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骶前入路轴向椎间融合术微创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何磊 戎利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对经骶前入路轴向椎间融合术(axi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xiaLIF)微创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的特点、早期疗效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方法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xiaLIF微创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的特点、早期疗效和临... 目的对经骶前入路轴向椎间融合术(axi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xiaLIF)微创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的特点、早期疗效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方法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xiaLIF微创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的特点、早期疗效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AxiaLIF主要在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率先应用,后引入中国,全球有近9 000例手术经验,与传统椎间融合术相比椎体融合率高、住院时间短和医源性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结论 AxiaLIF是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新的微创手段,术后远期疗效、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其扩展应用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椎间融合术 微创技术 腰骶退行性疾病 失稳症
原文传递
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欧肇兰 罗春晓 +2 位作者 李晓玲 袁海娟 陈昌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L5/S1失稳症,减少其最有可能发生的出血、感染、神经及毗邻结构损伤等并发症的护理内容。方法从腰骶部的解剖结构,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工作通道的建立和手术入路等方面分析发生并发症的机理,相对应地采取... 目的探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L5/S1失稳症,减少其最有可能发生的出血、感染、神经及毗邻结构损伤等并发症的护理内容。方法从腰骶部的解剖结构,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工作通道的建立和手术入路等方面分析发生并发症的机理,相对应地采取彻底的术区皮肤准备,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严密地护理观察,和适时的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结果本组12病人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第2天戴腰围下床活动,随访3~9个月,病人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精心细致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轴向融合术 微创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骶直肠筋膜在轴向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解剖
3
作者 王江栓 丁冉 +4 位作者 赵庆豪 王丰刚 王建中 丁自海 王福青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骶直肠筋膜在轴向腰骶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解剖。方法 10具(20侧)男女骨盆标本,观察骶直肠筋膜的位置,并进行相关解剖学测量。结果 (1)骶直肠筋膜起自S3者较多,为44.4%,将骶前间隙分为上下两部分;(2)男性骶直肠筋膜跨越直肠两... 目的观察骶直肠筋膜在轴向腰骶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解剖。方法 10具(20侧)男女骨盆标本,观察骶直肠筋膜的位置,并进行相关解剖学测量。结果 (1)骶直肠筋膜起自S3者较多,为44.4%,将骶前间隙分为上下两部分;(2)男性骶直肠筋膜跨越直肠两侧连于骨盆腔壁腹膜,女性的则两侧跨越直肠后连于直肠子宫襞;(3)骶直肠筋膜长度(23.14±1.41)mm、厚度(1.25±0.13)mm,距离手术切口(66.10±7.03)mm、距离S1/S2横线中点(23.09±1.87)mm。结论 (1)骶直肠筋膜在骶前间隙内普遍存在,术中应对其进行锐性分离以避免骶前静脉丛撕裂伤;(2)女性骶直肠筋膜可能为子宫骶韧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融合术 骶直肠筋膜 骶前静脉丛 子宫骶韧带
下载PDF
经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联合内窥镜下后入路椎间盘摘除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西正 王文军 +5 位作者 薛静波 晏怡果 王麓山 王俊玲 王程 宋林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8-782,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axiallumbarinterbodyfusion,AxiaLIF)联合显微内窥镜下后人路椎间盘摘除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腰骶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 目的:探讨采用经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axiallumbarinterbodyfusion,AxiaLIF)联合显微内窥镜下后人路椎间盘摘除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腰骶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6~59岁,平均45岁。病变累及L5/S1节段17例,L4/5与L5/S1双节段6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腰痛及单侧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均采用经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联合显微内窥镜下后人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复查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JOA评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90~17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50~160ml,平均80ml。1例患者术后出现骶前血肿,予以伤KI局部换药、引流1周后血肿吸收。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6个月时椎体植骨融合率82.6%,4例患者术后骨融合时间延迟,至术后12个月随访时均已获得坚强融合,其余患者无内固定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前及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分别为7.19±1.04分、0.69±0.58分,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27±1.96分、0.87±0.49分,JOA评分分别为13.01±2.03分、26.62±25分,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联合显微内窥镜下后入路椎间盘摘除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对腰椎结构破坏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手术效果好,是一种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椎间融合术 内窥镜 盘摘除 腰骶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治疗L5椎体滑脱症 被引量:9
5
