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变化及其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关系
1
作者 安怡 云艳芳 +9 位作者 杨桂新 陈海燕 蒋勇明 黄东旭 莫晓榕 李晓岚 韦宝莹 周莹杰 李雪斌 黄建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200-3204,共5页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表达水平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LMC)循环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首次发病诊断明确的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5例,根据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表达水平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LMC)循环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首次发病诊断明确的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5例,根据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按照美国介入和治疗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ASITN/SIR)侧支循环评估系统对LMC循环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LMC循环良好组30例(2-4级)和LMC循环不良组55例(0-1级),比较两组non-HDL-C水平。结果与LMC循环良好组比较,LMC循环不良组LDL-C、non-HDL-C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1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on-HDL-C为LMC循环不良的危险因素(OR=3.019,95%CI:1.053~8.658,P=0.04)。LMC循环评分与血清non-HDL-C水平呈负相关(r=-0.228,P=0.036)。non-HDL-C表达水平预测LMC循环不良曲线下面积为0.638(95%CI:0.521~0.755,P=0.036)。结论non-HDL-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LMC循环不良具有显著相关性,成为LMC循环不良的危险因素,提示non-HDL-C水平增高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LMC循环代偿不良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血管造影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软脑膜侧支循环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作用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2
作者 潘剑罡 柯俊龙 张惠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09-1810,共2页
目的:通过CTA评估尤瑞克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作用及疗效。方法:收集6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予以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尤瑞克林0.15 PNA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 目的:通过CTA评估尤瑞克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作用及疗效。方法:收集6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予以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尤瑞克林0.15 PNA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 d,应用CTA的rLMC评分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差异,并以NIHSS评分及ADL评分评估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rLMC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论:尤瑞克林能有效促进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形成,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尤瑞克林 软脑膜侧支循环
下载PDF
软脑膜侧支循环与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英 刘贝贝 李继梅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7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所见软脑膜动脉吻合(leptomeningeal anastomosis,LMA)程度与Willis环侧支循环情况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和临床预后的因素。方...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所见软脑膜动脉吻合(leptomeningeal anastomosis,LMA)程度与Willis环侧支循环情况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和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经头颈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确诊的88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前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1)根据CTA成像对软脑膜侧支循环进行评分,再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侧支循环好组(软脑膜侧支评分为2~3分)和侧支循环差组(软脑膜侧支评分为0~1分)。评估所有患者的Willis环状态(无交通支开放计0分,前循环开放者计1分,病灶侧后循环开放者计2分,前后交通均开放者计3分),比较两组患者Willis环状态的差异,分析Willis侧支开放情况与软脑膜评分之间关系。(2)根据出院时m RS评分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即预后良好组(m RS评分0~1分)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2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软脑膜侧支吻合的关系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8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39~79岁,平均(67.4±11.0)岁;男72例,平均年龄(67.0±10.9)岁,女16例,平均年龄(68.9±11.5)岁。侧支循环好组共49例,男38例,女11例;侧支循环差组共39例,男34例,女5例。预后良好组共57例,男47例,女10例;预后不良组共31例,男25例,女6例。(1)侧支循环好组的患者中,无交通支开放9例,前交通支开放10例,后交通支开放14例,前后交通支均开放16例;侧支循环差组中,无交通支开放15例,前交通支开放7例,后交通支开放10例,前后交通支均开放7例。卡方检验显示两组Willis环开放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2)对软脑膜侧支循环差组与侧支循环好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软脑膜侧支循环差组有卒中家族史的比例以及入院时体温、血糖水平较高(P=0.015、0.025、0.029),而侧支循环好组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及m RS评分相对更低(P=0.042、0.039),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LMA评分与Willis环开放呈正相关,即Willis环开放越完全,LMA评分越高,侧支循环越好。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的前循环梗死患者其短期预后较好;影响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因素包括卒中家族史、入院时体温和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急性脑梗死 软脑膜侧支循环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芳 张拥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 2007~201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脑梗死的患者中,纳入头颈部CTA证实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患...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 2007~201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脑梗死的患者中,纳入头颈部CTA证实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等级为指标,分为代偿充分组(1~2级)和代偿非充分组(3~5级),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高血压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等级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者204例,平均年龄为(62. 