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碰撞、叠覆造山和多旋回缝合作用 被引量:247
1
作者 任纪舜 牛宝贵 刘志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85-93,共9页
软碰撞是指陆块间,主要是微陆块间的弱碰撞。软碰撞后,陆块间尚未焊合,处于"联而不合"的状态。在新的构造阶段,这些陆块间又可再一次挤压和地壳缩短,发生大陆壳的消减造山作用,使一个大陆的大陆壳叠覆在另一个大陆的大... 软碰撞是指陆块间,主要是微陆块间的弱碰撞。软碰撞后,陆块间尚未焊合,处于"联而不合"的状态。在新的构造阶段,这些陆块间又可再一次挤压和地壳缩短,发生大陆壳的消减造山作用,使一个大陆的大陆壳叠覆在另一个大陆的大陆壳之上,这就是陆一陆叠覆造山作用。东亚诸陆块在古生代软碰撞后,曾长期处于"联而不合"的状态,只有再经过华为西、印支、燕山多旋回的陆-陆叠覆和走滑-挤压造山作用之后,它们才在动力学上最终焊合为一体,即经历了多旋回的缝合作用才合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碰撞 叠覆造山 多旋回缝合作用 造山运动
下载PDF
基础隔震层软碰撞限位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淼 杜红凯 李仙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124-128,共5页
设计制作了基础隔震软碰撞限位实验模型与软碰撞限位器。软碰撞限位器包括钢螺旋弹簧限位器以及由U型钢板与I型铅棒组成的复合限位器,实验给出了限位器力学特性参数。进行了振动台模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预留距离与软碰撞限位器刚... 设计制作了基础隔震软碰撞限位实验模型与软碰撞限位器。软碰撞限位器包括钢螺旋弹簧限位器以及由U型钢板与I型铅棒组成的复合限位器,实验给出了限位器力学特性参数。进行了振动台模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预留距离与软碰撞限位器刚度对结构层与隔震层位移反应的影响规律,根据结构层与隔震层位移反应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条件,优选出了适用于本隔震实验模型的软碰撞限位器实验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软碰撞 限位器 模型实验 位移
下载PDF
弹性软碰撞防护装置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建敏 肖骥 +3 位作者 谭平 刘彦辉 陈鹏 朱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1,共9页
为限制隔震层位移,对能提供刚度的弹性软碰撞防护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该装置主要由天然橡胶支座、剪力键及中空连接钢板组成.首先对天然橡胶支座进行了设计压应力12 MPa下基本性能试验及压应力0 MPa下剪切试验.然后,进行了三种型号的弹... 为限制隔震层位移,对能提供刚度的弹性软碰撞防护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该装置主要由天然橡胶支座、剪力键及中空连接钢板组成.首先对天然橡胶支座进行了设计压应力12 MPa下基本性能试验及压应力0 MPa下剪切试验.然后,进行了三种型号的弹性软碰撞防护装置的水平力学性能测试试验,测定该类装置的水平等效刚度及支座顶端在装置工作过程中的转角,探讨不同剪力键连接方式、不同材质的剪力键及中空连接钢板、剪力键外圆面是否罩橡胶套、不同支座直径以及不同橡胶剪切模量的影响及差异.对比分析了弹性软碰撞防护装置的水平等效刚度与支座部分在0 MPa下试验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单纯采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剪力键存在松动的可能,改进的连接方式是可行的,在剪力键外圆面罩上橡胶套后可避免或减轻中空连接钢板的损伤;与0 MPa下支座试验结果相比较,装置水平等效刚度的降低程度及支座顶端转角随支座部分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支座直径及不同橡胶剪切模量,装置水平等效刚度的降低程度及支座顶端转角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软碰撞防护装置 天然橡胶支座 剪力键 中空连接钢板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基础隔震层钢螺旋弹簧软碰撞限位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淼 李仙华 杜红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3,共5页
设计制作了基础隔震软碰撞限位实验模型与3种类型的钢螺旋弹簧限位器,给出了实测的限位器力学特性参数。进行9种工况的振动台模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软碰撞限位器参数对结构反应的影响规律,优选出了适用于本隔震实验模型的软碰撞... 设计制作了基础隔震软碰撞限位实验模型与3种类型的钢螺旋弹簧限位器,给出了实测的限位器力学特性参数。进行9种工况的振动台模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软碰撞限位器参数对结构反应的影响规律,优选出了适用于本隔震实验模型的软碰撞限位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软碰撞 钢螺旋弹簧限位器 模型实验
下载PDF
陆内软碰撞带的鉴别及伸展裂谷海盆地的聚合封闭过程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文臣 周杰 +2 位作者 雷建喜 张素新 杨永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9,共11页
通过成因地层对比、构造形态和盆地演化过程分析,在黔中南至桂西鉴别出一条NNE向延续的陆内软碰撞带。它是在伸展裂谷海盆地(再生陆间海)聚合封闭过程中,由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缓慢仰冲而形成的。与其同期形成的还有晚三... 通过成因地层对比、构造形态和盆地演化过程分析,在黔中南至桂西鉴别出一条NNE向延续的陆内软碰撞带。它是在伸展裂谷海盆地(再生陆间海)聚合封闭过程中,由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缓慢仰冲而形成的。与其同期形成的还有晚三叠世黔西滇东前陆盆地,萍乐残留弧后盆地和十万大山及龙岩后陆盆地。软碰撞带的出现,不仅掩盖了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陆间海的深海沉积和洋壳基底,而且造成碰撞带两侧的地层、构造和古地理环境的不连续,同时对盆地矿产的分布和再富集也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 软碰撞 前陆盆地 裂谷海 聚合封闭
