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6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露露 五味子 +1 位作者 杨梓 徐建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1125,1131,共6页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等。结果 观察组矫治前后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SN)变化值、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U1-NA)变化值分别为(11.05±1.01)°和(4.75±0.76)°,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变化值分别为(0.51±0.21)、(0.40±0.15)、(0.40±0.13)、(0.20±0.05)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变化值分别为(0.44±0.19)分、(0.41±0.13)分、(0.38±0.10)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患者颞下颌关节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矫治 Ⅱ类[]畸形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晔 葛晓磊 +4 位作者 张士珑 覃缘 侯彦 卢海燕 马文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评价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的疗效。方法:将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按磨牙关系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应用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照组磨牙近中关系,应用传统前方牵引矫治器。2组患... 目的:评价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的疗效。方法:将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按磨牙关系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应用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照组磨牙近中关系,应用传统前方牵引矫治器。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角度测量中,SNA、ANB、SN-MP、U4-SN显著增加(P<0.01),SNB显著减小(P<0.01);SN-OL在试验组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矢状向测量指标中,除对照组上颌牙弓长度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变(P<0.05);垂直向测量指标中,U1-PP、L1-MP、U4-SN、U6-SN、ANS-Me显著增加(P<0.05);U4-PP、U6-PP在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变化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上颌牙弓长度显著增加,U6位置更偏远中,磨牙关系变化更小(P<0.01)。结论: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患者具有良好的前方牵引和推磨牙向远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 改良前方牵引 拥挤 推磨向远中
下载PDF
轻、中度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掩饰性治疗效果
3
作者 段国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17-0022,共6页
探讨轻、中度成人骨性Ⅱ类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掩饰性治疗效果。方法 依据纳入标准选取40例轻、中度骨性Ⅱ类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选用正畸掩饰性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T0)及治疗完成后(T1)均由同一名影像科技师采用同一设备拍摄头... 探讨轻、中度成人骨性Ⅱ类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掩饰性治疗效果。方法 依据纳入标准选取40例轻、中度骨性Ⅱ类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选用正畸掩饰性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T0)及治疗完成后(T1)均由同一名影像科技师采用同一设备拍摄头颅侧位片。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1.轻、中度成人骨性Ⅱ类类错(牙合)畸形在经过正畸掩饰性治疗后,能够部分改善患者的颌骨关系以及前牙和嘴唇的突度。经过上颌中切牙的直立内收并伴有下颌切牙的适度唇倾,能够对患者的侧貌面型有一定程度改善。2.成人轻、中骨性Ⅱ类类错(牙合)畸形掩饰性治疗过程中,在支抗钉的辅助下能够有效做到牙列的整体内收从而改变嘴唇突度,并在治疗牙齿移动过程中稳定控制转矩并降低相应的正畸风险从而部分实现掩饰颌骨关系不调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骨性Ⅱ类 掩饰性治疗 软硬组织变化
下载PDF
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赵健 史舒雅 +2 位作者 李超群 李昕 侯德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7-971,共5页
目的:探究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2,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直丝弓矫治)和对照组(n=51... 目的:探究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2,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直丝弓矫治)和对照组(n=51,头帽口外弓+直丝弓矫治),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矫治时间、治疗后6个月头影测量指标、微笑美学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矫治成功率比较并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矫治时间[(14.3±3.6)月]低于对照组[(20.1±4.2)月,P<0.05];两组矫治后切牙唇倾度(U1-L1,L1-MP,U1-SN)、ANB、上颌中切牙内收量(U1-Ptm)、上颌磨牙远中移动量(U6-SP)、覆盖(OJ)、覆颌(OB)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矫治前后U6-SP变化量低于对照组,U1-L1、U1-SN、U1-Ptm、L1-MP变化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牙根吸收、上颌窦底感染、创伤性溃疡、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能缩短矫治时间,前牙内收效果更佳,微笑美观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嵴 微种植体 骨性Ⅱ类()畸形 微笑美学
下载PDF
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的研究
5
