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脊髓 V 层轴突终末的亚显微结构
1
作者 傅立邦 朱培纯 +1 位作者 邱树华 许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颈段脊髓Ⅴ层正常神经毡的轴突终末及其突触联系。Ⅴ层的轴突终末中含清亮圆形小泡的终末(R)和含扁平小泡的终末(F),约各占40%;含大颗粒小泡的终末(LG)约占16%;突触小球中央终末(C)约占3%。以上这些终未中约有3%...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颈段脊髓Ⅴ层正常神经毡的轴突终末及其突触联系。Ⅴ层的轴突终末中含清亮圆形小泡的终末(R)和含扁平小泡的终末(F),约各占40%;含大颗粒小泡的终末(LG)约占16%;突触小球中央终末(C)约占3%。以上这些终未中约有3%含神经微丝,0.9%的终末胞浆电子密度较低,小泡部分缺如或集聚。Ⅴ层神经毡与Ⅱ层比较,F 含量多,R 和 LG 含量少;Ⅴ层终末形成的突触形式以轴树突触为主,少量形成轴轴突触,与树突近端以及与神经元胞体形成的突触,明显多于Ⅱ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V层 轴突终末 亚显微结构
下载PDF
大鼠孤束核中部轴突终末及实触形式观察──针刺针麻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红梅 邱树华 朱培纯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9-22,共4页
对正常大鼠孤束核中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此区域内孤束核(NTS)的轴突终末多为含圆形清亮小泡的终末(R),其次为含多形性小泡的终末(PL)和含有大颗粒小泡的终末(LG),另外还可见少量含扁平小泡为主的终末(F... 对正常大鼠孤束核中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此区域内孤束核(NTS)的轴突终末多为含圆形清亮小泡的终末(R),其次为含多形性小泡的终末(PL)和含有大颗粒小泡的终末(LG),另外还可见少量含扁平小泡为主的终末(F)。其终末的突触形式绝大多数为轴树突触约占95.5%,轴体突触占3.5%,轴轴突触占0.7%,树树突触占0.3%,还可见到少数突触小球样结构,并对其针刺镇痛的形态学基础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轴突终末 突触 大鼠 针刺麻醉 镇痛
原文传递
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溃变类型及特点
3
作者 孔祥玉 谢宏林 +1 位作者 杨振江 赵淑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 :观察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类型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用微量注射器向三叉神经节内注射微量纯酒精 ,损毁三叉神经一级神经元的胞体 ,从而导致其初级传入纤维终末溃变 ,电镜下对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形成... 目的 :观察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类型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用微量注射器向三叉神经节内注射微量纯酒精 ,损毁三叉神经一级神经元的胞体 ,从而导致其初级传入纤维终末溃变 ,电镜下对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形成进行初步观察。结果 :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产生了电子致密型和神经微丝增生型两种溃变 ,依据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形态大小、溃变特点分为五类 :1普通型中央轴突终末 (CCT) ;2扇贝型中央轴突终末 (SCT) ;3细小的中央轴突终末 (SCT) ;4细小的轴突终末 (ST) ;5突触小球的中央轴突终末 (GCT)。结论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与胶状质内的神经元建立了广泛的突触联系 ,是完成其复杂的痛觉调节机制的超微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致密型溃变 神经微丝增生型溃变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 扇贝型中央轴突终末
下载PDF
鼠脊髓中央管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守信 侯仰勋 +2 位作者 谢向晨 张莉 房伟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作者对4例大白鼠脊髓中央管壁进行了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观察到许多披有静纤毛或动纤毛的树突终末,尚发现一些轴突终末,这些皆属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在鼠脊髓中央管观察到轴突终末迄今未见文献报道。这些轴突终末可能是脊髓接触脑... 本作者对4例大白鼠脊髓中央管壁进行了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观察到许多披有静纤毛或动纤毛的树突终末,尚发现一些轴突终末,这些皆属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在鼠脊髓中央管观察到轴突终末迄今未见文献报道。这些轴突终末可能是脊髓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分泌物质的释放部位,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通过脑脊液影响蛛网膜下腔的血管,而调节血流,进而影响细胞外液和/或脑脊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中央管壁 扫描电镜 轴突终末
下载PDF
齐考诺肽应用现状
5
