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轮状病毒流行特点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华莹 《新农业》 2023年第17期63-64,共2页
牛轮状病毒会导致牛腹泻,严重影响犊牛的健康,主要危害7日龄以下的犊牛,严重可导致死亡,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影响牛养殖业的发展,本病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接种疫苗。本文对牛轮状病毒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措施以及疫苗的... 牛轮状病毒会导致牛腹泻,严重影响犊牛的健康,主要危害7日龄以下的犊牛,严重可导致死亡,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影响牛养殖业的发展,本病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接种疫苗。本文对牛轮状病毒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措施以及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1病原牛轮状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的病毒,为双链RNA病毒,病毒外形呈球状,直径70纳米,衣壳呈双层结构,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面体对称 轮状病毒 呼肠孤病毒 接种疫苗 疫苗研究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轮状病毒属
原文传递
重庆婴幼儿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廖炀 陈军华 +2 位作者 朱朝敏 许红梅 刘作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重庆儿童医院就诊的患非细菌性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大便和问卷。先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经RT-PCR(逆转录PCR)方法证实为...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重庆儿童医院就诊的患非细菌性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大便和问卷。先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经RT-PCR(逆转录PCR)方法证实为轮状病毒,然后用巢式RT-PCR方法进行VP7(G)、VP4(P)基因分型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到507份大便标本,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50.69%(257/507)。147份轮状病毒VP6基因阳性标本中G分型结果:G1型占40.14%(59/147);G2型6.80%(10/147);G3型17.01%(25/147);G4型2.04%(3/147);G9型0.68%(1/147);尚有49份未能分型,占33.33%(49/147)。P分型结果:P[8]型占60.54%(89/147);P[4]型占6.12%(9/147);P[9]型和P[10]型各有1例,分别占0.68%(1/147);尚有47份未能分型。G、P型别组合最常见的是G1/P[8]型,占58.93%(33/56)。各G、P型别间临床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P分型结果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G分型显示出多样性特点,P分型仍以P[8]型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幼儿 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属 基因型
下载PDF
A组轮状病毒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璐 黄小波 +1 位作者 文心田 曹三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9-732,共4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病毒蛋白 双链RNA 非结构蛋白 RNA病毒 人兽共患 经济损失 世界范围
下载PDF
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对于婴幼儿腹泻的重要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静 刘庆玲 +1 位作者 熊德栋 赵新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001-1002,共2页
目的 对794例婴幼儿患者粪便进行检测,分析由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腹泻婴幼儿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儿科门诊及住院部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 794例腹泻婴幼... 目的 对794例婴幼儿患者粪便进行检测,分析由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腹泻婴幼儿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儿科门诊及住院部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 794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371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总阳性率为46.7%.各个年龄段的感染阳性率构成比分别为:〈6个月组为13.6%,6个月至2岁组为83.8%,2~5岁组为2.6%,表明6个月至2岁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男性患儿感染率为47.7%,女性患儿感染率为45.1%.男女患儿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A群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6个月至2岁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和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为感染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腹泻病原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儿 轮状病毒属 诊断
下载PDF
含轮状病毒NSP3基因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常乐 张括 +3 位作者 张瑞 谢洁红 李金明 王露楠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741,共5页