作者 田华 郝天喜 邓刚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8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与研究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AngleⅡ)治疗前后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 目的 探讨与研究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AngleⅡ)治疗前后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扩弓矫治,治疗观察时间为6个月,记录髁突形态、上尖牙牙槽骨形态变化情况。结果 6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ANB、SNA、SNB、Sn-H、LL-E等髁突形态参数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H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的磨牙移位距离显著降低,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与治疗前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期间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12.90%,其中龋齿5例、口腔黏膜损伤1例、食物嵌塞1例、牙周炎1例。治疗6个月后的固定性、美观度、舒适度、咀嚼功能等口腔功能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髁突、上尖牙牙槽骨会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口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安氏Ⅱ类Ⅰ分类[]畸形 髁突 上尖槽骨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口腔修复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郭莉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口腔修复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口腔修复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口腔修复治疗,对照组联合传统固定正畸,观察组联合无托槽隐形矫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修复美学效果、咀嚼功能、牙根平行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红色美学指数中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唇侧龈缘曲线、总分及白色美学指数中牙冠形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咬合力及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牙根平行度及种植义齿修复疾病专表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口腔修复治疗效果较高,可促进咀嚼功能恢复,获得较为理想的美学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口腔修复 安氏Ⅲ类[]畸形 列缺损 美学效果 咀嚼功能
下载PDF
CBCT分区评价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的效果
7
作者 张玺 陈程 倪密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分区评价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36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 目的:观察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分区评价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36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CBCT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下颌中切牙牙槽骨厚度和侧切牙、中切牙、尖牙牙根长度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下颌、上颌中切牙根尖部、根中部、牙颈部的牙槽骨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上颌、下颌中侧切牙、中切牙、尖牙牙根长度与治疗前相比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分区评价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效果较好,可为临床判断牙根吸收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正畸治疗 骨性Ⅲ类 畸形 根吸收
下载PDF
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及正畸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CBCT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潘逸华 赵志河 刘钧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口颌系统的功能健康、稳定是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健康人群的下颌处于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髁突位置基本位于关节窝的中央,颞下颌关节功能稳定。错[牙合]畸形患者由于正畸牙齿移动及咬合改变,可能发生颞下... 口颌系统的功能健康、稳定是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健康人群的下颌处于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髁突位置基本位于关节窝的中央,颞下颌关节功能稳定。错[牙合]畸形患者由于正畸牙齿移动及咬合改变,可能发生颞下颌关节的相关改建,特别是髁突位置的改变。传统的髁突位置的评估方法是通过架来转移下颌位置,然后在髁突位置测量仪上进行测量,但此方法得到的髁突位置变化缺乏一致性。近年来,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为正畸治疗检查的首选,CBCT可精准地测量关节间隙,确定髁突位置的改变。本文对髁突位置的CBCT评估及正畸治疗前后的错[牙合]畸形髁突位置变化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不同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存在差异,正畸治疗前后髁突位置也可能发生变化,使用CBCT可以较低的辐射剂量和更高的精确度评价错[牙合]畸形的髁突位置,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错畸[牙合]形患者髁突位置变化的机制,并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位置 锥形束CT 正畸治疗 []畸形 颞下颌关节 安氏分类 垂直骨面型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偏斜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髁突形态变化的研究
9