4±10. 2)岁,男性144例(70. 6%)。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140例,其中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充分者为89例(63. 6%),非充分者为51例(36. 4%);未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64例,其中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充分者为31例(48. 4%),非充分者为33例(51. 6%)。高血压与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等级呈正相关(P=0. 042)。结论合并高血压的MCAO患者,其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建立较未合并高血压患者充分,高血压对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可能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高血压 软脑膜侧支循环
下载PDF
基于多模CT的区域软脑膜侧支评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体积及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盈盈 易兴阳 +1 位作者 王淳 李新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CT的区域软脑膜侧支评估(rLMC)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体积及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首次发病≤6 h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脑CT排除出血性病变,采用rLM...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CT的区域软脑膜侧支评估(rLMC)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体积及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首次发病≤6 h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脑CT排除出血性病变,采用rLMC分级,分为2个区域: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区和大脑后动脉(PCA)-MCA区。软脑膜动脉分级应用6分量表,CTA侧支评分为两个区域的总分(0~10分)。入院3 d内在头颅MR常规序列基础上加做DWI序列,明确梗死体积、是否合并出血转化。入院后10~14 d或患者病情加重时复查常规CT,了解是否有出血性转化。结果不同rLMC分级评分组卒中家族史、冠心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MC分级评分与脑梗死体积呈显著负相关(γ=-0.735,P<0.001)。不同rLMC分级评分组在梗死体积、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和颅内高密度灶(PCH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卒中家族史、血糖、入院时NIHSS评分是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因素。结论rLMC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体积、出血转化呈显著负相关,可有效反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多模CT 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 脑梗死体积 出血转化
下载PDF
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评估高血压病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学永 万里飞 +1 位作者 李春梅 萧云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评估高血压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病患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头部DSA检查,并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评估高血压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病患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头部DSA检查,并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采用DSA评估高血压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病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其中高血压患者55例为高血压组,非高血压患者25例为非高血压组。结果:非高血压组患者TIMI 3级占比低于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与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以及吸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伴有高血压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而言,其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相对较充分,表明高血压可促进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脑膜侧支循环 大脑中动脉 高血压 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排斥性导向分子a与软脑膜侧支状态不良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绮思 李婷 +1 位作者 张磊 秦新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排斥性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与软脑膜侧支状态的关系。方法:纳入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6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33例。根据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将患者分为软脑膜...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排斥性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与软脑膜侧支状态的关系。方法:纳入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6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33例。根据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将患者分为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 status,LMCs)不良组和LMCs良好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RGMa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LMCs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RGMa预测LMCs的准确性。结果:LMCs不良的患者血清RGMa水平[5588.8(4247.9,10311.5)pg/mL]较LMCs良好组[3103.9(2096.5,3970.2)pg/mL]及健康对照组[3528.6(2801.2,5328.5)pg/mL]明显升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RGMa蛋白预测LMCs不良的最佳切点为4197.745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5%和80.0%。logistic回归分析示RGMa蛋白≥4197.745 pg/mL是软脑膜侧支受损的独立预测因子(OR=0.119,95%CI=0.030~0.469,P=0.002)。结论:血清RGMa水平是急性脑梗死发生LMCs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 排斥性导向分子a 预测因子 软脑膜侧支状态不良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他汀类药物剂量和疗程与软脑膜侧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芳 乔杉杉 +2 位作者 谢仲奇 李海涛 张拥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934-937,共4页