目的:通过改变MS2噬菌体衣壳蛋白RNA包装位点的亲和力,构建并表达含轮状病毒NSP3基因耐RNA酶的病毒样颗粒,并探讨其稳定性。方法:设计含PvuⅠ和KpnⅠ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扩增1 049 bp轮状病毒NSP3基因片段,并将包装位点-5位的U替换... 目的:通过改变MS2噬菌体衣壳蛋白RNA包装位点的亲和力,构建并表达含轮状病毒NSP3基因耐RNA酶的病毒样颗粒,并探讨其稳定性。方法:设计含PvuⅠ和KpnⅠ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扩增1 049 bp轮状病毒NSP3基因片段,并将包装位点-5位的U替换为C,提高与MS2衣壳蛋白作用的亲和力。用PvuⅠ和KpnⅠ双酶切扩增的目的基因和pACYC-MS2表达载体,连接获得重组载体pACYC-MS2-NSP3,转化TOP10感受态细胞后用PCR验证阳性克隆并测序。阳性克隆转化BL21(DE3)细胞后表达含轮状病毒NSP3基因病毒样颗粒,用超声破碎、纯化获得表达产物,鉴定并讨论其稳定性。结果:成功构建pACYC-MS2-NSP3表达载体并获得了含轮状病毒NSP3基因病毒样颗粒,其可耐受DNA酶和RNA酶的降解,并在-20℃、4℃、室温25℃下10 d保持稳定。结论:通过改变MS2噬菌体衣壳蛋白RNA包装位点的亲和力,可以成功构建耐RNA酶的病毒样颗粒,本研究所构建的病毒样颗粒具有耐RNA酶的特性和良好的稳定性,为轮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的标准品和质控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基因 NSP3 病毒粒子 核糖核酸酶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致肝功能损害及其和病毒血症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欧巧群 李宁 +1 位作者 姚英民 张传仓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476-477,共2页
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是全世界范围内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6].通常认为,轮状病毒可以引起婴幼儿的秋冬季腹泻.近年来,患儿感染轮状病毒时并发肠道外组织或脏器受损的报道日益增多.但到目前为止,国外研究多以个案报道为主,国内... 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是全世界范围内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6].通常认为,轮状病毒可以引起婴幼儿的秋冬季腹泻.近年来,患儿感染轮状病毒时并发肠道外组织或脏器受损的报道日益增多.但到目前为止,国外研究多以个案报道为主,国内曾有人对其进行较大样本的调查,结果表明RV感染可造成心脏和肝脏等脏器的损害[7].但其损害的机制到目前为止仍不清楚.推测两种可能途径,RV直接侵犯脏器,或者病毒入血造成病毒血症间接损害脏器.我们旨在通过对RV腹泻就诊患儿进行肝功能以及胰酶的检测,并对其功能有改变的患者进行病毒血症的检测,观察其对这些器官损害的情况,探讨其与病毒血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轮状病毒感染 并发症 肝脏病 病因学 胰腺疾病 病因学 病毒血症
下载PDF
安徽省安庆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检测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斗星 胡安群 袁舟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080-1081,共2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安庆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门诊和住院的2 467例婴幼儿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 467例标本中691例轮状病毒抗原检... 目的了解安徽省安庆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门诊和住院的2 467例婴幼儿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 467例标本中691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28.0%。不同性别婴幼儿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差异。>6~12个月年龄段婴幼儿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在所有年龄段中最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轮状病毒感染率在12月份最高,8月份最低。在0~12个月年龄段中母乳喂养的婴儿轮状病毒感染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者。结论 A群轮状病毒是安徽省安庆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于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儿 轮状病毒属 母乳喂养
下载PDF
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费燕楠 刘行超 +1 位作者 曾桂芬 莫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2期2788-2789,共2页
目的分析2011年该院1056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婴幼儿新鲜粪便标本,胶体金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RV-A)。结果 1056例腹泻患儿RV-A阳性率为32.8%(346/1056);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34.4%(242/704)、29.5%(104/25... 目的分析2011年该院1056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婴幼儿新鲜粪便标本,胶体金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RV-A)。结果 1056例腹泻患儿RV-A阳性率为32.8%(346/1056);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34.4%(242/704)、29.5%(104/252),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0.5~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56.8%),0~0.5、>2~4、>4~6岁患儿阳性率分别为23.1%、25.0%、16.7%。全年以1~3月及10~12月为感染高发期。