作者 史红丽 孙秀梅 +3 位作者 肖艳菊 李男男 王琳 吴国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2-288,共7页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偏斜患者髁突形态的影响,以及不同偏斜程度患者髁突形态和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伴下颌偏斜患者,根据颏下点偏离值(menton deviation,MD)分为A组(轻度偏斜组:4 mm...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偏斜患者髁突形态的影响,以及不同偏斜程度患者髁突形态和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伴下颌偏斜患者,根据颏下点偏离值(menton deviation,MD)分为A组(轻度偏斜组:4 mm≤MD<10 mm)和B组(重度偏斜组:MD≥10 mm),每组各10例。将患者术前(T1)、术后6个月(T2)颅面部CT数据导入Proplan CMF软件,三维重建获得髁突模型,读取髁突体积、表面积,计算髁突形态学指数(morphometric index,MI)。结果:T2时A组偏斜侧(the deviated side,DS)与非偏斜侧(the non-deviated side,NDS)髁突体积与表面积均减小(P<0.05);2组T1、T2时NDS髁突体积、表面积、MI均大于DS,双侧差异的统计学意义,B组更显著;A组各指标数值大于B组,2组DS各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较T1时髁突变化幅度不同,2组DS体积、表面积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颌手术会导致术后髁突体积与表面积减小,且术后6个月时轻度偏斜组髁突体积与表面积减小的统计学差异更加显著。患者DS髁突体积、表面积及MI小于NDS,轻度偏斜者DS髁突体积、表面积及MI大于重度偏斜者,术后髁突形态变化与偏斜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畸形 下颌偏斜 正颌手术 髁突形态 三维重建
下载PDF
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研究
10
作者 姚海 王道荣 +2 位作者 胡娟 卞惠惠 刘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2期84-87,100,共5页
目的探讨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佩戴活动式斜面导板,研究组佩戴CICE-下颌前移器。比较2组... 目的探讨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佩戴活动式斜面导板,研究组佩戴CICE-下颌前移器。比较2组牙性及骨性参数、切牙牙根吸收分级、矢状方向角度、矢状方向尺寸指标。结果研究组矫治后骨性参数大于对照组,牙性参数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牙牙根吸收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矫治后SNA、ANB及Is-OLP、Ms-OLP低于对照组,SNB及OLP-A、OLP-Pg、Ii-OLP、Mi-OL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矫治过程中使用CICE-下颌前移器的效果更加显著,还可显著降低矫治过程中牙根吸收及下前牙唇倾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畸形 安氏 CICE-下颌前移器 矫治 根吸收 矢状方向角度 矢状方向尺寸
下载PDF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的应力分布
11
作者 李帅 刘桦 +3 位作者 商永慧 刘义琮 赵启航 刘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1-887,共7页
背景:Twin-block矫治器常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其刺激下颌骨生长的作用机制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但对上颌骨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复合体、周围骨... 背景:Twin-block矫治器常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其刺激下颌骨生长的作用机制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但对上颌骨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复合体、周围骨缝及上颌牙列的应力分布。方法:选择在山东省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例,测量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的咬合力数据,采集其锥形束CT数据,建立包含上颌骨复合体、周边各骨缝、Twin-block矫治器及上颌牙列在内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BAQUS软件模拟患者戴入Twin-block时上颌骨、骨缝及上颌牙列的应力分布与位移。结果与结论:①上颌前牙受到的等效应力明显小于后牙,两侧牙齿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4.7975 MPa和8.7161 MPa,均位于第一前磨牙处;最大位移呈现在两侧上颌切牙处,分别为0.0805 mm和0.0810 mm;②骨缝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284 MPa,主要集中在两侧翼腭缝及额颌缝,其余骨缝受力情况几乎无差异;骨缝的最大位移为0.07 mm,其中翼腭缝的位移量最大,其次是额颌缝;③上颌骨复合体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7.18 MPa,主要集中在上颌骨前面梨状孔两侧、鼻额缝周边及颚骨后部翼腭缝附近;上颌骨的最大位移值为0.07 mm,主要集中于上颌牙槽骨;④结果显示,咬合力通过Twin-block矫治器作用于上颌骨复合体,导致上颌骨顺时针旋转、牙合平面变陡,应采取相应措施补偿这种趋势,例如建牙合过程中考虑上颌磨牙伸长、下颌磨牙压低,不仅能够将牙合平面整平,同时有利于下颌前伸,这将进一步提高Ⅱ类错[牙合]正畸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TWIN-BLOCK矫治器 功能矫治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错[牙合]畸形及其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育芳 任一雄 +1 位作者 冯志远 范红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16-320,共5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相关体征和症状常见于包括正畸患者在内的青少年和成年人。错[牙合]畸形伴随的异常咬合常常被临床医生认为是TMD的潜在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相关体征和症状常见于包括正畸患者在内的青少年和成年人。错[牙合]畸形伴随的异常咬合常常被临床医生认为是TMD的潜在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此外,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必然伴随着咬合的改变,咬合的变化与TMD发生发展的关系目前也尚无定论。现针对错[牙合]畸形与TMD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深入分析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TMD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应对关节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畸形 正畸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
13