下载PDF
基础隔震建筑简化软碰撞保护与变刚度保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林 周锡元 +1 位作者 苏幼坡 韩淼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5期37-44,共8页
基础隔震建筑通过设置隔震支座来保护上部结构不受损坏,但在长周期或强烈地面运动作用下会使隔震支座变形过大而导致隔震支座失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需增设保护装置作为第二道防线,以减小隔震层的变形,使之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上... 基础隔震建筑通过设置隔震支座来保护上部结构不受损坏,但在长周期或强烈地面运动作用下会使隔震支座变形过大而导致隔震支座失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需增设保护装置作为第二道防线,以减小隔震层的变形,使之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上部结构层间剪力不明显增大。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两种保护措施:①简化后的软碰撞保护;②变刚度保护。通过对其原理、力学模型以及工程实例的研究,选取了恰当的参数并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叠层橡胶支座 缓冲限位器 软碰撞 变刚度保护
下载PDF
基础隔震层软碰撞限位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韩淼 王秀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3期70-72,29,共4页
对基础隔震模型进行了软碰撞限位振动台模拟地震动试验,表明软碰撞限位可以将隔震层与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软碰撞限位设计应对预留距离以及软碰撞限位器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优选。设计制作了三种适合建筑结构使用的组... 对基础隔震模型进行了软碰撞限位振动台模拟地震动试验,表明软碰撞限位可以将隔震层与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软碰撞限位设计应对预留距离以及软碰撞限位器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优选。设计制作了三种适合建筑结构使用的组合软碰撞限位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碰撞 隔震层 试验研究 震动试验 基础隔震 层问位移 上部结构 性能参数 建筑结构 设计制作 限位器 模拟地 振动台 预留
下载PDF
钢螺旋弹簧软碰撞限位隔震试验位移反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淼 李仙华 杜红凯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6期25-28,共4页
对3种类型的钢螺旋弹簧限位器进行多种工况的基础隔震软碰撞限位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隔震层与结构层的位移反应,得出了软碰撞限位器参数对隔震层与结构层位移反应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钢螺旋弹簧限位器 基础隔震 软碰撞 模型试验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段综合管线软碰撞算法及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宋丛丽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5年第4期28-31,36,共5页
本软碰撞算法在MicroStation平台下实现,首先判断管线的空间位置关系,将空间管线抽象为圆柱体,针对平行管线或垂直管线及其他非平行和非垂直管线间距采用不同算法分别计算管线间最短距离,经测试该算法满足设计规范平行或垂直不同要求,... 本软碰撞算法在MicroStation平台下实现,首先判断管线的空间位置关系,将空间管线抽象为圆柱体,针对平行管线或垂直管线及其他非平行和非垂直管线间距采用不同算法分别计算管线间最短距离,经测试该算法满足设计规范平行或垂直不同要求,使无差设计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碰撞检查 综合管线
下载PDF
新型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试验研究
10
作者 金建敏 方宇健 +3 位作者 谭平 黄襄云 刘彦辉 陈鹏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89,共8页
为限制隔震层位移,研发了同时提供刚度和阻尼力的新型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铅芯橡胶支座、剪力键及中空连接钢板组成。首先对铅芯橡胶支座进行了设计压应力12MPa下基本性能试验及压应力0 MPa下剪切试验;然后进行了弹塑性... 为限制隔震层位移,研发了同时提供刚度和阻尼力的新型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铅芯橡胶支座、剪力键及中空连接钢板组成。首先对铅芯橡胶支座进行了设计压应力12MPa下基本性能试验及压应力0 MPa下剪切试验;然后进行了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的水平力学性能测试试验,测定装置的屈服后刚度、屈服力及支座顶端转角,探讨了剪力键外圆面罩橡胶套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装置的水平力学性能指标与支座在0MPa下剪切试验结果的差异;最后,对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数值模拟与试验的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结果表明: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可提供刚度及阻尼力,在剪力键外圆面罩上橡胶套后对试验结果基本无影响;与0MPa下支座测试结果相比较,装置的屈服后刚度及屈服力有所降低;支座顶端转角随支座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数值模拟与试验的滞回曲线吻合良好,该装置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 铅芯橡胶支座 剪力键 中空钢板连接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微软碰撞Google