目的确定他汀类药物治疗(包括剂量和治疗时间)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LMC)建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大脑中动脉近端(M1或M2段)闭塞患者,收集187例患者的人... 目的确定他汀类药物治疗(包括剂量和治疗时间)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LMC)建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大脑中动脉近端(M1或M2段)闭塞患者,收集187例患者的人口学数据、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头颈CT血管造影(CTA)结果将LMC分为5级,1级和2级为代偿良好组,3-5级为代偿不良组。根据LMC的分级,将患者分为LMC良好组(113例,60.43%)和LMC不良组(74例,39.57%)。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LM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LMC不良组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P=0.006)、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P=0.010)和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P=0.020)。LMC良好组患者具有较少的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P=0.060)和更多的他汀类药物治疗(P=0.087)。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良好的LMC独立相关(OR=3.21,95%CI:1.05-9.85;P=0.041)。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与不良的LMC独立相关(OR=0.08,95%CI:0.08-0.24,P=0.035)。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中,相关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剂量与LMC分级呈正相关(r=0.428,P=0.037)。但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间与LMC分级无关(r=-0.243,P=0.253)。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是良好LMC的独立预测因子。在5-40 mg/d的阿托伐他汀当量剂量范围内,剂量越大,LMC代偿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软脑膜侧支 他汀类药物治疗 大脑中动脉闭塞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建军 陈巧琼 +5 位作者 梅志忠 黄晓芸 余映丽 林菡 黄益洪 廖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7期902-907,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或狭窄程度大于85%)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或狭窄程度大于85%)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脑梗死组),共94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年龄(65.02±14.15)岁。配对选取94例脑血管闭塞或狭窄部位、程度相似、年龄相近的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8例,女46例,年龄(68.20±12.63)岁。采用局部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作为评价软脑膜侧支循环指标,对两组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相关因素如患者发病年龄、入院时的血压、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和冠心病等进行对比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等。结果糖尿病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rLMC分别为(11.55±5.22)分和(14.02±4.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1.99±8.57)分和(10.03±8.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ASPECTS分别为(5.26±2.45)分和(6.27±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入院时血糖和饮酒史有差异外,其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LMCS评分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LMC与NIHSS评分(r=-5.790,P<0.001)和ASPECTS评分(r=0.556,P<0.001)显著相关。收缩压(r=0.207,P=0.045)和舒张压(r=0.213,P=0.040)、胆固醇(r=0.244,P=0.018)、LDL-C(r=0.215,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r=-0.089,P=0.392)和血糖(r=-0.292,P=0.1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显示只有ASPECTS和NIHSS评分跟rLMC有显著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不仅显著影响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建立,而且还影响脑梗死体积和疾病的严重程度。除了2型糖尿病对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外,可能动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胆固醇和LDL-C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灌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软脑膜侧支循环 急性脑梗死 rLMC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丽薇 薛萌 张浩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6例和预后较差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6例和预后较差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因素、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区域软脑膜评分(rLMC)],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ACI预后的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rLMC得分预测ACI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预后较差组与预后良好组相比,有高血压病史比例、入院时NIHSS更高,rLMC评分更低(χ^(2)/t=27.003、4.136、5.390,P<0.05);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是影响ACI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1.687(1.052~2.706)、2.460(1.358~4.454),P<0.05],入院时rLMC评分是影响ACI预后的保护因素[OR(95%CI)=0.406(0.226~0.731),P<0.05];ROC曲线显示,rLMC是预测ACI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667(P<0.05)。结论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是影响ACI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发病早期评估rLMC有利于评估患者病情、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软脑膜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TCD动态监测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评估急性缺血卒中患者预后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建强 曲丹丹 +4 位作者 张艳丽 张珍 马弯弯 齐俊丽 富奇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M1段慢性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及动态变化情况,评价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M1段慢性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及动态变化情况,评价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于入院时、7 d、14 d、21 d、60 d、90 d行TCD检查,以不同软脑膜侧支存在状态分为FD(flow diversion,FD)阳性组及FD阴性组,同期行NIHSS评分,记录90 d mRS评分,比较不同FD存在状态患者预后。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57例,FD阳性43例(75%),FD阴性14例(25%),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存在状态相对稳定。FD阳性组NIHSS评分低于FD阴性组(P <0. 05),90 d mRS评分优于FD阴性组(P <0. 05)。