作者 刘帅 史红丽 +3 位作者 肖艳菊 谢昆鹏 陈楷 吴国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软件评估正颌手术术后髁突变化的有效性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的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后2周(T1)、术后6个月(T2)拍摄螺旋CT,通过Proplan CMF、mimics等...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软件评估正颌手术术后髁突变化的有效性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的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后2周(T1)、术后6个月(T2)拍摄螺旋CT,通过Proplan CMF、mimics等三维重建软件行头颅模型重建、标点、计算,明确双侧髁突在三维方向上的角度、位移变化及髁突上表面的骨质改建情况,分析下颌后退程度与双侧髁突的旋转及位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左侧髁突术后2周较术前表现为向后、上位移,在术后恢复时期(T1—T2),左侧髁突向外、下位移,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T0—T2),左侧髁突整体向外、向后、向下位移;右侧髁突术后2周较术前表现为向外、向后、向上位移,术后恢复期间(T1—T2),髁突在冠状面上继续向下位移,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整体向后位移。左侧髁突在T0—T1期间出现向后、外、上旋转,术后恢复期(T1—T2)髁突长轴在冠状面及矢状面表现为一定的恢复,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仍然表现为向后、向外、向上旋转;右侧髁突术后向外、前、下旋转,术后恢复期(T1—T2)在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均有向原有方向恢复的趋势,术后整体(T0—T2)表现为向外、后、上旋转。术后髁突的骨质吸收主要在前内侧区,骨质生成主要在后内侧区。下颌的后退程度(B0-B1)与左侧髁突外极点T0与T2之间在冠状面之间的距离(MPLZ0-2)、右侧髁突外极点T0与T1之间在水平面之间的距离(MPRX0-1)、右侧髁突外极点T1与T2之间在水平面之间的距离(MPRX1-2)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强相关关系。结论:三维重建软件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正颌术后髁突变化方面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侧髁突术后出现旋转及位移,双侧髁突术后的旋转、位移及骨质重塑并不一致,同时下颌的后退程度与髁突的位移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畸形 面部不对称 三维重建 髁突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旭霞 周美娟 徐巍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隐形组(n=46)和双[牙合]垫组(n=50),隐形组予以隐形矫治器治疗,双[牙...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隐形组(n=46)和双[牙合]垫组(n=50),隐形组予以隐形矫治器治疗,双[牙合]垫组采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上下颌骨骨性改变、软组织指标、前牙深覆盖及磨牙远中关系指标及面部美学结构。结果:治疗后隐形组和双[牙合]垫组ABO平均得分、上下颌骨骨性改变、软组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覆盖减小骨性、牙性因素、磨牙关系改善骨性、牙性占比分别为66%、33%、67%、32%;[牙合]垫组分别为58%、42%、67%、33%,覆盖减小骨性因素隐形组高于双[牙合]垫组,牙性因素隐形组低于双[牙合]垫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隐形组后咬肌厚度、R值隐形组高于双[牙合]垫组(P<0.05)。结论:隐形矫治器及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均能有效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改善上下颌间关系,但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更符合面部外观美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Ⅱ类[]畸形 面部美学结构 双[]垫矫治器 前导下颌
下载PDF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固定正畸治疗牙周病伴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朱琳瑜 吴年平 +1 位作者 周正根 胡康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究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固定正畸对牙周病伴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治的106例牙周病伴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 目的探究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固定正畸对牙周病伴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治的106例牙周病伴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牙周翻瓣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固定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牙周临床指标、临床疗效、牙齿松动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探诊深度(PD)浅于对照组,出血指数(SBI)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附着丧失(CA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松动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固定正畸治疗牙周病伴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松动与牙周健康问题,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固定正畸 周病伴[]畸形
下载PDF
错牙合畸形数字化早期干预与多学科联合治疗
16
作者 刘安琪 夏伦果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576-580,共5页
文章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干预和多学科联合治疗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强调了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指出可以利用儿童颌骨的高可塑性,通过简单、温和的方法实现高效矫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口腔不... 文章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干预和多学科联合治疗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强调了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指出可以利用儿童颌骨的高可塑性,通过简单、温和的方法实现高效矫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口腔不良习惯数字化阻断性治疗(如舌刺矫治器)的应用,以及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潜力。最后以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为例进行多学科诊疗策略探讨,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合作在确保患者得到科学、有效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多学科 畸形 早期矫治
下载PDF
