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管蒂髂骨移位及自体柱状骨软骨移植治疗中青年重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九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渊 咸宝山 +1 位作者 刘富 咸如良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3期68-69,共2页
目的研究中青年重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Ⅲ期以上)的治疗,修复自体股骨头的完整性及恢复髋关节功能,避免过早人工关节置换。方法将病变股骨头坏死组织病灶清除后,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联合自体柱状骨软骨移植,修复股骨头缺... 目的研究中青年重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Ⅲ期以上)的治疗,修复自体股骨头的完整性及恢复髋关节功能,避免过早人工关节置换。方法将病变股骨头坏死组织病灶清除后,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联合自体柱状骨软骨移植,修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关节软骨缺损。结果治疗各种病因所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9髋),经术后2-8年随访,髋关节疼痛症状消失或减轻,关节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结论该手术是治疗中青年重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Ⅲ)的有效方法,术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能够避免或延迟中青年患者过早的人工关节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深血管蒂骨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软骨缺损 自体状骨软骨移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镶嵌式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修复创伤性股骨髁局限性软骨缺损观察
2
作者 曹飞 陈建 李建 《首都医药》 2011年第18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镶嵌式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修复创伤性股骨髁局限性软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创伤性股骨髁局限性软骨缺损患者的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6个月...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镶嵌式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修复创伤性股骨髁局限性软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创伤性股骨髁局限性软骨缺损患者的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MRI显示原软骨缺损区软骨表面平整,移植的骨软骨柱位置良好。结论关节镜下镶嵌式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修复创伤性股骨髁局限性软骨缺损创伤小,操作简单,能保持关节面的曲度,是修复创伤性股骨髁软骨缺损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创伤性股骨髁 软骨缺损 软骨柱移植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软骨缺损 被引量:2
3
作者 姚仕奋 谢惠缄 +1 位作者 巫洪波 陈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6期105-106,共2页
目的临床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软骨缺损的效果,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年期间,选取中山大学附属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100例股骨髁软骨缺损患者,关节镜下在其非... 目的临床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软骨缺损的效果,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年期间,选取中山大学附属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100例股骨髁软骨缺损患者,关节镜下在其非负重区的软骨面上用专用器械凿取圆柱状骨软骨,移植至软骨缺损部位以修复缺损。术后行系统功能锻炼和MRI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7~20个月,患者关节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MRI显示原关节软骨缺损区表面平整,移植骨软骨位置良好。Brittberg—Peterson评分其中0分89例,1分10例,2分1例。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能保持关节面曲度,可用于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自体软骨柱移植 股骨髁 软骨缺损
下载PDF
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辅助Mosaicplasty技术促进骨软骨缺损修复整合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刚 李旭 +5 位作者 孙骏 侯筱魁 汤亭亭 王钢 陈炅昊 裴国献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探讨以基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组织工程技术与自体骨软骨柱镶嵌移植术(Mosaicplasty)相结合的方法修复骨软骨及促进缺损间隙的整合效果。方法12只中国山羊于术前2周抽取骨髓,体外培养自体BMSCs。术中以自制器械分别制造山羊双... 目的探讨以基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组织工程技术与自体骨软骨柱镶嵌移植术(Mosaicplasty)相结合的方法修复骨软骨及促进缺损间隙的整合效果。方法12只中国山羊于术前2周抽取骨髓,体外培养自体BMSCs。术中以自制器械分别制造山羊双后肢股骨内髁负重区直径5 mm、深3 mm的复合骨软骨缺损各一处。在Mosaicplasty技术填充缺损后,即以动物自体BMSCs与透明质酸凝胶相复合,注射填充于左后肢骨软骨柱之间及与周围组织的间隙内,右后肢单纯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作为对照组。术后第4、8、16周分别取材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及蛋白聚糖含量等检测。比较16周时两组的缺损区惨复软骨组织与正常软骨的蛋白聚糖含量。结果两组自体骨软骨柱移植软骨均以透明软骨存活,与周围正常软骨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骨软骨柱的间隙内可见新生软骨修复,组织学表现与周围正常软骨相同。交界区整合良好,间隙消失;对照组各时间点软骨间的间隙为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填充,仍有间隙存留。移植软骨的基质、实验组骨软骨柱间隙内的新生软骨基质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蛋白聚糖含量比较显示,对照组骨软骨柱间隙内新生组织的蛋白聚糖含量均低于正常软骨和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基于BMSCs的组织工程技术结合Mosaicplasty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骨软骨缺损间隙的整合,改善修复效果好,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促进骨软骨缺损修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软骨镶嵌移植 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