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软审讯法”中心理效应的运用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巫勇群
-
机构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
-
出处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50-52,共3页
-
文摘
审讯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交流沟通。传统的"硬审讯法"将被和谐沟通为过程,自愿供述为目的"软审讯法"所替代。审讯实战中,审讯员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通过灵活运用角色互换、亲和、正强化、牢骚、暗示、巴纳姆、第三人、面子等心理学效应,科学劝说,缓解审讯双方的对立矛盾,建立和谐沟通,达到审讯目的。
-
关键词
“软审讯法”
和谐沟通
心理效应
-
分类号
D918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刑事诉讼法》修正后“柔”性审讯模式构建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巫勇群
杨虹
-
机构
江西警察学院
-
出处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4-38,共5页
-
基金
江西警察学院资金资助重点科研项目"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审讯模式改革研究"(2012ZD005)
-
文摘
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完善了辩护人在刑事诉讼法中法律地位和作用、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使得审讯双方地位趋向对等化,对侦查机关的审讯工作影响相当大。传统的对抗性的"刚"性审讯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刑事诉讼法的要求。为此,立足于新修订的法律和审讯现状,重新审视审讯关系、审讯步骤和审讯方法,探索构建全新的"柔"性审讯模式。"柔"性审讯模式是指建立在分析审讯的根本规律及犯罪行为人心理及行为特征基础上,为达到明辨真相、获取证据、感化教育的目标,审讯活动以说服犯罪嫌疑人,让其自愿进行供述的审讯模式,包括准备、接入、交锋、突破、善后五个阶段。
-
关键词
刑事诉讼修正案
审讯关系定位
“软”性审讯模式
模式构建
-
分类号
D63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合理化讯问策略的应用风险及使用限度
- 3
-
-
作者
汪露琳
刘启刚
-
机构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侦查与反恐怖学院
-
出处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
文摘
随着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侦查讯问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对抗式讯问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合理化策略作为一种软审讯方法,结合心理学理论和法律实践,能够化解讯问双方的对立情绪,增强犯罪嫌疑人的合作意愿,保障其供述自愿性,最终实现讯问目的。研究合理化策略的应用技巧以及具体操作方法,探讨合理化讯问策略在实践应用中的风险与使用限度,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合理化讯问策略的理解,从而推进侦查讯问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
关键词
合理化策略
侦查讯问
软审讯方法
应用风险
使用限度
-
Keywords
rationalization strategy
investigative interrogation
soft interrogation method
application risk
use limitation
-
分类号
D918.5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错案研究——以虚假供述为视角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毕惜茜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
-
出处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8-112,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湖北佘祥林案和河南赵作海案等冤案、错案见诸报端,刑事错案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错判不仅损害个人利益,使当事人遭受冤屈,而且损害公共利益,破坏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甚至会使公众丧失对司法的信念乃至国家政府的信念。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侦查阶段时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虚假供述往往是导致错案的重要原因。对此,必须从虚假供述产生的原因入手,找出审讯中存在的症结,以减少虚假供述的发生。
-
关键词
错案
虚假供述
软审讯
-
分类号
D918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美国如何遏止刑讯逼供
被引量:3
- 5
-
-
作者
何家弘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中国法律评论》
2014年第2期39-43,共5页
-
文摘
"软审讯法"是刑事司法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法律加强对审讯之规制的产物。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法律不允许侦查人员采用野蛮刑讯的方法去获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口供。特别是在"米兰达告知"规则赋予犯罪嫌疑人明示的沉默权和随时随地会见律师的权利之后,侦查人员很难再使用刑讯折磨或者威胁恐吓等"硬审讯法"来获取口供。在人类社会的司法历史中,刑讯逼供是普遍存在的。
-
关键词
刑讯逼供
收益
财政管理
米兰达规则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美国
嫌疑人
软审讯
口供
刑讯逼供行为
被告人
默秘权
沉默权
-
分类号
D971.2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