结论 CA慢性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存在状态相对稳定,且具有良好的代偿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降低卒中进展风险。TCD评价软脑膜侧支循环可作为此类患者预后评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脑膜侧支循环 TCD 血流转向或分流血流信号(FD) 预后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MRI高信号血管征不同评估系统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分析及效能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鸿雁 段阳 +3 位作者 杨本强 曹阳 苗延巍 张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MRI高信号血管征(HVS)与急性脑梗死(ACI)区域软脑膜侧支评分(rLMC)的相关性及其评估效能。方法分析发病3天内完成头颅MRI及CTA检查的71例ACI患者,对CTA行rLMC,对HVS行位置(HVS-position)、数量(HVS-count)、范围(HVS-area)评分... 目的探讨MRI高信号血管征(HVS)与急性脑梗死(ACI)区域软脑膜侧支评分(rLMC)的相关性及其评估效能。方法分析发病3天内完成头颅MRI及CTA检查的71例ACI患者,对CTA行rLMC,对HVS行位置(HVS-position)、数量(HVS-count)、范围(HVS-area)评分,分析两者的相关性。ROC曲线检验HVS各评估系统单独及联合评估侧支循环的效能。结果HVS-count、HVS-area与CTA rLMC呈正相关,且HVS-area(r=0.416,P=0.000)效能高于HVS-count(r=0.321,P=0.006);HVS-position与CTA rLMC呈正相关(r=0.180,P=0.133),但未达统计学意义。HVS-position、HVS-count、HVS-area联合评估侧支循环(AUC=0.904)的效能优于单项(AUC=0.622~0.834)或相互联合评估(AUC=0.820~0.885)。结论HVS-area评估软脑膜侧支循环的价值较高,HVS多评估系统的联合运用可提高量化软脑膜侧支循环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信号血管征 急性脑梗死 软脑膜侧支循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及外周血ACE、SDF-1α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秉龙 高霞 李彦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695-1698,1702,共5页
目的探究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rLMC)评分及外周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水平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ACI)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AACI患者,根据静脉溶... 目的探究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rLMC)评分及外周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水平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ACI)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AACI患者,根据静脉溶栓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n=70)与预后欠佳组(mRS评分2~5分,n=47),比较两组临床资料、rLMC评分、ACE、SDF-1α水平,分析rLMC评分、ACE、SDF-1α与AACI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AACI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价各指标对AACI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rLMC评分降低、ACE升高、SDF-1α降低是AACI静脉溶栓预后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r=0.357,P<0.05)。117例AACI患者rLMC评分、SDF-1α与入院时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02、-0.577,P<0.05),ACE与入院时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rLMC评分、ACE、SDF-1α联合对AACI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效能最高(AUC=0.824)。结论rLMC评分及外周血ACE、SDF-1α水平与AACI静脉溶栓预后关系密切,有望作为AACI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后不良结局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静脉溶栓 短期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效果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张丹 庄卫生 +2 位作者 张伟旗 向静静 别燕娜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63例,女58例,年龄(60.25±5.43)... 目的:探讨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63例,女58例,年龄(60.25±5.43)岁,年龄范围为40~80岁。根据脑部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侧支循环评分>1分、功能良好的61例患者为良好组,侧支循环评分≤1分、功能不良的60例患者为不良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侧支循环功能与取栓效果的相关性。结果:经动脉取栓术治疗后,良好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评分[(6.52±1.33)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1.44±5.12)μg/ml]、中枢神经特异蛋白水平[(0.33±0.16)μg/L]均低于不良组[(7.23±1.47)分、(24.77±5.33)μg/ml、(0.54±0.2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良好组患者的脑血流量[(46.35±5.33)ml/100 g·min^(-1)]、脑血容量[(4.23±0.31)ml/100 g]大于不良组[(43.53±5.28)ml/100 g·min^(-1)、(3.77±0.62)ml/100 g],至最大剩余功能时间[Tmax,(7.73±1.25)s]、低灌注指数[HIR,(0.32±0.11)]小于不良组[(9.62±1.36)s、(0.5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好组患者的取栓效果优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短期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3/121)。Spearman相关性系数显示,侧支循环评分与治疗后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正相关,与Tmax、HIR负相关。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软脑膜侧支循环功能可对动脉取栓术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侧支循环功能可增加患者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取栓术 软脑膜侧支循环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代谢综合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宏勋 李京 曹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831-5834,共4页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纳入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组当天及发病第7天进行中医证候评价,并于发病第7天对患者进行TCD及CTA检查,记录患者脑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纳入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组当天及发病第7天进行中医证候评价,并于发病第7天对患者进行TCD及CTA检查,记录患者脑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基于CTA的区域软脑膜评分(rLMC),数据收集后,按是否合并MS分成无MS组和MS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无MS组比较,入组当天MS组患者火热证、气虚证患者人数比例较高,且MS组气虚证评分较高。发病第7天MS组的PI较高,而rLMC评分较低。