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微子代间的分立对称性与相加轻子数守恒的关系
1
作者 缪炎刚 辛明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8-42,共5页
本文假定了中微子具有Majorana质量,并把分立对称性——正四面体群T引入3代轻子的SU(2)_L×U(1)_(B-L)模型中。在此框架下,各种可能的相加轻子数可以统一在3代中微子间的分立对称性T之下,相应的中微子质量矩阵由引入的Higgs场的真... 本文假定了中微子具有Majorana质量,并把分立对称性——正四面体群T引入3代轻子的SU(2)_L×U(1)_(B-L)模型中。在此框架下,各种可能的相加轻子数可以统一在3代中微子间的分立对称性T之下,相应的中微子质量矩阵由引入的Higgs场的真空破缺所确定。文中也给出了3代中微子质量间的质量关系:m_(v_τ)=m_(v_μ)+m_(v_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 对称 质量
下载PDF
基于S_3味对称性的轻子质量谱和味混合模式模型(英文)
2
作者 杨德山 杨兴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8-476,共9页
为解释轻子质量谱和中微子味混合模式,从味对称性出发,构造一个简单的基于S3味对称性的type-Ⅱ跷跷板模型.在模型中,假设轻子质量矩阵具有S3味对称性,并且该对称性可经由破缺链S3→Z2→φ显示破缺.计算得到与最新实验数据符合较好的中... 为解释轻子质量谱和中微子味混合模式,从味对称性出发,构造一个简单的基于S3味对称性的type-Ⅱ跷跷板模型.在模型中,假设轻子质量矩阵具有S3味对称性,并且该对称性可经由破缺链S3→Z2→φ显示破缺.计算得到与最新实验数据符合较好的中微子振荡混合角(θ12,θ23和θ13)和最大的Dirac CP破坏相角δ≈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谱 味混合 对称 跷跷板机制
下载PDF
左右手对称模型中重中微子衰变
3
作者 覃仁晖 贺麟云 宁国柱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在左右手对称模型中,考虑重中微子质量少于左手规范玻色子W_(L)的质量,计算了重中微子的各类衰变,发现重中微子总衰变宽度按贡献可以分为左手部分为主、右手部分为主以及左右手部分可比拟3种情况.结果表明:当轻重中微子混合取最大值1,... 在左右手对称模型中,考虑重中微子质量少于左手规范玻色子W_(L)的质量,计算了重中微子的各类衰变,发现重中微子总衰变宽度按贡献可以分为左手部分为主、右手部分为主以及左右手部分可比拟3种情况.结果表明:当轻重中微子混合取最大值1,右手规范玻色子W R取实验允许的最低质量时,重中微子总衰变宽度仍然远小于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中微 破坏 衰变宽度 左右手对称模型
下载PDF
反物质研究进展
4
作者 马余刚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4,共24页
宇宙正反物质的不对称性起源是当今科学的重要未解之谜.本文简要评述反物质研究历程和近期国际上的相关研究热点.重点阐述了近些年来,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中取得的反物质研究进展,包括发现首个反物质超核(反超氚)、反物质氦4、反超氢... 宇宙正反物质的不对称性起源是当今科学的重要未解之谜.本文简要评述反物质研究历程和近期国际上的相关研究热点.重点阐述了近些年来,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中取得的反物质研究进展,包括发现首个反物质超核(反超氚)、反物质氦4、反超氢4、反质子相互作用的首次测量、正反超氚核的质量和结合能的精确测量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反)轻核产生的不同物理机制.同时,也介绍了反氢原子实验、太空探测反物质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并讨论这些进展对认识物质结构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物质原 CPT对称 (反物质)产生机制 反氢原
下载PDF
弱电统一标准模型中的一个新对称性和涡度守恒
5
作者 吴碧初 李子平 《自然杂志》 1989年第11期877-878,共2页
弱电统一的Weinberg-Salam(W-S)理论已取得了很大成功,所预言的中性流、带电中间玻色子和中性中间玻色子在实验上相继被发现。在W-S理论中,两个真空态处于完全对称的地位,真空态间的倒逆变换理论是对称的,含自作用的Higgs场。
关键词 中间玻色 中性流 真空态 涡度 对称 产生算符 费米 本征值 Weinberg
下载PDF
Brans-Dicke宇宙中的轻子数生成(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驰一 沈有根 冯波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33-1040,共8页
讨论了Brans-Dicke理论中的辅助性标量φ在宇宙的重子数不对称起源中所扮演的可能角色。在Morganstern关于Brans-Dicke(BD)宇宙学的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这个引力性标量场的导数和重子流J_B~μ或者“重子-轻子”流J_(B-L)~μ的耦... 讨论了Brans-Dicke理论中的辅助性标量φ在宇宙的重子数不对称起源中所扮演的可能角色。在Morganstern关于Brans-Dicke(BD)宇宙学的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这个引力性标量场的导数和重子流J_B~μ或者“重子-轻子”流J_(B-L)~μ的耦合效应。发现由这个耦合形成的自发重子数生成机制,只要其中大统一发生的时标足够提前,就可以产生足够的重子数不对称n_B/s~10^(-10)。此外,也研究了由Davoudiasl引进的里奇标量R的导数和重子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耦合在辐射为主的BD宇宙中的重子数生成效应。结果表明,在此情况下因为R不再为零也同样可以获得重子数的不对称,从而不同于爱因斯坦宇宙框架下的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 标量耦合 Brans—Dicke宇宙学 宇宙学 耦合效应 不对称 标量场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发朋 李明哲 +1 位作者 顾佩洪 张新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51-1156,共6页
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起源是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至今人们还不清楚该问题的本质.随着实验观测的日益精确,人们对这一未解之谜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性之谜的背景,以及在理论上解释该... 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起源是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至今人们还不清楚该问题的本质.随着实验观测的日益精确,人们对这一未解之谜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性之谜的背景,以及在理论上解释该问题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然后结合最新的理论和实验进展,重点介绍了3种能自洽地解释正反物质不对称性并且能够在实验上进行验证的理论,包括电弱重子数产生机制、轻子数不对称产生机制以及引力重子数产生机制.期望未来更精确的实验能够验证究竟哪种机制才是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物质不对称 电弱相变 电弱重产生机制 轻子数不对称产生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