结论 RV感染阳性率无性别差异,以0.5~2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且好发于秋冬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腹泻 婴儿 粪便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SIL-2R、IL-6、IL-8及TNF-α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卢朝升 张桂莲 +1 位作者 陈小芳 李孟荣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 (rotavirus,RV)肠炎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白介素 6(IL 6)、白介素 8(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变化 ,及其在发病中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检测 5 0例RV肠炎患儿...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 (rotavirus,RV)肠炎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白介素 6(IL 6)、白介素 8(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变化 ,及其在发病中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检测 5 0例RV肠炎患儿血清中SIL 2R、IL 6、IL 8及TNF α的水平 ,同期与病情变化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RV肠炎在急性期血清中SIL 2R、IL 6、IL 8及TNF 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 <0 .0 1) ,与病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SIL 2R、IL 6、IL 8及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轮状病毒属 血清学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腹泻患儿轮状病毒VP7基因分型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永坤 戚勤 +4 位作者 侯宗柳 李海林 文革生 庞伟 周丽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43-844,共2页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2003年9~12月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扩增婴幼儿腹泻大便样本中编码轮状病毒VP7蛋白的全基因片断,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扩增得到的VP7基因进行分型...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2003年9~12月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扩增婴幼儿腹泻大便样本中编码轮状病毒VP7蛋白的全基因片断,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扩增得到的VP7基因进行分型.结果 1.昆明地区2003年秋冬季50份标本能定型者32份(占64%).其中G3型占93.75%(30/32);混合型占6.25%(2/32),均为G1+G3型.本次分型中未见G2及G4型.2.2003年9~12月轮状病毒腹泻临床特点为病程短,脱水程度轻,腹泻次数少,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少见.结论1.2003年9~12月昆明地区轮状病毒流行株以G3型为主,与以往比较出现了流行株的转变.2.G1型感染的临床表现较G3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腹泻 婴儿 VP7型
下载PDF
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淑霞 刘明星 +4 位作者 刘文娟 丁希伟 付宇 张曼 王金堂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月收治的59例婴儿轮状病毒肠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ID号随机分成两组,单号为治疗组(32例),双号为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止泻及补液...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治疗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月收治的59例婴儿轮状病毒肠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ID号随机分成两组,单号为治疗组(32例),双号为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止泻及补液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拉酵母菌250 mg每日2次口服,直到出院。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2.6%,对照组显效率16.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第3、5天治疗组腹泻患儿平均排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腹泻患儿平均排便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可减少轮状病毒肠炎婴儿排便次数、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肠炎 婴儿 布拉酵母菌
下载PDF
荧光定量RT-PCR在轮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志宇 王健伟 +3 位作者 何深一 孟红 韩金祥 洪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建立轮状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临床腹泻样本。方法:使用Taqman探针技术,建立轮状病毒VP6特异的荧光定量RT-PCR体系。与WHO推荐的轮状病毒检测方法ELISA平行检测,对该体系的检测范围、灵敏度、特异性等参数进行评... 目的:建立轮状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临床腹泻样本。方法:使用Taqman探针技术,建立轮状病毒VP6特异的荧光定量RT-PCR体系。与WHO推荐的轮状病毒检测方法ELISA平行检测,对该体系的检测范围、灵敏度、特异性等参数进行评价。并将该体系用于临床腹泻样本。结果:该荧光定量RT-PCR体系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线性范围宽,最低可检出1TCID50/ml。