作者 杨帆 刘慧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642-643,共2页
关键词 齐考诺肽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鞘内注射 选择性作用 手术后疼痛 南太平洋 肽类毒素 轴突终末 临床实验
下载PDF
P物质与Grifonias simplicifolia I-B_4结合位点在大鼠一级传入神经元内共存
6
作者 王小丽 李宏莲 +2 位作者 杨世明 张亦农 李和 《解剖科学进展》 1997年第3期97-98,共2页
P物质与GrifoniasimplicifoliaI-B4结合位点在大鼠一级传入神经元内共存王小丽李宏莲杨世明张亦农李和(同济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选用成年健康纯系Wistar大鼠(雌雄兼有)10只。其中4只... P物质与GrifoniasimplicifoliaI-B4结合位点在大鼠一级传入神经元内共存王小丽李宏莲杨世明张亦农李和(同济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选用成年健康纯系Wistar大鼠(雌雄兼有)10只。其中4只经心脏灌注固定后,取其脊神经节后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入神经元 P物质 结合位点 大鼠 组织学与胚胎学 脊髓后角浅层 轴突终末 脊神经节 结合反应 突触球
下载PDF
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素对C纤维进行突触抑制的形态学证据
7
作者 李和 张敏海 杨世明 《解剖科学进展》 1997年第3期96-96,共1页
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素对C纤维进行突触抑制的形态学证据李和张敏海杨世明(同济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脊髓后角浅层内的神经降压素(NT)具有镇痛作用,但其作用的突触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特别是其能否对C纤维的传入进... 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素对C纤维进行突触抑制的形态学证据李和张敏海杨世明(同济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脊髓后角浅层内的神经降压素(NT)具有镇痛作用,但其作用的突触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特别是其能否对C纤维的传入进行突触抑制,更无明确证据。本研究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降压素 脊髓后角浅层 形态学 C纤维 突触 大鼠 激光共聚焦显 荧光双标 轴突终末 组织学与胚胎学
下载PDF
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荧光双标法的应用
8
作者 马玉琼 欧可群 +3 位作者 操高原 陈文玉 王蕾 张军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7年第1期61-61,共1页
为进一步探讨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终末与视交叉上核(SCN)内VIP和AVP能神经元间的联系,采用假狂犬病毒(PRV)跨神经元顺行追踪及免疫荧光双标法。对成年大鼠单侧眼球内缓慢注入PRV(Bartha株、5X108PFU/ml)3PI,留针10分钟。动物分... 为进一步探讨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终末与视交叉上核(SCN)内VIP和AVP能神经元间的联系,采用假狂犬病毒(PRV)跨神经元顺行追踪及免疫荧光双标法。对成年大鼠单侧眼球内缓慢注入PRV(Bartha株、5X108PFU/ml)3PI,留针10分钟。动物分别存活56、72和96小时。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经左心左灌注生理盐水(每100ml含肝素100单位)持续5分钟,流速30—40ml/分钟,冷固定液(含4%多聚甲醛、15%苦味酸,用0IM/L磷酸缓冲液配制、PH7‘4),开始流速为朋~40ml分钟,持续5~7分钟,然后降慢到10ml/分钟,维持半小时。开颅取材、修块、入上述固定液后固定一小时,再转入ZO%蔗糖磷酸缓冲液过夜、恒冷箱切片,片厚30Pm。免疫荧光双标法:含03%Triton、2%驴血清(NDS)的001PBS(pH7.4)稀释混合两种一抗,羊抗PRV1:2000,兔抗VIP或AVP1:2000,室温24~48h。二抗分别为驴抗羊IgG(IRITC标记)1:100,驴抗兔IgG(FITC标记)1:50,用2%NDS的0.01MPBS稀释,室温1.sh。以上各步间均用0.01MPBS漂洗10’X3.裱片,PBS甘油封片。免疫荧光双标操作在暗室里进行。结果;被PRV标记的细胞呈现出,绿色荧光,含VIP或AVP能神经元呈现出红色荧光,既含PRV又含VIP或AVP的神经元即双标细胞呈现出桔黄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跨神经元追踪 免疫荧光双标法 视交叉上核 神经元 节细胞 轴突终末
下载PDF
视觉系统发生过程中神经营养素顺行运输和轴树突转运
9
作者 VonBartheldCS 《医学信息》 1996年第9期29-30,共2页
视觉系统发生过程中神经营养素顺行运输和轴树突转运VonBartheldCS,etal.Nature.1996Feb29;379(6568):830┐833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并影响不同类型突触传递的... 视觉系统发生过程中神经营养素顺行运输和轴树突转运VonBartheldCS,etal.Nature.1996Feb29;379(6568):830┐833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并影响不同类型突触传递的形成,以往的神经营养假说认为,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 视觉系统 发生过程 传入神经元 树突 运输 神经营养因子 突触传递 轴突终末 作用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