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余赛男 晏艳 李文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究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组行正畸联合牙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周指标[... 目的:探究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组行正畸联合牙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丧失(CAL)]、牙周致病菌[牙周伴放线聚集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牙周炎症因子(CRP、TNF-α、IL-4、IL-6)水平、龈沟液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及降钙素原(PCT)]及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vs 79.59%,P=0.037)。治疗后观察组PD、GI、SBI、PLI、CAL,A.a、P.g、F.n,CRP、TNF-α、IL-4、IL-6水平,龈沟液BGP、PⅠNP、CTX-Ⅰ、PCT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结论: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临床疗效突出,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炎 畸形 正畸治疗 周致病菌 周组织炎症
下载PDF
Frankel Ⅲ型矫治器联合口唇肌训练治疗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疗效评价
18
作者 丁敏林 张海亮 张吉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32-437,共6页
目的:探讨口唇肌训练配合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杭州绿城口腔医院2018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替牙期Ⅲ类错[牙合]畸形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联合组(采用口唇肌训练配合Fran... 目的:探讨口唇肌训练配合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杭州绿城口腔医院2018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替牙期Ⅲ类错[牙合]畸形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联合组(采用口唇肌训练配合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和对照组各50例(采用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颞下颌关节参数、上气道测量值参数及12个月后的随访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SNA、SNB、ANB、U1-NA、L1-NB、ANS-Ptm、S-Ptm、Co-Po、CoS、MP-SN、MP-FH和NP-F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ANB、U1-NA、L1-NB和MP-SN大于对照组,NP-FH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和后间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关节上间隙、后间隙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Ba-PNS、Ad1-PNS、Ad2-PNS、Mc1-Mc2、SPP-SPPW、U-MPW、PAS和V-LPW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Ad2-PNS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联合组复发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口唇肌训练配合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Ⅲ类错[牙合]畸形,更有利于纠正畸形,改善上气道形态,降低治疗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唇肌训练 FrankelⅢ型矫治器 []畸形
下载PDF
OSA儿童错[牙合]畸形矫治临床路径
19
作者 赵婷婷 贺红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561-564,共4页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睡眠呼吸障碍中最严重的类型,可导致牙颌面错牙合畸形,而后者又可造成儿童OSA的发生与发展。OSA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建议正畸医师在接诊儿童患者时密切关注患儿...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睡眠呼吸障碍中最严重的类型,可导致牙颌面错牙合畸形,而后者又可造成儿童OSA的发生与发展。OSA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建议正畸医师在接诊儿童患者时密切关注患儿的睡眠呼吸状况,对伴有OSA的错牙合畸形患儿,应综合考量患儿的年龄、生长发育阶段、OSA严重程度及错牙合畸形表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患儿牙颌面乃至全身的健康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畸形 口呼吸 早期矫治
下载PDF
改良型功能调节器-Ⅲ型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牙合)平面异常发育儿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
作者 吴临美 董加洪 +2 位作者 杜武龙 王财 王珮珮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型功能调节器(FR)-Ⅲ型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平面异常发育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平面异常发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 目的:分析改良型功能调节器(FR)-Ⅲ型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平面异常发育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平面异常发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FR常规矫治器矫治,观察组采用改良型FR-Ⅲ型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蝶鞍角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前颅底长度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Y轴角、下颌平面角、平面角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后牙槽高、下颌第一磨牙颊尖点到下颌平面的距离(L6-MP)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6-MP大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垂直向异常指数(ODI)、前后不调指数(APDI)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AP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FR-Ⅲ型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平面异常发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错(牙合)畸形及平面异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改良型FR-Ⅲ型矫治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