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咽鼓管软骨段粘膜皱折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国经 黄建民 +2 位作者 梁建纲 易自翔 王德生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咽鼓管软骨段粘膜皱折观察林国经黄建民梁建纲易自翔王德生咽鼓管粘膜皱折(mucosafolds)的解剖学结构以往虽有文献提及[1],但其功能意义很少受到注意。我们对胎儿咽鼓管粘膜皱折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并通过计算机图像... 咽鼓管软骨段粘膜皱折观察林国经黄建民梁建纲易自翔王德生咽鼓管粘膜皱折(mucosafolds)的解剖学结构以往虽有文献提及[1],但其功能意义很少受到注意。我们对胎儿咽鼓管粘膜皱折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咽鼓管软骨部管腔进行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软骨段 粘膜皱折 解剖
下载PDF
软骨段歪鼻矫正术(附16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洪 张正健 《青海医药杂志》 1996年第5期38-39,共2页
软骨段歪鼻矫正术(附16例报告)四川省达川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张洪,张正健软骨段歪鼻是常见的鼻畸形,往往合并鼻中隔偏曲,只有手术才能矫正。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鼻整形和鼻中隔成形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16例,效果良好... 软骨段歪鼻矫正术(附16例报告)四川省达川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张洪,张正健软骨段歪鼻是常见的鼻畸形,往往合并鼻中隔偏曲,只有手术才能矫正。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鼻整形和鼻中隔成形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1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段歪鼻 鼻畸形 轿正术 鼻部外科手术
下载PDF
鲨鱼软骨活性段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秋玲 姚晟 +2 位作者 卢加 徐丽慧 陈小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90-494,共5页
采用三角摇瓶来摸索菌种BL21(DE3)/pET3C-aSCAIF表达目的蛋白的最优发酵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在Biotop CF-5L自动控制发酵罐中,利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流加甘油,进行发酵培养.摇瓶培养最优条件:2%接种量、25 mL LB培养基、37℃培养、0.5%的... 采用三角摇瓶来摸索菌种BL21(DE3)/pET3C-aSCAIF表达目的蛋白的最优发酵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在Biotop CF-5L自动控制发酵罐中,利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流加甘油,进行发酵培养.摇瓶培养最优条件:2%接种量、25 mL LB培养基、37℃培养、0.5%的甘油做碳源,接种后4 h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的IPTG,诱导4 h后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菌种在Biotop CF-5L自动控制发酵罐中的条件为:以10%的接种量接种到2.5 L发酵培养基中,设定溶氧30%,pH7.0,温度37℃,通气量3 L/min,流加甘油15 g,培养4 h后,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的IPTG,诱导4 h后终止发酵,发酵罐中获得的菌体量为62.1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软骨活性蛋白 发酵工艺 优化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60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胥志斌 饶裕民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39-240,共2页
鼻内镜下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消除软骨与周边筛骨垂直板、犁骨、上颌骨鼻嵴结合处的连接张力,矫正鼻中隔畸形;并按照微创手术要求,在处理软骨段偏曲时,对偏曲不明显的部分尽量予以保留,以最小的损伤有针对性地解除鼻中隔偏曲所引起的... 鼻内镜下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消除软骨与周边筛骨垂直板、犁骨、上颌骨鼻嵴结合处的连接张力,矫正鼻中隔畸形;并按照微创手术要求,在处理软骨段偏曲时,对偏曲不明显的部分尽量予以保留,以最小的损伤有针对性地解除鼻中隔偏曲所引起的压迫和阻塞症状。我科对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成形术 鼻内镜下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畸形 手术要求 阻塞症状 软骨段 上颌骨
下载PDF
外耳道置管治疗外耳道胆脂瘤
5
作者 张会芳 徐建萍 张国计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外耳道置管 治疗 外耳道胆脂瘤 内窥镜 外耳道软骨段皮肤肿胀
下载PDF
面神经手术(耳显微外科〈二十六〉)
6
作者 王正敏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01-203,共3页
患者仰卧侧头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参阅乳突X光片,切口弧度要偏乙状窦后,通常距耳后皱折2cm左右。沿颞线,乳突尖上0.5cm处各作一道水平肌骨膜切口。连接上下切口后端,切断相当乳突后缘处的肌骨膜,形成蒂部在耳道软骨段后方的... 患者仰卧侧头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参阅乳突X光片,切口弧度要偏乙状窦后,通常距耳后皱折2cm左右。沿颞线,乳突尖上0.5cm处各作一道水平肌骨膜切口。连接上下切口后端,切断相当乳突后缘处的肌骨膜,形成蒂部在耳道软骨段后方的肌骨膜瓣。平骨性外耳道开口切开外耳道,剪去部分外耳道软骨,用肠线缝合耳道口的皮肤,将肌骨膜瓣翻折覆盖在耳道口内侧,缝合数针使耳道口密闭。使用2把自持拉勾,将耳后软组织充分拉开,显露整个乳突。用电钻开放乳突皮质,去除其内气房,达到乳突“骨骼化”的要求,将所有妨碍视线的悬骨磨去,以获得尽可能开阔的乳突腔入路。如乙状窦隆起过高,妨碍深入操作,可用咬骨钳将乙状窦表面及周围骨质去除,用拉勾下压轻轻牵开。乙状窦壁十分菲薄,如被撕裂出血,可在裂口外侧压以纤维蛋白海绵或明胶海绵,并用骨蜡涂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显微外科 面神经手术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肌骨膜瓣 骨性外耳道 乙状窦后 明胶海绵 纤维蛋白 X光片 切口 乳突尖 软骨段 道口 软组织 骨骼化 乳突腔 咬骨钳 耳后 缝合 去除
下载PDF
气管食管瘘伴食管下段气管软骨迷入一例
7
作者 李洪波 杨杰先 +2 位作者 吴春 潘征夏 王刚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气管食管瘘 食管下气管软骨迷入 治疗
原文传递
耳屎暗藏的秘密
8
作者 刘庆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5期91-91,共1页
人耳朵眼里的耳垢俗称耳屎,医学上叫盯聆,盯聆一般为淡黄色、腊样的碎屑,也有油性的或比较坚硬、大块的.那么,盯聆是怎样产生的呢?耳屎是分泌出来的原来,耳朵眼有一段皮肤外耳道外软骨段和身体别处的皮肤不一样,就是有一种变型的汗腺... 人耳朵眼里的耳垢俗称耳屎,医学上叫盯聆,盯聆一般为淡黄色、腊样的碎屑,也有油性的或比较坚硬、大块的.那么,盯聆是怎样产生的呢?耳屎是分泌出来的原来,耳朵眼有一段皮肤外耳道外软骨段和身体别处的皮肤不一样,就是有一种变型的汗腺叫盯聆腺,其构造有点类似皮肤的汗腺.外耳道皮肤和其他处皮肤一样,也有一种皮脂腺,专门分泌一种油脂.从生理角度看,盯聆腺体内的这些分泌物不时地通过开口向外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屎 分泌物 外耳道 皮肤 软骨段 皮脂腺 耳朵 汗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