11
作者 冯磊 《信息系统工程》 2006年第5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GOOGLE 软碰撞 公司 竞争对手 日程安排 测试版 吸引力
下载PDF
近断层基础隔震结构软碰撞限位装置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杨 张亮泉 毛晨曦 《山西建筑》 2017年第36期34-36,共3页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近断层地震之下的软碰撞限位隔震结构模型实施相应的计算,同时还通过测试软碰撞限位器参数对隔震近断层是否影响以及所影响的规律进行了对应性的研究分析,对研究限位装置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软碰撞 反应谱法 限位装置
下载PDF
国彩:现实与梦想的柔软碰撞
13
作者 刘积英 《印刷工业》 2010年第11期72-73,共2页
坚硬现实与执着梦想的柔软碰撞,丁旭光选择了坚持。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深圳市目前共有印刷企业2179家。如果顺时而上,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数据只有现在的约1%。20多年过去了,深圳印刷业的崛起用任何形容词描述都不为过,然而大浪... 坚硬现实与执着梦想的柔软碰撞,丁旭光选择了坚持。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深圳市目前共有印刷企业2179家。如果顺时而上,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数据只有现在的约1%。20多年过去了,深圳印刷业的崛起用任何形容词描述都不为过,然而大浪淘沙,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缔造了深圳印刷业最初辉煌的企业如今大都已经雨打风吹去,只有少数企业经受住了时光的考验,成为这段历史鲜活的见证,位于华侨城东部工业区的深圳市国际彩印有限公司便是这其中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碰撞 印刷企业 深圳市 统计数据 印刷业 形容词 工业区 华侨城
下载PDF
基础隔震建筑软碰撞保护分析 被引量:50
14
作者 韩淼 周锡元 《建筑科学》 1999年第1期14-20,共7页
叠层钢板橡胶支座基础隔震建筑的隔震层位移过大时会导致橡胶支座失稳,本文对此提出了在隔震层增设缓冲限位保护装置做为第二道防线的设计方案,建立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构分析模型,推导了不发生软碰撞、右侧软碰撞过程、左侧... 叠层钢板橡胶支座基础隔震建筑的隔震层位移过大时会导致橡胶支座失稳,本文对此提出了在隔震层增设缓冲限位保护装置做为第二道防线的设计方案,建立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构分析模型,推导了不发生软碰撞、右侧软碰撞过程、左侧软碰撞过程的运动方程,编写了分析程序BIRBFOR。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讨论了工程设计中如何选取缓冲限位保护装置适宜参数的方法。另外,通过对隔震体系考虑与不考虑土—结构平动相互作用的分析比较,发现在一般工程设计中可采用后者代替前者以简化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叠层橡胶支座 缓冲限位器 软碰撞
原文传递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弹簧软碰撞限位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欢 韩淼 段燕玲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38-541,共4页
近断层地震作用于基础隔震结构时,会使隔震层产生很大的位移,故提出对隔震结构隔震层进行软碰撞限位保护以及软碰撞限位器的刚度估算方法。采用SAP2000软件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软碰撞限位隔震结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了软碰撞限位器参数对... 近断层地震作用于基础隔震结构时,会使隔震层产生很大的位移,故提出对隔震结构隔震层进行软碰撞限位保护以及软碰撞限位器的刚度估算方法。采用SAP2000软件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软碰撞限位隔震结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了软碰撞限位器参数对隔震结构近断层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 基础隔震 软碰撞
原文传递
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从俯冲-增生到碰撞的构造-岩浆演化记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舢 王涛 +1 位作者 肖文交 侯泉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61-1275,共15页