对113份临床腹泻样本的平行检测结果显示,该荧光定量RT-PCR体系与ELIS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5),可同样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结论:成功建立了轮状病毒荧光定量RT-PCR体系,该体系灵敏、特异、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轮状病毒属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轮状病毒感染肠上皮细胞IL-8和TNF-α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鸿眉 程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轮状病毒(RV)体外感染肠上皮细胞株HT29过程中IL-8,TNF-α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干扰措施将细胞分为正常细胞对照、RV感染、低剂量双歧杆菌干预、高剂量双歧杆菌干预4组.光镜下观察细胞病变,ELISA检测感染...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轮状病毒(RV)体外感染肠上皮细胞株HT29过程中IL-8,TNF-α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干扰措施将细胞分为正常细胞对照、RV感染、低剂量双歧杆菌干预、高剂量双歧杆菌干预4组.光镜下观察细胞病变,ELISA检测感染后6,24h细胞培养上清中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HT29细胞感染RV后6h,细胞培养上清中IL-8分泌较正常细胞对照增加(P<0.01),而TNF-α分泌量无显著变化(P>0.05);感染后24h,两者分泌量皆显著增高(P<0.05),细胞发生显著病变,高、低剂量双歧杆菌干预细胞均较RV感染细胞病变程度轻.干预细胞与RV感染细胞比较,6h时IL-8,TNF-α分泌量都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24h时,高、低剂量干预细胞的IL-8,TNF-α分泌水平皆较RV感染细胞明显降低(P<0.05),两种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RV感染诱导肠上皮细胞株HT29大量分泌致炎性细胞因子IL-8,TNF-α,双歧杆菌能够显著抑制该刺激分泌作用,减轻细胞病变程度,提示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参与双歧杆菌抗RV感染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裂菌 轮状病毒属 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用大引物PCR法获得轮状病毒VP4基因的突变体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金生 王健伟 +2 位作者 董京芳 温乐英 洪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对A组轮状病毒主要结构抗原VP4基因中PacⅠ的识别序列进行无义突变以便于用腺病毒Ad Easy载体系统进行表达。方法 采用大引物PCR方法 ,通过 3条引物 ,两轮PCR反应 ,获得VP4基因的突变体 ,并经核酸序列分析证实。结果 PacⅠ识别... 目的 对A组轮状病毒主要结构抗原VP4基因中PacⅠ的识别序列进行无义突变以便于用腺病毒Ad Easy载体系统进行表达。方法 采用大引物PCR方法 ,通过 3条引物 ,两轮PCR反应 ,获得VP4基因的突变体 ,并经核酸序列分析证实。结果 PacⅠ识别的 8个碱基序列TTAAT TAA ,突变为CTGATCAA。结论 大引物PCR是对核酸进行突变的一种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轮状病毒属 VP4基因 突变体
下载PDF
截短型A组轮状病毒VP6在E.coli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志宇 王健伟 +3 位作者 何深一 吴围屏 韩金祥 洪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3-437,442,共6页
目的:研究A组轮状病毒(RV)组特异性抗原(VP6)片段的表达,为RV免疫检测技术提供材料。方法:以pcDNA3.1.VP6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VP6的截短突变体编码基因VP6.1,将其插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在E... 目的:研究A组轮状病毒(RV)组特异性抗原(VP6)片段的表达,为RV免疫检测技术提供材料。方法:以pcDNA3.1.VP6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VP6的截短突变体编码基因VP6.1,将其插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在E.coli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WI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通过改变宿主菌、培养基、IPTG浓度和培养温度等条件,提高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水平,使用GST-Sepharose 4B亲合层析进行初步纯化。结果:选定VP6氨基酸12-143片段为目的蛋白,PCR扩增其396bp的编码基因片段,构建出pGEX.5X.VP6.1。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后,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均显示,含有截短VP6蛋白的重组融合蛋白GST::VP6-1在E.coli中获得高效表达,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该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条件优化,最终通过低浓度IPTG、低温诱导提高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水平,GST亲和层析可对其进行初步纯化。结论:VP6.1蛋白在E.coli中可被高效表达和纯化,为下一步制备抗VP6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用于免疫检测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原核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羊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1期1318-1318,共1页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317例腹泻患儿的粪便,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结果317例标本中检出阳性135例(42.6%),以2岁以下婴幼儿、第4季度、蛋花汤样稀便的检出率最高。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317例腹泻患儿的粪便,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结果317例标本中检出阳性135例(42.6%),以2岁以下婴幼儿、第4季度、蛋花汤样稀便的检出率最高。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的敏感方法。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腹泻 婴儿 粪便
下载PDF
