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脉化斑汤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红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6期935-938,944,共5页
目的研究软脉化斑汤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软脉化斑汤组,每组10只。另选取8周龄WKY雄性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 目的研究软脉化斑汤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软脉化斑汤组,每组10只。另选取8周龄WKY雄性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压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血管组织病理形态;测定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6(RGS16)表达水平。结果干预4周、8周软脉化斑汤组大鼠血压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软脉化斑汤组大鼠TG、TC、LDL-C水平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IL-6、hs-CRP、TNF-α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软脉化斑汤组大鼠SOD水平、T-AOC均升高(P<0.05),MDA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软脉化斑汤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CAM-1、RGS16水平下降(P<0.05)。结论软脉化斑汤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压及血脂代谢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下调VCAM-1、RGS16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粥样硬 软脉化斑汤 血管内皮细胞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软脉化斑汤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佘滟 甘莹利 徐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0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软脉化斑汤治疗颈动脉斑块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软脉化斑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探讨软脉化斑汤治疗颈动脉斑块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软脉化斑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动脉斑块的常规西医治疗中联合使用软脉化斑汤,能够改善患者的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与中医证候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 软脉化斑汤 西医治疗
下载PDF
软脉化斑汤对颈动脉斑块(肾虚血瘀证)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兴民 杨彩虹 +3 位作者 王丽红 王永东 帅利群 张利 《四川中医》 2017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软脉化斑汤治疗颈动脉斑块(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软脉化斑汤(配方颗粒),每次一袋,每日... 目的:观察软脉化斑汤治疗颈动脉斑块(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软脉化斑汤(配方颗粒),每次一袋,每日三次餐后冲服,加阿托伐他汀钙10mg每日一次,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每日一次,睡前口服。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血脂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I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颈动脉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脂水平(TG、T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软脉化斑汤治疗颈动脉斑块(肾虚血瘀证)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 稳定性 肾虚血瘀证 软脉化斑汤
下载PDF
软脉化斑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颈动脉斑块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兴民 杨彩虹 +1 位作者 王丽红 张利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第9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软脉化斑汤对颈动脉斑块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动脉斑块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10mg,每天1次,睡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软脉化斑汤对颈动脉斑块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动脉斑块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10mg,每天1次,睡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软脉化斑汤(配方颗粒)治疗,每次1袋,每天3次,餐后冲服。2组均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2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软脉化斑汤可以明显改善颈动脉斑块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 肾虚血瘀证 中医药疗法 软脉化斑汤
原文传递
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相关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文秀华 张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在本科室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筛选出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试验组1),另随机选出10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例作为对照组1。对两组病人分别... 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在本科室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筛选出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试验组1),另随机选出10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例作为对照组1。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得出结论,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颈动脉斑块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然后把100例有斑块的病例再次分为试验组2和对照组2各50例,试验组服用瑞舒伐他汀每次10 mg,每晚1次,另服用本科室经验方—软脉化斑汤,对照组仅服用瑞舒伐他汀每次10 mg,每晚1次,两组病人均低脂饮食及适当锻炼。观察12周,重新测定斑块的大小及性质,并重新进行体质辨识,通过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无颈动脉斑块的病例比较,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体质辨识中首先以痰湿质、瘀血质,其次以阳虚质为多见。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经过12周的治疗,试验组斑块的大小及性质变化优于对照组,经缩小及稳定斑块治疗,患者的原体质评价得分已有明显降低。结论:与无颈动脉斑块的病例比较,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体质辨识中首先以痰湿质、瘀血质,其次以阳虚质为多见。软脉化斑汤与瑞舒伐他汀协同使用,有助于缩小颈动脉斑块,并增强其稳定性。缩小及稳定斑块有助于体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 体质 软脉化斑汤
下载PDF
运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及后遗症的探讨
6
作者 李培修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4期134-135,共2页
基于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理机制的微观探析和研究,与传统医学的宏观整体辩治相结合,抓住高血压是动脉硬化所致这一主要矛盾,认为:高血压病应尽早干预,防治的重点在于逆转动脉硬化,阻止斑块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自拟"参龙软脉化斑汤&qu... 基于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理机制的微观探析和研究,与传统医学的宏观整体辩治相结合,抓住高血压是动脉硬化所致这一主要矛盾,认为:高血压病应尽早干预,防治的重点在于逆转动脉硬化,阻止斑块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自拟"参龙软脉化斑汤"。对卒中的急救,提出针刺十宣等法放血以减轻脑出血,防止脑水肿,对后遗症恢复期的治疗,主张以健脑益智为主,其它诸法为辅,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参龙软脉化斑汤 卒中 后遗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