造山带演化及增生到碰撞的转变是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中亚造山带被认为是古亚洲洋长期俯冲-增生演化形成的显生宙最大的增生造山带,以发育巨量的面状展布的俯冲-增生相关的弧岩浆岩为特征。并且,由于中亚增生型... 造山带演化及增生到碰撞的转变是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中亚造山带被认为是古亚洲洋长期俯冲-增生演化形成的显生宙最大的增生造山带,以发育巨量的面状展布的俯冲-增生相关的弧岩浆岩为特征。并且,由于中亚增生型造山带在潘吉亚最后聚合过程中发生弧弧(陆)碰撞,因此缺乏大规模且跨构造单元的碰撞相关的构造和变质等物质标志。显然,能否识别出大洋闭合期间碰撞作用的岩浆标志成为确定增生造山带增生过程终止的关键之一。本文系统研究确定: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二叠纪到三叠纪钙碱性-碱钙性岩浆在空间分布上显示出由北西向南东迁移演化的特征;在岩浆性质上具有从二叠纪新生地壳来源的弧岩浆向早-中三叠世碰撞挤压背景下古老陆壳组分逐渐增多的高Sr/Y岩浆以及晚三叠世后造山伸展相关的A型花岗岩演化的特征。这些特征提供了俯冲-增生向碰撞造山演变的关键岩浆岩证据。结合区域资料,厘定出增生造山带最后碰撞相关的标志性岩浆为沿缝合带呈零星线性展布的增厚下地壳源区的高Sr/Y花岗岩类,构建了中亚造山带南缘从双向俯冲-增生到增生楔-增生楔碰撞及后造山伸展的三阶段构造-岩浆演化模型。系统对比研究,揭示出增生-碰撞相关的岩浆记录沿横向展布在中亚造山带南缘甘肃北山到吉林中部一带,表明碰撞挤压相关的岩浆作用在中亚造山带南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中亚造山带南缘从增生到碰撞的岩浆演化记录的厘定,证实显生宙最大的巨型增生造山带演化末期经历了碰撞造山作用,对进一步深入探索增生造山演化末期碰撞相关的标志性岩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造山带 软碰撞 离散型双向俯冲 高Sr/Y花岗岩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机电管线与门碰撞检测技术在天津平安泰达金融中心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享 王海龙 +2 位作者 张冠男 贾宇 刘艳磊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22期64-66,共3页
大型项目机电深化设计过程中管线与门存在软碰撞问题,以天津平安泰达金融中心项目为例,利用非常规BIM门族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在BIM软件中提取常规BIM门族,其次在常规BIM门族基础上制作非常规BIM门族并加载到建筑模型,最后进行碰撞检测... 大型项目机电深化设计过程中管线与门存在软碰撞问题,以天津平安泰达金融中心项目为例,利用非常规BIM门族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在BIM软件中提取常规BIM门族,其次在常规BIM门族基础上制作非常规BIM门族并加载到建筑模型,最后进行碰撞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有效检测出所有机电管线与门的软碰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装工程 软碰撞 建筑信息模型 门族 机电管理 碰撞检测
下载PDF
Magicad软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模型的应用
18
作者 刘幼琼 王延涛 《门窗》 2019年第13期245-245,共1页
在设计五台县东峪口小学建筑给排水系统时,运用了BIM技术,利用机电建模软件Magicad完成平面图、系统图、大样图。建立模型过程中,运用Magicad强大的数据集和产品库、开放的专业协同体系、软碰撞检测,证明Magicad在CAD平台上使用更方便,... 在设计五台县东峪口小学建筑给排水系统时,运用了BIM技术,利用机电建模软件Magicad完成平面图、系统图、大样图。建立模型过程中,运用Magicad强大的数据集和产品库、开放的专业协同体系、软碰撞检测,证明Magicad在CAD平台上使用更方便,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建筑信息化模型) 多专业协同 软碰撞
下载PDF
Bently在垃圾电厂管线碰撞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东伟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1年第3期39-42,共4页
结合实际生活垃圾电厂项目的管线设计,介绍了BIM类软件BOPM (Bently Open Plant Modeler)在多管线碰撞检测的应用。通过硬碰撞和软碰撞检测,分析了多专业管线之间、管线和钢结构之间以及管线和平台净空之间的碰撞问题。与传统的二维制... 结合实际生活垃圾电厂项目的管线设计,介绍了BIM类软件BOPM (Bently Open Plant Modeler)在多管线碰撞检测的应用。通过硬碰撞和软碰撞检测,分析了多专业管线之间、管线和钢结构之间以及管线和平台净空之间的碰撞问题。与传统的二维制图相比,BIM类软件具有协同设计能力、三维可视化能力表明其在管线碰撞检测中具有巨大优势,在复杂管线工艺的电厂设计过程中可起到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管线设计 碰撞检测 碰撞 软碰撞
下载PDF
基于Revit二次开发在机电深化设计中的智能碰撞识别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明柱 邓凌 《长江信息通信》 202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近年来,BIM技术在机电深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主流BIM软件Revit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功能上的局限性,在碰撞检测中无法区分软硬碰撞。文章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平台,使用C#编程语言对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实现智能... 近年来,BIM技术在机电深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主流BIM软件Revit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功能上的局限性,在碰撞检测中无法区分软硬碰撞。文章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平台,使用C#编程语言对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实现智能碰撞识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机电深化 碰撞 C# 二次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