作者 宋西正 王文军 +3 位作者 薛静波 姚女兆 晏怡果 王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术(axi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xiaLIF)治疗L5椎体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17例L5椎体滑脱症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骶前...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术(axi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xiaLIF)治疗L5椎体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17例L5椎体滑脱症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33-58岁,平均43.7岁。退变性腰椎滑脱5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11例,创伤性腰椎滑脱1例;17例均为Ⅱ度以内L5椎体滑脱。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观察Taillard指数、滑脱角、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以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估临床效果。结果:17例手术时间110—190min.平均140min;术中出血60~150ml,平均70ml;全部病例随访9~27个月,平均14.5个月。Taillard指数由术前0.1632±0.0325改善至术后1周0.0716±0.007,末次随访为0.0732±0.008。滑脱角由术前5.32°±1.37°改善至术后1周2.14°±0.60°,末次随访为2.33°±0.50°。椎间隙高度由术前平均(4.78±1.43)mm改善至术后1周(9.72±1.69)mm,末次随访为(9.68±1.18)mm。Taillard指数、滑脱角及椎间隙高度术前与术后1周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6个月薄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可见完全的骨小梁连接,达到骨性融合。术前及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分别为7.34±1.56分、0.73±0.68分,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出现单侧的下肢疼痛2例,感染2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余无内固定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术对腰椎结构破坏小,出血少,近期手术效果好.是一种治疗Ⅱ度以内L5椎体滑脱症的有效组合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椎间融合术 经皮弓根钉 滑脱症
下载PDF
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6
作者 欧肇兰 罗春晓(通讯作者) +2 位作者 李晓玲 袁海娟 邓颜芳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目的:总结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L5/S1失稳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方法:通过对临床12例施行了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腰骶椎失稳症患者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疏导,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适时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 目的:总结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L5/S1失稳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方法:通过对临床12例施行了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腰骶椎失稳症患者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疏导,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适时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结果:该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第2天戴腰围下床活动,随访3—9个月,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前严格的皮肤准备和肠道准备,术后对伤口,排便情况和肢体神经功能情况的观察加上适时的功能锻炼指导是该术式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轴向融合术 微创手术 失稳症
下载PDF
经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联合显微内窥镜下后入路椎间盘摘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海英 李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联合显微内窥镜下后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33例腰骶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心理评估、术前训练、术后护理、早期并发症... 目的探讨经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联合显微内窥镜下后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33例腰骶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心理评估、术前训练、术后护理、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功能训练等,观察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 1例患者术后出现骶前血肿,予以伤口局部换药、引流1周后血肿吸收。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术前患者的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均较末次随访时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联合显微内窥镜下后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效果好。加强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骶前轴向椎间融合术 显微内窥镜下后入路盘摘除术 护理
下载PDF
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腰骶椎失稳症 被引量:14
8
作者 戎利民 董健文 +4 位作者 刘斌 冯丰 史德海 谢沛根 蔡道章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价轴向椎体间融合术(AxiaLIF)微创手术治疗L5/S1失稳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尾骨尖旁2cm切口,在G臂X线透视下,经骶椎前方建立工作通道,骨性通道入口在S1-2之间,用特殊工具经轴向的工作通道切除椎间盘、植骨,最... 目的评价轴向椎体间融合术(AxiaLIF)微创手术治疗L5/S1失稳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尾骨尖旁2cm切口,在G臂X线透视下,经骶椎前方建立工作通道,骨性通道入口在S1-2之间,用特殊工具经轴向的工作通道切除椎间盘、植骨,最后拧入长度合适的轴向固定螺栓。治疗12例L5/S1失稳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随访观察椎间融合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术中出血50—90ml,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于术后第2天戴腰围活动。随访时间3~9个月,VAS和ODI分别由术前6.66±0.89和61.18±7.93降至术后3个月2.08±0.79和21.51±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融合情况:1例于术后6个月完全融合,10例部分融合,1例尚未见融合。结论轴向椎体间融合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为L5/S1,节段提供一个安全而微创的椎体间融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稳症 轴向融合术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