,经过14年四个阶段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群体轮回选择与群体育种相结合新方法,成功培育出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冀豆20,2008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突出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高产稳产...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应用轮回群体选择原理,经过14年四个阶段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群体轮回选择与群体育种相结合新方法,成功培育出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冀豆20,2008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突出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高产稳产、抗病、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好。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一是掌握适宜密度,二是掌握生长前期注意蹲苗防倒,三是掌握关键期肥水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 冀豆20 轮回群体
下载PDF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冀豆2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双进 刘兵强 +1 位作者 杨春燕 张孟臣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6期184-185,共2页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应用轮回群体选择原理,经过16年4个阶段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群体轮回选择与群体育种相结合新方法,成功培育出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冀豆21。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突出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高产稳产、...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应用轮回群体选择原理,经过16年4个阶段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群体轮回选择与群体育种相结合新方法,成功培育出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冀豆21。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突出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高产稳产、抗病、早熟,适应性好。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一是掌握适宜密度,二是开花期追施适量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 冀豆21 轮回群体
下载PDF
沧豆10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15
作者 曹金锋 卢思慧 +2 位作者 胡铁欢 高广居 吴凤训 《大豆科技》 2011年第5期63-63,68,共2页
目前常规杂交是大豆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对实现近期育种目标相当有效,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应用,品种的亲缘关系就会越来越近,很难实现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身的育种目标。理论上讲。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配套 选育 育种目标 大豆育种 亲缘关系 轮回群体 多抗
下载PDF
玉米品系内改良S_1选择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川 郑祖平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9-20,24,共3页
根据玉米群体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起一套简单易行的群体改良S1选择方法,其主体技术包括组建一个好的基础群体,利用控制授粉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借助互交使基因重组。采用此方法对CIMMYT提供的热带玉米群体进行了3轮选择,群体... 根据玉米群体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起一套简单易行的群体改良S1选择方法,其主体技术包括组建一个好的基础群体,利用控制授粉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借助互交使基因重组。采用此方法对CIMMYT提供的热带玉米群体进行了3轮选择,群体产量平均每轮增益为6.4%,群体测交种产量平均每轮增益为6.3%。表明群体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系 群体改良 S1选择方法 群体轮回选择 基础群体 授粉 基因 频率 互交 重组 产量 配合力
下载PDF
Recurrent Selection for Improving Quality Characters of Male Sterile Restorer Lines of Brassica napus
17
作者 沈奇 秦信蓉 +2 位作者 向阳 赵跃 杜才富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5期763-766,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characters of the male sterile restorer lines of Brassica napus by recurrent selection. [Method] The dominant male sterile alleles were used as outcross medium to be...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characters of the male sterile restorer lines of Brassica napus by recurrent selection. [Method] The dominant male sterile alleles were used as outcross medium to be transformed with the favourable genes from thirteen materials, and finally excellent restorer materials were bred by recurrent selection. After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genetic gains, fatty acid chain length and unsaturarion ratios of the improved popul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gain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by the recurrent selection. Nine materials whose oil content exceeding 50% and 14 materials whose protein content exceeding 30% were acquired, and crossed with sterile lines.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1 combinations whose oil content was obviously enhanc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onclusion] Recurrent selec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characters of the objective pop- ulations and breed favourable male sterile restorer lines of B. nap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Recurrent selection Male sterile lines Population improvement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运启 吴士平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7年第4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产量潜力 江苏省 轮回群体
下载PDF
超高产早熟优质水稻—超强108
19
作者 王景和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2年第9期10-10,共1页
超强108是吉林省东辽县北方种植研究所采用轮回群体育种法进行后代分离,经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该稻集穗大、粒多、粒长、质优于一体,增产幅度大,市场前景广阔。是北方高寒稻作区不可多得的优秀种源。超强108水... 超强108是吉林省东辽县北方种植研究所采用轮回群体育种法进行后代分离,经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该稻集穗大、粒多、粒长、质优于一体,增产幅度大,市场前景广阔。是北方高寒稻作区不可多得的优秀种源。超强108水稻生育期123天,需活动积温2400℃,株高85cm~87cm,叶片宽窄适中,剑叶上举、直立,根部无碎叶,无散披叶,田间通风透光性好。穗型偏大,着粒密集、紧凑。主蘖穗整齐一致,平均穗着粒200粒左右。结实率98%,籽粒饱满,色泽金黄,谷粒长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 优质水稻 水稻新品种 增产幅度 轮回群体 水稻生育期 系谱选育 吉林省 结实率 活动积温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淮麦32
20
作者 苏种 《农家致富》 2013年第18期23-23,共1页
审定编号:苏审麦201207。来源与类型:原名“淮核0615”,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太谷核不育基因组建的冬春性小麦轮回群体中选择.于2008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农业科学研究所 太谷核不育 轮回群体 春性小麦 徐淮地区 小麦品种 江苏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