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电平可升压自然软开关DC/AC变流器发热均衡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明 吴卫民 +1 位作者 耿攀 叶银忠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73,共5页
介绍了一种能有效整合DC/DC和DC/AC两级电能变换的自然软开关逆变器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该拓扑工作在特殊直通零矢量时,逆变器开关管的转换过程。指出采用传统单一锯齿载波调制模式势必引起输出逆变器上下桥臂开关管发热失衡。为此,提... 介绍了一种能有效整合DC/DC和DC/AC两级电能变换的自然软开关逆变器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该拓扑工作在特殊直通零矢量时,逆变器开关管的转换过程。指出采用传统单一锯齿载波调制模式势必引起输出逆变器上下桥臂开关管发热失衡。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此拓扑的优化控制方案,在获得最佳软化效果的同时,维持逆变器上下桥臂开关管发热均衡。实验证明优化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通短路 软开通 关断 热均衡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高频DAB变换器混合多重移相控制策略
2
作者 龚邻骁 李文辉 +2 位作者 徐军忠 李厚基 王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7-1533,I0022,共18页
随着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开关频率的提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损耗占比越来越大,基于回流功率、电感电流峰值或有效值的单目标效率优化策略的优势逐渐丧失。为提升DAB变换器的高频工况运行效率,文中对DAB最优模态与... 随着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开关频率的提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损耗占比越来越大,基于回流功率、电感电流峰值或有效值的单目标效率优化策略的优势逐渐丧失。为提升DAB变换器的高频工况运行效率,文中对DAB最优模态与优化目标进行定量分析与选择,提出一种可同时实现电感电流有效值准最优、宽范围软开通的移相策略,在该策略下轻重载工况所有开关管均可实现软开通,中载仅有两个开关管丢失软开通。为保证软开通的有效实现,根据电荷交换和死区时长两个条件推导实现软开通所需电流的统一表达式。再者,将软开通谐振过程线性化处理,所得简化表达式可与本文移相模态相结合,可实现任意开关管在任意模态下的软开通。最后,搭建6.6 k W/150 k Hz的碳化硅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多目标优化策略可同时减小开通损耗与导通损耗,有效提升DAB变换器在高频工况下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双有源全桥变换器 电感电流有效值准最优 软开通范围 软开通电流
下载PDF
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PWM电路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荣军 粟向军 +2 位作者 万力 万军华 安琪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5年第4期16-21,共6页
针对普通的DC/DC全桥变换器电路,四个主开关管工作在硬开关工作状态,导致开关管开关损耗大和变换器效率低等缺点,研究了移相全桥DC/DC零电压开关PWM电路通过在主电路中增加谐振电感、谐振电容以及二极管,实现四个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 针对普通的DC/DC全桥变换器电路,四个主开关管工作在硬开关工作状态,导致开关管开关损耗大和变换器效率低等缺点,研究了移相全桥DC/DC零电压开关PWM电路通过在主电路中增加谐振电感、谐振电容以及二极管,实现四个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相比于普通的DC/DC全桥变换电路,移相全桥DC/DC零电压开关PWM电路使主电路中的四个开关管都处在软开关状态,减少开关损耗和提高系统的效率,同时消除了由于开关温升上升引起的干扰,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全桥 零电压开关 软开通 全波整流
下载PDF
一种混合调制型三路输出DC-DC变换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广地 阮杰 +2 位作者 王昆 邓焰 汪槱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719-4727,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LLC谐振电路和移相全桥电路的混合调制型三路输出DC-DC变换器,根据LLC谐振电路与移相全桥电路不同的调制原理,采用脉冲频率与移相混合的调制方式实现三路输出的调节。该文提出的变换器可以等效成一个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结构... 提出一种基于LLC谐振电路和移相全桥电路的混合调制型三路输出DC-DC变换器,根据LLC谐振电路与移相全桥电路不同的调制原理,采用脉冲频率与移相混合的调制方式实现三路输出的调节。该文提出的变换器可以等效成一个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结构的LLC谐振电路和两个移相全桥电路,由于LLC谐振腔的存在,开关管可以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软开通;移相全桥电路的辅助电感无需特别设计,可以减小由辅助电感引起的占空比丢失的问题。本文对提出的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一台输出功率1.4kW的原理样机,验证了所提出变换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电路 移相全桥电路 混合调制 零电压软开通 DC-DC变换器
下载PDF
适应负载大范围变动的高性能Z-源逆变器 被引量:25
5
作者 丁新平 钱照明 +1 位作者 崔彬 彭方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7,共7页
提出的高性能Z-源逆变器,在保持原逆变器优点的基础上(输出电压可任意升/降;允许逆变桥上下管直通状态,提高了逆变器的安全性),克服了其固有的缺点和局限性。Z-源逆变器直流链电压受Z-源网络电感和负载的影响很大,在网络电感值较小或负... 提出的高性能Z-源逆变器,在保持原逆变器优点的基础上(输出电压可任意升/降;允许逆变桥上下管直通状态,提高了逆变器的安全性),克服了其固有的缺点和局限性。Z-源逆变器直流链电压受Z-源网络电感和负载的影响很大,在网络电感值较小或负载较轻时,直流链电压会出现明显的电压畸变,影响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本文所述高性能Z-源逆变器消除了由于网络电感值小或负载很轻而引起的直流链电压畸变,电路对负载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够工作在重载和轻载的任何环境,Z-源网络电感可以设计得很小,减少了重量、体积和成本。同时电路部分可实现逆变桥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减小了开关损耗,改善了开关环境。通过对电路工作模式的详细分析,得出了电路各部分的电压关系,并推导出逆变器开关管的电流应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轻载 零电压开通开关 电压畸变
下载PDF
Research on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air temperature prediction in coal face
6
作者 QIN Yue-ping LIU Hong-bo WANG Ke LIU Jiang-yue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1年第3期294-297,共4页
With ever-increasing depth of coal mine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echanization, heat dama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disasters in coal mine exploitation. Established th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s suita... With ever-increasing depth of coal mine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echanization, heat dama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disasters in coal mine exploitation. Established th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kinds of tunnel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heat of shafts, roadways and working faces. The average annual air temperature prediction equation from the inlets of shafts to the working faces was derived. The formula was deduced using combine method of iteration and direct calculation. The method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air temperature prediction, so we could establish the whole pathway air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 with high precision. Emphasizing on the effects of leakage air to air temperature of working face and using the ideology of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inlet and outlet at different stages, this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emperature prediction. Program development uses Visual Basic 6.0 Language, and the Origin software was used to fit the relevant data. The predicted results shows that the air temperature generally tends to rapidly increase in the air inlet, then changes slowly on working face, and finally increases sharply in air outlet in the condition of goaf air leakage. The condition is in general consistent with the air temperature change tendency of working face with U-type ventilation system. The software can provide reliabl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asonable ventilation, cooling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of coal mine thermal haz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coal face air temperature prediction prediction metho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