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初期各种证候组合中,风、火热、痰、血瘀是主要证候要素,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不良,与火热证、气虚证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脑梗死 中医证候 软脑膜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对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瑞华 杜会山 孟繁花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大脑中动脉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50%,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大脑中动脉为供应大脑半球血液最多的动脉,也最容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脑卒中发生,其发生梗死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 大脑中动脉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50%,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大脑中动脉为供应大脑半球血液最多的动脉,也最容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脑卒中发生,其发生梗死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 .本研究针对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患者,通过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观察颅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明确侧支循环建立和大脑中动脉梗死急性期及长期随访结果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梗死 软脑膜侧支循环 大脑后动脉 患者 预后
原文传递
软脑膜侧支吻合程度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畅 赵虹 +2 位作者 玄明文 杨雯淇 张红旭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吻合程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均于起病3 d内行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10 d内行头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吻合程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均于起病3 d内行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10 d内行头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根据头DSA或CTA检查结果对患者软脑膜侧支吻合程度进行评分,再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侧支循环较好组(评分1~2分)患者35例,侧支循环较差组(评分3~5分)患者47例。电话随访3个月,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兰金评分量表(m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与mRS评分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侧支循环较好组的mRS评分为(0.92±0.83)分,侧支循环较差组mRS评分为(3.25±1.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0,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NIHSS评分、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吸烟史及同型半胱氨酸是mRS评分的影响因素,其中,NIHSS评分与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是危险因素(P<0.05)。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与mRS评分存在正相关(r=0.868,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越低,软脑膜侧支吻合程度越高,其临床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急性脑梗死 软脑膜侧支吻合 预后
下载PDF
脑梗死软脑膜侧支血管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志宏 伍建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软脑膜侧支血管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特点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6例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脑梗死患者进行MR检查。其中急性期26例,亚急性期29例,稳定恢复期11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 目的分析脑梗死软脑膜侧支血管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特点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6例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脑梗死患者进行MR检查。其中急性期26例,亚急性期29例,稳定恢复期11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FLAIR、DWI及SWI扫描,其中27例行MRA检查,36例行SWI随诊。分析常规MRI及SWI图像特点。观察脑梗死软脑膜侧支血管的显示及显示程度,得出相应临床NIHSS评分,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有45例显示脑梗死软脑膜侧支血管的存在,占68%。其中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显示41例,稳定恢复期显示4例,不同时期的软脑膜侧支血管显示特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级显示20例,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呈正相关(r=0.673,P<0.01)。结论量化分析脑梗死软脑膜侧支血管的SWI特点,有助于判断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软脑膜侧支血管
下载PDF
通塞脉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玉珍 何奕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7期2572-2573,共2页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通塞脉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方法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及治疗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通塞脉片每天3次,每次1.75 g...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通塞脉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方法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及治疗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通塞脉片每天3次,每次1.75 g治疗),应用TCD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原有脑动脉代偿状况等可能影响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开放率(64.00%)高于对照组患者(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通塞脉片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通塞脉片 经颅多普勒超声 软脑膜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尤瑞克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晓燕 《临床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改善作用。方法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10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尤瑞克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改善作用。方法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10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尤瑞克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连续治疗后患者脑神经改善情况以及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神经损伤评分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r LMC评分均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尤瑞克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以促进代偿形成,降低神经损伤程度,整体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