胰酶浓度对轮状病毒蚀斑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8年第2期146-147,共2页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属(reovirus),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婴幼儿急性肠炎的主要病原。由于轮状病毒存在众多的血清型,且其基因可重排产生新的基因型,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毒株的纯净十分重要。病毒粒子单克隆的筛选是病毒分子遗传和...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属(reovirus),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婴幼儿急性肠炎的主要病原。由于轮状病毒存在众多的血清型,且其基因可重排产生新的基因型,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毒株的纯净十分重要。病毒粒子单克隆的筛选是病毒分子遗传和疫苗毒株研究中一项基本和基础的工作,其中蚀斑实验是非常理想的方法,同时也是轮状病毒滴度测定较为客观和准确的方法。但是,轮状病毒蚀斑形成受毒株、细胞的影响,相关试剂特别是胰酶(pancreatin)的浓度,对实验的稳定性及结果判定影响较大。为此,笔者观察了不同浓度胰酶对轮状病毒蚀斑形成的影响,对胰酶浓度进行优选,以期建立稳定的轮状病毒蚀斑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蚀斑 浓度 胰酶 病毒滴度测定 呼肠孤病毒 急性肠炎 世界范围
下载PDF
轮状病毒G血清型与婴幼儿腹泻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丽舒 童志礼 +3 位作者 章菁 谢华萍 林思恩 吕红霞 《疾病控制杂志》 2002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G血清型 婴幼儿腹泻 轮状病毒属 病情程度
下载PDF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评价及选用策略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育云 魏祥松 张双庆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757-758,760,共3页
目的对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常用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为合理选用试剂和方法提供帮助。方法用三种ELISA法RV抗原检测试剂和一种胶体金法RV抗原检测试剂,对16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和50例无腹泻婴幼儿软便标本进行检测... 目的对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常用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为合理选用试剂和方法提供帮助。方法用三种ELISA法RV抗原检测试剂和一种胶体金法RV抗原检测试剂,对16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和50例无腹泻婴幼儿软便标本进行检测,同时对不同稀释度的RV抗原阳性液和5份RV抗原阴性液进行检测,并对相应的阳性标本作阻断性实验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比试验。结果不同厂家的ELISA法RV抗原检测试剂其敏感性高低相差两个稀释度,ELISA法对165例临床标本检测的阳性率各试剂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V抗原检测试剂的敏感性ELISA法高于胶体金法,两种方法对临床标本检测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经PAGE对比试验和阻断性实验,ELISA法的假阳性率为8.6%,胶体金法的假阳性率为2%,即胶体金法的特异性优于ELISA法;10例RV抗原阳性标本的重复性实验中ELISA法批内、批间完全一致,胶体金法批内、批间各有一次阴性。结论不同厂家和不同方法学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除重复性较一致外,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试剂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抗原 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2512例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甄国东 单平囡 许德顺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10期1058-1058,1083,共2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绍兴地区腹泻婴幼儿的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其发病特点,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2512例腹泻婴幼儿大便的A群轮状病毒抗原。结果在2512例腹泻患儿中,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总阳性率为53.98%(1356/2512);其中男[... 目的检测并分析绍兴地区腹泻婴幼儿的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其发病特点,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2512例腹泻婴幼儿大便的A群轮状病毒抗原。结果在2512例腹泻患儿中,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总阳性率为53.98%(1356/2512);其中男[55.13%(795/1442)]、女[52.43%(561/1070)]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不同年龄组之间,7个月至1岁组感染的阳性率最高为78.73%(918/1166),与0~6个月组阳性率33.12%(309/933)和13个月至3岁组阳性率31.23%(129/41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1);感染的季节性特征是10~12月组阳性率(71.16%、70.21%),与1~3月及7~9月组阳性率(33.89%、28.84%、31.98%和32.2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1);1356例阳性病人中有372例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27.43%)。结论7个月至1岁的婴幼儿是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每年的10~12月为高发季节。加强对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检测,有助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腹泻 婴儿 阳性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